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

翠玉軒李恪正在和岑文本一邊喝着杏花村的美酒,一邊對弈,真真是好不快活。

“老師還是您高明啊,自從那位從岷州回來以後,可是認誰都不放在眼裡,真是風光無限啊。

可就是這樣還是在老師面前栽了跟頭兒。”

岑文本嘴角泛起一些笑容,落了一子後。

悠悠的說道:“臣之所以沒有督促打井抗旱的事就是爲了讓太子出頭。自岷州之戰後,朝廷中不少的勳貴和皇室子弟都投靠了他。

東宮在朝廷中的勢力空前壯大,長此以往殿下根本就沒有機會入主東宮。

可只要是人都有弱點,太子的弱點就是過於珍惜他那愛民的名聲了。所以他跳出來是個必然。”

李恪點了點頭,李承乾從華州開始一直都是以愛民博得了許多的虛名的。

眼下關中旱情如此,災民遍地,按照他的性格的確會強出頭。

可李恪不明白的是,爲什麼要讓他在父皇那演這麼一出呢。那不是讓他在李世民那留下了個蠢材的印象嗎?

“殿下是不是想不明白,爲什麼臣在殿外叮囑你那麼做?”

岑文本是不會害他的,岑文本做事向來都是走一步,看三步,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李恪拱了拱手道:“請老師賜教。”

“其實這是個連環套。臣是中書侍郎,對於朝廷的錢糧儲備和出入調度自然是瞭然於胸。這有沒有錢糧去打井修渠臣還能不知道嗎?

自皇帝下旨打井抗旱開始,臣就有意鬆了幾分,這樣下面的州縣辦事自然也就走了樣,按照陛下的秉性自然不能容忍。”

說着話,岑文本幹了手中酒後,又滿上了一杯接着說道。

“去年太子監國,獨立鎮壓了二十七州的蝗災,有在岷州和秦叔寶他們全殲十二萬吐谷渾的軍隊。

要是陛下這次壓不住這次的旱情,你說會不會有人說,這當皇帝的還不如太子呢,陛下聽了會怎麼想呢。

可眼下在關中只有那些勳戚士紳手裡有糧食,陛下勢必會打他們的主意。

之所以讓你那樣做一是爲了讓你躲了這個得罪人差事。二來是爲了激你那位大哥出來。

得罪了他們你覺的東宮那位還能做的穩嗎?就算他立功了又能怎麼樣,不僅得罪了這些豪族,還會讓陛下更加忌憚。”

李恪當然知道那是個得罪人的差事,要不然怎麼說李承乾這次栽了跟頭呢。

可讓他驚訝的是岑文本竟然能將人心算計如此的地步,這纔是最難的。

關中的這些大戶歷來和朝廷中的官員有這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管是誰接了這個差事,那他今後在朝中勢必是寸步難行。那可就真是頂風臭十里了。

話分兩頭,李承乾則是帶着皇帝的聖旨,在侍衛的護送下,快馬疾馳的返回了長安。

翌日長安弘文殿

在長孫無忌向衆官宣讀皇帝的旨意,李承乾毫不客氣的坐在弘文殿的主位上掃視在做的各部官員。

沉聲道:“本宮奉陛下旨意主持這次的賑災事宜,希望各部官員都能打起精神來和百姓共度難關。

要知道皇帝因爲此事可是夙夜憂嘆,身爲臣子主辱臣死的道理就不用本宮給各位講了吧。”

.......話畢,衆官員齊聲應道:“臣等謹遵殿下瑜旨。”

“好了,都回去辦差吧。”,李承乾揮了揮手就這麼結束了殿議,把長孫無忌和張玄素留在弘文殿統籌全局。

而他自己則帶着人來到了長孫衝在長安城外三十里早已準備好的臨時駐地。

至於說爲什麼選則在這裡,是因爲李承乾認爲身在一線更能激勵人心,同時也方便就近視察長安周圍各縣的救災情況。

“好了,這裡沒有外人,都說說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李承乾坐在帥位問道。

新任東宮左庶子房遺直答道:“接到殿下的手諭後,臣以照令程處默率軍三千,押送渭南的糧食,爭取在十五日之內將這二十萬擔糧食全部分發到長安周圍九縣。”

太子右庶子李百藥:“殿下,從太倉緊急抽調五萬擔糧食,戶部回道他們那已經盡力了。”

“殿下,周圍九縣都以快馬通知了恢復抗災,臣明日開始帶兵巡查各縣,以確保各安全,防止流民滋事。。”,左衛率大率秦懷玉答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着重穩定長安附近,再以長安中心,逐漸映射整個關中是李承乾這次抗災的方針政策。

“長孫衝,廉政部準備的如何了?”

“回殿下,牛尚書已經根據殿下的諭旨,下令關中各縣的廉政部官員,切實督查賑災情況,同時嚴查各地爭糧問題,防止有人從中盈利。”

這活兒長孫衝已經乾的遊刃有餘了,在去年的蝗災的時候,這小子帶着廉政部的官員一口抄了幾十位貪腐官員和姦商的家。

這也讓很多人暗地裡都說他是活閻王,只要是做了壞事讓他盯上了,那就是死。

“活閻王辦事很快嘛”,哈哈......,聽長孫衝說完李承乾不由的調侃了一下,這也讓帳中的剛纔嚴肅的氣氛有所緩和。

長孫衝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說道:“臣追隨殿下多年,輕重緩急還是分的清的。另外這裡弘文殿送來的徵收糧草的名單,請殿下過目。”

說着將手中的奏表呈給了李承乾、

散帳之後,李承乾在帳中批覆來往的各種奏摺,一旁侍候的是張玄素的兩個兒子張振和張宏。

他們倆是在李承乾從岷州回來後調入東宮任職的。

就在二人準備將李承乾批好的奏摺送走的時候,和慌慌張張跑進來的長孫衝撞了個滿懷。

“表哥,後面有狗追你嗎?”

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