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

按照以往的成例,軍報是要第一時間上報皇帝的,李承乾監國的時候,甚至要求十二時辰內,隨到隨送,誰敢怠慢,一律按照貽誤軍機論處。

兵者,國之大事,李承乾統兵多年,對於這種事敏感無比,在他監國期間不管是什麼時辰,都必須召開軍務廷議;可今兒不同,日子太特殊了,他不得不把把軍報壓下來。

皇帝現如今正在興頭上,又有這麼多文武大臣和諸國使節在,這個時候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敗興的,否則今後的一年都別想好過。再者說,事情已經發生了,敗了興致就能挽回嗎?

是以,李承乾找藉口把杜如晦叫了過來,將遞給他,隨即言道:“杜相,戰事緊急,軍情不等人,令駐守在張掖的段志感和段志合即刻拔營起寨,向交合道大軍主力靠攏,統歸侯君集節制!”

還沒等杜如晦答話,旁邊的長孫衝立刻站出來反對道:“殿下,現在不是你監國的時候,可以隨意調動京師和各州道的軍隊!臣贊成等,可要是這道文書發出去,言官們彈劾你的奏本就會堆滿中書省。”

長孫衝當然不同意,上次調動段氏兄弟進駐張掖,雖然照會尚書省和兵部按程序才做的,可就有斤斤計較的文官上本議論太子用兵加復了。現在要是再把張掖的駐軍劃歸侯君集統帥,就不會有人彈劾太子越權調兵,成全私利嗎?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兵權不同別的,太敏感了,即便是萬分緊急,他也不想太子觸及皇帝敏感的神經。到時候,不要臉的李泰在藉着最近得寵蹬鼻子上臉,起鬨架秧子,那可就不好辦了。

“仲良,軍情如火,一絲都耽誤不得,好了,不要再勸了,出了什麼事孤擔着就是!”

李承乾當然知道這不合規矩,可這麼多年來,他不合規矩的地方多了,也不差這一件,大不了挨一頓罵,還能怎麼樣!

哎哎哎,見氣氛不對,杜如晦趕緊插了句:“殿下,仲良,不必爲事爭執!調兵的事,就由老臣這個尚書僕射,兵部尚書來做好了。”,話畢,杜如晦來到桌子前,重新謄寫了一份,從懷中掏出宰相之印蓋了上去。

“殿下,別那麼看着老臣,老臣年紀大了,在這個位子上也幹不了幾年了。殿下對老臣一家恩遇太甚,老臣無以爲報,今兒這道雷就由老臣來扛,一切與殿下無關!”,話畢,不待李承乾回話,杜如晦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看着老杜匆匆離去的背影,長孫衝不由的感慨了一句:“喔,想不到心狠手辣、處決果斷的杜相也有這麼通情達理的一面!殿下,你可是把他交下了。”

“廢那麼多話幹嘛,今晚的日子特殊,咱們離開太久了不好,一會兒跟孤去與那些長輩多喝幾杯,他們出了這麼大的力,是該關懷幾句!”,話畢,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跟上。

.......,對於今年的上元夜宴,皇帝不是一般的滿意,不僅在諸國之面展盡了大唐的威風,更是名正言順的得到了人皇的稱謂,多喝幾杯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翌日皇帝是日上三竿才起的。

這邊剛起來,甘鄖就急吼吼的進來稟告太子和幾位相爺在宣政殿候着了,而且已經派了三批人來看;這讓李世民很奇怪,雖然想不懂什麼事這麼急,但也讓內侍們抓緊伺候更衣。

進門之前,皇帝的步子是輕飄飄的,可看過侯君集發來的軍報後,面色肅然的皇帝直接就扔了本章,怒聲怒氣的說:“這仗是怎麼打的,他不知道加派生力之軍護送嗎?

還有爲什麼駙馬找不回來,是戰死了,還是被敵人俘虜了,用“失蹤”這樣推脫的詞彙想矇混過關嗎?”

“陛下,本來侯君集已經命李伯瑤部接替駙馬所部繼續西進,可駙馬在迴轉休整的路上被高昌軍突襲,沙漠中又起了風暴,一番激戰後纔出現了這樣的事。

事後,侯君集心中也是萬分內疚,他親自率領騎兵去追,可風暴太大,不能辨路,不得不率軍返營。”

房玄齡這邊話音剛落,杜如晦就把話接了過去:“侯君集在軍報中請陛下治罪,是他一時疏忽,沒有料到高昌的餘部會出現在獨孤謀迴轉大營的路上。老臣以爲出現這樣的誤差,實在是情有可原的事,.......”

杜如晦的話很客觀,過了磧口之後全是沙漠,唐軍的在面臨補給線無限拉長的同時,也要面臨惡劣環境的考驗,道路不是一般的難行,比之北伐和西征難度增加了不少。

因爲獨孤謀的特殊身份,侯君集特意加強了前軍的兵力,而且清一色的全是老兵,這才讓獨孤謀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力克十三鎮,爲征討高昌一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非得追本溯源的話,這也不能全怪侯君集,早就讓他撤下來休整,可駙馬爺貪功,非得把軍隊打得一點戰力都不剩纔下來,要不然也不會在伏擊中損失那麼大。

現在出了事全都怪在侯君集的頭上未免有失公允,在加上杜如晦已經遣張掖的駐軍去補臺,戰局方面不用擔心。駙馬爺那,侯君集會繼續分兵去找,一直找到人爲止。

“父皇,侯君集是有指揮不當的罪責,可前線的軍隊還在激戰中,要是下旨申斥,動搖軍心不說,更是容易激變軍中將領,重現李廣利徵大宛的舊事。”,李承乾呈了一杯茶,一本正經的說道。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他當然知道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之所以在大宛的戰事持久不下,與漢武帝的嚴厲斥責不是沒有關係,最後還導致他投降匈奴。

侯君集雖然做不出背主求榮的事,可皇帝斥責的聖旨一下,勢必動搖軍心,迫使將軍們急於求勝,到時候出征的唐軍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如果因爲一個人的緣故,害了整支唐軍,那可就因小失大了。愛護晚輩之心再重也不能誤了國事,太子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讓自己明白,別逼的太緊了。

“傳旨,嘉獎侯君集及交合道諸軍將士,鼓勵他們爲國勇進,回朝之後,朕重重有賞。至於駙馬的事,讓他不必放在心上,盡力就好!”,話畢,擺了擺手,示意重臣工可以退下了。

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確實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祿東贊 (2)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