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

魏徵說:“長安與地方同頂一片天,如果長安是一個可以說理的地方,在地方也是可以的。”孫思邈說:“如果地方可以說理,爲什麼他要被送到長安來呢?”魏徵說:“那是因爲你只注意到這一件事,其實在長安也有不公正的事情發生,在地方也有非常公正的時候。其實是否存在公正,是否可以說理,不在於是地方還是長安,而在於有沒有一位可以信賴的長官。如果治理地方的是循吏,這地方就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東西,如果相反則不然。相比於長安地方其實更容易治理,這一點你可能沒辦法理解,一般地方上會有豪強士族,而在長安則盤踞着更多的皇親國戚,在地方上你是主政一方的大員,他們多少要給你幾分顏面,而一位地方官在皇親國戚面前,哪裡還有公理可言的。我們是非常的幸運,趕上了一位明君,若是不巧,碰上一位暗君,情況就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了。”孫思邈捋着鬍鬚點點頭說:“魏夫子所言鞭辟入裡,我非常佩服。”

魏徵說:“正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若論觀察施政得失,即使向陛下提供諫言,匡正君王得失,自認爲無過於我者。但若處理細碎公務、制定律法,房先生纔是一等人才。孫師父精通醫藥之學,造福蒼生,功德甚大,千秋萬代之後,孫師父一定會被後人傳頌。”孫思邈說:“魏夫子所言,我實在不敢當,千秋萬代之後沒有人罵我,我就心滿意足了。”魏徵說:“這其實並不難,人生在世大浪淘沙,千秋萬代之後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更不要說他們的生平事蹟了。對於孫師夫平時所爲,我略有所知,憑藉我半生所學,認定先生必定在千秋萬代之後人能夠發光發熱。”魏徵的一席話說的孫思邈幾乎要飄起來了,魏徵說:“天下很大,人口很多,在這衆多的人口之中,不知道隱藏了多少人才,只要朝廷提供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還給大唐數不盡的驚喜。”

孫思邈說:“如果一個人真的具有天才,他有可能被淹沒嗎?”魏徵笑着說:“我們總說是人才就總會有用武之地,這話說的沒錯,但有一個問題,每個人在成爲人才之前都是普通人,而一個人能夠成爲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人生際遇。如果張良沒有遇到那個授予他兵法的人,終其一生,他不過是擁有一點小聰明的人而已。一個人天生具有小聰明,但絕不可能天生就有大智慧。”孫思邈說:“老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老翁的模樣了,佛祖剛出生就已經圓滿具足,請問這樣的事情該如何去解釋它呢?”魏徵說:“老子雖然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老翁的模樣了,但他到了很晚的時候才成了聖人。佛陀雖然出生的時候就圓滿俱足,可他真正悟道成佛要到30歲以後。”孫思邈說:“可他們兩個人的起點畢竟與常人不同。”魏徵說:“迄今爲止,沒有人見過他們出生時具體是什麼樣子,我們所聽到的都是道聽途說,所有的記載都模糊不清。”

孫思邈說:“關於老子早年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而已,但關於佛陀早年的記載是非常詳細的,爲什麼你說模糊不清呢?”魏徵說:“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佛經在傳播的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偏差,雖然名義上他們大多出自佛陀之口,有很多所闡述的,其實是後來僧人們的主張。”孫思邈在幫助魏徵編撰史書期間,兩個人時而聊得非常的愉悅,時而面紅耳赤。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非常嚴肅的,生怕在記錄實施的過程當中出現失誤。魏徵說:“編寫史書可是大事,要是真的出現失誤的話,將會貽誤子孫萬代,不可不察也!”孫思邈說:“編寫史書意味着什麼?我是很清楚的,絕對不敢在這種事情上有所懈怠,甚至信口開河,要堅持秉筆直書,爲後人提供一部值得信賴的史書。”

經歷了這件事之後,袁天罡感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從此不敢再相信任何人,午夜時分,恍惚之間,他好像到了一個之前從未到過的地方。那裡有很多體格巨大表面非常光滑的石頭,在這石頭中間有清澈的溪水流過。在石頭的縫隙里長出一株大樹,它的樹冠像是傘蓋一樣撐開。這個時候他就在一顆大石頭上盤腿而坐,雙手放在膝蓋上,微微的閉上雙眼,調整呼吸,耳邊響着流水的聲音和風聲,風聲和他的呼吸聲交雜在一起,就在這個時候,一道白光從他的面前閃過,當他睜開雙眼的時候,看到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屋,同樣盤腿坐在他對面的一塊石頭上。只見在着老翁的背後冒出金色的光,袁天罡不敢用眼直視他,只得垂下了腦袋,說:“這位老神仙,是你把我帶到這個地方來的嗎?不知道有何指教?”

那位老翁說:“只要兩個字不敢當,我只是想問你一個問題,經歷了此番沉浮,可有什麼要說的嗎?”袁天罡說:“我現在非常的困惑,如果我把平生所學都告訴世人,我這就算是泄露天機,可我若是讓我平生所學都爛在肚子裡,那我學這些東西,它的意義何在呢?”老翁長長的吐一口氣說:“我很高興你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學得文武藝,只是爲了造福蒼生,也是爲了給自己贏得功名。不過你是否知道這樣的事,有很多東西雖然無用於擋當世,卻可以利益子孫。就像當年的孔丘一樣,孔夫子當年周遊列國,卻不被重用,惶惶如喪家之犬,可500年之後,孔門之學終於成了天下學問的正統。”袁天罡說:“我覺得既然孔門之學已經成了天下學問的正統,我所學的這一套又怎麼能夠成爲天下學問的正統呢?”一聽這話,老翁竟覺得好笑,說:“你想的有點太多了,我只說你的學問在你離開之後,會被當時的人所重視,但也到不了天下學問正統的地步。”

袁天罡覺得非常的失落,老翁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你離開之後,你留下的學問會與孔門之學形成互補,你的著作會被很多人傳閱,你的預言會被一次一次的證實,這樣還不足以消除你的寂寞嗎?”被這麼一說,袁天罡瞬間歡喜起來,微笑着說:“我常常自以爲已經悟透了宇宙的真理,然而我常常又感覺自己在具體的行爲當中很難掌握其中的尺寸,時而不足時而過之,真真難死了我。”老翁說:“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大家各服其道,不可以混亂。”袁天罡說:“先生的智慧,我非常的欽佩,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向先生請教。”老翁說:“因緣是根據每個人的行爲不斷髮生變化的,只要你種下了這樣的因,就會結這樣的果。”

午後的陽光像血一樣坡在街道上,潑在閣樓上,蕭玉蓉在那裡靜靜等候姑娘的到來,自從有過那次相遇之後,兩個人就時常聚一聚,雖然彼此沒有很多的話要說,但只要四目相對,就能夠感覺有滾滾電流注入體內,以至於有酥麻之感,這種感覺讓人悠然神往。不知道過了多久,姑娘總算是來了。蕭玉蓉趕緊站起身迎了上去,姑娘說:“讓你在這裡等着我,實在是過意不去,但這是我的生計,實在沒有辦法,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彌補你。”蕭玉蓉笑着說:“我每天都來打攪你,攪了你的生氣不說,還敗了你的雅興,現如今你還要補償我,我又怎麼敢接受呢?”一聽這話姑娘笑了,說:“若說生意受到影響,這個我自會調節,要不然你也不能坐在這裡,媽媽一定會把你請走的。要說敗了我的雅興,這可就真的沒有了,我們是讓別人快樂的,自己是快樂不起來的。”

蕭玉蓉一臉好奇的說:“真的是這樣嗎?”姑娘說:“縱觀天下婦人,多數都願意與心上人皆成伉儷,然後生兒育女,享受天倫之樂。像我這樣的職業,若是青春年華,也許可以逍遙數年,可年年歲歲都是如此,不管是做什麼事,只要重複的次數太多了,就會讓人厭惡。老實說這種話題不能說的太過於詳細,否則就會給那個作書之人找來很大的麻煩。”蕭玉蓉點點頭說:“我有點能理解你所說的話了。”姑娘說:“你我相識已經有一段時光了,你見我哪一次回來是面帶歡喜的。”蕭玉蓉說:“每次看見你下工回來都是一臉疲憊。”姑娘點點頭,眼睛裡噙着淚水,哽咽着說:“世人都知道自己難做,不知道別人也難做。”兩個人因爲關係一點點走近,他們的舉止也越來越親密,一開始他們並沒有引起周圍人異樣的目光,但時間一長,議論就多起來了。

一開始姑娘就這樣的議論,還是非常擔心的,但是更擔心的還是媽媽。這個人經常被姑娘提起,而蕭玉蓉卻從來沒有見過她,有一次她向姑娘問起了這件事,姑娘卻沒有辦法把這件事情說清楚,第一,她說的時間有點亂。每次說到媽媽的時候,總是說自己當年在教坊接受訓練的時候媽媽是如何教導她的,總而言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瞭解之後。蕭玉蓉已經可以確定,那位她口中的媽媽其實已經死了,而眼前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很可能患有心疾,蕭玉蓉不禁心疼起來,姑娘說:“你怎麼了?爲什麼你在流淚?”蕭玉蓉擦掉眼角的淚水說:“不知道爲什麼,我只要聽到你的故事,我就會感動落淚。”於是二人緊緊相擁,在天上也有兩朵雲彩撞在了一起,按照人們的想象,當兩朵雲彩裝在一起的時候,會響起雷聲,而此刻天空一片寂靜。

又是普通的一天,父親起得很早,洗漱之後就去勞作了。經過了時間的磨練,他的手藝越發嫺熟,製作出來的東西也越發的精巧。當一件器物被製作出來,父親都會用非常慈祥的目光注視着他,就像是在注視着自己的孩子一樣。而此時,魏徵手裡拿着一卷紙,一邊聽着孫思邈的講述,一邊用筆記錄着。講的人和聽的人都看起來非常的認真。眼看到了晌午,天空卻忽然暗了下來。這可把大家嚇了一跳,就在慌亂之中,太陽又出來了。魏徵一臉緊張地放下手中的紙筆,只是窗戶外邊的天空對孫思邈說:“日食。”孫思邈說:“其實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我們不必大驚小怪。”魏徵說:“日食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人注意的,可他引起衆人恐慌,這就不可不查了。”孫思邈說:“如果沒有被什麼事情耽擱的話,這會兒已經有人把它稟報給了皇上,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向皇上解釋。”

正如孫思邈所說的那樣,欽天監的人很快就把這件事情並報給了皇帝,之後李淳風就被叫到了御前,皇上看上去有些緊張,李淳風說:“今年的確會有一些變化,日食就是表徵,不過爲此而感到驚慌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事情要變壞,我們早有準備,如果事情有變好豈不是驚喜。”皇上說:“你要知道做準備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很多的資源,如果到最後我們都白準備了,這會形成很大的浪費,所以作爲欽天監的官員,希望你能夠在做推測的時候,儘可能做到準確。民脂民膏來之不易,我們不能浪費它。”李淳風點點頭說:“其實我們在做預測的時候,已經盡力去做到準確,但是到了御前,誰也不敢把話說的太滿,畢竟欺君之罪,非同小可。”皇上說:“但願天下太平。”李淳風說:“只要陛下不改作爲聖君的本色,百姓想要太平就是可以期待的。”

過了一段時間,姑娘驚奇的發現,自己的生意並沒有因爲她和蕭玉蓉之間的關係日益走近而變得糟糕。相反,這給她提供了很多噱頭,使得他更加受人歡迎了。這就使得很多人都有了拉近與蕭玉蓉之間關係的想法,爲了不把已經到手的寶貝,再拱手讓給別人,她開始想盡辦法鞏固與蕭玉蓉之間的關係。蕭玉蓉當然明白她的意思,因爲這位姑娘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以至於到了她沒有辦法拒絕的地步。因此兩個人正在飲酒,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後半夜。在酒精的慫恿之下,蕭玉蓉把心裡話說了出來。她癱坐在那裡,說話也變得有氣無力,眼神之中不自覺的散發着驚人的魅力。姑娘也喝得迷迷糊糊,以至於說話也說不清楚,蕭玉蓉說:“你知道我最期待你對我做什麼嗎?”

姑娘一聽這話,耳朵立刻就豎了起來。她意識到這樣的話,她一定要非常仔細的聽,把每一個字都聽清楚了,然後盡己所能去滿足的。蕭玉蓉說:“我最期待的是你對我兇一點,你可以扇我耳光,可以做很多事情,”一聽這話,姑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湊過來用雙手握住他的肩膀說:“你喝酒喝糊塗了吧!”沒想到蕭玉蓉卻顯得非常的真誠,說:“我並沒有糊塗,我非常的清醒,沒有人比我更知道自己這個時候在說什麼。小的時候師父雖然對我非常的嚴格,但他的修爲實在是太高了,我雖然非常的尊敬他,但也非常的不瞭解他。他在我面前從來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所以無論他說什麼,我都會不自覺的遵守。現在我想做一些她不讓我做的事情,我希望你能滿足我。”她的話前言不搭後語,感覺每一個字互相都不挨着,蕭玉蓉接着說:“其實我仰慕你很久了,我一直想讓你對我做那些,我知道我的要求很怪,你能答應我嗎?”

這個時候,姑娘緊張壞了。她覺得自己面臨一次非常重大的選擇,雖然她整個人都在發抖,雖然她的手心裡全是汗。但她已經感覺到自己即將要做一件非常離經叛道的事情,這個時候,遙遠的天際有璀璨的星河。它顯的那麼神秘又那麼美好。姑娘說:“其實我是很想答應你的,只不過這件事真的讓我感到有些爲難。”這姑娘還沒有把話說完的時候,蕭玉蓉突然把臉迎了上去。而此時,孫思邈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房間裡,星光打在窗戶上,這時候他隱約聽到了昆蟲的叫聲,就在這一瞬間,他的思緒被打斷了,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徒弟,蕭玉蓉此刻在哪裡呢?看爲這位徒弟考慮了很多,到底是讓他一直修道,然後成仙呢?還是讓她去過凡人的生活呢?最終他釋然了,每個人都應該走自己的路,至於最終是什麼樣子,也要他自己負責,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馬牛。

明日中午酒醒之後,姑娘打扮的非常的整齊,來到蕭玉蓉的面前,說:“你還記得昨晚你說了什麼嗎?”蕭玉蓉感到頭上一緊,皺了皺眉頭,姑娘笑着說:“昨晚你說了很多傻話,把我嚇了一跳。”蕭玉蓉抓住她的手說:“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非常認真的。”此刻她的目光非常的堅定,在她的眼神當中似乎是在乞求對方。姑娘點點頭說:“你知道我沒有做過這種事情,不過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嘗試着滿足你。”然後她找個位置坐下來,張開雙臂說:“你過來吧!”蕭玉蓉湊過去之後,被姑娘雙手捧着臉,然後將一記耳光甩到了蕭玉蓉的臉上似乎在一瞬間,姑娘就已經進入了角色,他的目光顯得非常的傲慢,語氣也變得凌厲逼人。

從那之後兩個人的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我在敦煌的苦憶似乎永遠熬不到頭,關鍵是我就想着可以一直繼續下去,但這是不可能的。律法有嚴格的規定,期限已滿之後就必須釋放。除非我又犯了新的事兒,想要我邁出的關鍵的一步就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我真的就這樣,永遠在這裡服苦役,這個不是能養老的地方。所以我經常想,會不會在我某一次打坐時然後坐化了,一切都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沒有任何痛苦,然而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那種具有非凡德行的高僧身上。前文書提到過人有這樣的一種心理,如果自己過得很苦,那是因爲他前世造孽。如果他想盡快的消除罪業,那就讓自己過得更苦。有的人則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能夠吃盡天下的苦頭,他將會獲得徹底的解脫。至今是不是真的存在這樣一種平衡和補償的定律?實際上沒有人真的證實過它,但是人們寧願相信他是真實存在的。因爲這樣可以讓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這東西並不是真實的,它只是一個說法,只是一個願景。

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爲什麼苦行會對人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因爲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想過得舒適。可有時候舒適的生活讓人感到不安,反過來痛苦會讓人安心。世間的禍福是在不斷轉化當中的,也許正是這種轉化讓人感覺什麼都是暫時的。如果你正在享福,你會感覺到他正在失去。而一個人想要長久地保有這一份幸福,那就要讓自己吃一點苦頭。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常常會夢見那些管教過我的人,在我的夢裡,他們都變成了菩薩。帶着華麗的配飾,一個個看上去非常的莊嚴。就在這一天,在我的夢裡忽然出現了一個我從未見過的身影,當他一點點向我靠近的時候,我緊張的手心裡出了汗。那個傢伙衝過來,就在我的頭上踢了兩腳,我仔細的端詳了他,他似乎長得很像佛陀,於是說:“這位兄臺,你是佛陀釋迦牟尼嗎?”

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