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擊鼓鳴冤後來人

王家大娘子上堂,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顏裕道:“你這婦人,不要以爲惺惺作態就可以瞞過衆人的耳目。

若你家果是一門忠烈,又在乎什麼生死?弄出這等曲折來,尚且滿口義正言辭,本官看你就是個奸詐之輩!”

“沒錯兒,一般婦人上堂要麼哭哭啼啼,要麼撒潑撒瘋,這個婦人倒像是被教授過一般,不卑不亢,言語甚有條理,這便足夠反常了。”楊印也隨之附和。

“二位大人的話未免有些絕對了,世間人有百樣,只憑一個人上堂的舉止態度就判斷這人是好是壞,未免太過武斷。”安國公玉壽說,“她呈上來的信件,想要鑑別真假也不難。

王誠的筆跡存世不少,兩廂一對照就能看得出來。”

“國公爺,咱們之前不就說了嗎?就算這信是王誠親筆寫的,所說的也未必就是真的,他故意拿死來做僞證,這樣的事也不是沒可能。”楊印雖是笑着,卻在極力反駁玉壽。

安國公怎會聽不出來?便直視着他問道:“那依楊大人的意思,該怎麼判斷真僞呢?”

楊印笑了笑,隨即篤定地說道:“依下官的意思,應當堂對這婦人用刑。

比如方纔那吳萬端,之前不論如何詢問,只是不開口。可是一旦用上了刑,是不是就交待了?”

“楊大人不愧是刑部的長官,三句話不離用刑。”安國公反脣相譏。

“國公息怒,不是楊大人喜歡用刑,實在是有些刁民奸猾得緊。”顏裕連忙幫腔,“您身居高位,久不與這些下三濫的刁民打交道,自然不知道人心能壞到什麼地步。

我們兩個常年問案,都不知見過多少貌忠實奸的人了。

至於用刑麼,不過是衙門裡一宗常備的手段。俗話說得好,人心似鐵,王法如爐。

這刑罰本就是立威的,不叫他們知道律法威嚴,又怎麼能從心裡生出敬畏來?咱們也只是要問出實話來,若用刑過後她還堅稱如此,那她的話多半就可信了。”

“哼!這婦人剛上得堂來,你們不審證據,不行盤問。迎頭一棒就要用刑,我雖不問刑獄,可也知道斷案須得秉持公道,細審查、巧問訊,以常理驗之,憑常情推之。”安國公據理不讓,“似這等上堂來就用刑的,你要當真叫人開眼了。”

“我二人也不過是考慮事情可能別有隱情,以審慎爲上,莫負聖恩。”顏裕道,“並無他意。”

“是啊,國公爺,何況當初官差到他家去訊問,王誠死前可曾留下過什麼話或是書信,這婦人一再說沒有。

如今忽然又有了,而且是兩封信。是她不信任朝廷在先,就憑這一點,也要給她些教訓!”楊印好似咬住了肉的狗,死活不肯鬆口。

安國公還想要再說什麼,王大娘子昂然答道:“民婦先前不說,是因爲那些人到我們家裡如狼似虎一般,叫囂呵斥,翻箱倒櫃。

我丈夫死前也一再叮囑,要我千萬謹慎,不可輕信他人。

不過民婦今日既上得堂來,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二位大人若認爲用刑能叫人說出實話,那民婦不怕用刑。”

她說了這番話,顏裕和楊印對視一眼,彼此明瞭。

堂上的衙役都是他們手底下的人,同樣的刑罰,手上的勁兒或大或小,結局可就不一樣了。

剛纔打吳萬端,雖然看着嚇人,卻只是皮肉傷,壓根不曾傷到筋骨。

而接下來要對王大娘子用刑,就勢必要取了她的性命。

“來人吶!對王白氏用刑,”楊印拿起了刑籤,“念在她是婦人,下手須得輕些。”

他這話是說給堂上的衆人聽的,實則掌刑的衙役心裡清楚得很,絕不能讓這婦人活着。

“等等!”安國公伸手架住了楊印的胳膊,“我還要問這婦人幾句話,你打完了她,還叫她怎麼好好說話?”

安國公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不讓用刑。

雙方正僵持的時候,外面又是一通鼓響。

“看來又有知情人來鳴冤了。”安國公把楊印手裡的刑籤奪了過來,又插回籤筒裡,“至於用刑,有的是工夫,大可不必急在這一時。”

楊印看了看在下面坐着的姚馬二人,眼中是無可奈何的神情。

安國公平日裡是個老好人,不知爲何今天在堂上居然這般強硬起來。(安國公:老子一直很強硬好吧?)

安國公不理他,直接吩咐堂下:“去查問擊鼓之人可與本案有關,若有關速帶進來。”

不一會兒衙役果然帶進兩個人來,一個鬚髮花白的老者和一個二十上下的年輕人。

上堂來便跪了下去。

“你們是什麼人?因何事擊鼓?”顏裕一拍驚堂木,臉拉得有木犁長。

“回老爺的話,小老兒名喚孫十六,隴西人氏,這一個是犬子,孫拴柱。

小老兒原本在隴西經營一家小酒館,於半月前到京中探親,後來聽說有隴西人到京城來告御狀。說五皇子欺壓百姓,草菅人命。

五皇子到隴西賑災之時,小老兒是親歷過的。族中親友,街坊四鄰,都受了朝廷的救濟。真可謂是雪中送炭,解民於倒懸。

五皇子勤勉愛民,身先士卒,辛苦奔波,不知救了多少人命。隴西百姓交口稱讚,恨不能給他立一座生祠。

怎麼還有人來誣告他?小老兒聽了真是氣破了胸膛,拼上我這把老骨頭也要跟這起賊子們對質一番!”

“老漢,這是大理寺的公堂,可不是你們縣城裡的小衙門。”楊印眯起眼睛,望着老者說,“要有一句不實之言,可就要被斬去四肢,棄屍於市的。”

“老漢我活到了五十歲,生平沒說過一句假話。”老者笑了,“人生在天地間,只要不昧了良心,管它是玉皇寶殿還是閻羅地府。

只這一把老骨頭,碾碎了也能打出幾顆釘子來。”

“真是好大的口氣!”顏裕面色不善地說,“你來的還真是湊巧,一般的鄉里小民來京城,連衙門口朝哪邊開都不知道。

你居然還敢到大理寺外擊鼓鳴冤,想必背後有高人指點吧?”

言下之意這對父子是受人指使的。

第二十八章 毒酒木精轉心壺第九十章 牡丹花死藏陰謀第354章 意懸懸母子情深第189章 團圓會試探深淺第338章 探望姮照顧慮消第239章 負荊請罪欲了斷第376章 朱敢犯上只爲卿第321章 自證清白早有備第184章 擊鼓鳴冤後來人第150章 調虎離山蘊禍端第167章 細說情由分利弊第169章 風波定皇后訓誡第五十一章 攻心爲上無不勝第373章 各懷心思面上和第一百一十五章 牀下縫隙藏玄機第335章 殘局揭過重走棋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到渠成送瘟神第295章 姐妹情深同榮辱第288章 託言保媒覺異常第454章 亡羊補牢賢妃謀第477章 舒展眉頭兩相悅第180章 孰清白不言自明第六十一章 無心之禍紅牡丹第九十四章 小處忍耐圖大謀第418章 深情絕情一念間第440章 冬至宴賢妃出彩第六十四章 作俑者反受其害第259章 賢妃賢惠識大體第十三章 一計不成又一計第六十九章 渾水漸落白石出第330章 爲保萬全細推求第352章 意合時池素投懷第368章 吊亡魂痛哭失聲(求月票)第152章 起疑雲嫌隙漸生第403章 當朝聯名密信發第145章 夾帶反詩惹嫌疑第243章 麗貴人再次入局第一章 宮苑深深深幾許第208章 當衆發落好難堪第一百三十一章 妒火盛含沙射影第148章 言不取姑且靜觀第370章 金令宜發覺端倪第342章 捉摸不定是人心第146章 等價交換引蛇出第434章 賢妃好意指迷津第223章 慧藍凝識匿患第一章 宮苑深深深幾許第一百零四章 正言大義巧攻心第八十二章 齷齪魍魎設毒局第八章 夜半心驚鬼叫門第358章 伏低做小保平安第366章 大錯鑄成悔已遲第321章 自證清白早有備第437章 二皇子如夢初醒第273章 天恩疑案達上聽第九十八章 觀瞻猴戲藏殺機第260章 心上扎刺如許深第328章 張良計成竹在胸第432章 吳萋萋自請出府第267章 姮照預估眼前事第271章 道高一尺魔一丈第227章 患難相交知冷暖第439章 雪晴問安風向動第468章 息事寧人更遠謀第214章 恃強凌弱逞兇殘第八十四章 自作孽障不可活第425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40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344章 鶴立雞羣惡意生第190章 塵封案起於汝南第447章 佯裝不知戲做足第399章 故人難忘舊時恩第九十三章 無常索命花顯魂第378章 小病微恙些些毒第六十四章 作俑者反受其害第315章 柳鸞恩主動放風第327章 池素得姮照美言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到渠成送瘟神第364章 寧肯錯殺不可放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蟾蜍黑心不死第174章 告御狀萬民血書第340章 一團親熱遍體寒第四十五章 心知肚明伏爪牙第422章 括囊無咎又無譽第380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五十章 先發制人背鍋呂第241章 愛之深故責之切第313章 籠絡人心激恨意第308章 尋張澤面授機宜第138章 歹毒更有害人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心酸委屈並嚥下第193章 陸英回京年關近第二十二章 新仇舊恨兩相交第425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342章 捉摸不定是人心第368章 吊亡魂痛哭失聲(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脫穎而出本事強第289章 請君細看白毛怪第286章 爲子籌劃慈母心第187章 大勢已定待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