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

呼廚泉被俘,定襄城兵不血刃的被拿下,這個消息一傳回到了晉陽城之後,整個牧主府中就變得熱鬧非凡了起來。

郭嘉等人自是首先向張超賀喜。可是做爲頂級謀士,他們同樣也提出了自己的擔心,那就是這一次袁紹吃了虧,他會這樣的善罷干休嗎?

在牧主府的會議大廳之中,張超、郭嘉、魯肅三人對面而座。

此時的張超,臉上帶着喜悅的神情。這一次可謂是雙喜臨門了,不僅僅只是賈詡那裡打了勝仗,更重要的是三夫人甄宓突然被查出有了身孕,這纔是使得他最爲高興之事。

在看到同時成親的趙雲之妻陸菲都有了身孕,可是自己的三位夫人毫無動靜,要說張超心中不急是不可能的。正是因爲着急和擔心,他纔沒有馬上去找華佗,他擔心萬一查出身子有問題,那將會極大的影響整個大軍的氣勢。

主公無子嗣,這便是後繼無人,這會使得大家看不到希望的同時,也會人心惶惶,倘若真是如此的話,那便很難在能凝聚人心了,而若是不能將人心集中在一起,一旦有外敵侵入,便很難會看到勝利的希望。

現在好了,甄宓懷有了身孕,豈不是說他的身體沒有問題嗎?

爲了這件事情,張超是足足高興了好幾天,而這幾日,蔡琰和白彤也是天天晚上纏着他,顯然在看到甄宓懷了孩子後,她們也座不住了。

感受到了兩女的心情之後,這幾天張超也是盡心盡力,雖然累一些,但也是樂此不彼。

“主公,這一次我們雖然沒有將袁紹軍如何?可畢竟呼廚泉是他的盟友,我們這般做會不會激怒於他呢?我看還是應該要有所準備纔是。”魯肅將自己的擔心講了出來。

只是在說完了這些之後,就很意外的發現,張超依然是座在那裡傻笑,好似並沒有聽清自己要講些什麼一般。

“啊!主公。”魯肅欲繼續的說着。

“嗯?子敬何事?”被這一叫,張超是魂歸附體反問着。

“呵呵。”看到這一切的郭嘉不由笑了笑,然後看向張超道:“主公,子敬說我們的舉動很可能會激怒於袁紹,要有所準備纔是。”

“嗯,不錯。”心思回到了正題之上後,張超也點了點頭道:“袁紹其人,仗着四世三公之名聲,很是招攬了不少的良臣武將,這一次又得了幽州大部,氣焰也只會更加的囂張。如今他兵敗定襄城,雖然損失不大,但定會感覺到顏面失損,那報復是一定的。”

聽着張超的分析,郭嘉點頭道:“主公所言極是,若是如此,我們倒真是不得不防呀。”

“不錯。防備是一定的,但確不可主動攻擊。雖然說幷州在這兩年都獲得了豐收,可以前受到的創傷還是太重了一些,目前仍然是以休養生息爲主,在說了新徵收的新軍還沒有訓練完畢,新農田也正在開墾之中,現在也非是大戰之時。”張超一邊說一邊搖着頭。

戰爭也講究的是一個時機。所謂天時,地理,人和即是這個道理了。

三樣全佔,當可一戰,缺一便需要仔細斟酌。雖然說近兩年,張超的勢力也得到了發展,但若是與盤據河北多年的袁紹相比,勢力上還是要差很多,此時一戰勝算不大。

但凡一戰而敗的話,那所建立的剛剛穩定的幷州政權,很可能就要面臨着土崩瓦解的局面,若是如此的話,這一仗就更不能打了。

未謀勝,先思敗。

若是一戰的失敗非自己所能承受的,那這一仗不打也罷。

張超的分析,讓郭嘉與魯肅皆是點頭不己。袁紹這個敵人之強大,就像是一頭猛虎般存在,對於他們這樣剛剛發展起來的勢力而言,絕對是不願意招惹的目標。

“主公,即是如此,便請通知文和兄小心應對即是。而且少不得還要做出一些讓步來的。”郭嘉分析了大局之後,給出了張超一個自己的意見。

“好,我即飛鷹傳書過去便是。”張超也點了點頭,袁紹這裡現在還是先不要戰的好。

...... ......

飛鷹傳書至,賈詡於郡守府的書房之中便即召見了黃忠與太史慈。

“兩位將軍看看吧,這是主公剛送來的傳書。”將書籤送給了兩人之後,賈詡這便負手而立。

兩位將軍迅速看過傳書之後,相互看了一眼,這便將其重新的奉上,然後黃忠道:“主公此時不讓我們與袁紹一戰,想來也是對的。”

“不錯,雖然現在我們己有準備,或一戰之下可勝,但若是以長久來看,怕依然是準備不足。”太史慈亦是站於一旁點了點頭,附合而道。

兩位武將亦是看到了這一點,賈詡又如何不知呢?

這一次他被授於重權,又統領着重兵鎮守雁門。短短的時間之內,就解決了匈奴之患,雖然說還有阿達餘部逃脫了,可是匈奴實力己然受到了重創,短時間內是很難在會起什麼波瀾了。

生性謹慎的賈詡,爲了讓匈奴反對勢力無法擡頭,還推行了幷州政策,將定襄城的匈奴百姓遷移到了雁門郡地區,又將漢人百姓移植了一部分過去,所爲的便是按張超所說的同化之理。

張超曾經說過,想要征服一個民族,鐵拳侵佔並非是最佳的手段,反之文化與經濟的滲透纔是最好的手段。

這話初聽似並不正確,但若是智者仔細一琢磨就可以聽出其中的真意來。所謂的文化與經濟的滲透,其實就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一旦習慣了漢朝的生活方式,那在讓他們回去養馬和放牧怕還反倒會不適應了。

對張超之言,賈詡奉若真理,這便開始施實了起來。有了那搶來的十萬石糧食,可田有錢做起事情來也就方便了很多。可要想像的是,幾年之後,雁門這裡一定會來上一個大變樣。

而這一切,都是賈詡之功勞,他也不愧爲高級謀士之一的名號。

只是做成這件事情的同時,也獲罪於袁紹。先不說其糧食被劫,單就說帶來兩萬軍士的高覽返去時,只剩千人不到,這便是一場敗仗。而以袁紹現在的聲名,他是不會吃這樣的虧,那或許一場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爲了這件事情,賈詡甚至還與黃忠和太史慈兩位將軍好好的研究了一番,一旦要是大戰開啓,他們要如何去做。

只是現在看來,張超並未有開戰之意,這讓賈詡即高興,又有些失落。

高興自然是張超的英明決定。幾場勝利下來,幷州地軍政權的穩固,沒有讓這個年輕的主公被衝昏頭腦,因此,百姓也可以免遭戰亂之苦了。而失落的確是身爲雁門郡守,不能夠指揮一場大的戰役,等到下一次時,又不知要何時了,視爲遺憾。

可不管如何,即然張超那裡己經有了決定,賈詡所要做的只是服從而己。目光看向兩位將軍道:“黃將軍,還請準備出兩萬石糧食來、太史將軍,你也需帶大軍進入到山中,到時候你們只需如此如此便即可以了。”

在賈詡接到了張超決定的第三日午時,陰館城外二十里處,來了一支漢人大軍,在隊伍的最前方,一個大大的袁字旗高高被舉起,在其左首第一位便是一個大大顏字。

軍隊一出現,即被賈詡獲知了消息。聽到下面的人彙報,就是袁紹軍大將顏良親帶五萬軍士來到城外時,不由就長長的吸了一口氣。

還好早有準備,不然一場大戰自是不可避免,若真是如此的話,怕是整個雁門就會陷入到戰火之中了。可是如今,即然早有準備,自然一切無妨,只需按着計劃而做,便自可退兵。

知悉袁紹大軍以到,賈詡這就帶着黃忠將軍引五百騎兵而迎,而在騎兵身後是足足兩千士卒所押的兩萬石糧食。

袁紹大軍軍帳之中,一位孔武有力,大方盤臉的漢子正高座於首座之上。此人正是河北名將,亦也是袁紹帳下最勇武的將軍之一顏良。

之前,沮鵠和呂威璜押運糧草被劫,消息傳回之後,引得袁紹大怒不己。當即就派出了顏良帶五萬兵士前來雁門郡。

顏良前來之時,就曾受到了袁紹的秘見。被交待,這一次到了雁門之後,定要查清糧草被劫一事,若是發現其中有問題,大可以以此爲罪,先奪了雁門郡在說。

顏良被受重任,帶着五萬士兵,這就一路不停的趕了過來。途中遇到了兵敗的高覽,當即兩軍合爲一處,重新的向着雁門郡治地陰館城而來。

現在距離城池不過二十里,顏良就此紮下了營寨,他是決定先休息一晚看看情況在說。

中軍帳中剛紮好不久,門外便有親兵報告,說是陰館城中走出一支大將軍的隊伍,遠遠看看,他們似是押運了不少的糧草而來。

一聽到來者士兵不多,倒是糧草不少,顏良這便問向一旁的高覽和呂威璜道:“兩位將軍,你們怎麼看?”

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二百三十二章 圍殺軻比能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蒙攻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五百一十一章 馬超對呂布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四百八十三章 顏良報仇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四十九章 貂蟬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無糧第四十二章 王允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四十六章 鄧艾之策第七十五章 呂布臣服(中)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六百七十章 曹仁中計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八十二章 借力揚名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次劫營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