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

一說起這件事情,許攸即是一臉放光的表情說道:“主公,這幾天我在家裡表面上看是在裝病,但實則是在想辦法。當前的形勢並不利於我們,攸心中也是堪憂呀。”

“嗯。”袁紹輕點了一下頭,他知道許攸接下來一定還會有話要說,見自己也絕對不會只是承認錯誤來的。希望他接下來的話可以引起自己的興趣。

見袁紹正在聆聽,許攸即上前一小步的說道:“主公,東路文丑大敗,使得我們的防線更是岌岌可危,甚至隨時南皮城有可能會陷入到敵手之危。在北面,張超軍更是佔領瞭望都,或是隨時都有南下的可能。而如今鉅鹿城中只有兩萬士兵,實在是太過危險了一些。不知主公想過沒有,如果一旦黃忠所部不圍堵高覽將軍了,而是揮軍南下直達鉅鹿,以我們現在的兩萬人馬,能否守得住呢?”

被許攸的分析和問題問住得袁紹,頓時心中就是一驚。

他一直想的是黃忠在望都主要就是爲了對付高覽的,確是沒有想到他們會南下的可能,倘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儘管鉅鹿城堅牆高,怕也是守不住的。而一旦這裡被攻下,其它路軍怕是不打自破了。

“哎呀,若非是子遠提醒,吾還未想到這個問題。”袁紹當即是感慨而道,但是接下來又說着,“可是現在我大軍皆是在外,一時半會明知此地危險,又由何處調兵呢?”

見到袁紹果然變得緊張了起來,許攸心中得意的同時,也是一臉嚴肅的說道:“主公莫慌,攸己然想到了解決之法。”

“哦?有何辦法,快說來聽聽。”聽到許攸說有解決事情的辦法,袁紹是連忙伸手抓過了對方的手臂,急急的問着。

“主公,您忘記了在我們的南面還是有援軍的嗎?”許攸在急問之下確是不急不緩的回答着。

“南面?莫非你說的是曹操嗎?哼!此時他不來攻擊於我,便是萬幸了,難道還指着他來救援於我嗎?”袁紹聽此確是聲音變得有些無奈之意的道。

曹操是何人,做爲認識了那麼多年的朋友,袁紹是在清楚不過了。

這絕對是一個爲了利益不則手段之一。倘若這一次他向其求救了,那便等於是引狼入室,怕是那個時候就算是趕走了張超,冀州也要改姓了。

所以,在心中,袁紹是絕對不會想求救於曹操的,因爲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一樣十分的可怕。

見袁紹誤解了自己的意思,許攸連忙搖頭道:“主公,我說的援軍並非是曹操呀。”

“不是曹操?那還有何人?”聽到並不是,袁紹也是一臉迷惑般的表情。

“主公,是陶升和苞密將軍呀。他們兩人手中可是有着軍兵三萬的。”許攸引導而道。

聽及這兩人的名字,袁紹這纔想起,許攸所說的應該是守着陽平、平原和清河三郡的兩位將軍。

當時,爲了防止曹操有何動作,袁紹很早就將兩位將軍分派到了這三郡之中,並委兵以三萬,讓其鎮守在那裡。怕的就是關鍵的時候,曹操會突然在後面來那麼一下,奪取他的地盤。

之前情況雖然危急,但袁紹也沒有打這兩人主意的意思,可是現在一聽許攸說起,這才愰然大悟一般。

只是了一幅瞭然的表情也僅僅是在臉上現出了那麼一剎那,接着就見他搖了搖頭道:“不!不行,這兩位將軍可是守着三郡,是不能隨意的調出,若不然,曹操來犯怎麼辦呢?”

聽着袁紹的回答,許攸並不着急,事實上他早就有所準備了,知道袁紹這個人是小心眼,是不肯放棄一丁點的土地的。不過好在他早就想過了應對之法,就見其道:“主公莫急,也莫要直接就下決定。先聽我說,如果一旦是鉅鹿被攻下,我想問一問主公,那這三萬兵馬鎮守於三郡還有何意義呢?”

“啊!這個...”一時間,袁紹有些答不上來了。

“主公,如果您都被圍了,那這三郡之兵派是來也無用,而唯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調回來,有了他們的加入,鉅鹿城中的兵力就增加到了五萬,如此就算是望都的黃忠殺來,也有一擋之力了。至於曹操那裡嗎?爲了南面的安全,我決意親自前往,說服於他。”說起這些話的時候,許攸頗有一點隻身入虎口之意。

“哦?子遠要親到曹營?”聽到許攸說會去說服曹操,袁紹不由就是有着眼前一亮之感。

“是的,如果主公應允,攸自然盡全力,這些年承蒙主公之看重,攸確沒有做成什麼大事,實在是心中慚愧呀。”

看着許攸一幅真情表露般的樣子,袁紹心中感動的同時也道:“可是子遠去見了曹操,就不怕有什麼危險嗎?”

對於這位發小,袁紹也算是十分的瞭解,可謂是非常的惜命,那現在怎麼就有這般的膽量就見曹操呢?難道就不怕有什麼危險?

袁紹會有所懷疑,這也是基於平常對許攸的瞭解。對於這一點,後者也是清楚,爲此他就將早以準備出來的說詞講了出來道:“這倒是無妨。怎麼說我與曹操也認識那麼多年了,想必他不會輕易的取我性命。在者說,我也並非是沒有準備,所以有一個要求還希望主公能夠答應下來。”

“什麼要求?”袁紹好奇的問着。

“主公,我想請您讓荀諶與我一同前往,您知道的,他的大哥可是曹操手下的重臣,有他去,想必那荀彧爲了其弟的安全也會替我們說話,如此大事可成矣。”說到這裡的時候,許攸臉上露出了極大的自信。這也原本就是兩人商量好的事情,先離開鉅鹿在說,至少安全得到了保障後在說。

聽到許攸竟然是這個要求,袁紹僅僅是略一猶豫便答應了下來。畢竟現在形勢可是十分的危急,在容不得他多去思考什麼了。“好,難得子遠如此爲吾着想,即是如此,我便應允了就是。一會我就安排人去傳荀諶,讓他配合於你,到時候在給你帶一些金銀前去打通關係,無論如何,定要說服曹操不要對我動手呀。”

見袁紹終於是答應了下來,許攸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是抱拳而道:“請主公放心,攸定皆盡全力,不負主公之重託。”

憑着三寸不爛之舌,許攸說服了袁紹,得以和荀諶一起帶着大筆的金銀大搖大擺的走出了鉅鹿,直向着南面的曹操之處所去。而在同時,守在陽平三郡的陶升和苞密兩位將軍也是得到了軍令,開始調兵前來鉅鹿護城。

一切看似都是十分的順利。當許攸出了鉅鹿城,回頭望了一眼這個居住了多年的城市之後,眼中也多少露出了一絲的流戀之意。但很快,在想到可以藉此功立足於曹操軍營之中,爾後還有機會在回到這裡時,那一抹的流戀就此不見,有的只是一臉陰謀得逞的表情而己。

...... ......

張袁之戰還在繼續進行着,只是戰爭勝負的天秤己然開始傾斜,這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的事情。

身爲最大諸侯,地盤最大的曹操又如何能夠不得知呢?

他的目光一直都沒有離開過冀州這一區域,便是在與孫堅一起進攻劉備,他都沒有這般的上心。

劉備稱帝,並要遷都成都,從而就有了雙帝並現的局面。

孫堅不承認此事,在加上兩人有着仇恨,這就舉兵而進了,這使得曹操似是看到了希望,當即也是着大將夏侯淵領兵二十萬入南陽,想要藉機討一個便宜,也向天下人說明,他也是不承認劉備稱帝的。

只是未曾想到,劉備早有防備,軍師諸葛亮早己經派上了大將關羽領兵十五萬在南陽等着自己呢,一時間雙方兵力所差不多,對方雙有地勢之利,以逸待勞之下,竟然讓他二十萬大軍是寸步難行。

與曹操一樣的還有孫堅,他在親自掛帥出兵二十萬時,在杜陽同樣碰到了劉備的三弟張飛帶兵十萬守於此處,同時這裡還益州王劉璋所派的十萬大軍。

面對如此強勢的力量,孫堅也是佔不到絲毫的便宜。

對荊州劉備之戰好似就這樣僵持了下來。反倒是在冀州,張超是步步爲營,屢戰屢勝,竟然不過一月多時間就引得袁紹兵力減少了近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被困住,給人的感覺,冀州似是隨時可以落入張超手中一般。

一旦張超奪了冀州,接下來兩人就會有大量的地盤相接觸,這於曹操來講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更重要的是,一旦佔據了冀州,張超所擁的地盤也是四州了,這就等於與曹操平起平座,而在加上被他控制的高麗與三韓,那對方的實力還是要高於自己一籌的。

這個結果,曹操顯然是不想承認的,他這就找到了軍師戲志才,商量着是不是藉着袁紹無瑕南顧的時候,突然進軍奪取冀州。

張仲景不在了,這一段時間以來,戲志才的氣色明顯變得不好起來,臉色較之以前相比,更加的蒼白了一些。

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六百二十四章 呂布戰樂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殲黑山軍(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七百二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七十三章 以心待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圍殺軻比能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佔扶余第四百零九章 賈詡的準備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九百五十二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九十章 典韋獨闖營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四百二十五章 鉅鹿被圍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一百二十二章 晉陽城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