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

說實話,這一刻對於伊萬突然站出來,亞雄夫強是沒有什麼準備的,他事先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現在也只能是見招拆招了。

“老二呀,你說你去和談,可有什麼準備嗎?要知道,這可是軍國大事,兒戲不得的。”都這個時候了,亞雄夫強還在試探而問着,由此可見,他對這個二兒子倒也是十分喜愛的。

感受到了父親的疼愛之情,更重要的是伊萬知道是因爲自己的表現贏得了父親的關愛,那想一想,只是站出來還什麼都沒有做呢,就得到如此的褒獎,倘若是真的做成了這件事情,那要受到多大的獎勵呀。

在這一刻,伊萬從來沒有過那麼好的感覺,就衝着父親的這份關愛,他也必須要將事情做好了。

“父皇,請您放心,兒臣即然站了出來,就知道要面對的是什麼,我也有把握做好這件事情,在說以兒臣的身份前去,更是彰顯我們的誠意,請父王准許兒臣的請求。”伊萬跪倒在地,再一次將頭磕向了地面。

伊萬竟然明知要面對什麼,可依然義無反顧,這讓亞雄夫強大帝非常的高興,也很是欣慰,他的兒子就是應該這樣,不管前面要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要有勇敢面對的勇氣纔可以。

“好,即然老二如此忠勇,這件事情便交給你去負責好了,只要不危害到國家的領土安全,那就算是我們付出一些金錢也無所謂。”亞雄夫強己經想好了,只要能不失面子,這一次就算是賠給天朝一些金錢也是無所謂的。

可不得不說,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羅斯國就對於領土有了很深的認識,什麼條件下也是以不失國土爲前提。

“不。”誰知道此刻伊萬確是將頭擡起,用着很堅信的語氣說着。“兒臣只是請求父皇允許天天朝與我們繼續的通商就可以,至於其它的我們無需讓步。”

“什麼?老二你再說一遍。”此刻,亞雄夫強又一次被二兒子的話給驚到了。

此時不止是大帝,便是其它人也一樣一頭的霧水。要說能保證將失去的領土要回來就己經是要謝天謝地的事情了。畢竟只要領土完整,那就等於顏面還在,至於金錢,損失了可以賺回來的嗎?

即然羅斯國知曉這個道理,沒有理由天朝不清楚呀。可二皇子竟然說只需要與其通商就可以,難道這一點小小的要求就真的可以滿足他們嗎?此刻,便是連大皇子都是一臉驚詫的表情,他都有些開始懷疑自己這個二弟是不是得了什麼失心瘋了。

感受到所有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是那般的驚訝,這一刻的伊萬感覺好極了。他知道,此刻到了自己好好表現之時,爲此他就跪地繼續的說道:“父皇,諸位大臣。我們是誰,我們是最強大的羅斯國呀。何謂最強大,那就是隻有我們去欺負別人,沒有別人來欺負我們的道理,便是天朝也是一樣。”

“這一次雖然我們在戰場上失利了,可是我們大國本色並沒有丟。在說了,此次也是天朝率先挑釁的我們,戰爭亦是他們發起來的,就憑此,他們就應該無償的退還搶佔到我們土地,這就是一個小國應該有的覺悟,甚至不僅如此,如果在戰爭中有什麼戰俘在他們手中,也應該一併歸還纔對。如若不然,那我們只能興兵而戰,到時候不僅是第二軍團,我們還有另外的七大軍團,全部出手,誰人能敵?想必只要把這個厲害關係說與天朝皇上聽,他便應該知道如何選擇了。當然了,爲了表示我們的交好之心,可以允許他們繼續派商隊進駐我國,並且可以給他們最優惠的政策,可以不收或是少收他們的賦稅,相信有了這般好的條件,他們就沒有理由在與我們爲敵了吧。而一旦等到我們元氣恢復了,收拾了西面的敵人之後,就可以隨時的向南面進軍,那時他們就會知道何爲強大的羅斯帝國。”伊萬雖然跪在地上,可此刻確是聲音宏亮,甚至是很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思。

伊萬聲音一落,大殿中即變得靜悄悄起來,甚至好一會,都沒有人發出任何的聲音。

直到不知道是誰,在驚嚇之餘腳步一記踉蹌,引發了聲音,這時大家方纔回過神來。

天呀,二皇子剛纔說的是什麼呀。怎麼聽他之言,羅斯國竟然強大如廝呢?若真是如所說一般的話,那主動休戰還真是給天朝面子了呢。

當然,這也僅僅是二皇子一家之言而己,包括大皇子在內,都知道,事情可非是這麼樣的簡單,有些事情說出來容易做出來可是很難的。只是難得伊萬有如此之信心,當下,大皇子就抓住了機會一步邁出,也同樣的跪倒在地,向着亞雄夫強說道:“父皇,二弟之言讓人心中震奮,我也以有這樣的弟弟爲榮,還請父皇即刻下令,命二弟爲和平大使,前與天朝商談,至於剛纔所說允許張家商社進入到羅斯一事,兒臣亦是舉雙手贊成,並且同意五年內不收一分的賦稅,五年後只收取別人的百分之五十做爲我們和談的誠意。”

大皇子這是生怕他的弟弟會反悔呀,這就極力想促成此事。至於說到減免張家商社賦稅之事,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怎麼說都不過份。

本來,伊萬還在猶豫着給張家商社減稅之事是不是能通過呢,可不成想大哥竟然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來,如此事情可成呀。當然,這也是他提前就與張強見過了面,並做了深一步的瞭解,不然的話,他也是不敢說出剛纔那一番話的。

換一個說法,大皇子這樣做就是在致伊萬於死地呀。

對此,伊萬心中清楚,但他確沒有任何的表示,因爲連他都看得出來,想必父皇更能洞察人心。他相信,父皇會給自己一個說法的,不管怎麼樣,他是在無人敢於站出之時站出了,就憑這一點,勇氣可嘉,沒有功勞亦算有苦勞了吧。

這一次伊萬終於是分析對了。在聽到大皇子之言後,亞雄夫強的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這是自己的大兒子嗎?事情是他惹的,現在二子願意出來平事,他確要火上澆油,難道這就是一向以謙恭爲表率的未來大帝,這一刻亞雄夫強的心中開始對自己的決定有了懷疑。

其實,表面上看,亞雄夫強對於誰來繼承自己的王位一直在猶豫着,但其實很早他就下了決定,那就是要將衣鉢傳給長子,這也是爲什麼他明知道阿納託利在打擊二兒子在軍部的勢力,確沒有說什麼的原因。他是想借着二兒子來好好的磨礪一下大兒子。

可現在看來,至少在對待天朝的這件事情上,大兒子的做法遠不如二兒子睿智與有擔當了,這也就難怪他會有所懷疑自己以前的想法了。

當然,從一件事情上並不能決定一切。在說了,伊萬還沒有將事情做成不是。亞雄夫強這便沒有直接怒斥大皇子,而只是看向着二皇子道:“老二,你提的要求父皇準了,只是有些事情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如果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天朝有什麼其它要求的話,只要無傷國之根本,我準你可以答應。”

儘管伊萬己經從張強的口中知道事情可成,且並不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可現在父皇還是要給自己便宜行事之權,這終是好事,至少是一分信任,現在便不將話說滿就是,只需把事情辦得漂亮,回頭自然少不得自己的好處。

“是,兒臣遵父皇聖命。”伊萬又一次將一個頭磕在了地上,等於是正式的接受了這個差事。

終於有人肯站出來解決南面天朝這個麻煩了,衆大臣們不由都鬆了一口氣。而至於伊萬是不是能很好的解決這件事情就不是他們所需要去考慮的。當然,並沒有人去看好這位二皇子,他們都認爲這件事情十分的棘手,怕就是讓他們來做都有些困難,更不要說一直處於溫室中的花朵皇家人了。

在說伊萬,可不管其它人怎麼去想,今天朝堂之上的事情他可是看得十分清楚,除了父皇疼愛自己外,竟然無一人爲自己說話的,難道他們己經依附了大皇子嗎?即是這樣,這件事情就必須要做好,不然一旦等父皇百年之後,怕是他的小命也就難保了。

如今的形勢,大皇子與二皇子早己經是勢如水火,有些事情是不爭也得爭了。

好在,今天的事情也讓二皇子看明白,若是做成了此事於自己有什麼樣的好處?這絕對是他一次崛起的機會呀。

話不多說,伊萬回到了府中後,就馬上命人秘密的去捷列金的府中召來了張強,爾後到軍部點了三千騎兵,這就浩蕩的出城而去。

二皇子出了城,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亞雄夫強大帝的耳中,此刻他正在那塔莎的宮內休息,聽到下人的彙報後,一臉的感概之色,“沒能想到,老二竟然也是做大事的人呀。倘若這件事情做成了一定要重重有賞纔是。”

這些話自然被一旁的那塔莎聽到,但她也只是一笑而以,如今事情並未做成,還不到她爲兒子說話的時候。但是可以想像,用不了多久,等着伊萬凱旋之時,便是重賞之時了。

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一百九十章 迎親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孫府前的大場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六百七十章 曹仁中計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三百六十章 賜婚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三百七十八章 獻帝駕崩第九百七十七章 強國的外交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四百九十九章 孫府前的大場面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四百二十七章 袁紹的末路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二十一章 褪衣收子龍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四十九章 貂蟬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