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

兵器上的更新換代,僅此一項,就讓天朝大軍有了足夠的底氣。試想一下,戰場之上,兩人相拼,你一刀我一劍來往而去,可是當拼到十數劍之後,你手中的武器突然斷掉了,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誰勝誰死想必不用去考慮了。

兵器上的更新換代,使得整個天朝大軍的士氣很快就上升了一個檔次。消息傳出,其它各國也只有羨慕的份,雖然說他們也知道冷兵器時期刀劍質量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要說到讓他們有樣學樣的去模仿,倒還真是做不到。

這除了技術上的一些問題之外,最重要的還有財力上的不足。

天朝在張超組建的時候就十分注重商業的發展,不管是張家酒坊還是無人知道配方的鴉0片商業,都爲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尤其是前一陣子,龍騎軍團長馬超帶着二十萬騎兵西出玉門關,走了一趟西域之路後,張家商社也藉機打開了那裡的銷路,很快就與那裡的大小數十國有了商業上的往來。

雖然說馬超帶着龍騎軍並未深入西域多遠,甚至現在己經重新回到了西涼,但商業之路己經完全的展開,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發展之後,源源不斷的利潤己經傳了回來,極大的支持了國庫的開支,保證了軍隊建設的需要。

正是有了這些的基礎,張超纔有信心更換了士兵們的武器,纔有信心出兵中原,劍指天下。

進入中原,征服天下,本就是張超的目標。只是因爲高麗和羅斯國的原因,一直被耽誤了。如今,高麗己成爲了天朝的屬國,東北方的羅斯也一戰而定,老實了下來。北方的匈奴與鮮卑也被驅逐出了數千裡之外,張超也終於可以放開手腳,進入中原了。

公元207年四月,也就是天朝三年,皇上張超在晉陽城開了一個誓師大會,之後宣佈,爲了天下百姓的安危,爲了還衆人一個清平的世界,也爲了給屢屢來犯的魏國以血的教訓,天朝出兵中原,進軍魏國。

其中,大軍一路以皇上張超爲首,一、六、七三個軍團共九十萬人由袞州陳留進豫州穎川;一路以一品武將呂布軍團長爲首,先鋒軍團、三軍才和水路軍團(出兵四十萬,留守十萬)共計一百萬人由青州起兵,進兵徐州。

其它的,龍虎軍團守高麗與東北地帶不動;二軍團守雁門關,並接手幽州防務不動;龍騎軍團守西涼;五軍團守司隸;四軍團守雍州。後面的三個軍團可隨時做爲機動軍隊,聽候張超命令而動。

西涼與雍州分別安排了四軍團與龍騎軍團,這也是張超的小心謹慎之處。儘管種種消息傳來,西蜀正在改造重要的城池,看似短期內不能威脅到他們,可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張超安排了兩個軍團共六十萬人在提防着西蜀劉備和諸葛亮,有了這樣的安排,他相信,除非自己被魏國打敗,不然足以震懾他們不敢隨意的出兵了。

兩路大軍共計近兩百萬人由北面直壓而下,開始向魏國地界逼進。

面對天朝大軍的浩大聲勢,曹操聽聞之後感覺到壓力十分巨大,但他確也知道,唯有一戰,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謂的陰謀詭計都是浮雲,盡皆是無用之功。

爲此,曹操也做出了相應的佈署。他安排了曹仁帶六兵十萬守徐州,自己親帶八十萬守豫州,另長子曹昂帶最後十萬兵在汝南監國,實際上也是在防着東吳會突然發兵在背後來上一刀。

對於孫堅與張超的關係,曹操很是忌憚,在加上他早年與東吳有過水戰,且還沒有佔得什麼便宜,他不相信這個一個宿敵會突然間與自己真的結盟。若非是天朝的勢力太大,東吳也擔心會被吞併,這一次就不是要面對張超一人,而是要被南北兩面夾攻了吧。

雙方各自有了準備,中原之血戰己呈必不可免之勢。

豫州許昌城。

原本這裡就是魏國的建國之都,只是因爲大軍兵敗,袞州被奪,無奈之下才撤回到汝南建了別都而己。

而現在,許昌城上城外皆是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天朝與魏國第一戰就選擇在了這裡。

之所以選擇在許昌,曹操有自己的考慮。這裡做爲曾經的國都,城建高大而堅固,最適合用於防守之用了。

張超會選擇在這裡,也是做出了要決戰的意思來,如果可能,他當然想要用最小的犧牲來滅掉曹操了,而主力會戰無疑就是最好的方式了。至於城池是否堅守,有了炸藥這般威力巨大的武器,那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如此,許昌城內外就變得十分熱鬧,不僅如此,就是整個天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裡。顯然大家都看出來了,這一戰的勝負很可能就會決定中原的最終歸屬。

天下人都在關注着這一戰,自然而然,張超與曹操也是十分的重視。大戰未開始之前,兩人就都叫來了重臣們,開始商議對策。

曹操一方自然是要以守爲主了,兵力不及人家,武器裝備不及人家,甚至兵員的素質也不如人,不守如之奈何?

張超一方自然是主攻了。優勢在手,當然不會有什麼客氣,只是怎麼樣的攻擊倒是需要好好的商酌一番,怎麼樣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張超原本是想要一戰而定勝負的,只是這個想法在聽了六軍團軍師李儒的意見之後,他就不再堅持。

李儒說,一戰而定自然是好事情,且也並非不能做到,只是如此一來,曹操必定死拼,倘若是這般的話,所付出的代價可非是一般的大,弄一個不好,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倘若是真打到了這個樣子,想必躲在一旁的西蜀與東吳定然會趁機出手,如此豫州將是誰的領地還未可知。

張超當然不是怕了西蜀與東吳,只是他擔心的是自己付出了努力,確是給別人做了嫁衣,這樣的虧本買賣他可不想做。所以,在聽了李儒之言後,他決定以保持自己的主要實力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消滅魏國的有生力量,步步蠶食爲上。

即然不想一步到位,一戰而定勝負,張超就決定先在許昌城前儘可能藉助着兵力的優勢先消滅對方的主要力量在說,而在此之前,他還想與曹操要好好的談上一談。

曹操怎麼說也是一個梟雄,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爲自己所用,這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當然,這樣的可能性很小,可張超還是想要一試,真有這樣的結果,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好事情,士兵可以不用去死,百姓也不用在經歷戰火之災了。

自從當上了皇上之後,張超的胸襟和格局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他己經是以一個君主的身份去想了,而非是以前做爲一方諸侯般只是去搶地盤,求生存。

通過飛箭傳書的方式,張超把自己要見曹操的想法告訴了許昌城外的魏軍。

一波箭羽來襲之後,原本魏軍還有些緊張的,可是看到那些箭矢並沒有射向他們,而是前方十幾米外的空地上,並且那些弓箭身後都綁有着密信時,這才恍然大悟,這裡負責的將軍即連忙將信件送呈了上去。

許昌城中的曹操看到了張超之信,臉色淡然之及,他想不出此時張超要見自己是什麼意思?難道僅僅只是想要敘舊嗎?亦或說是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

張超之所以沒有想到是談判,那是因爲現在的戰場主動權盡在人手,張超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做。至少,易地相處的話,他是不會將主動與對方談判的。

“皇上,會不會是那個張超知道我們實力也是不俗,有些懼怕了?”前來送信的大將軍夏侯惇用着一絲猜疑的口氣問着。

“這不可能。”不等曹操回答,另一邊站着的文臣荀攸己然搖了搖頭道:“張致遠此人,性格剛毅,做事果斷,思維慎密,即然來了想必就做出很多的考慮,是斷然不會臨陣而怕的。”

其實荀攸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張超在面對強大的羅斯國的時候一樣不會懼怕,更不要說現在面對的是實力遠不如羅斯的魏國了,那就更沒有懼怕的可能。

“不錯。”曹操此刻也是點了點頭說道:“張致遠是不會害怕我們的,想必此時要與我相談,只是想勸說我放棄抵抗而己。”

曹操不愧是曹操,很快就看出了張超的意思。只是他心中明白,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去做的,別得不講,兒子曹丕死在了天朝軍中這一條,就說明兩人之仇不共戴天了。

“什麼?勸我們投降,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還佔據着兩州之地,還有雄兵一百五十萬,怎麼可能會投降。”夏侯惇聽到這裡之後,就是一臉怒氣的說着。他的兄弟夏侯淵正是死在了天朝大軍手中,對他而言,此仇不能不報。更不要說,在他的心中,如今的魏國還是僅次於天朝的第一大國呢。

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次劫營第七百二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器院昇華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四百零八章 被圍浮陽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只求結果(加更章節)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三百二十五章 田豐的難題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只求結果(加更章節)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丑受傷(加更章節)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八百九十四章 單人入營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郭嘉的勸誡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九百七十三章 曹昂末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鉅鹿被圍第四百零八章 被圍浮陽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五百三十九章 斬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