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戰敗羅斯國

有了這些想法,纔有了張超同意談判和所說的約法三章。

對這件事情,龐統與逢紀都是參與人,自然是非常的清楚,當下就跪地在地,接着聖旨。

而沒用一個時辰,城中的羅斯國使者就來了,龐統與逢紀兩人接待了他們,並拿出了張超定下的約法三章。

說起來,這三條中,只有第三條最爲簡單了。那句話怎麼來着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算是什麼事情,尤其是對於強大而富有的羅斯國而言,這些年來,僅僅是搶掠所來之物就堆滿了整個國庫了。所以錢他們並不缺。

第三條很容易可以解決,爲難的正是第一條與第二條。

如果答應了第一條,就等於要把真正的幕後兇手國師交出來,僅是這一點,就很屈辱,使者自然不敢隨意的答應下來。

至於第二條,就更不要說了,承認爲屬國,這就等於是俯首稱臣了,若是亞雄夫強大帝可以活過來的話,想必也會被眼間的事情給生生氣死的吧,那使者更不敢隨便的答應下來了。

談判沒有馬上獲得結果,使者很快就回去了。對此龐統與逢紀都並不着急,除了最後說了一句,給羅斯國七天的時間考慮,不然七天之後就將全力攻城,那個時候將不會在要俘虜,要全部殺掉。

說這些,不過就是讓阿納託利做事情能夠快一點,不要託泥帶水而己。

使者回到了城中,轉達了天朝的意思。

對於天朝同意在這個時候談判,阿納託利自然是十分高興的,但這約法三章確是難住了他。

就像是使者所想的一般,賠償金錢和糧草這一點他是同意的,但是交出國師費拉基米爾和稱臣這兩點,他着實不願意去做。

阿納託利陷入到了深思之中,使者眼巴巴的看着說道:“殿下,您之前說過了,只要我們還能活着就有希望呀。”

“這個...交出了國師豈不是會讓人心寒嗎?”阿納託利一幅很苦惱的表情回着。

“心寒也總好過要亡國的好呀。”使者跪倒在地,痛聲而說着。

“唉,容本皇子在想想,在想想。”阿納託利揮了揮手,讓使者退下,現在他的確需要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

使者談判回來了,約法三章的消息不徑而走,很快,國師費拉基米爾的府前就跪滿了一地要求見的羅斯臣子。這些人來的目地只有一個,那就是求費拉基米爾爲了大業,而自我犧牲的。

說起來,是爲了大業,不過就是大家在爲自己不死而爭取罷了。

對此,聰明的國師費拉基米爾又豈能看不到呢?所以整整三天的時間他沒有讓下人打開過府門,他就是想要等待着阿納託利皇子最後的主意。

可是接連三天過去了,大皇子即沒有召見於他,也沒有派兵來驅逐守在府外的其它衆臣,費拉基米爾就知道,這是大皇子要放棄他了。

想以前亞雄夫強大帝在的時候,怎麼可能會允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是一個頭可斷,血可流,也絕對不會彎腰之人。可是現在他的兒子手中空有數十萬軍隊,確連反抗的膽量都沒有,這實在是讓費拉基米爾失望與心寒。

想着他投靠阿納託利的時候,此人口口聲聲說一定會重用自己,可現在,確爲了生死而開始拋棄自己了,費拉基米爾就在也看不到一點的希望。

在他看來,這位皇子根本就沒有他父親那般的血性,這樣的大皇子就算是繼位了,也是難以守住國家的,跟着這樣的人是不會有什麼前途的。

“罷了,即然所有人都希望我死,那就用我的死來換取你們的活好了。”第四天一早,費拉基米爾在座了整整一夜,也想了一夜之後,終於做出了人生中最後的一個決定,那就是自殺以成全衆人。

費拉基米爾希望用自己的死可以來延緩羅斯國敗亡的時間,如此他就算是死後見到了亞雄夫強大帝,也算是有一個交待了。

費拉基米爾自縊了,等着下人們叫他吃早飯的時候,這才發現,當即消息就傳了出去,也很快傳入到了皇宮之中。

費拉基米爾死了,阿納託利聽到之後,心中是一陣的悲哀,又是一陣的輕鬆。從某種方面來講,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結果,只是他不願意去做這個惡人而己。

那即然這個人主動自裁了,他就在沒有什麼可猶豫的,當下他就對着護衛說道:“去,傳使者進宮,快去!”

羅斯國終於妥協了。

派出刺客刺殺張超的幕後真兇費拉基米爾自縊而死,阿納託利皇子同意稱天朝爲臣,並將大羅斯城以南的所有區域都劃歸天朝所有,並一次性賠償了大量的金銀糧草,以後年年進貢等等。

羅斯國做出了大量的讓步,僅僅只是爲了生存和休養生息而己,在完全答應了約法三章之後,天朝大軍也停止了對大羅斯城的包圍和進攻,雙方做出了一幅握手言和的態勢來。

皇上張超的中軍大帳,十四路將軍和衆謀士全部集結於此,這也是張超在羅斯國內的最後召開的一次軍事會議。

會議之前,張超命鐵衛端上了英雄醉,而爾當着衆人的面將酒撒於地面,這是爲了祭祀那些戰死在異國的將士亡魂所爲,意在告訴他們,大軍要撤離了,他們的魂魄可以跟隨一起迴歸故里。

在莊嚴而肅穆的環境之下,所有人都將頭低了下來,甚至一些將軍想到手下戰死的一些場景時,還忍不住眼淚都流了出來。

羅斯國一戰,天朝共折損將士百萬餘,其中包括樑興將軍在內,營以上的軍官死亡人數達到了三百餘還要多,這些可都是天朝軍隊的精英,他們的死,對於國家而言絕對是一大損失。

哀悼了死去的將士之後,第二項就是商定留下的人選。畢竟這一次搶佔了那麼大的地盤,是需要有人來留守的。不要看現在羅斯國是稱臣了,可大家心中都清楚,將來的一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等着阿納託利自感翅膀硬的時候,怕就是大戰再啓之時。而天朝也需要用這個時候好好的發展和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留下之人的擔子就是十分之重,而關於留不留下誰,事實上,衆將之中也各有猜測,只是他們都知道,自己所想並不做數,真正決定之人還是皇上張超。

“命令。”當着衆文武的面,鐵一拿着一張張超早就寫好的聖旨念道:“黃忠將軍留任羅斯城之外,併成立第八軍團,逢紀先生爲軍師,張任爲第一副軍團長,周倉爲第二副軍團長,樂進爲第三副軍團長,葉塞寧爲第四副軍團長準擁兵百萬,可從現各路軍中挑選以用。其它大軍待第八軍團選兵之後,帶其它將士轉道回國,欽此。”

“臣遵旨。”黃忠等一衆五人皆是跪倒在地。

留下的竟然是黃忠老將軍,這的確是有些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但是仔細一想,這又似是在情理之中。畢竟與羅斯國這一戰真正打開局面的就是黃忠帶着不足十萬鐵騎殺入行宮,來到了大羅斯城之外,從而有效的牽制了羅斯國的主力大軍,這纔給了兩面戰場以轉機,獲取了最終的勝利。

想來憑藉着有黃忠在此,外加百萬大軍相助,又有猛將張任等人的存在,羅斯國方面可暫時無憂矣。

天朝大軍開始後撤了,這一仗打了兩年多,拿下了羅斯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域,大漲了國人之志氣,可以算說是凱旋而歸了。

僅僅只是三天,第八軍團的百萬大軍就算是成立了,以黃忠爲首的軍團衆將領恭送着皇上張超帶大軍向西南而撤。

留下了百萬大軍之後,真正跟着一起撤退的將士人數己經不足三十萬,好在隊伍中還有百萬的羅斯國俘虜,這些人都曾是戰場老兵,只需要回去之後教導一番就可以重上戰場,成爲新的生力大軍。

大軍一路浩蕩而來,待到達了高句麗之後,趙雲留了下來,並接受了皇上張超的最新任務,那就是以這裡爲起點,將勢力不斷的向西北方向滲透。這種滲透不僅僅只是軍事上的,還要有文化和經濟上的,總之就是一句話,以小同而變大同,最終將所佔的羅斯國土地全部的同化爲天朝所用,讓他們從此變成天朝子民和天朝土地。

......

羅斯一戰天朝大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個消息如風一般的傳播而回。天朝人民自然是歡天喜地,但後蜀的諸葛亮勢力以及東吳的孫堅勢力,確感覺到如芒在背,好不自在,甚至一種危險感也向他們的身上襲來。

張超之野心,可謂是有目共睹,這分明就是一個戰爭狂人,也是一個野心家,一個有着豪雲壯志的一代0開國之帝。

連羅斯國這般強大的異幫他都給打敗了,並臣服於他,那這樣的人會允許自己的境內出現不同勢力,不同聲音出現嗎?

答案是肯定的,顯然是不能,但接下來他們要何去何從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五百八十二章 馬超的興奮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五百六十六章 佔領海泡蘭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滅東吳大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急於立功的魏將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二百五十一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張遼以身誘敵第八百二十三章 中毒受傷第六百六十六章 夏侯惇陣亡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典韋當先鋒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八百六十七章 關羽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八百九十九章 諸葛亮死西蜀亡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