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

“天朝大軍是沒有打過來,可是倭五王只給了本王子三天的時間,若是時間一到還沒有想到退敵的方法,怕是他就要向我下狠心了,唉。“說着話,曹昂還嘆了一口氣。

原本以爲,可以藉助大和國的軍隊爲父親報仇,可是現在看來,還是太異想天開了一些,天朝的強大與進步遠出乎於他的想像,原本以爲剛和羅斯國打完仗,現在又與西蜀開戰,他們定然會是應接不暇的,可現在看來,人家的實力還是極強的,至少倭五王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程昱也是聰明人,聽到曹昂這般一說,就知道事情要壞,當即就一口答應着,“好,即是如此,我現在就去傳令,讓大家做好準備。”

“等等,命令可以下,但不要讓太多人知道,就讓那些跟隨我們的老人知曉就可以了,至少在大和國中收服的士兵,還是不要告訴了,以免走漏了風聲,引得別人注意。”曹昂停下了收拾東西的雙手,略帶沉思的樣子說着。

曹昂的確是想在大和國建立自己的勢力,爲此他不惜花費了重金,在這裡招兵買馬。可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候,他還是無法相信那些被錢驅使的人,反倒是從魏國帶來的兩千老兵,纔是他可以信任的。(原本有五千,于禁帶了三千去了江東,通通戰死於此,沒有人再回來。)

“好,我這就去辦。”程昱也知道,這樣做雖然損失不小,但性命總是能保住了。

而在當天夜裡,曹昂與程昱就帶着一些家眷,外加兩千士兵逃出了通島。而對這一切,倭五王一無所知,等到第二天一早,他還沒有起牀,就聽到下面的士兵彙報這件事情的時候,不由怒得一下子座了起來說道:“曹昂小兒,竟然敢棄我而去,真是混帳東西。”

倭五王正是聽從了曹昂的建議,這才主動出兵江東的。現在倒好,將天朝大軍給招惹了過來,可是出主意的人確先逃了,這讓他如何不生氣呢?

只是氣歸氣,現在想要找到曹昂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說了天朝大軍即將逼近,他也的確沒有什麼心思去想其它的了。“來呀,密切的注意天朝大軍的動向,同時將這裡的情況向北九州大王小野元井說明,請他派兵援助,本王要在通島之城下與敵決一死戰。”

退無可退之下,倭五王終於做出了與天朝水軍正面作戰的決定來。

從派出的斥候口中得知,這一次針對他們而來的是天朝水軍軍團,這個消息讓倭五王在心中鬆了一口氣。

即然是水軍軍團,想必厲害之處應該是在海上,像是在這樣陸地上的攻城戰,想必並不會多強吧。

自己怎麼說也有近四十萬的兵馬,憑此守住城池的能力還是有的。就像是曹昂所說的一般,天朝大軍遠道而來,所帶的軍糧一定不會很多,面只要能託上一段時間,怕是對方一定會堅持不住,如此就是他們反擊的開始。

通島主城中,倭五王安排了重兵佈置了防守。

其中主城之中安排了十萬兵馬,由他親自帶領,在外圍分別有兵近三十萬衆,由手下大將木村百田統命。

可以說,這一次倭五王將所有的兵力全都壓上了,他要用自己的能力來擋住天朝大軍入侵的腳步。

有關於通島主城中的動作,很快就傳回到了張超的耳中,在得知倭五王的勢力己經集結於一處之時,他的嘴角自然而然淡出了笑容。

做爲遠來之人,張超最爲擔心的就是打持久戰,畢竟沒有民衆基礎,對地形不熟悉,外加糧食等問題治制約,而一旦敵人兵力過於分散,想要奸滅他們的難度就會提升很多了。可是現在倭五王主動將兵力集於一處,如此一來,就好辦許多了。

“皇上,真是天助我天朝,倭五王竟然將兵力集中於一處,如此一來,我們只需攻下通島,就可以解決整個小倭國南面的問題了。”水路軍團軍師賈詡同樣也看出了這其中的機會,一臉喜色的向張超進言着。

“是呀,這還真是給我們機會了。”張超也是笑呵呵的回答着。

眼見皇上與軍師都是喜笑顏開,水軍軍團長甘寧也是高興的說着,“即是如此,臣現在就去組織,大軍進攻通島城。”

“不不不。”張超聽言確是笑着擺了擺手。

被阻止下來的甘寧是一臉的不解,即然有機會,那爲何還不讓攻城呢?這是何道理。

倒是一旁的軍師賈詡呵呵笑道:“皇上所言即是,的確不需要先攻城。”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甘寧算是被弄糊塗了,完全的不明就理的樣子。

並沒有讓甘寧久急,高位而座的張超己然說道:“文和,就不要逗弄興霸了,告訴他即是。”

“臣遵旨。”己經歲數不小的賈詡當即抱拳答應了一聲,爾後對着一旁站立的甘寧說道:“軍團長,皇上的意思是倭五王要打,但是小野元井勢力一樣不能放過,我們可以一併連援軍都消滅掉,如此一戰可解小倭國的事情。”

“圍點打援!”甘寧一聽聞即直言而說着,顯然他的腦袋也算是開竅了。

聽着甘寧如此說,張超與賈詡不由都呵呵的笑了起來。

正是這個意思,如果說只圍着倭五王打的話,以百萬對四十萬,勝算自然是很大的。只是如此一來的話,小野元井看到倭五王戰敗必定會害怕,甚至有可能就會將軍隊分散,這般一來,想要全滅對方就會難上加難,甚至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解決問題。即是如此,不如兩個一起對付就是。

當然,這樣做也有一定的難處,以百萬對七十萬,還想要全滅,還是攻城的一方,自是不會太過容易。但即在張超早有準備,他在出三韓的時候就曾做過安排,調集三軍團的太史慈所部調主力三十萬乘水軍運輸船前來小倭國。

之所以要調集三軍團前來。一是因爲他們常年與水路軍團在一起,彼此都熟悉了,可以省去磨合間的麻煩。二來是他們就駐軍在三韓附近,可以更快速的集結,省去了調兵之苦。三來,三軍團自從入駐三韓和幽州地區之後,除了處理管轄之內的匪患之外,就沒有參加過什麼大戰,而一心想要提升所有軍團戰力的張超,是絕對不會去養閒人的,如此這一次就調動了三軍團前來。

而這些事情,同時兼職於三軍團的軍師賈詡自然也是知道的,他也爲皇上的高瞻遠矚而歎服,甚至很多時候他都認爲,皇上打仗是一門藝術,讓他也有些自嘆不如之意。

這同時也是張超打仗的風格,不打則己。一動手即有如海水來臨般,源源不絕,大有一幅不將對手消滅不罷休之意。

而這對一些,通島城中的倭五王完全不知情。自從他派出的大島將軍在江東腹地被消滅之後,曹昂又離他而去,對於華夏之地的事情他就很少知道了。他看到的只是眼前之事而己,那就是他有兵四十萬,天朝有兵百萬。爲了能夠增強自己的自信,他能做的就是不斷的聯繫小野元井,以求得可以同心協力,先打敗了天朝大軍在說。

倭五王的救援信是早早的就送到了,他在信中很是自豪的說,由他做爲一塊巨石來擋住天朝大軍的鐵蹄,他是以民族大義爲重,只是希望小野元井可以在關鍵的時候出手幫助他一把,並還說,大和國終是他們的,也只會是他們的,是絕對不能容許外人來染指的。

這封信很快就的送到了北九州大王小野元井的面前。

這是一個明顯有着小倭國本土面色的人。個頭不是很高,留着一個八字鬍子,頭高昂着,一幅似乎是見人高三分的樣子。

能成爲北九州的大王,小野元井自然不是一般人了。雖然說看起來他的兵力不如倭五王,但實際上他的能力更在其之上。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在大和國,中原和北方的紛爭要遠高於南部的內部爭鬥。

而能在衆多勢力中脫穎而出,就可見此人的不一般了。

正是因爲南面的爭鬥較少,倭五王勝出才並不是什麼意外,也頗有些讓小野元井瞧不起的意思。

在他看來,是頭強壯點的豬,也能在南面的通島得些火候。顯然,倭五王在他眼中正是這樣的人。

因爲瞧不起,這封由倭五王親送來的書信就並沒有引起他的太多重視。什麼狗屁的守住國家的南大門,這根本就是倭五王退無可退,自我披金身的一種說法而己,他纔不會信以爲真。

只是小野元井沒有當回事,但是曹昂確非常的重視。他爲此事專門找上了門,敘說這件事情中其中的厲害。

對於曹昂的到來,小野元井還是重視的。因爲他知道這是一個人才,尤其對於華夏的瞭解更是遠超他身邊所有的人,以後他的腳步也不會僅限於在大和國中,註定是要走出去的,而很顯然,華夏就是必經之地,他甚至還雄心勃勃的想着有一天可以統治那裡,成爲那裡的王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麗的真危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九百三十九章 曹昂動手第二百章 圍捕單于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九百三十七章 無力的婼羌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四十二章 王允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孫尚香的苦惱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文丑亂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五百六十六章 佔領海泡蘭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