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不斷髮酵3

第1011章 不斷髮酵3

老摩根的話讓在場股東陷入了沉思,畢竟在他們眼中,華夏還屬於落後、貧窮地區。可是以他們對老摩根的瞭解,對方不可能無的放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老摩根肯定是掌握詳細資料後,才得出的結論。

加上黑雲集團的確在華夏大陸有很多投資,不管怎麼說,包子軒的商業嗅覺應該不會錯。看來老摩根早就已經想好應對策略,只不過之前並沒有表露而已。

此時所有股東都在看戲,如果卡內基家族就這麼點本事。那麼也就不用再想同摩根家族掰手腕;免得到時候丟人現眼。

詹姆斯-卡內基:“摩根先生這麼看好華夏市場,我也承認華夏未來應該會發展起來。可當下問題要如何解決,遠水可解不了近渴。”

聽到詹姆斯-卡內基的話,股東們又陷入沉思。華夏到底需不需要那麼多鋼鐵暫且不論,就是需要也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立馬下單,雖然做的是長久生意。可明知道企業要虧損,而不去想對策,那就是管理層的失職。

按理說這麼些本來都是CEO瑞奇的工作,可既然老摩根這麼有方法。立馬就變成他的事情,所有人都想看看,老傢伙到底還有什麼妙計。

其實沒有詹姆斯-卡內基介入,這幫人也不敢。現在又不是他們在逼宮,而是卡內基家族。同包子軒之間的對抗失敗,對於摩根家族的聲譽和威望,也是一個嚴厲打擊。

此時很多人都會認爲,摩根家族也沒什麼了不起。連新興企業,一個香江小年輕都收拾不了。並且還要向人示弱,最後要女兒出面協調,可真是夠丟人。

關於港幣保衛戰中,摩根家族最後失敗;以及蕾切爾-摩根求包子軒放其一馬,並不是什麼秘密。加上美國政府有意打壓老牌壟斷豪強,使得摩根家族存在感在逐步降低。

家族起起落落很正常,可今天居然連卡內基家族的小字輩都敢在自己面前放肆。難道摩根家族真的沒落了,什麼阿貓阿狗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當年安德魯-卡內基都不是對手,何況他的後人。

老摩根笑着說道:“在座的都不是外人,美國國家鋼鐵公司已經同福特和通用汽車達成了新的協議,未來兩家企業會加大在公司的採購量。”

美國軍方更換軍車,並不是什麼秘密,甚至已經是人盡皆知。難怪老摩根有如此自信,原來早就同美國另外兩大汽車巨頭談好合作。

此時股東才反應過來,卡內基家族可是老黃曆,摩根家族卻一直在掌控企業。關鍵時刻居然不支持老摩根,着實不應該。

很快就有股東迎合說道:“原來摩根先生早就有應對措施,看來是我們這些人多慮了。”

聽到有人表態,其他股東立馬開始恭維起來。大家可都不想讓老摩根記恨,此時即使得罪詹姆斯-卡內基也沒什麼大不了。

看着這些牆頭草,老摩根並沒有在說什麼。今天說的已經夠多,並不是很符合他的身份。

詹姆斯-卡內基心裡很明白,一次簡單交鋒;根本不可能把老摩根怎麼樣,對摩根家族更是不會有太大影響。想要奪回公司管理權是一個長期行爲,必須要持之以恆。

而且他對摩根家族的情報能力,以及老摩根的能力,又有了全新認知。雖然只是短短一個交鋒,裡面的信息量卻非常大。從側面也說明,摩根家族的掌控力依舊很強。

奪回公司管理權的機會雖然渺茫,可也必須堅持下去。卡內基家族能否從新崛起,就看能不能找機會拿回公司經營權。

此時最尷尬當屬CEO瑞奇,老摩根輕易就化解了詹姆斯-卡內基的攻勢。他們都是股東,也不能因爲意見不和,提出質疑就收拾對方。可他作爲公司CEO,居然公然對抗董事長。加上此時所有股東都會站到老摩根一方,以後在公司的日子能好過纔怪。

同卡內基家族合作,還真不是一個明智選擇。現在已經向前走了一步,說什麼都晚了。只能繼希望詹姆斯-卡內基給力些,不要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美國國家鋼鐵公司的股東大會已經結束,老摩根大獲全勝。至少讓人們見識到摩根家族的情報能力,以及他本人對企業的掌控。

於此同時,德國幾家鋼鐵巨頭也在積極謀劃。

西德工業三大巨頭,奧利弗-勒哈爾德、雷哈格爾-蒂森、昂德特-克虜伯正在一起商討對策。

奧利弗-勒哈爾德首先說道:“香江黑雲集團和日本住友財團全面合作的消息,想必兩位都已知曉。別的方面對我們沒有太大影響,可兩家企業將在香江成立研發機構,組建實驗室。這就不得不重視,畢竟同我們的利益息息相關。”

“黑雲集團不同於傳統制造業,資金儲備十分充裕。而且目前也只有包子軒一個股東,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可以立馬實施。”

“如果黑雲集團想作出成果,那麼他們的研發投入打底都是幾十億美元起步。這對於基礎材料研發,可是一筆天文數字。”

“在加上日本人爲其提供技術,追上甚至超越我們幾家並不是什麼難事。”

“諸位不要忘記,黑雲集團可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礦產。原材料本身就佔據絕對優勢,不管承認與否,在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十分強大的競爭對手。”

其實道理誰都知道,只不過一時之間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而已。

雷哈格爾-蒂森表情嚴肅的說道:“不知道勒哈爾德先生有什麼好辦法。”

要說這裡邊最擔心的肯定是蒂森公司,黑雲軍車主要原材料都是從蒂森採購。每個月可是一筆天文數字;要說西德哪家企業日子最好過,蒂森公司一定榜上有名。

居安思危是每個企業家的必修課,雖然現在接到不少來自黑雲集團的訂單。利潤非常可觀,而且又從來不押款。然而黑雲已經同日本人展開合作,可能技術上比德國企業要差一些。但是在鉅額投入下,難道人家不會趕上來。包子軒最不缺的就是錢,畢竟他賺錢能力實在是太過恐怖。

工業企業全靠技術實力說話;誰的技術更先進,結構強度更高;必然能夠贏得市場。

看到昂德特-克虜伯不說話,奧利弗-勒哈爾德當然明白什麼意思。對方連克虜伯公司的具體事務都不怎麼參與,怎麼會關心黑雲集團和日本人。問了也是白問,不過有一點很好。只要是他們兩個同意的事情,老小子都會同意。可以說位置擺的很正,屬於大智若愚範疇。

奧利弗-勒哈爾德非常認真的說道:“目前有兩天路可以走,第一是我們三家公司成立一個研發實驗室。相信以三家的技術底蘊和儲備,其他企業想要趕超會非常困難。”

“只不過這樣做,需要三家拿出鉅額資金,而且還並不一定會成功。”

“第二是同黑雲集團和住友財團合作,幾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好好聊聊,共同瓜分市場。當然這麼做優缺點非常明顯;優點在與不用大規模投資,可以節省不少研發費用。缺點是以後只能平分市場,利潤如何分配,並不一定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實奧利弗-勒哈爾德本人還是比較傾向於第二條,他了解包子軒的性格;知道對方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會千方百計的辦成。硬拼對大家都沒好處,還不如坐下來好好聊聊,如何瓜分這塊蛋糕。

但是雷哈格爾-蒂森對第一條很有興趣,此時他們同黑雲集團的合作最多。沒有人面對覺額利益會不動心,如果技術共享出去,日後必定得不到這麼高利潤,

黑雲集團擁有鋼鐵工廠,即使沒有工廠;以包子軒的財力,興建幾座工廠還是非常簡單。

最後誰都不能說服對方,只能退而求其次,昂德特-克虜伯出來做和事老。兩條路一起走,同黑雲合作的同時,三家在德國在成立一家實驗室。

這個看似高明的決策,卻爲日後埋下了巨大隱患。

(本章完)

第1165章 百密一疏第54章 調試設備第703章 火星四射第1395章 航展晚宴2第2006章 達成目的7第1880章 都沒想到第470章 忙碌的包首富(完)2123.第2123章 饕餮盛宴32第1332章 全靠演技3第1174章 巨大誘惑第770章 棋子的作用第541章 銀行屆的擔憂2第249章 手機帶來的影響2第527章 總督府的金融會議第170章 談判42134.第2134章 饕餮盛宴43第892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4第1291章 報復行動14第1495章 針鋒相對第985章 火藥味十足2第1650章 樂高小鎮計劃3第1925章 悽慘無比第1265章 收購狂潮第804章 努力的人2第1131章 消息泄露第216章 第二百一時四章 展會開始第917章 每次到機場都不消停第1093章 蘇聯的配合第1331章 全靠演技2第659章 沙特之行第1697章 各懷鬼胎4第51章 回香江第1343章 飛碟首秀第1031章 風起雲涌2第1410章 接待規格第310章 進擊的黑雲汽車第240章 電子商場1第439章 港督府的聖誕晚宴32146.第2146章 饕餮盛宴55第1270章 銀行業變天5第676章 戰前準備第1102章 難題第802章 藍色發光二極管3第1627章 薩博汽車32136.第2136章 饕餮盛宴45第1952章 連鎖反應4第999章 住友家族的誠意3第1324章 內部會議22087.第2087章 強硬反應12第1409章 商品展覽會第890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第657章 試飛工作3第807章 報道過後1第1696章 各懷鬼胎3第408章 演習開始第1279章 報復行動22132.第2132章 饕餮盛宴41第580章 包霍董礦業公司年度總結大會第479章 被當作出頭鳥的會德豐第253章 手機帶來的影響6第1476章 準備工作第1743章 富貴險中求第942章 體育與商業3第1644章 樂高歸屬1第1024章 商人的野心第49章 小型機牀第1713章 全新計劃2第607章 飛機上的醋味2069.第2069章 滲透計劃3第420章 拉菲莊園的會面1第1249章 大亨們在行動1第440章 最後的模擬測試第1163章 忙碌的局長第647章 各國的反應日本1第1037章 鉅額收益1第718章 香江大亨在行動第877章 言傳身教第147章 秀肌肉2第1978章 法尼之戰1第2014章 達成目的第1964章 公開審批6第909章 老謀深算第1501章 教壞學生第1415章 人情投資第396章 別人家的大學第598章 設計規劃1第200章 手機第426章 香江六叔第397章 旗幟廣場第142章 照相機設計大賽第1990章 花錢辦事第119章 比賽影響第488章 雷切爾超級跑車震撼出場第1283章 報復行動6第1611章 頒獎典禮1第454章 忙碌的包首富2第518章 半島酒店的宴會5第1280章 報復行動3第727章 制裁與訂單第1918章 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