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戰爭影響3

第1127章 戰爭影響3

蘇聯可是比美國人掌握的情報還要詳細,畢竟武器是他們銷售,而且克格勃人員全程參與了戰爭。雖然莫斯科的情況很微妙,可是蘇聯軍方還是在正常運轉。富察伊拉使用的電子干擾,居然會有如此效果,實在是超乎想象。

沒有人比他們更瞭解RK-55巡航導彈的性能,最後的炸點讓蘇聯專家感到不可思議。什麼時候自己工廠生產的導彈,居然有如此精準度。如果早這樣,估計阿富汗戰爭可以提前結束了。蘇聯武器的威力沒有問題,但是相對美國和法國產品,實在是過於粗糙。

蘇聯武器使用壽命、攻擊精度方面略有不足。富察伊拉軍隊使用的導彈如此精準,結合前線發回來的情報分析;黑雲集團在電子芯片上的技術實力,可能要領先蘇聯十年。

蘇聯巡航導彈專家,米特斯拉夫-克爾德什被緊急叫到蘇聯國防部。當然還有電子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不過此時蘇聯在電子領域的成就,比起六、七十年代可是要差太多,在導彈面前根本不夠看。

其實蘇聯在電子管時代的電子技術實力是非常強大的,蘇聯在此領域的崛起分爲兩部分,基礎時期和崛起時期。

基礎時期主要是一戰結束到二戰結束初期,此時也是蘇聯建國的初期。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打基礎,蘇聯在建國初期,藉助當時複雜的國際政治關係,通過國內努力、國外引進技術兩條路,迅速建立了世界級的工業基礎,到了二戰時期,電子技術興起前夜,蘇聯已經擁有了成爲電子技術強國必須的工業基礎。

二戰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蘇聯,藉助對二戰德國的技術掠奪,蘇聯工業迅速崛起,比如噴氣式發動機、火箭導彈等等,其中自然也包括二戰德國的電子技術。

而這些,都爲蘇聯電子技術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戰後年代,隨着美蘇冷戰來臨,蘇聯開始在高端技術領域發力,其中就包括電子技術。藉助此前打下的基礎,依靠蘇聯從上到下的大力支持和扶持,蘇聯的工業科技在當時就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包括電子技術。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蘇聯電子技術達到鼎盛時期,當時蘇聯的電子技術實力絕不低於美歐,稱之爲當時的世界第一,完全合適。實際上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蘇聯電子技術實力還很強大。

這個時期,蘇聯電子技術達到巔峰。

藉助電子管時期形成的強大電子技術實力,蘇聯完全可以繼續在電子技術領域保持優勢,但是,蘇聯在這個過程中,卻走上邪路,這個過程就是電子管到集成電路時期。

在集成電路成爲電子技術發展新的思路之後,蘇聯也對其進行了研究,但是在研究之後蘇聯認爲,集成電路在覈戰爭情況下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都不好,不如電子管。

以此爲基礎,在集成電路技術崛起前夜,蘇聯走上了電子管小型化的邪路。

可是看到富察伊拉使用他們的導彈,改裝後的效果如此驚人。國防部高層的心已經開始動搖,繼續圍繞二極管深挖,還是投入巨資研發集成電路擺在蘇聯高層面前。

雖然身體不是很好,可烏斯季諾夫還是堅持過來開會。作爲技術幹部出身的國防部長,他的決策非常重要。

其實包子軒已經延長了這位國防部長的生命,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說病入膏肓,至少精氣神比之前要差太多。但國防部召開技術會議,他當然要參加。之前蘇聯歷任國防部長,大多是軍事主官出身,都在前線打過仗。

因此資歷上比起他來說要高不少,能夠成爲國防部長,主要是冷戰時期;戰爭已經進入新模式,至少靠人衝鋒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戰爭必然是高科技狀態下的核戰爭;作爲技術型軍官肯定會被重用和提拔。因此烏斯季諾夫憑藉強硬性格,以及過人的手腕才成爲蘇聯國防部長。

之前軍事會議可能插不上嘴,畢竟他的話很多軍官都不以爲然。可是在探討武器裝備技術會議時,情況立馬發生改變。可見這個時候,蘇聯人的腦子還很清醒,知道什麼人應該做什麼事情。

如果連如此重要技術會議都不參加,那麼他這個國防部長的存在感可就太低了。

蘇聯電子專家詳細介紹了富察伊拉和沙迦之間戰爭狀態下的電子干擾,以及導彈方面更換芯片後的優異表現。

意思很明顯,蘇聯不應該在朝着二極管小型化道路走到黑,應該與時俱進。多參考世界其他國家的新技術;適當調整方向。

如果是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單單這番言論就可能被關進監獄。公然鼓吹敵人武器先進,向敵人學習,絕對不是偉大蘇聯的做派。當時可是老子天下第一,任何國家的武器裝備都不如蘇聯。

好在隨着安德羅波夫上任後進行了相關調整,加上切爾年科性格沒有那麼強硬。因此纔有人敢說真話、實話。

這個時候蘇聯軍隊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電子信息方面的權威專家,尼古拉-瓦西裡耶維奇-奧加爾科夫知道自己要說話,沒有他的表態,可能誰都不敢多說什麼。剛剛電子專家評價的很客觀,敵人優秀的地方,還是值得學習。

尼古拉-瓦西裡耶維奇-奧加爾科夫,1917年出生,工程兵出身,蘇聯總參謀長,1977年蘇聯元帥。他是冷戰時期蘇軍中最聰明、最有預見性的戰略理論家,提倡電子科技革命,是信息化電子戰和精確制導戰爭的先驅。

1981年他組織了空前規模的西方-81軍事大演習,使西方斷定,華約的坦克兵有能力在一個星期內抹平北約在中歐的駐軍,打到巴黎城下,只有戰術核武器才能挽救北約。

在奧加爾科夫推動下,蘇軍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數字化技術的戰術指揮系統取得成功,以此爲基礎,奧加爾科夫建立了第一個數字化試驗部隊,試驗證明,數字化技術可顯著提高部隊戰鬥力。

雖然奧加爾科夫的軍事思想是蘇軍應對新的挑戰的利器,但它威脅到了一大批人的職位和利益。當年奧加爾科夫的副手馬赫穆特-阿赫馬托維奇-加列耶夫在紀念文章中說:“如果不考慮個人利益,大家會舉雙手贊成改革。考慮個人利益,大家就一致反對改革。

奧爾加科夫非常認真的說道:“二極管雖然抗核打擊能力更強,可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天都會爆發核大戰。”

“蘇聯和美國,都有各自毀掉整個地球的武器。使得雙方達到一種微妙平衡狀態,核大戰很難打起來。”

“可是除了在覈戰爭中生存能力強之外,二極管同集成電路相比,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我不反對二極管小型化,可是對於集成電路的研發,絕對不能停止。世界主流是集成電路,並不是二極管。”

“富察伊拉使用電子干擾取得的效果;以及改裝後導彈精準度大家也都看得到,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因此我建議在攻堅二極管小型化的同時,積極研發集成電路。至少要達到雙方各佔一半的資金比例,要不然將起不到任何效果。”

“屆時,無論是常規戰爭,還是面對核戰爭,蘇聯將不怕任何對手。”

其實奧爾加科夫元帥也知道,如果讓頑固派放棄二極管研發。肯定做不到,能夠爭取一部分已經很好。

看到衆人都點頭,烏斯季諾夫也明白;這是大勢所趨,於是斬釘截鐵的說道:“既然諸位都贊成,那麼就由奧爾加科夫元帥負責集成電路方面的相關研發。”

雖然不是原地掉頭,但至少轉了一個90度的彎,相信比前世應該有所進步和提高。而且奧爾加科夫的能力在哪裡放着,說不定真能取得一定成果。

奧爾加科夫隨時表示沒問題,不是他瞧不起這些人。至少在電子信息領域,蘇聯這麼多元帥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

(本章完)

第1426章 相輔相成第327章 絲綢店的偶遇第753章 浦東大開發第586章 丁權問題第1309章 挖牆腳3第1401章 四巨頭第二次會議第322章 身體鬧出的笑話第445章 記者招待會2第379章 大亨雲集1第1672章 股市樓市6第1858章 不敢想象第441章 員工福利第323章 上滬和京都的對決第527章 總督府的金融會議第1984章 法尼之戰7第1811章 巨大改變3第605章 珠寶展會5第762章 有明白人第1422章 深度合作2第1046章 產品的定位第800章 藍色發光二極管1第1047章 成本和場地第323章 上滬和京都的對決第652章 各國的反應其他國家1第579章 商討北上事宜2第302章 摩根家族的來客2054.第2054章 大肆出擊10第1688章 各方角逐2第1292章 報復行動152141.第2141章 饕餮盛宴50第1975章 做中間人4第208章 深海之行3第793章 股權轉讓第643章 黑雲小鎮2第1109章 部署軍力第639章 總設計師2122.第2122章 饕餮盛宴31第212章 去英國第1616章 晚宴交流會3第1334章 雄起的毛熊1第1263章 激情過後第123章 gameboy第1301章 無比震撼4第1607章 圓夢北歐4第1369章 接單到手軟132026.第2026章 目標海盜3第854章 巴頓系列2第1046章 產品的定位第194章 再戰洛杉磯電子科技展11第1147章 嬰兒用品第1247章 反鯊聯盟2第1561章 其他勢力2第1445章 家族辛秘決斷與棋子第576章 拜訪張家第1976章 做中間人5第262章 領取計算機最高榮譽2第875章 大企業的小動作第1384章 風光無限3第400章 戰鬥名族的瘋狂第1807章 善後工作1第71章 老機牀改造6第1184章 飛碟風波4第972章 恐怖效率第603章 珠寶展會3第1020章 採訪進行時2第1610章 圓夢北歐6第705章 向外投資第1455章 加速進程第338章 頭疼的包船王第566章 盛大的簽約儀式1第42章 蘋果股份到手第597章 不簡單的三夫人第1242章 公司債券第659章 沙特之行第1388章 風光無限7第1741章 東芝事件第49章 小型機牀第176章 馬爾公司到手第1916章 雙方效率第400章 戰鬥名族的瘋狂第1045章 震撼效果第330章 鋪天蓋地的報道第1947章 兩相比較5第714章 巴黎航展第1780章 緊急磋商第1423章 深度合作3第109章 托馬斯的爛事第1355章 親自試飛2132.第2132章 饕餮盛宴41第194章 再戰洛杉磯電子科技展112115.第2115章 饕餮盛宴24第1530章 開始行動2第1229章 銀行擴張的機會1第1972章 做中間人1第1987章 法國妥協第451章 情報部門的分析2第1142章 一鼻子灰第703章 火星四射第1903章 新的方案第1966章 公開審批8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