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摩拳擦掌

第1321章 摩拳擦掌

時間來到85年年底,包首富再一次帶隊來到巴黎。這次航展因爲諸多原因,並沒有選擇在六月。好在法國巴黎氣候還沒有那麼寒冷,倒也無所謂。

其實航展延期舉行,更多是空客公司和達索公司的因素。空客最新型客機,一直沒有取得理想效果;達索則是因爲飛碟,需要一定時間生產樣機;纔要求展會主委會宣佈航展推辭。這就是東道主的優勢,誰都羨慕不來。

黑雲、麥道、摩托羅拉、三菱重工四家聯合的超大客機,即將亮相。如果空客不拿出相應措施,最後可是會死的很難看。目前超大客機項目,一直被波音統治。空客和麥道與之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空客作爲結合全歐洲資源的產物,當然不能落後。

雖然目前歐洲傾向於美國,但他們也想做出自己的一些成績。超大客機這種國之大器,怎麼可能受制於人。

之前完全倒向美國,主要是是擔心老毛子。蘇聯的鋼鐵洪流一直就是歐洲國家的當時的噩夢,進入80年代蘇聯正處於鼎盛時期。在歐洲完全無敵手,其中在當時的德國佔領區上就進行了明顯的對比。目前蘇聯爲了與美國爭奪在歐洲的世界話語權,蘇聯是直接將本土數個近衛師直接駐紮在東德的本土上。

這些近衛師的駐紮可是讓歐洲人又怕又狠,駐紮在東德的蘇軍部隊擁兵38萬,並且只要跺下腳能歐洲發抖。近衛師當時不止一個師而是幾個師組成的集團軍,歷史又名爲“駐德蘇軍”。最重要的是這些部隊的下到士兵上司令都是蘇聯最精銳的存在,在作戰能力上那是歐洲或者北約軍隊根本無法比。

同時也是整個蘇聯裝備最精良的軍隊,歐洲人當然要藉助美國勢力與之抗衡。可是隨着最近幾年,蘇聯實行戰略收縮;加上國家已經沒有往日榮光。歐洲防禦壓力頓時銳減;美國人還想控制他們,當然會不服氣。

要知道歷史上,美國曾是英國殖民地。而且現在的掌權者,都是歐洲移民後裔。雖然實力上美國更爲強大,但是歐洲這個近代世界300年來最強大的地區,骨子裡也是有着一種驕傲。

之前考慮到諸多因素,並沒有研發大飛機。現在這個時候,可是不能在落後。而且黑雲、麥道、摩托羅拉、三菱已經打到家門口;如果在不反擊,那麼以後可能連湯都喝不上。

因此他們得知包子軒等人的動作後,緊急拿出方案。勢必不能讓美國人在超大客機領域,一家獨大。

包首富的出現,讓世界航空格局發生的很大改變。之前大家還都能平穩競爭,可是誰都沒想到,這小子研發速度實在是太快,投入更是不計成本。使得其他幾家飛機制造企業,苦不堪言。但同時也知道,必須要跟上節奏;否則必將被市場淘汰,讓世人所遺忘。這纔有了空客超大客機的提前亮相,雖然還有諸多不成熟地方;但至少有這個產品,也能保住一部分客戶。

而且以空客集合全歐洲的技術儲備,研發超大客機還真不是什麼難事。只不過之前受限於成本等因素,而且感覺市場有限,認爲沒有必要而已。

至於達索方面更好解釋,飛碟產品必須要搶先發布,否則連湯都喝不到。兩家公司,在法國可是有很多特權,別說讓航展推遲;就是法國總統選舉,也要徵求他們的一些意見。

在包首富離開香江的時候,和記黃埔股票價格;已經來到1300港幣每股,把第二名遠遠甩在身後。但是每天交易額極底,主要是沒有人捨得出手。融資目的已然達到,其他並沒有那麼關心。

在過來巴黎之前,包首富的緋聞與和記黃埔股價是香江最火爆的兩個話題。可是因爲最主要當事人沒有出面接受採訪;而且在關鍵時刻,人也過去歐洲,自然就淡化了許多。媒體倒也沒有人認爲包首富是逃跑、躲避。畢竟相對於其他,法國巴黎航展才是人家最重要的工作。

包首富也感受到梅家人的奇葩程度,前世媒體報道,還認爲有些誇大其詞。現在看來他們的做法,比報道更過分。這還沒怎麼樣,就說的頭頭是道,甚至連包首富財產分配都已經做好。試問這樣的女人,那個敢娶。就是本人在好,除非同家人斷絕關係,否則誰也扛不住。

橋本浩作爲黑雲集團歐洲地區負責人,當然要過來親自迎接。其實整個歐洲分部,還真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務。除了每年幾個展會,加上一些重點城市的銷售情況。畢竟黑雲集團在歐洲,除了英國之外,並沒有其他工廠。

而且歐洲賓利工廠主要是約翰-錢伯斯在管理,歐洲分部最多是協調和配合一下。至於飛機制造廠,則是幾家聯合;根本不需要他操心太多。

其實彭毅飛此時也在法國巴黎,只不過瞭解老闆性格。不喜歡排場,只要是工作做好;比什麼都強,因此並沒有到機場迎接。而且現在他的職責也不允許暴露在聚光燈下;未來更是會逐步淡出人們視野;包括黑雲集團高層在內,想要見到彭毅飛也會很困難。

既然選擇情報之路,那麼就必須作出一定的犧牲。

這次展會很有意思,可以說是各家都拿出了看家本事。而且美國也允許部分先進戰鬥機,出口到關係稍微一般的國家。說白了,只要是不往蘇聯及其鐵桿盟友國家銷售,那麼問題就不大。

上次科威特的教訓,不光讓小麥克唐納印象深刻,更是讓美國其他軍火製造商緊張起來。蘇聯現在窮的叮噹響,只要是出錢,什麼產品都肯賣。本身美國高端武器就不佔據絕對優勢,或許性能上更爲先進,但是價格卻也高不少。

性能先進一些,但是對作戰人員文化水平要求也更高。相對而言,蘇聯武器裝備操作簡單;而且比較皮實,更能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青睞。

如果美國國會和軍方在不發生改變,那麼未來除了自己採購之外;選擇美國武器的國家,必將減少。

鐵桿盟友無外乎歐洲和以色列,以色列自己研發的戰鬥機,早就已經試飛成功。未來尖端武器對美國依賴將逐漸減小;至於歐洲,本身工業基礎雄厚。而且還有法國達索、英國宇航、瑞典薩博等知名戰鬥機生產企業同其競爭;想要獲得太大份額幾乎不可能。

而且因爲牽制蘇聯的關係,使得出售給歐洲國家的戰鬥機;只比美國軍方採購貴一點,利潤空間有限。要說最賺錢當屬把武器裝備賣給中東石油國家,之前執行的就很好。

科威特、沙特等富裕國家,都是採購美國武器裝備;畢竟蘇聯入侵阿富汗,他們進行了抵制。可現在情況發生改變,隨着國防壓力增大;加上這些王室眼界更爲開闊。之前一些淘汰的武器裝備,人家根本看不上。

本身軍隊規模就有限,如果在拿着老舊武器同敵人作戰;那怎麼幹得過。即使王室同意,估計下面的將士也會有意見。

包子軒過去一趟中東,讓一些國家開始採購蘇聯武器裝備。蘇聯本國軍隊裝備數量都有限的新型戰鬥機,竟然捨得賣給中東這幫土財主。主要是窮怕了,如果在不想點辦法;可能下個月工資都費勁。

法國航展作爲世界排名第一的航展;無論英國、美國方面如何宣傳,至少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面,比起法國巴黎航展還是要差一些。那麼無論是美國、蘇聯、法國本土、以及其他國家的飛機制造商,都必須拿出最優秀產品,否則根本打動不了客戶。

加上此次航展,華夏也第一次派代表團參加;瞬間成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航展。未來估計也就是這個規模;不說到極限,但是也差不多。此時所有廠商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大幹一場。畢竟此次航展可能決定未來幾十年的航空格局,誰都承受不起失敗所帶來的風險。

(本章完)

第1222章 錄像引起的轟動3第161章 匯豐的應對第1272章 大刀輪起來2第1313章 員工的財力2第790章 西武集團第1355章 親自試飛第868章 新車研發9第1618章 晚宴交流會5第730章 伊朗問題第1867章 簽約儀式1第1247章 反鯊聯盟2第428章 無辜躺槍第927章 項目進展2第1658章 學校對比第1308章 挖牆腳2第1616章 晚宴交流會3第694章 航空公司2第436章 包船王的生日2第369章 照片引發的轟動1第841章 聯合發佈會5第1154章 廣場協議1第1926章 各方行動1第1572章 多方會談9第524章 鐵娘子摔倒第777章 利益取捨第730章 伊朗問題第202章 貝爾實驗室第718章 香江大亨在行動第872章 亞馬遜測試第515章 半島酒店的宴會2第91章 匯豐的利益和選擇第1916章 雙方效率第582章 財富專訪1第605章 珠寶展會5第656章 試飛工作2第1332章 全靠演技3第1885章 行動開始5第365章 最後的校園生活技術魅力第1576章 公共醫療系統第1947章 兩相比較5第1971章 緩和關係第841章 聯合發佈會5第450章 情報部門的分析1第608章 效果圖軟件第5章 何名城律師第278章 九龍倉爭奪戰2第1788章 戰爭狀態第991章 以退爲進第1183章 飛碟風波3第8章 收購街機工廠2034.第2034章 應對策略6第1952章 連鎖反應4第163章 找說客第507章 地效飛行器的訂單1第1156章 廣場協議3第1595章 侏羅紀公園3第723章 小麥克唐納第1970章 行動速度第1047章 成本和場地第1415章 人情投資第1455章 加速進程第1422章 深度合作2第101章 周大福的火爆1第1294章 實時分析第1149章 好爸爸系列第1756章 收網行動62083.第2083章 強硬反映8第1462章 收穫滿滿第1181章 飛碟風波1第1206章 謀求多元化發展9第911章 利益交換2第987章 激烈競爭1第645章 黑雲小鎮4第1061章 各自收穫2第99章 生日2第1866章 兩大項目2131.第2131章 饕餮盛宴40第2010章 達成目的第1259章 廣場酒店計劃3第1921章 重拳出擊2108.第2108章 饕餮盛宴17第1096章 美沙關係第98章 生日1第981章 心態各異2第1151章 故佈疑陣第1868章 簽約儀式2第919章 事出突然第1519章 傳奇人物第279章 九龍倉爭奪戰32109.第2109章 饕餮盛宴18第1371章 接單到手軟152137.第2137章 饕餮盛宴46第1879章 歷史時刻5第95章 玩具公司3第901章 酒後設計飛機1第237章 結交中東大戶2第1080章 藝高人膽大第1316章 物以類聚第1011章 不斷髮酵32067.第2067章 滲透計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