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不同反應4

第848章 不同反應4

聽到裡面有關於黑雲集團和包子軒的事情;作爲重要合作伙伴,以及老朋友烏斯季諾夫有些坐不住,急需瞭解一下情況。

之前知道黑雲集團同美國人有生意往來,可現在居然同美國軍方也有聯繫。那麼在同其走的太近,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和家族,需要慎重考慮。賣國的罪名誰都承擔不起,不但會失去生命,還會被釘在恥辱柱上。烏斯季諾夫很注重名聲,並且是一個強大蘇聯的堅定支持者。

烏斯季諾夫:“美國人更換軍車鬧得沸沸揚揚,切布里科夫同志能不能詳細說明一下情況。”

都知道他和包子軒一起喝過酒,其侄子同對方交往密切。如果直接問,肯定不好。誰都不會懷疑蘇聯國防部長對國家的忠誠,可該避嫌的時候,也要避諱一下。

切布里科夫身爲克格勃主席,當然知道這裡邊的彎彎繞。看到其他人都沒有反應,最主要安德羅波夫沒有說話,開始介紹情況。

剛剛特納上將的事情,已經讓其陷入被動。蘇聯克格勃號稱沒有其不知道的事情,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這麼重要的任命。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察覺到,蘇聯高層最對他的工作能力不質疑纔怪。

好在美國更換軍車的情況,他已基本瞭解。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這麼重要的美國企業,克格勃瞭解一下動向十分正常。

切布里科夫:“要說美國更換軍車同黑雲集團有直接關係,自從包子軒接手吉普和道奇兩個品牌,在加上自身的黑雲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可謂大殺四方,美國本土更是打得通用和福特毫無還手之力。”

“汽車銷售不出去,可工人、廠房、設備需要用訂單來維持。於是通用和福特聯合美國其他車企,開始遊說美國國防部,讓其更換軍車。”

“之前有情報顯示,美國人的確有意更換部分老舊軍車;藉助這個機會正好一次性解決。”

可這麼多軍車全部更換,需要資金着實不小。美國人即使財大氣粗也沒有浪費到如此地步,只能把退役的武器裝備銷售出去。

“之前美國軍車大部分是吉普汽車提供,因此找到原廠是最好選擇。而且之前黑雲集團從蘇聯購買過很多老舊武器,處理老舊裝備可謂經驗十足。”

“在加上通用和福特也想讓黑雲集團來處理,30萬輛軍車勢必會佔用其生產線。屆時產能必然會受影響,這個時候也是他們從新搶佔市場的好時機。”

“這次黑雲集團收購美國更換的軍車,也是有些迫不得已。不過以包子軒在中東、華夏、非洲以及南美的人脈,銷售出去這些軍車的問題不大。綜合分析不但不會受影響,甚至能大賺一筆。”

聽到是美國汽車廠商和國防部的陰謀,不是黑雲集團主動這樣做。蘇聯高層放心很多,目前黑雲集團在蘇聯對外貿易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問題,到時候可不好收場。那樣會給蘇聯經濟帶來嚴重影響,誰都不敢冒險。

一家企業已經能夠影響到偉大的蘇聯,讓蘇聯高層十分不解。可這就是事實,目前很難改變的事實。

安德羅波夫:“克格勃可以適當的把情報提供給黑雲集團和包子軒,絕對不能讓其傾向美國。”

“不管是不是美國車企的故意爲之,還是障眼法;都不重要。我只想知道蘇聯方面有沒有應對措施,決不能讓蘇維埃士兵開着不如對手的車去戰鬥。”

此時所有人都看向烏斯季諾夫,畢竟這些可是歸於國防部負責。

其實烏斯季諾夫也是有苦難言,蘇聯經濟體量同美國相比差得很遠。沒有資金支持,很難保證軍隊武器更新換代,尤其是進入機械化時代後更爲明顯。

阿富汗戰爭像是一個泥潭,不斷吞噬着蘇聯有限的軍費開支。此時又要給阿富汗駐軍提供武器帶藥,又要滿足國內同美國的競爭,至少不能在軍備上落後。

此刻美國人又搞出軍車事宜,讓蘇聯軍方非常被動。

即使烏斯季諾夫是後勤負責人出身,典型的技術型幹部;也有種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的感覺。可美國人出招,即使在困難也要應對。至少前期工作要準備,不能在軍備上拖後腿。

烏斯季諾夫:“從情報上顯示,美國人此次動作很大;對新型軍車的要求很高。雖然不想承認,可蘇聯想要跟進很困難。不單單是技術上,在經濟上也支撐不住。”

“畢竟美國人準備動用300億美元以上,目前蘇聯還沒有豪氣到這種程度。”

“技術的更新換代很正常,蘇聯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我已經責令莫斯科人、高爾基汽車廠聯合幾大設計局展開新型軍車的研發工作。至少在性能上不會落後美國軍車,不過在數量上需要一些時間。”

要說蘇聯的兩大汽車製造廠,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莫斯科人汽車廠成立於1930年,70、80年代佔據着蘇聯汽車業的龍頭地位,曾經被認爲是蘇聯汽車製造業的一面旗幟。

1947年,首批莫斯科人汽車下線,生產仿照的是1936年第一代歐寶士官生K38。蘇聯蘇聯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佔領了德國東部地區的工業基地,經過考察後將K38生產線帶回國交給了莫斯科人汽車廠的前身——莫斯科大學生所建造的列寧共青團汽車廠。上市之後的第一代莫斯科人命名爲莫斯科人M400型轎車,只需9000盧布,是當時市面上售價最低的汽車,因而立刻引起了熱銷。越來越高的市佔率漸漸把莫斯科人推上蘇聯汽車業的第一大廠。

高爾基汽車集團成立於1930年,是當時斯大林發展蘇聯工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產物。當時美國發生了極其嚴重的經濟危機,而蘇聯正是趁着這個時候提出用黃金購買美國的一整套汽車廠。這個汽車廠位於伊利湖盧吉河畔,叫盧吉汽車廠,當時屬於福特。是世界上第一座綜合性大量採用流水線生產的汽車廠,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廠之一。蘇聯買下了盧吉廠的全套圖紙和生產設備後,便在伏爾加河畔建設了延綿幾十公里的高爾基汽車廠。由此蘇聯一躍進入了當時汽車生產最先進的領域,高爾基汽車廠也成爲了蘇聯汽車工業的支柱。

蘇聯高層對兩家汽車廠還是很有信心,畢竟一個師出美國,一個擁有德國血統;在加上蘇聯人的改進和創新。在蘇聯人眼中,兩家汽車工廠無論是技術、產能都不弱於世界上任何汽車廠商。沒有推廣出去,只是因爲政治原因,同美國和西歐的封鎖有直接關係。

勃列日涅夫也知道蘇聯現狀,尤其是經濟情況。每年高昂的軍費正在不斷蠶食着蘇聯經濟,可沒有軍隊支撐,美國人會更加肆無忌憚。這非常矛盾,只能咬牙堅持。

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堅持不了多久。只能作出適當提醒,即使貴爲最高領導人,也不敢輕易改變既定方案和政策。

勃列日涅夫:“烏斯季諾夫元帥是技術幹部出身,這件事情交給你讓人很放心。”

“財政部適當的撥一筆經費,用於研發和生產新型軍車。剩下不足之處,可以效仿美國。把現役軍車銷售出去;東歐國家和其他聯盟國家雖然經濟不富裕,可購買一部分軍車還是不成問題。”

包首富又一次改變了蘇聯決策,不過這次是資金投入。不能說對蘇聯這個國家來說有多壞,可也談不上是什麼好事。

最後蘇聯高層的會議結果,克格勃加強對特納出任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的調查;烏斯季諾夫組織國內設計局和汽車廠研發、生產新型軍車事宜;蘇聯外貿部負責把退役軍車銷售出去。

表面上看好像沒什麼問題,而且還挺合理;其中的苦只有當事人知道。

(本章完)

第1546章 齊聚富察伊拉2第1668章 股市樓市2第979章 相對務實第860章 新車研發1第614章 拜訪第1478章 女人的瘋狂第498章 處理杜邦大小姐第1619章 大膽表白第1175章 將軍的野心第1977章 做中間人6第1970章 行動速度第546章 莫可原在賭第486章 老技工的手藝第1916章 雙方效率第1833章 帶人北上4第95章 玩具公司32089.第2089章 強硬態度14第1100章 王子的無奈第1067章 里根的憤怒第125章 柏林第74章 內部問題3第1358章 接單到手軟2第765章 母親的堅持第1028章 太陽能電池板的突破第1492章 引發擔憂第910章 利益交換1第230章 前路漫漫第1589章 意想不到6第1945章 兩相對比3第1895章 雄厚家底第1974章 做中間人3第341章 賭城過來的人第881章 爭相效仿第1181章 飛碟風波1第1886章 行動開始6第1767章 收網行動17第113章 落魄的托馬斯2第611章 超規格接機第96章 禮物1第560章 不情願的電話1第1693章 兄弟鬩牆第728章 直接拒絕第798章 顧問人選2082.第2082章 強硬反應7第229章 向深山老林進發第1014章 畢業典禮3第337章 在匯豐召開的新聞發佈會2第409章 西方81影響力第1533章 聖殿圖紙第97章 禮物2第1479章 坐不住的人第202章 貝爾實驗室第102章 周大福的火爆2第410章 東普魯士第675章 王室的豪賭第104章 利玉琳的心思第54章 調試設備第1867章 簽約儀式1第200章 手機第199章 論文引發的轟動第1458章 傳奇女性第640章 設計師雲集第1655章 外籍院士第1821章 賽車風雲8第115章 馬爾公司的股份2136.第2136章 饕餮盛宴45第1244章 民衆的瘋狂第1224章 錄像引起的轟動5第658章 代號幽靈第1826章 荒野求生1第1399章 航展晚宴6第1812章 巨大改變4第752章 首富的魄力第881章 爭相效仿第929章 項目進展4第1093章 蘇聯的配合2133.第2133章 饕餮盛宴42第603章 珠寶展會3第1433章 工作態度第101章 周大福的火爆1第1334章 雄起的毛熊1第1731章 最後掙扎9第939章 霍府拜年第1291章 報復行動14第1405章 入住法拉利第1797章 圖窮匕見1第713章 不老實的莊家第954章 王妃第626章 參觀飛行器2134.第2134章 饕餮盛宴43第935章 魯比克教授的認可第863章 新車研發4第1831章 帶人北上2第1590章 互相成就第263章 持續的影響第529章 尤德的請求第1855章 不能失去第1437章 豐富的信息第689章 公主也無奈第540章 銀行屆的擔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