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301章 這事宜早不宜遲

第301章 這事宜早不宜遲

根據現在的史料記載,這九隻大鼎在鑄造的時候,對形制和樣式並沒有統一的要求。

各地工匠的鍛造手法和外形的選擇上,也有一定的差異。

衆人眼前的“青州鼎”,是一隻三足圓腹鼎。

基本上算是出土的各類鼎器當中,最爲常見的一種器型。

平時都把“一言九鼎”之類的話掛在嘴邊,等真正見到這隻代表了華夏民族至高皇權的代表,僅僅是一件成比例縮小的複製品,也同樣讓人感覺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只是,這隻“青州鼎”命運坎坷,經過數次易手,顛沛流離。

在水裡又泡了幾百年之後,得以重見天日。

儘管林逸用的已經是超高清的攝像頭,可上面的紋飾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成比例縮小打印出來以後,乾脆就是模糊一片,唯獨那股特有的氣質還存在。

“難怪這東西能成爲‘皇權’的象徵,如果把這玩意放大個十倍,擺在廣場上,別說諸侯了,這場面誰看了不迷糊?”

錢升雙手顫抖着撫摸着這隻複製品上的紋路,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可惜我這水性不佳,身體狀況又不允許,要不然,我就跟着大哥下去一趟,也好親眼看看這‘青州鼎’的真容啊。

我們錢家,跟古玩打了這麼多年交道,要是能親眼見到、親手摸到這青州鼎,那真是死而無憾了。”

“那你今天看見這高清的圖片,還有這3D打印的複製品,是不是高低得去你家祖墳上磕一個。”

“強哥,您還真說對了,家祭無忘告乃翁,到我們老爺子祭日那天,我必須得讓他知道咱們幹了這麼一番大事。”

兩人互相調侃,一旁的白老爺子樂呵呵的出言阻止:

“好了好了,不開玩笑,說正事!

雖說這紋飾看的不大清楚,但是關於這九鼎上的紋飾,除了《左傳》記載的王孫滿的自述之外,明代有個人叫王希旦。曾經出過一本書《大禹九鼎圖述》。

這人據說是有人給他託夢,告訴他九鼎上的紋飾都是什麼內容。

然後他就提筆記錄了下來,分別是洛書鼎、乾象鼎、九河鼎、九州鼎、五嶽四瀆鼎、九糓鼎、夭喬彚祥鼎、異物靈彚鼎、飛走肇瑞鼎。

顧名思義,這九隻大鼎上,依次刻有洛書、陰陽八卦、河道、九州疆域、五嶽四水、農作物、天象祥瑞、異物靈獸、飛禽走獸這幾種。”

錢升接着白老爺子的話補充道:

“先生,我知道這部書,這書裡的內容,在以前大夥都是當樂子看,沒人覺得他說的這些有什麼根據。業內也都認爲,這就是王希旦的臆想之作,現在聽先生再提起來,跟咱們眼前這口鼎兩相比對,好像他說的也有些道理。”

林逸卻搖了搖頭。

“我倒覺得,《左傳》王孫滿的描述加上王希旦這部書裡的記載,才能解釋九鼎上紋飾的真正含義。

古人可沒有現在的條件,可以從‘上帝視角’來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

他們各個州府的管事之人,又是如何得知這洛書、八卦、天下山川河流、疆域所在之類的內容?”

“有點道理,接着說說你的想法。”

錢升和白老爺子一起點頭,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我覺得要研究這九鼎上的紋飾,就得考慮當時的歷史背景。

鼎器,在當時,既是一種禮器和祭祀用具,還是一種記錄歷史和傳承文化的工具。

如果考慮到這個屬性,那麼,九鼎上的紋飾,很有可能由兩部分構成。 其一,就像《左傳》當中記載的那樣,各地州府將各地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等要素銘刻在鼎上,最後統一運到夏朝的國都,再由禹王找工匠,將洛書、卦象、九州疆域、地理水文、珍禽異獸之類的信息,一一記錄在了九鼎之上。

這才完整的構成了整個鼎的紋飾內容。”

林逸的這個想法,絕對是極具顛覆性和創造性的。

至少在業內,是沒有人做出過這樣的猜測,也沒有人發表過類似的言論。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九鼎早在史學界就被否定了它的傳承,也就是已經處於遺失的狀態。

現在,有關部門的研究,也僅僅是從林逸他們從精絕女王墓中,帶出來的那副“周穆王送鼎”的那副壁畫開始。

再加上這隻從溶洞地下湖裡發現的“青州鼎”。

可以說,官方掌握的信息,不見得就比林逸他們能多多少,幾乎也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階段。

林逸提出的想法,或許真的已經接近真相了。

“林子分析的有點道理,但是,我們別忘了,還件事裡頭,封家還摻和了一腿,封家從古至今,就熱衷於在古墓當中,蒐集各種古籍善本,到了朱重八手裡,給他們家的身份轉了正,給了個觀山太保的名頭之後,那是越發的變本加厲。

之前曾有傳言稱,成祖着解縉、姚廣孝編修《永樂大典》,封家人暗中就幫了不少忙。

我認爲,咱們手裡掌握的這點東西,用不了多久,就能被封家人給搞到手,到時候,他們要是趕在咱們前頭,那咱們可真就前功盡棄了。”

羅老先生語重心長的說道。

“依着先生的意思.”

羅老擡頭看了一眼身旁的白老爺子,兩人互相頷首,算是交換了意見。

“在你們回來之前,我跟老白頭就商量了一下,咱們這個拜師典禮,暫緩舉行,你們幾個趁熱打鐵,去西南走一趟,咱們這閉門造車,嘛玩意也造不出來。

今早我問卦的時候,卜出了'水天需'的卦象,強子,你來說說,這卦詞是怎麼說的?”

汪強忽然被羅先生點到名字,整個人就跟觸電了似的,一下子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手足無措的模樣,像極了被老師突然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學渣。

“那什麼,‘水天需’是六十四卦的.”

嘴裡唸叨着,腦袋看天上,手指頭還在掐着數字一個個的數。

“第五,對,第五卦,卦文是:守正待機,屬中上的卦象,卦詞是.卦詞”

汪強在努力的回憶時,羅先生已經把癢癢撓攥在了手裡,起身走到他跟前。

“說吧,一共二十八個字,說對一個字,少挨一板子。”

“那先生,您還是抽吧。”

汪強苦着臉伸出自己的手心,羅老先生是毫不客氣,一連抽了二十幾下,只抽的汪強齜牙咧嘴,憋得滿臉通紅。

“明珠土埋日久深,無光無亮到如今,忽然大風吹土去,自然顯露有重新。

機會是有,但是需要咱們找準時機儘快下手,纔有撥雲見日的機會,所以這事宜早不宜遲,你們這兩天就先好好準備準備。

強子,我把話撩這,要是趕在出發之前,這六十四卦還是背不下來,這次你就別去了,跟我們倆老頭子看家。”

(本章完)

375.第375章 沙海浮木220.第220章 堪輿八魁的來歷267.第267章 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第5章 難道我學過如來神掌也要說給你聽嗎?第190章 六道輪迴(求訂閱,求追讀)第64章 華夏人不騙華夏人(求收藏,求票票)375.第375章 沙海浮木338.第338章 巨型雕梟第103章 這裡有個密碼鎖268.第268章 被抹掉文字的石碑415.第415章 撞邪了?710.第710章 殺了個回馬槍273.第273章 真誠是必殺技350.第350章 金翅大鵬鳥391.第391章 《三世書》328.第328章 《神譜》340.第340章 識土辨位503.第503章 北邙無數荒丘第20章 20咱也沒犯事啊,是吧?(求推薦求收468.第468章 看人下菜碟第133章 中山靖王劉勝650.第650章 又被盯上了684.第684章 一口一個不吱聲398.第398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509.第509章 同一個夢想第115章 你忽悠我,我忽悠你452.第452章 大周太祖高皇帝之墓714.第714章 水銀508.第508章 要多注意細節第120章 就叫它悟空吧686.第686章 咱們這是撞上啦422.第422章 似是故人來618.第618章 四凶局376.第376章 終究是我扛下了所有610.第61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1章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求票票,求支持!379.第379章 白色怪手(求追讀,求票票)512.第512章 夢中城第21章 進到大墓感覺就像回家一樣(求收藏求372.第372章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668.第668章 精準拿捏第123章 西京鬼市325.第325章 專業對口了屬於是第113章 連通天地的石柱700.第700章 老馮的底牌552.第552章 砍頭不死,斷肢重生670.第670章 反客爲主703.第703章 密宗七寶343.第343章 抽絲剝繭463.第463章 咱們合夥幹吧566.第566章 管文圖你不得好死539.第539章 他可能是卸嶺魁首463.第463章 咱們合夥幹吧第157章 詐屍了第194章 南北之爭(求訂閱,求追讀)524.第524章 我說不準跪!(求追讀求票票)381.第381章 你相信光嗎(求追讀,求票票)第143章 咱要刨人家祖墳?(求收藏,求追讀336.第336章 驅驅怨氣296.第296章 請您看個節目589.第589章 翻翻舊賬335.第335章 吸血螞蟥第104章 強哥的人設就是穩401.第401章 “龍門盜寶案”第199章 千年積怨491.第491章 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密碼本688.第688章 海市蜃樓664.第664章 都是自己人584.第584章 隱藏筆記660.第660章 我是玩跑酷的第11章 等風來第50章 犧牲自己,做個草莽英雄(求票票)303.第303章 一生之敵289.第289章 詐你們一手384.第384章 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361.第361章 蹦極不帶繩選手476.第476章 落花洞女560.第560章 殺自己人他們最在行420.第420章 知道這人是誰嗎?542.第542章 鰲太殺人線初露崢嶸426.第426章 你可以報警啊(求追讀求票票)第76章 設計這些關卡的人簡直是個天才(書友239.第239章 船棺葬第196章 你不說這裡沒棺槨嗎?(求追讀,求383.第383章 就是過過癮第123章 西京鬼市384.第384章 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371.第371章 這一關就算過去了吧?第154章 厲不厲害你猴哥709.第709章 沙繭423.第423章 名字還真不能亂起(求追讀求票第143章 咱要刨人家祖墳?(求收藏,求追讀675.第675章 九宮八卦圖662.第662章 火併525.第525章 好一手反間計(求追讀,求投票721.第721章 鬼火第183章 烏頭門(求追讀,求訂閱,求票票)414.第414章 潑天的富貴第114章 這就是個爛尾工程573.第573章 人之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