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伐
清朝大軍不足二十萬,法國同越南的兵力加起來也差不多就是二十萬左右。可爲何兩軍的人數相同,大清卻不是那兩國的對手?無非就是因爲大清軟弱許久,遇事不想反抗只想着躲避,如今強硬將領死去士氣低落到了極致。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絕境,因爲他們的皇帝來了,他們那高高在上的小皇帝將與他們同生共死,保家衛國。他們不能退縮,他們的身後是他們的妻兒父母,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的歸屬,而這所有的美好,絕對不可以讓侵略者毀滅,就算……死在這裡,化作白骨。
之後……但凡參與過這次清法之戰的士兵們在回憶起這次戰鬥的時候,只能說出兩個字——慘烈。還記得他們那年少的君王騎在戰馬之上,身穿金色盔甲手拿雙劍,於戰馬之上劍指敵方大將。
他旋轉一躍站於馬下,一招劍破虛空直接斬斷敵軍將領頭顱,凌空而起降落於地,而後冷冷的說:“殺。”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敵軍惶恐,但卻並非只有那一個將軍,他們是憤怒的,他們沒想過懦弱的大清居然敢這樣強勢的挑釁他們,他們要讓大清朝付出代價。
戰鼓響起,聲音激昂,將士澎湃。
殺殺殺,他們的鮮血蔓延了整個戰場。
大清的士兵如同被關了許久且飢餓的野獸,而對面的敵人就是那些可口美味的食物。
他們槍中的子彈射入敵軍的身體,等到子彈打完後,就用刺刀瘋狂的砍殺。
就像是一羣狂暴的精神病患者。
王於沙場,李倓笑得狂傲且囂張。
過去因爲有宮九做他的左右手,上戰場這種事情,總是輪不到他的。
如今這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他無所顧忌,亦可釋放本性。
法國和越南大軍被戰鬥力如此驚人的大清士兵嚇怕了,都想要逃離這彷彿人間煉獄的戰場。
他們還有妻子兒子女兒父母家人,他們不想死在這大清朝的國土之上。
可既然敢犯,那就留下來吧,把屍骨作爲這片大地的養料,滋潤着大清朝的土地。
那躲在士兵身後的那個將軍——除了被李倓第一秒斬殺的那個將軍的副手。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聲嘶力竭般大聲吼道:“tuesfou!lediable!”
他說李倓是個瘋子,是個魔鬼。
李倓歪頭微笑:“朕可不是瘋子,也不是你口中魔鬼——朕乃暴君!會讓天下臣服於朕腳下的暴君!”
明明是屬於少年人那好看的臉,如今卻如同鬼魅,說是地獄來的魔鬼也絲毫不會過分。
這場戰役不知道過了多久,也不記得是多少個日落日出。
戰役結束,法越大軍全滅。
大清士兵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但比起法越大軍來說卻是打了一個大大的勝仗。
李倓站在戰場的最中央,他那金色的鎧甲已經染上了深紅。烏鴉飛來吃着地上的腐肉,露出了屍體的白骨。
大清的士兵們打掃着戰場,擡走屬於大清士兵的屍體。
有的人蹲在地上哭,有的人面無表情的打掃,也許他們有同伴在戰場死去,而他們終究還是活了下來。
他們保護了國家,保護了尊嚴,也保護了……這片土地。
李倓振臂一呼,高聲道:“爾等可願永遠追隨朕,守護大清的領土,西方蠻夷也好,列強也罷,膽敢入清者,必殺之!”
他的士兵們聽到了李倓的話,皆是站直了身體哭喊道:“永遠追隨聖上,膽敢入清者,必殺之!”
民心定,軍心平,太平盛世還會遠嗎?
這場戰役的結果讓法國的國王也是驚呆了,法國連忙派來使臣求和,甘願把越南贈予大清爲殖民地,且永不犯清。
其實按照李倓以往的性格,肯定會讓法國付出點更大的代價。
可這一世不管做什麼都特別不順利的他接到了密探送來的消息——醇親王病逝,李鴻章被囚禁,慈禧太后已再次掌權。
李倓捏碎了手中的酒杯,他就不明白了,李鴻章怎麼變得這麼弱,說被囚禁就囚禁了?
還有醇親王,好歹曾經也是軍機處的掌權者,怎麼會在這種時候病逝,說不是慈禧太后背後操作他都不信。可是,醇親王肯定會知道慈禧太后想要害他,可明明給了他絕對的權利和勢力,怎麼還是會被害死呢?
李倓內心惱怒,便派了這二十萬大軍之後,一個頗爲優秀的年輕將領同五萬大軍來處理邊關之事,處理後續工作。
而他本人,則是帶着剩下的十五萬大軍班師回朝。
此時已經重新奪回宮中朝堂權利的慈禧太后摸着手中的玉璽,笑得妖媚異常說:“薑還是老的辣,小皇帝就算再厲害,也鬥不過哀家……”
就在慈禧太后一個人自顧自開心的時候,邊關急報到了:“太后娘娘!邊關捷報!皇上打了勝仗現在已經班師回朝了!”
“什麼!”慈禧太后手中的玉璽摔在了地上,她萬萬沒想到,那個小雜種居然可以活着回來。
她明明和法國國王做了暗中交易,她會故意延遲糧草送到的時間。讓法國在邊關殺掉小皇帝,而他則是會把靠近越南的那塊土地割讓給法國作爲殖民地,而法國國王會全力支持她奪回本屬於她的榮耀。
可法國大軍就這樣輸給了小皇帝?當時不是信誓旦旦的說什麼新式武器威力驚人嗎?
居然就被第一次當將軍的小皇帝給打敗了?
她不知道的是,她口中的小雜種可不是第一次打仗,而至於她的糧草計劃……雖然說運送的確是慢了。
但是李倓這次的御駕親征太得民心了,那戰場附近的百姓都主動送來了一大堆吃的,吃都吃不完更不用考慮糧草的問題了。而且李倓也不是那種打拉鋸戰的類型,針對他的糧草計謀根本就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簡單來說就是沒什麼卵用。
慈禧太后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她可比誰都知道大清的兵力到底是什麼德行的,所以當初纔會竭力反對反抗,而是想要簽署和平條約。那可不是她懦弱,而是他打心眼裡知道這次仗是不可能打贏的。所以在出錯之後選擇了蟄伏,因爲她知道不可能打勝,她只需要在關鍵的時候反撲就可以了。
劇本的最初都是按照她最初的設想走的,可是,爲何小皇帝出征之後計劃都變了?
難道那小雜種真的是什麼天命所歸?
慈禧太后的臉色鐵青,她這次是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畢竟到時候小雜種帶着大軍歸來,軍臨城下,就算她掌握了後宮和朝堂不是照樣沒什麼辦法。
而且小雜種這次打勝了那麼得民心,皇宮的侍衛們也未必會爲她效力。
慈禧太后到底是個狠毒的,聰慧的女人。
於是她咬着牙道:“打開城門迎接皇帝回宮,皇帝這次大勝,哀家可得好好爲皇上慶祝。這件事,就教給李鴻章來處理吧!”
這般行爲就等於是求和主動認輸了,慈禧太后想着大不了還是原來那禁足的待遇,實在不行她就真的放棄朝廷的榮耀,去當個真正安穩的太后養老也好,可李倓肯定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
因爲李倓回宮之後,就下旨以禍亂宮闈,謀殺醇親王之名義,剝奪慈禧太后的太后身份,賞三尺白綾處死。
慈禧太后甚至都沒來得及辯解就直接被強制處死了,她在宮裡的人脈也好,勢力也好,面對等同於逼宮般強勢迴歸的李倓來說,根本就是虛無的存在。
曾經在大清朝無比輝煌被歷史上記錄爲一代妖后的慈禧太后就這樣,在一次次的作死之後,死於李倓的手中。
果然,人死如燈滅,活着的時候再怎麼輝煌,死後也無法帶走什麼東西。
都是一口棺,一個人,就算陪葬無數也只是埋藏地下無所用處。
在她死後李倓也沒有對她的遺體做什麼不敬的事情,反而下令厚葬於慈安太后身旁,說是這對姐妹當年一起進宮,一起走到最高處,死後就讓她們躺在一起吧。
而後,李倓也調查清楚了醇親王的死因——被慈禧太后毒死。
至於李鴻章,李倓則是直接罷免了他,讓他回家好好養老去吧。就算年輕的時候有才學,歲數大了也該休息的,不然和左宗棠一樣,勞累一輩子卻落不到一個好,那就實在是太辛苦了。
李鴻章最初以爲李倓是惱怒他沒坐鎮好皇城,但看李倓賞賜他那麼多東西之後,便放鬆了不少,專心養老去了,並告誡李家後人一定要世代效忠大清皇帝。??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