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定下婚約之事

“聽說了嗎,公主殿下和衛國來的公子訂婚了!”

“真的啊。”

“那還有假,也不看看我公孫徐外號叫什麼,我可是齊國小靈通,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公孫徐特意加重了最後幾個字的語氣。

“衛國公子一表人才,且不說烽火戲諸侯一事,在所有公子中脫穎而出,又在洛邑受到天子封賞,還是衛國的太子,衛武侯的大公子,與公主殿下真是門當戶對。”

公孫徐可勁地吹捧衛揚,一時之間衛揚與齊國公主姜若兮定下婚約之時傳遍齊國大街小巷。

衛揚哼着小曲回到府內,今日得到齊侯的允諾,與姜若兮定下婚約這件事就算成了,自己終於要脫單了。

“公子今日怎麼這麼開心。”管莊並未隨衛揚前去大殿,不知發生何事,只看到衛揚完全放鬆下來,便向韓立詢問道。

“你還不知道,這事已經傳遍齊國了,今日公子當然高興,齊侯已經答應將公主許配給公子,不久我們就有公子夫人咯。”

“別亂說話。”管莊一聽到夫人兩個字,忙阻止道。

韓立不解地撓撓頭,他原來不過是個縣帥,哪懂得那麼多規矩。

“夫人可是諸侯妻子的稱呼,咱們公子還沒成爲衛侯,可不能壞了規矩,若讓君上聽到了,公子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要稱呼爲太子婦。”

聽到管莊這番話,韓立忙捂住自己的嘴,這可是公子的重要之事,萬不能添亂,導致禍從口出。

“走了!”衛揚望着在門口站着的兩人,吆喝道。

得臣公子知道衛揚與小妹定下婚約後,便邀請衛揚一行前往他府上一醉方休,慶祝這個既定的事實。

得臣府內,早已擺好宴席,在場的有各個諸侯國的公子,大公子呂祿甫邀請,即便是姬還和鄭掘突,也會賣一個面子,縱使他們心中對衛揚恨得牙癢癢。

“好你個衛揚,竟能從虢公奇手中成功逃脫,竟還能得到天子的封賞,不愧是我的好妹夫!”得臣說着便狠狠地拍着衛揚的肩膀,衛揚還沒成爲齊侯的女婿,得臣便以妹夫相稱。

衛揚只覺得肩膀處傳來火辣辣的疼痛感,打得太重了,一向以善酒聞名的得臣,竟也有喝醉的時候。

大公子呂祿甫卻是溫文爾雅:“二弟,莫要打疼了我們小妹的夫君,到時候小妹一生氣,你免不了又要挨訓了。”

但得臣此時哪聽得進去,自顧自地喝酒。

只有呂祿甫一本正經:“衛揚,你可知道要迎娶若兮,從議婚到完婚需要哪些步驟。”

這...

衛揚一拍腦袋,他纔想起來,自己並沒有結過婚,他哪對西周的婚姻儀禮有了解。

如今定下婚約一事已經是天下人盡皆知,接下來便是議婚訂婚階段,他從書本上了解過西周的婚姻儀禮比較複雜,看來只能尋求眼前的大公子呂祿甫幫忙。

呂祿甫看穿了衛揚的心思,嘆氣道:“衛揚,你這成爲衛侯還早着呢。”

衛揚低下了頭,不用大公子呂祿甫提醒,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到能勝任衛侯之位的地步。

“世傳周公六年制禮樂,議婚到完婚過程共有六種禮節: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呂祿甫細細道來,他可得好好告訴未來的妹夫一些禮節。

納采,是六禮之首,古語有云:納采者,謂採擇之禮,故婚禮下達,納采用雁也。”

便是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之後,男方家便需備禮前去求婚,備禮之物,當屬大雁,在我們的心目中,大雁可是候鳥,秋去春來,從不失信,可莫要辜負我小妹!

說着呂祿甫狠狠看了一眼衛揚,衛揚忙保證道:“大哥,我的人品你還不信嗎!”

呂祿甫斟滿酒,一飲而盡:“關鍵的第一步在於媒人的選擇,這你需得和衛侯商討好,請一名媒來齊國提親,待我們答應議婚之後,便要請衛侯備好禮物前往齊國一趟。”

談到衛武侯,衛揚心中一陣酸楚,他與衛武侯之間鬧矛盾的事,沒有人知道,要不是他與衛武侯之間意見不和,也不會前往申國,也不會有接下來一連串的事情。

“我,我來當媒人。”醉醺醺的得臣大喊道。

“二弟!”呂祿甫呵斥道,媒人豈是兒戲,更何況這是他們小妹姜若兮的人生大事,若結婚不經媒人從中牽線,就會於禮不合,即便是兩情相悅,也要借媒人之口登門說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後,纔會行結婚大禮。

況且衛揚現在只是得到了齊侯的口頭答應,只有以男方家出面請媒人前來齊國說媒,纔算真正的議婚。

“懂了嗎?”呂祿甫解釋了一大通。

衛揚忙遞上酒杯:“大哥請用。”

呂祿甫滿意地望了眼衛揚,讚歎道:“還算不錯。”

“那接下來呢。”衛揚現在才只知道六禮之首的納采,剩下的五禮還不知道。

呂祿甫若有所思地望着衛揚:“第一關還沒過,就想着結婚了?做夢去吧。”

齊侯呂購不知道衛揚的行蹤,但呂祿甫是全都知道,畢竟前往洛邑尋求王太子姬宜臼的幫助,便是他給衛揚提的意見。

“若沒有衛侯的同意,這讓齊侯的面子往哪裡擱,讓我小妹的面子往哪裡擱。”呂祿甫起身,拍拍衛揚的肩膀道,“好好想想吧。”

他還需要去招待一下姬還公子與鄭掘突公子,雖說他們兩位已經不參與招婿一事,但齊國與晉、鄭之間的聯繫還得依靠這二位。

第八百四十章 爭論不休第一百零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曲折第八百六十七章 速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遊刃有餘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掉入陷阱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如釋重負第八百四十九章 暫且擱置第三十八章 幫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沒有往日的氣勢第五百十六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第六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開的挑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該當何罪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費吹灰之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執拗第五百八十九章 累贅第五十八章 申季第五百四十二章 衛國二公子的思考第五百四十三章 一反常態第四百十章 也該讓事情落下帷幕第五十一章 商量第三百零五章 爭執第四百零六章 爲了九年前的恩怨第三十八章 幫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之常情第八百八十一章 另當別論第三百八十章 不可輕舉妄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偷偷跟隨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脾氣倔得很第四百八十章 以巧爲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令人欣喜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手第二百二十四章 替自己說話第三十九章 姬宜臼第七百九十章 稍有差池第五百六十章 心中的苦澀第一百八十三章 留在魯國第二百九十六章 赴約第五百八十七章 癡人說夢第八十九章 較量第五百七十九章 衛文的懇求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非曲直第六百六十章 想方設法第六百四十二章 前車之鑑莫敢忘第十二章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第五百八十八章 癡心妄想第八百八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乍一看也不無道理第七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九十四章 敗軍之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難以接受第七百零一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各抒己見第九百三十九章 候着第五百八十八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之間的再次爭鬥第五百五十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零五章 晉文侯的請求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言而喻第七百四十三章 如何抉擇全憑自己第八百十一章 以守代攻第四百十章 也該讓事情落下帷幕第九百二十二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九十三章 攔住回去的路第三百十四章 不過是棋子罷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妙計不能行第七百章 違大義非臣子之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依次拜訪第三百零三章 驚愕第三百七十章 追擊第八百九十三章 綽綽有餘第七百六十一章 攻城開始第六十四章 回到齊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想法雖好卻難以實施第二百八十二章 命懸一線第六百九十八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五十三章 危機來臨的瞬間第五百章 對比鮮明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堪設想第五百七十八章 府邸被圍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棋還是壞棋第四百九十八章 印證猜測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二章 回到晉國第四百五十章 互相猜疑第五百五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二十九章 叔侄攀談第八百五十章 不能養虎爲患第一百三十三章 晉國二公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千斤重第二百零三章 姬還荀成的對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姬還的行動第七百十章 罪魁禍首第六百三十六章 互相考量第八百零九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四十七章 父子爭吵第五十九章 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