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

相比于于秋三言兩語就定下了西行的計劃,李淵的北巡計劃,可是議來議去搞了好久。

原因無它,李建成的過度配合,引起了李淵的懷疑。

李世民現在遠在新加坡,李淵自己如果也去了夏國,那麼,朝堂之上就是李建成的一言堂了,如果他出手狠辣一些,找機會整死自己的鐵桿死忠,或者李世民屬下的一些骨幹,那都是易如反掌。

他這一走,並且如同李建成和朝堂上的諸公建議的時長達到半年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帝國的權柄就真的交到了李建成的手上,他很有些捨不得。

然而,李淵又非常的想要去夏國見識見識,因爲,在長安通過一些報紙上的鳳毛麟角,他總是不能瞭解夏國的全貌。

報紙山說夏國又造出了新車,新車是個什麼模樣,他想象不到。

報紙上說夏國造出了新船,新船是個什麼模樣,他也想象不到。

至於說什麼全城通電,通廣播之類的,以他的腦洞,根本無法通過文字的描述而想象到。

現在,長安就已經在傳,洺京是座不夜城,全城通電之後,夜晚也亮如白晝,上元節一定比長安還熱鬧。

這就讓他有些不服,長安城畢竟是國家都城,有百萬人口,這邊的百姓過上元節,有很多的傳統活動項目,不是新生的夏國可以比較的。

就好比現在,東西兩市的街頭,就亮起了無數盞各種顏色的燈籠,將街道照的如同白晝一般,他打算乘着自己的小汽車去兩市好好的逛逛,與民同樂。

然而,他的車子纔剛剛開出皇城門口,前擋風玻璃上映射出來的燈光,就讓忍不住伸頭向前方的高空張望了。

長安城內現在最高的建築,絕對不是皇宮的太極殿,而是這座平時需要人擡頭仰望的十六層高樓,大家都稱它爲銀樓。

因爲它不僅僅是夏國銀行長安分行的營業樓,通體還是鍍着銀色膜的玻璃幕牆裝飾而成,一萬多人,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是爲了蓋起這一棟樓,裝飾上還使用了大量從夏國直接運送過來安裝的材料,相比較起來,它的工程量,可能比整座皇城還大。

據說,十六層只是它的地上高度,在地下,它還有五層之多,其中有三層,是專門用來停車馬的,哪怕是李淵乘坐的小汽車,開到了東市之後,也是停在銀樓的地下車庫比較方便。

而根本不知道入口在何處,也不知道它在地下多深的最底下兩層,則是避難層,也有可能是銀行的金庫所在,至今長安的一些參與這棟樓修建的工匠仍然記得,那個深的看底下的人只是一個小點的大坑,只怕比地面十六層樓的高度也不低。

而這棟樓,在李淵出皇宮的這一刻,突然亮燈了。

這是它全部裝修完成了之後,在長安過的第一個上元節,大家壓根沒有想到,它的外牆上,居然還有這麼絢麗的燈光。

“快看,那些燈光會動,還有字出來……”

銀樓的燈一亮,頓時就吸引了全城百姓的目光,各個街道的百姓,都開始往這邊瘋跑。

“陛下,是銀樓那邊亮燈了,八點整的時候,也就是戌時中的時候,那邊還會有煙花燃放,我們現在過去嗎?”給李淵做了半個月司機的王介向李淵問道。

“煙花,迎親的時候放的那種嗎?”李淵聞言興奮道。

“差不多吧!不過,那種是散開的滿天花,單個並不大,這一次,可能是爆炸之後燃放範圍更大的獨花,而且是在二十丈高的銀樓頂層往天上發射,可能會讓全城的百姓都看到。”王介緩緩將車速降下來道。

從皇城出來到東市可不遠,一腳油門就差不多到了人流密集的地方,而車子到了這裡,就只能很緩慢的行駛,而且容易刮碰到人。

他纔剛停了車,後面吹着冷風,乘坐着邊鬥摩托車而來的李建成和跑步而來的一隊隊禁軍侍衛便開始列隊戒嚴,待得李淵和幾位同車的妃子下車之後,從車窗裡看着李淵在衆多妃子和軍士的擁簇下往東市走的情景,王介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意。

在夏國,於秋上街的時候,可不需要帶着上千禁軍,最多也就是三五個親衛隨從在旁邊作爲傳訊跑腿之用。

而且,他還經常去到各個店鋪去消費,與各個官員,或者小老百姓當街談事情,隨意的很。

至於派兵驅趕百姓,給他們給自己讓路這樣的事情,貌似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尤其是像這種看熱鬧的情況,於秋通常都是直接站在人羣中間,和大家一起看。

這就是洺京與長安本質上的區別了,洺京,是所有夏國人共同擁有的洺京,長安,是李淵這個統治者擁有的長安。

洺京的百姓可以盡情的享受洺京的一切繁華,長安的繁華,卻只能被李淵所代表的統治階級享受。

更嚴重存在於社會上的,是等級觀念的問題。

像這種冷的要死的天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不給在室外工作的內侍宮女換厚些的衣袍之類的事情,就且不說了。

像學習開車的事情,李淵,李建成,乃至皇室任何子弟,就都不親自下場操作,頂多是當新奇玩具一般,上去擺弄兩下,這就是陋習了。

因爲,在他們看來,做車伕的,應該是下人。

開汽車的司機,和各個貴族的府邸用來蹬踩三輪,或者五輪車的車伕,在身份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奴僕一般的存在。

而在夏國,自於秋這個什麼科產品都會用的夏王往下,到*****,各級執政官員,再縣鎮級官員,只要有配車條件的人,都會在空餘時間學習車子的駕駛技術,能不配司機,他們就不配司機,爲國家節省更多的勞動力。

除了駕駛技能,任何其它職業技能,也同樣如此,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們只會因爲自己懂的多,會的多而欣喜,而驕傲。

一些懂的更多,會的更多的人幹活,和一些啥都不懂,動手能力幾乎爲零的人當政,所收到的成效,當然是完全不同的。

李唐的這些觀念不改變,社會就會發展不起來。

還是拿開車作比喻,一堆大字不識幾個的御手被李淵指派給了王介學車,半個月時間,汽油都跑了十幾箱了,他們也沒有一個能把車子上幾十個按鍵的功能搞明白的。

開汽車,和趕馬車在道路上跑,雖然都是爲了趕路,但卻是兩回事,機械操控,和牲畜操控,速度有非常大的差距,需要懂的東西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在李淵他們這些人眼裡,從來都是一回事。

或許在他們看來,修理汽車,和喂好馬,是一樣的技能。

車子終於是被王介在擁擠的人羣中開到了銀樓的地下車庫停好,他沒有急着上街看熱鬧,而是乘坐電梯,準備到頂樓找於知行。

他可不是於秋配給李淵的司機,而是未來長安機車方面的總負責人,目前,也擔任着一些情報收集方面的工作。

按照規矩,他收集到一些有用的情報之後,都需要彙報到於知行那裡,然後由他來甄別,是不是發回夏國彙報給夏王。

今天,他就要向於知行彙報李淵在朝堂上對北巡的事情猶豫不決的消息。

站到了透明的玻璃製作的電梯中,王介不由的讚歎起了夏國工匠的鬼斧神工,透明堅硬的玻璃,在他們手中,可以做成任何形狀,這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人看來,都是神奇的。

而這種可以看見樓外的景物快速向上升的電梯,他每一次乘坐都有點小害怕,但每次來到這裡,他又有點期待着坐上去的感覺。

爲電梯和牆外絢麗的燈光,以及整棟大樓內的照明提供電能的是位於地下四層的發電機,每天,這個發電機組都要消耗數百升汽油,比他開的汽車的消耗要大十部不止。

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消耗,是因爲,它不僅僅供應着地上的十六層,還供應着地下的八層的電力。

沒錯,地下根本不是世人們所知道的五層,而是八層,深達十幾丈。

如果銀行遭遇了襲擊,所有工作人員通過行長,或者保衛部主管開啓的特殊通道進入到最底下真正存放銀行最重要的資產的那三層,可以在裡面生存一個月時間以上。

這一個月的時間,是給夏國用於救援的時間。

有了這樣的設計,那些掌管着千萬貫以上資產的高層在這裡辦起公來,就非常的安心了。

王介在到達了十六層之後,輕車熟路的來到了於知行的辦公室,這裡,十幾個夏國銀行在長安城的高層,以及魏一鳴這個保衛部主管,都在居高臨下的在落地玻璃窗前,觀看着從各個街道匯聚過來的百姓。

他也找了個合適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觀看起了下面的情景,並且,將自己這幾天在皇宮裡聽到的消息,斷斷續續的跟大家說了說。

銀樓的燈一開,整個長安城的燈籠都會顯得黯淡無光,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很好,在這個房間裡的所有人看來,夏國,就應該是被所有人仰望的國度。

玻璃幕牆外面的燈光,又變換了字樣,“祝長安人民上元節快樂。”

標準夏國簡體字,幾乎所有夏國七歲以上的百姓都認得的,但是長安城裡卻有一大半的人認不得這幾個字。

落地玻璃中,大家看到了李淵的隊伍也朝這邊靠了過來。

“煙花差不多可以開始燃放了,做好迎接李淵上樓來參觀的準備。”於知行向衆多高層管理人員大聲道。

主管金庫安全的保衛部主管魏一鳴道,“如果他提出觀看金庫,我們怎麼辦?”

“讓他看地下五層的那個小金庫。”於知行笑道。

李淵到樓內來參觀一下好啊!這樣他也能順道打消他對北巡猶豫不決的問題。

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七章 蒸饅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四百八十章 資源豐富的西域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七十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屬性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七十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