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

長安城的百姓,眼看着一座火力發電廠拔地而起。

高聳的煙囪,非常的特殊。

現在這個時節,站在長安高處,比如霸上,一眼就能看到長安城中有很多高塔。

那些高塔,都是水塔。

每天,都要利用重力勢能和人力抽水,灌滿這些水塔。

然後就是各個工廠冒出的黑煙囪。

而現在,城中豎起了明顯不一樣的高大白煙囪,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是幹什麼的,但都很清楚,那絕對是個大寶貝。

每一次有這樣奇特的東西出現,都代表着科技的騰飛,代表着長安的繁華又要更進一步了。

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更好的工資更高的工作機會。

而從白塔所在的廠區,往外延伸出來了很多線,這些線,都被新建立的高大水泥柱給託舉起來,遠離地面。

有好事的人跑去附近最近的高樓,仔細的觀察那是什麼線。

看完之後就不吱聲了,生怕惹禍上身。

但,還是有人發現了那是銅線。

長安城的治安,這些年來是大好了,但是還是遠沒有到夜不關門的程度。

當晚就有人上去嘗試偷銅線。

當天晚上,附近的居民才知道,原來人體是可以燃燒的。

偷高壓電這種行爲,對於研究院的研究員來說,就是不可理喻的,所以他們壓根沒想到會有人去幹這個,既沒有警示,也沒有派人盯着。

而大漢日報登報時,寫的是有人偷長安的基礎設施金屬線,被雷給劈死了。

因爲時間還沒到,所以電力公司不想提前公佈電的存在。

而目前之所以還在搭建之中的線路就有電,是因爲電廠建立起來不只是拿來表演的。

研究院在這兒成立了好幾個新的工廠,需要用電能才能建立的工廠。

比如鋁提取廠。

電廠建立起來後,就在往外供電了,研究員們實驗搭建線路的電壓,實驗穩定性,所以沒有鍘過閘門。

而在長安的扒手三隻手界,流傳着一個恐怖的都市傳說。

說是研究院掌握着某種恐怖的東西,能把人瞬間燒糊,那個被烤熟的同行根本不是被雷劈了,而是被人謀殺了。

這反而讓電線杆項目的人輕鬆了一段時間。

電線杆有條不紊的搭建着。

而股票交易中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改造。

而長安人都知道,股票交易中心大廳外的廣場,要舉辦大漢歷史上第一次科技博覽會。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這一次盛會的到來。

……

長安西側,新的宮殿已經拔地而起。

這兒新建立的宮殿,被叫做新咸陽宮。

而老咸陽,現在已經改掉了名字,被叫做渭城,和以前的新城老城南城並立,更容易區分。

之所以改叫渭城,是因爲渭河改道後,現在渭河就懟在老咸陽的臉上了。

而民間,百姓把那兒叫做秦城。

新咸陽宮外,一片豪華的建築羣拔地而起。

劉徹和霍海嚴格的執行着當初的戰略,要把這片區域修建成豪華區,然後賣給文武百官,宗親貴族。

最近幾年,來長安做生意的宗親越來越多。

生意這種東西,就放不得手,所以,來了就是長安人,再也走不脫了。

走不脫,就得買房子。

宗親,特別是封王這些人,買房子得符合身份吧?那就得是大房子。

大房子就需要花大錢。

劉徹的新咸陽宮,修建的是最新式的,它,通電。

這個地方是原本的陵縣,現在拆遷的乾乾淨淨,也就研究院和老霍府留下來了。

其他區域全部開發成了高檔住宅區。

皇帝挪窩到了這兒,這裡的房子當然是不愁賣的,現在這裡房子之所以還沒拿出來賣,是因爲還沒公開電能的使用。

等公佈之後,再公佈這邊的府邸配備電線電燈,那才叫一大賣點。

劉徹在新宮殿高大的城牆上,看着遠方的建章宮:“朕的宮殿越來越多了。”

“朕的宮殿比秦始皇多十倍不止,嬴政天天捱罵,未來朕會捱罵麼?”

卜式躬身:“陛下,後人應該很輕易就能研究出來您修建宮殿是爲了什麼。”

劉徹笑了笑:“我修建宮殿是爲了什麼?”

卜式:“不過是促進經濟的一種方式而已,用大司農的話說,這就是基建的一種。只是這種基建只有您能用,和其他基建屬於所有人共有不太一樣而已。”

“但從某種角度來講,宮殿所在的區域,極大地緩解了該地區的人口密集程度,綠化面積,城市環境。所以實際上對普通人來說,宮殿類似於要收門票所以捨不得進去的公園。”

聽卜式這麼說,劉徹笑容一滯。

收門票所以捨不得進去的公園?

另一邊,桑弘羊似乎有話說,但最終沒有說出來。

劉徹:“你有話直說。”

在劉徹的經濟小團隊裡面,卜式和桑弘羊一直是對着幹的。

卜式的理念是,利用經濟手段,引導民生,讓百姓過得更好。

而在桑弘羊的理念裡,百姓只是經濟的一部分,如果有好處,那自然可以讓百姓過好日子,但如果爲了大漢的強盛,犧牲百姓是在所不惜的。

他們的理論是完全相對的。

如果不是霍海改變了歷史,此時的卜式已經要準備當丞相,然後準備憤而卸任了。

之所以憤而卸任,就是因爲桑弘羊的理論和他的完全不對付。

對於劉徹而言,他們兩人的理論都是對的。

這就像是陽光和陰影。

有陽光就有陰影,如果沒有了陰影,那不是陽光充滿了世界,而是陽光消失了。

所以,劉徹把兩人都扶持着,在他們的意見中搖擺上升。

大漢的經濟,也在他們的搖擺中,跟着搖擺上升。

不過很明顯,劉徹更加偏向於更年長,更穩重,更手段平和的卜式。

桑弘羊也就是表演一下欲說還休罷了,劉徹讓他說,他立刻開口:“陛下,十年前您一個人佔據着整個長安百分之八十的建築空間。長安的所有建築,有八成都是您的宮殿。而現在,連百分之五,都不到。”

桑弘羊剛說完,卜式立刻補充:“十年前也是有陵縣和閭里的。”

桑弘羊馬上:“但十年前,三輔之地,城牆之外,有一半的土地,都是陛下的上林苑和宮殿羣。”

桑弘羊說的是對的。

如果把長安的生存空間看成是一個整體,那麼十年前的劉徹佔據百分之八十,而現在,大概佔據百分之四左右。

卜式:“你也別忘了,當初陛下的宮殿合起來,不過城內四座,城外十座,如果以當初一座建章宮的大小作爲一座宮殿的面積計算,現在陛下在城內,有十四座宮殿,在城外有三十三座。”

這些宮殿,每一個獨立的宮殿都堪比一個故宮。

劉徹修了四十七座。

分佈在原長安老城,新咸陽宮,霸上宮,原上林苑宮殿羣,現漕運附近。

這些地方。

以前修一座宮殿,要發動幾十萬人,至少是二十萬起步的徭役。

而現在,修建當初那樣一座宮殿,也就是一萬人左右,發工資,一年多就能搞定。

而現在的一座宮殿,感官品質上其實要比當初好,之所以用的人少,是工藝進步,和工具進步。

最近幾年,每次長安城出現了有大量工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劉徹就開始修建‘基建’工程。

包括漕運,貨車,修繕運河上林苑建設。

宮殿建設反而是其次。

以現在長安城的工人數量,真要是出錢,劉徹真可以修建一個‘早上從五百平米的大牀上醒來,還沒跑到廁所,就尿了一褲子’的大宮殿。

但沒必要。

聽完兩人的說法,劉徹也不在意,笑了笑:“雖然比例降低了很多,但是數量上卻是暴漲。”

“就跟霍海說要把長安這個大餅做大是一個道理,雖然朕佔的少了,但是絕對數額方面,反而是暴漲了幾十倍。只是宮殿這方面沒這麼誇張,朕不需要幾十倍的宮殿而已。”

以劉徹現在的財富數量,真要是想要被罵勞民傷財,完全可以從把新咸陽宮到建章宮這一串,全修成他的宮殿。

問題是,給誰住?

現在甚至奢侈到了太子會客有一個專門的宮殿,皇后刺繡有一個專門的宮殿,劉徹看書寫字有個專門的宮殿。

小朝會有一個專門宮殿,大朝會也有一個專門的宮殿。

平時辦公務,有三個,分佈在城內,城南城西三個方向。

長安附近還有三個夏天乘涼用的,四個冬天暖和的,四個可以在睡覺時看到野生動物的。

這再修下去,劉徹都不知道拿宮殿來幹嘛了。

卜式開口:“陛下,可以嘗試修建皇家林園,公園,對普通人開放。”

“大司農曾經有過提議,說修建野生動物園,到時候對普通人開放,也可以極大地引起普通孩子對外探索的興趣。”

劉徹挑眉:“是嗎?修建動物園……”

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自己都喜歡養珍貴動物植物,別人也肯定是愛看稀奇的如果愛上看動物,必然是有興趣去外部探索的。

這一點其實霍海早就想提議了。

因爲目前,長安城很多貴族,自己家裡都養了不少珍稀動植物。

有些人家裡甚至養了美洲豹這些大傢伙。

現在是漢朝,不是明朝什麼的,不會因爲養動物就捱罵。

而且明朝往後也是奇葩,個個大臣家裡都有自己的豹房,幾十年沒人說什麼,而朱厚照搞了個豹房,立刻成了他貪玩不務正業的證據。

就算這真是不務正業的證據,你們先管住自己不好?

這裡面影藏的原因,當然是害怕往後的皇帝對外部環境再次產生興趣,重開海運,海運代替文官集團自己偷偷搞的走私。

在大漢,劉徹懶得管大臣們,大臣們也不會對劉徹搞這些有什麼意見。

而且,各種動物也沒有到需要立法保護的程度。

所以霍海也傾向於修建公園動物園一類的設施,擊發普通百姓對外探索的興趣。

再說這些玩意兒作爲公共空間,又能增強市民幸福感。

對於劉徹來說,地都在他手裡,老宅也基本收在他和霍海手裡,只要想修,很容易就能修建。

唯一的問題是運輸海外的動物回來長安,有點費勁而已。

不過,修宮殿可以騙文武百官們買新宅子,但修公園什麼的,就是純投入了。

劉徹仔細思考了一下,還是點頭:“你去辦吧。”

現在的劉徹,算清楚自己手裡有多少錢,每個月從各地又能上來多少錢之後,已經沒有當初那麼摳門了。

現在算起來,刺激經濟循環這個作用,比一石二鳥的再搜刮一下百官,更重要得多。

桑弘羊看劉徹並不在意這個事情,又開口:“陛下,今年煤礦開的很多,煤礦產量大增,很多地方煤炭的產量可能要超過需求,是否在其他城市也推動電力建設?”

對於這個事情,劉徹還是很看重的:“讓長安先試行幾個月,沒問題再往其他城市推動吧,五都三港爲首,至於其他城市,再等一等。”

煤炭挖掘是產量暴增,但劉徹很清楚,目前大漢人口過億,真要是人人用電,這些所謂的產量大漲,就等於是不夠用。

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才更要堅定地推動電力發展。

因爲,在研究院的計算中,就算在垃圾的火力電廠電能利用率,都比同樣燒煤炭的蒸汽機高得多。

製造五十萬馬力的蒸汽機燃燒的煤炭,用來發電,驅動電機,能帶三百萬馬力的電機!

換句話說,曾經用蒸汽機,紡織十萬米布的煤炭消耗,現在紡織十萬米布後,還能把它們全部製作成成衣,還能讓這些紡織工人和成衣工人自己家都用上電燈,讓廠區全部電量電燈。

在這個同時,電燈還可以來到礦井裡,讓挖礦工人的效率暴漲,工人數量減半。

如果保持着同樣的工人數量,等於深層礦井的產量會翻倍。

這個產量翻倍,意味着成衣產量翻倍的同時,還有這麼多工人再過上了城市化現代化的生活。

就一個電的利用效率,就能帶來這麼大的差別!

雖然,隨着蒸汽機的發展革新,能源利用率肯定是要漲的。

但問題是,蒸汽機革新,電機和汽輪機也會革新,能源利用率搞不好上漲空間更大。

……

長安城今天又很熱鬧。

大量的人要去股票交易中心抽熱鬧。

平時,這些人都在這裡豪擲千金,撬動金融市場,揮灑資本。

而今天,他們都是來長見識的。

整個廣場上,人聲鼎沸。

很多展覽都只是擺了東西,並沒有開始演示,卻也圍滿了人。

今天,在這個地方,神秘的研究員們,到處都是。

大量的人都在摩拳擦掌。

除了皇家研究院,其他研究所的人也都做着準備,他們想要抓住一炮而紅的機會。

霍海今天也是早早地來到了這裡。

霍海家也有個展覽臺。

衛長公主要展覽她雜交選種的豌豆和普通豌豆的區別。

展覽北美鳥類標本,展覽在大漢發現的恐龍骸骨的化石。

化石這種玩意兒,霍海沒插手他們的研究,目前學界都只是猜測這是史前生物留下的,至於這骨頭爲什麼石化了,沒有生物活性,他們還在研究中。

而恐龍骨頭,多和白堊一起出現,暫時被稱作白堊巨骨遺骸,還沒有具體命名。

霍海剛剛到來,就被圍住了。

蔣不疑直接:“今天大司農不是主角,大司農不接受任何詢問,也沒空指點任何人,大司農要看展覽!”

大家聽蔣不疑這麼說,也就非常識趣的離開了。

霍海開心的時候,指點一二固然能讓人飛昇,但是不開心的時候指點一二,也能讓人飛灰湮滅。

當然沒人去觸黴頭。

等人都散開後,別的人看見霍海身邊沒什麼人,自然不會有膽子一個人鼓起勇氣圍上去。

霍海今天是來摸底的,工業摸底。

就跟霍海當初說的一樣,很多研究是碰運氣的,不是說投入高研究員水平高,就一定能出成果。

而是有足夠多的研究人員,可能會碰運氣出現有人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情況。

而放寬到各種各樣的研究中,這樣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概率就超級大。

所以,今天一定會有很多新發現。

霍海怎麼能不多費點心思?

很快,霍海看到一個純金屬結構的東西。

走上前,霍海詢問:“這是什麼?”

被詢問的人激動:“這是,降溫裝置!”

霍海歪頭看了一下。

那人解釋:“空氣如果膨脹,就會變熱,如果縮緊,就會變冷。我這個機械結構可以把輸入的空氣壓縮,吹出冷風出來。”

霍海愣了一下,這看起來不像是個壓縮機的結構啊。

霍海思索了一下:“轉一下。”

那人有點猶豫:“這個,人力哪兒轉的動?”

“好歹……給我找頭驢?”

霍海:“那邊有蒸汽機,接着試一下。”

霍海不確定這玩意兒是不是壓縮機,還是以前看短視頻看過的有些工業級超級降溫結構一類的東西。

所以試一下準沒錯。

如果壓縮機這玩意兒,那空調豈不是不遠了?

霍海記得讀書時學過,空調一開始發明出來,是針對印刷環境不穩定來使用的。

目前這方面的問題,大漢反而沒遇上,可能是因爲印刷機結構不同的原因。不過空調要是發明出來,那必然是有很多大用處的。

而壓縮機也意味着冰箱有可能出現。

冷凍冷鏈雖然還差得遠,但畢竟萬事開頭難嘛。

看到霍海看上了一個研究,其他人都跟了過來。

一大羣人跟着,在蒸汽機上,找了半天,找到了尺寸適合的轉軸結構。

連接上之後,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這東西一頭吸入蒸汽機燃燒時,外部的熱氣,另一邊開始吹風。

這種機械結構的東西,是不存在延遲一說的,只要轉起來,馬上就能起到效果。

霍海伸手一摸。

冷風!

“你姓什麼?叫什麼?”

發明壓縮機的人被問懵了,然後反應過來自己的發明被看上了,興奮:“我沒有姓氏,我叫做奇。”

霍海拍了拍奇的肩膀:“以後你就信冷吧。未來大熱天的大家吹冷風時,一定記得你。”

“那我叫冷奇?”

霍海思索了一下:“不如干脆叫冷氣?這名字要不要改隨你便,至於姓氏,等着陛下給你賜姓氏吧。”

冷奇興奮的點頭。

霍海:“有沒有興趣到研究院去研究製冷設備?”

“製冷設備?”冷奇並沒有從壓縮機聯想到製冷設備。

冷奇想的是,現在的蒸汽機還有鍋爐房太熱了,如果有了這個壓縮機,加上繼續改進,未來肯定可以讓鍋爐房變得不熱。

不過他這個想法肯定走不通。

霍海:“既然能壓縮空氣製冷,那夏天三十多度的室溫降低到二十多度豈不是很正常。這可不只是享受,各種科研機構,製造機構,還有特殊環境下,都會需要。還有,如果繼續降低溫度,能否在夏天模擬出冬天的天氣,直接冰凍食物,藥物?甚至更多東西?”

旁邊有研究員:“還有冰凍鐵蛋,這樣軸承就更容易製造了!我們夏天沒法冰凍鐵球,沒法制造高精度軸承,現在用的軸承都是冬天做的,如果可以簡單的主動降溫,就可以隨時大規模製造軸承了!”

這要是成真的話,直行車真的要來了!

要知道現在的軸承製造就是同時採用熱脹冷縮,讓套筒和彈珠產生尺寸差異,然後用硬撞擊的方式打進去。

這個方法難的不是加熱外面的結構,而是冰凍裡面的結構。

現在這個問題似乎迎來了解決的曙光。

周圍很多研究員都收到了啓發:“如果可以控制室溫,那培養藥物的環境可就穩定多了,也許青黴素的提取大規模提取就要提前實現了!”

“如果可以冰凍肉類,並且大規模實現的話,那肉類運輸豈不是要簡單很多?”

看他們討論的熱切,霍海也不多說話,只是讓蔣不疑安排把冷奇拉到研究院去。

自己獨立一個人能研究出壓縮機來,這絕對是個機械天才。

有了更多專業人士輔助,加上更多的前沿科技的輔助,未來他搞不好能很快搞出空調。

有這個發明打底後,霍海對今天的大漢博覽會非常有信心。

很快,霍海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機械結構。

這個結構就像一個……有拉動結構的樂器大號,瓦加掛了一個煤氣罐,然後加了一個氣囊風箱。

霍海感覺這個東西有點眼熟,於是多看了幾眼。

但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因爲這個展位沒有人,所以霍海看了一會兒後,準備走人了。

這個時候,一個人急匆匆的衝過來:“大司農大司農!”

蔣不疑看他莽莽撞撞的,直接攔在了前面。

暗中跟隨的一些護衛也現身擋在了前面。

這人大喊:“這是我的發明,我給大司農您演示一下!”

霍海:“放他過來。”

人放過來後,霍海纔看清。

這人感覺長得有點木訥,有一種21世紀大學生的感覺,不過他本人看得清肌肉鼓脹,有機械師的感覺。

就像是個天天纏電機的。

霍海打量着他,他也自己開口:“大司農,我叫樂鹿咼,這是我發明的東西。”

樂鹿咼指着一段結構:“這個是柴油氣化管路,是通用公司設計的,我這個發明使用了一部分他們的專利技術。”

霍海點頭:“一個複雜的發明,使用部分別人的技術很正常,只要你這個發明夠好,有用,那就沒什麼,無非就是量產後給他們掏錢罷了。”

樂鹿咼看霍海這麼說,鬆了一口氣:“我這裡還使用了研究院去年推出的氣囊結構,用來往管道送風。”

送風,柴油氣化?

霍海捏着下巴。

蔣不疑:“這兒是個灌體,這裡送風,另外一根管道是高溫氣化柴油的……這難道是個燃燒機構,燃燒氣化油?”

蔣不疑頓時反應了過來。

這東西既然是個封閉式的,那麼它裡面絕壁是有其他結構的,否則樂鹿咼不可能隨便就把它給封起來。

這難道是……

樂鹿咼:“我在研究機械結構的時候,發現一件事情,煤炭燃燒的大部分熱量其實是在燃燒室內部。”

“而蒸汽機利用的熱量,其實只是燃燒室外散的少部分熱量,加溫了水,產生的動力。”

“水加溫後會氣化膨脹,是可以作爲動力。”

“但,如果是油氣本身,燃燒後本來也會膨脹,而且這是在燃燒室內部發生的,動能應該遠遠強過蒸汽。”

霍海:“內燃機?”

樂鹿咼使勁的點頭:“對!”

“只是,每一次燃燒,都需要點火一次,但可以利用慣性結構,讓每一次燃燒後利用慣性活動腔體,抽入新的空氣混合新的氣化油,然後再次點燃。”

“除了點火結構之外,其他結構都很輕易就能完成。”

霍海愣住了。

沒想到真有人這麼快搞出了內燃機!

只是,如果點火結構不突破的話,這發明了等於沒發明。

樂鹿咼:“不過,這個轉軸轉四次才完成一個循環需要複雜的點火裝置,如果用另一種結構,就不需要了。”

霍海:“四衝程,兩衝程?你的兩衝程已經發明成功了?可以使用了?!”

樂鹿咼愣了一下,隨即臉色暗淡:“難道……大司農,研究院那邊已經有人發明了內燃機麼?我還以爲我是第一個。”

霍海擺頭:“還沒人發明出內燃機,根本就沒人研究這個,只是我……有時候設想過而已。”

樂鹿咼一聽沒人研究過,立刻來了興致,急忙介紹:“我的兩循環……按照您說的,兩衝程內燃機,已經完成了設計,可以使用。”

“我這個內燃機,可以代替小型蒸汽機!”

豈止是代替小型蒸汽機!

這是走歪路啊。

霍海:“內燃機代替小型蒸汽機是沒有前途的,我們今天會公佈一種新機械代替蒸汽機。”

“而你的內燃機,天生小巧,應該安裝在交通工具上,極大地提高運輸效率!”

樂鹿咼是自己研究這些的,對前沿科技兩眼抓瞎,他也不知道汽車方面的研究在研究院是重點項目。

現在內燃機出來,至少製造個老爺車拖拉機什麼的沒問題了。

當然,實際研究出來可能還要段時間,畢竟這玩意兒單缸可能並不是很強,還有他用氣囊輸入空氣什麼的結構,明顯是不靠譜的。

換成研究院最新的金屬材料,用上橡膠等東西后,看看他發明這個機構需不需要優化,能不能適配現在的底盤,估計這個過程不會太久。

沒想到,大漢的電機和內燃機,居然在同一天對外公佈!

這個發明的發現,遠比發現空氣壓縮機讓霍海激動。

這可是內燃機啊!

本來大漢的車底盤就一直在研究中,機械結構非常先進。

至少也是一戰之後的水平。

現在有了小巧的心臟之後,幾乎就是有了生命!

大漢的車製造出來應該就比前世頭三十年的內燃機汽車好得多。

畢竟前世頭幾十年的車技術完全被壟斷,一羣人在內部閉門造車。

而在大漢,大量的人都在研究底盤上的各種結構,甚至有軌電車已經問世有一段時間了。

霍海看樂鹿咼的眼神都變了。

樂鹿咼還不明白自己搞出了什麼跨時代的發明。

只看見霍海還說:“未來也許人人都會有一輛車,而車上都搭載的是你的引擎,內燃機。”

“當然了,二衝程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你得把你沒有點火裝置的四衝程給發明出來,然後和研究院的同仁們一起研究如何把它適配到車上,船上。”

甚至是……飛機上。

內燃機都要出來了,飛機還會遠嗎?

發現內燃機後,霍海就沒有興趣關注別的了,但還是一邊帶着樂鹿咼聊天,一邊查看別的技術成果。

好傢伙,成果還真的是豐富!

有人獨立使用化工技術,在煤焦油中提取了樹脂。

這雖然是研究院已經完成過的事情,但是技術沒外傳,獨立研究出來,足可以說明這人在這方面的天賦了,又是一個苗子。

還有人搞出了雙面合頁結構鎖。

有人搞出了滑板。

有人搞出了噴壺結構!

而最讓霍海沒想到的是,路博德回到了長安,這傢伙居然搞了個展廳,展示巴氏消毒法!

不過現在不叫這名字了,叫路博德低溫消毒法。

一路逛下來,霍海都沒想到,大漢的科技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雖然大量的東西還處在舊時代,但是前沿科技探索的非常深入!

而這些,都還是今天這場大漢博覽會的前菜。

天色逐漸變晚,興奮的人羣,從對科技的興奮,轉化爲對晚宴的興奮。

今天劉徹要親自到場,大家當然很有興趣。

他們卻沒想到,更震撼的東西,即將到來!

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4.第4章 和賦聖中門對槍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62章 人血饅頭第40章 留名青史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7章 霍海真猛男!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14章 霍海回霍府第60章 地怒狗怨第102章 悠閒日子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4.第4章 和賦聖中門對槍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111章 股東大會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84章 鉅子鋸子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28章 招募門客第46章 農學實驗123.第123章 石家大孝子第58章 橫着宮豎着宮?第215章 (大章)大漢青年第50章 長安萬年第22章 擅長捅婁子第78章 醫學研究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82章 一塊臘肉引發的戰爭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65章 美鍋隊長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162.第162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175.【12月抽獎活動】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17章 古今咸陽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52章 奇葩政令195.12月中獎名單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46章 農學實驗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242章 研究猴子第47章 就叫熱量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143.第143章 (大章)霍氏銀行123.第123章 石家大孝子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7章 霍海真猛男!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68章第39章 全面啓動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89章 天命人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