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

股票交易中心側樓的二樓,劉徹照例在這兒俯瞰下面的情況。

不同的是,這一次,劉據也在這裡。

劉徹意識到霍海有心推衛長公主上位後,就更多的提點劉據了。

實際上,劉徹提點劉據的行爲,就是認可霍海讓衛長公主挑戰皇權的行爲。

如果劉徹要制止,早就制止了,之所以幫劉據,就是感覺劉據贏不了,所以要親自上手來讓劉據去抗衡劉憐。

正看着呢,桑弘羊把內燃機的發明講給了劉徹和劉據聽。

聽完之後,劉徹愕然回頭,十分驚喜。

而劉據瞪大了眼睛,然後表示不屑。

劉徹:“真的?”

桑弘羊:“的確是能運轉,千真萬確,不過根據大司農的說法,這種結構有缺點,需要攻克另外一種四衝程結構才能實現使用。”

劉徹:“四衝程?”

劉據聽了桑弘羊的描述,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шшш ▲тTk án ▲co

就在旁邊的黑板上畫了起來:“大概是這樣的。”

吸氣衝程,下面的腔體內部轉子運轉到遠端的時候,上方內燃室空間變大,入氣門打開,自然就會吸入空氣,以及氣化的燃氣(柴油、汽油)。

壓縮衝程,因爲慣性,轉子繼續轉圈,轉了半圈時,這個時候把混合了空氣的氣化柴汽油給壓縮在很小的範圍內,這個時候點火。

極小的空間內,混合了空氣的氣化柴油汽油轟然爆炸。

做功衝程,爆炸推動着轉子轉圈,轉子上鍊接的傳動機構,爲內燃機外部提供動力,也就是提供蒸汽機一樣的動力。

而這一次爆炸結束後後,轉子還有非常強勁的動能,繼續根據慣性轉圈。

轉動第個半圈時,燃燒室壓縮,入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把燃燒的廢氣排出內燃室。

這個時候,一個燃燒全過程就完成了。

接下來在慣性下,轉子繼續旋轉,就是第五個半圈吸氣,第六個半圈圈吸油氣,第七個半圈轟然爆炸,第八個圈排出廢氣。

這樣循環第二次,如此往復發動機就一直在活塞上下做功。

劉徹光是聽,是沒聽懂,但是劉據給講課之後,就聽懂了。

聽懂之後,劉徹:“那太好了!”

劉徹當然覺得太好了。

自從化石燃料出現了化工之後,劉徹就徹底知道了石油和煤炭的好處。

不說別的,光是煤油這一項,就讓漢軍對其他國家的軍隊擁有了碾壓性的補給能力。

而石油的化工,讓劉徹非常的看重。

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石油焦、液化氣等石油產品,都是從石油裡面提取出來的。

目前來說,重油即將作爲全新的北方鐵路的能源。

液化氣已經在大規模使用了,石蠟和瀝青的用量最大,這幾年修房子就在不斷地使用這個,之前在神木,開採的那點地表石油,提取完的物質,就剩下汽油柴油了。

讓劉徹頭疼的是,這些油,它沒用!

最多就是做暖氣的通用公司,製造了一些氣化柴油的結構,用來進行小規模工業生產。

可是,這種結構都是需要預熱,然後才能使用的,非常麻煩,維護很難。

關鍵是,製造起來價格昂貴,作用相對較小。

要知道煤炭可是很便宜的,誰又會安裝個氣化柴油蒸汽機去搞生產呢?

所以,石油中的柴油汽油,對目前的大漢來說,那就是廢物,而且是有重污染,明知道有點用但不知道具體能用到哪兒,只能貼錢生產罐子封存的廢物。

現在,這個問題終於解決了。

劉徹很清楚,運輸行業就是現在大漢一切的基礎。

如果內燃機可以用在馬車上,那意味着……馬退休了!

以後,每輛車都可以用內燃機驅動了!

以前的燃氣機那叫一個複雜,蒸汽汽車需要預熱好久才能出發,一旦蒸汽放光了,那就完蛋。

而內燃機的結構明顯不同,內燃機的運轉形式是混合了空氣的燃氣爆燃,推動活塞。

這樣的結構,絕對不存在什麼預熱,就算有,也最多預熱幾秒。

也就是在沒有燃燒動力推動活塞時,人力轉動活塞一會兒,也就點燃了。

這樣一個東西,是可以隨時啓動隨時走的。

這便捷性,必將能夠普及。

雖然目前技術上肯定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

但是,只要有了方向,未來必然要進步到這一天的,而且時間不會太久!

劉徹明白,這一天不久後就會到來,石油居然從頭到尾所有東西,都能使用,居然沒剩下什麼!

這真是個大寶貝啊!

而與劉徹的激動相對的,是劉據的不屑。

劉據認爲內燃機有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石油開採很難。

劉據瞭解過,生產石油的地方很少,而且石油一般都在地下很深的地方,老大漢範圍內,地表石油,只有神木和隴西兩個地方有。

Wшw ☢тTk дn ☢¢ O

這點石油夠幹什麼?

也就是說,用石油還需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從其他地方挖出來,然後運輸到長安這些消耗汽油的地方。

而電能就不同了。

全大漢,到處都是煤炭,現在發掘的煤炭,簡直是數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些煤炭,可以到處開火電廠。

火電廠搭建線路,搭建在整個大漢的土地上,電車只需要掛着電,就能跑。

爲什麼要發展內燃機汽車?電力汽車纔是未來!

劉據:“內燃機汽車是沒有前途的,電力汽車纔是未來。”

劉徹回頭看向劉據:“?”

劉據:“開採石油和運輸石油,需要太多人工了,開採煤炭就要簡單很多了,只要有電廠,城市裡隨時都有電能,就可以運轉電車。”

劉徹看了看劉據,沒有說話。

以劉徹的腦子,第一時間就想到一個問題。

倘若有一股叛軍,跑去沒有架設電線的高地,野外,佔據着,你該怎麼用電車去運輸戰略物資?

比如敵人佔據了霸上,你先用電車運輸大炮到霸水下游,然後人力抗上去?

而內燃機汽車就不同了。

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有路就能跑。

直接拖着大炮到敵軍面前,一輪炮轟。

從長安出發,三小時就能解決長安百公里範圍內任何叛逆。

光是這一點,內燃機汽車就比有軌電車好用不知道多少。

而汽車運輸最大的特點是方便。

假設有軌電車線路AB是固定線路。

一個商人,倉庫距離A點一公里,而店鋪距離B點一公里。

如果是有軌電車,他就需要找人用人駝馬扛的方式,把貨物從倉庫搞到A點,然後到了B點後,又讓另外一批工人,從B點人扛馬駝到店鋪。

這個過程有多複雜?

如果是內燃機汽車,倉庫上貨,店鋪下貨就行。

這裡面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馬路修好後是萬能的,人可以走,車可以走,什麼都可以走。

而電路作用是單一的。

電路太貴了,不可能修馬路的地方都修電路。

還有,倘若相對方向的車面對面撞車怎麼辦?

使用電路,分不分公私?

朝廷的車是不是優先用電?普通人的有軌電車是不是次一等權利用電?

這些麻煩事兒就註定了有軌電車永遠沒法和內燃機比。

甚至不如內燃機一根毛。

但是,劉徹並沒有說出來。

劉徹只是看着劉據。

劉據並沒有一個作爲掌權者應該有的思維,他沒有從人性的角度看問題,也沒有從經濟角度看問題,而是先從技術的角度看問題。

從技術上,電機好像要比內燃機好用,開採煤炭比開採石油簡單。

但,在電能夠儲存起來在車上,讓車子可以自主去任何地方之前,內燃機汽車怎麼看也要比電車好啊。

倘若劉據成了皇帝,未來遇到這樣的巨大的十字路口,他走錯路的概率是否太高了?

劉徹在思考這個問題。

其實劉徹屬實是想多了。

科學上的事情,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對錯。

對於決策者而言,做錯選擇纔是常態,哪有人每次做決策都做對的?甚至做決策做對一半以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任何決定,在事後看來都會是有問題的。總是有各種各樣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每個人做了任何決定,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事後都會想‘我當時要是不這麼選就好了’。

事實卻是,就算當時選了另一條,最終依舊是會想‘我當時要是不這麼選就好了’。

所以,根本沒有什麼最優解。

只是劉徹自己擁有比別人聰明的多的頭腦,能夠冷靜地分析出每個選項最終獲利是多少,哪一個獲利有明顯優勢而已。

別人只能模糊的感覺到不同,而劉徹可以量化出不同。所以別人看的很模糊的事情,在劉徹這兒是可以分出輕重緩急的。

這就是劉徹厲害的地方。

但劉徹要想接班人有這樣的能力,那就是在做夢了。

問題是,整個朝廷,是全天下的聰明人聚集在一起。

特別是霍家三兄弟這樣的,給劉徹了一種錯覺,‘生個聰明孩子很簡單’的驚天錯覺。

劉據好歹也是個很聰明的人了,走在技術前沿,他並不知道他爹正在懷疑他的智力。

此時劉據還在興奮的講述電車的優越性。

“電機的靜謐性,是蒸汽機和內燃機永遠無法比擬的。”

“內燃機複雜的機械結構,註定了起步階段將會來的非常緩慢,而電機,將會很快。”

“父皇你能想象嗎,現在的火車,轟隆隆的只響不跑,慢慢悠悠的前進半里地後速度才提升一點,跑了四五公里速度才緩慢的提升上來。而以後,短短几百米,就已經是現在火車速度的一倍,兩倍,甚至四倍,八倍了!”

劉徹點頭: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鐵路上建立電火車倒是有可能,公路上建立電火車,絕無可能。

因爲大部分時候,鐵路上的車,各跑各的,而公路上的人可就不是這樣的了。

根據劉徹的統計,上路的人中,七成人正常點,三成腦子有毛病,有嚴格的規定,他們並不遵守。

就算被抓到,他們也不會後悔違規被抓,只會後悔在遇到檢查時沒有藏好一點。

就這些玩意兒在,要是道路上所有車都是有軌電車,那就等着每天堵死不能動吧。

哪怕是以後能發明無軌電車,也沒用。

除非發明儲能電車。

可惜的是,劉據似乎沒想到這一點。

劉徹思索了一下,開口:“等你姐夫上來,看來他怎麼說。”

聽劉徹這麼說,劉據也很好奇霍海會怎麼說。

過了一會兒,在天即將黑下來之前,霍海來到了這邊和劉徹匯合。

看到黑板上的四衝程示意圖後,霍海有點意外。

這玩意兒自己一開始都記錯了,是看到兩衝程實物圖,纔回憶起的四衝程結構圖。

雖然這玩意在後來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必學項目,但是在霍海讀書的時代可不是必學科目,霍海也是看視頻看來的。

看的是內燃機翻新修復視頻。

劉徹:“你怎麼看內燃機汽車和電車?”

霍海馬上就意識到了是劉據的問題,回頭:“太子,你覺得呢?”

劉據:“電車成本遠比內燃機車低。”

霍海和劉徹同時擺了擺頭。

劉據愣了一下,詢問:“姐夫,你不覺得?”

霍海:“如果全大漢,只有長安用車,車的數量在五千臺以內,走固定線路,做公共交通汽車,就跟城際鐵路一樣,在長安織成交通網,那電車成本遠比內燃機汽車低。”

“可如果是全大漢數百個城市都用汽車,甚至城際之間,到處都有汽車跑,那肯定是內燃機汽車便宜。”

劉據:“可是,電機對內燃機擁有巨大的優勢,電車對內燃機車也應該有巨大的優勢。”

霍海擺頭:“這是兩碼事。”

“電機有優勢,不代表電車就比內燃機車有優勢。”

“就好像,重鹽的火腿比輕鹽的臘豬腿貴得多,但如果是和齁鹹的海帶一起燉,那肯定是臘豬蹄比火腿香。”

“就好像吃粥的時候,鹹菜比紅燒肉靠譜。”

“合適纔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好的堆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劉據:“好就是好。”

霍海很無奈:“一百年內,內燃機把電車吊起來打,一百年後,究竟是怎麼回事,我說不準,起碼我是看不到了。”

上輩子本來能看到的,突然穿越了,也就沒機會看到了。

劉徹補充:“你姐夫看不到了那你也看不到了,你比你姐夫小不了兩歲。”

劉據有點生氣,因爲他覺得自己在這個領域屬於專家,他的權威性應該在霍海之上的。

霍海看劉據不服氣,詢問:“我問你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果電車馬力增大,速度變快,如何保護內部乘客的安全?”

劉據:“把木車廂換成鐵車廂。”

霍海:“好,第一個問題,如果電車漏電,鐵車廂漏電,如何保護裡面乘客安全。”

劉據:“……”

霍海:“第二個問題,如果電機速度快起來了,而有軌電車的鐵輪打滑,怎麼處理?”

劉據:“噴砂,別以爲我想不出這個辦法,我是獨立於研究院的鐵路設計之外自己想到的。”

霍海:“好,鐵路噴砂就噴了,城市道路噴滿了沙子,掃不掃?如果車流太大,在白天沒時間掃,凹陷噴滿了,脫軌怎麼辦?”

劉據:“……”

霍海:“第三個問題,如果全城大停電,滿大街的車堵住了道路,電力搶修沒辦法運輸設備到線路損壞處怎麼辦?”

“第四個問題,如果一輛電車短路,導致附近的線路都沒法使用,結果大量電車拋錨怎麼辦?”

大規模使用有軌電車,絕無可能。

霍海繼續:“第五個問題,如果是上坡,電機失去了動力,無法抑制反轉,導致車往後滑坡怎麼辦?”

這個問題,連2024年的車都沒解決,更別說現在了。

劉據聽得頭都大了。

霍海還有問題呢:“如果城市裡,某個地方舉辦盛會,就如同今天的大漢博覽會一樣。那全城的電車都往同一個方向跑,導致這半拉城市電壓不穩,用電壓力超過了平時負荷好幾倍,結果誰都用不了電,都拋錨怎麼辦?”

這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了,是人性問題。

馬上就要到終點了,誰退出,誰繼續享受電?

這種情況下願意退出的永遠都會退出,這種情況下,硬撐的人永遠都會硬撐。

最後豈不是變成了城市裡只有臉厚的人才能開車,臉皮薄的人寸步難行?

劉據:“我還是覺得電車好。”

霍海:“你是不是準備做一家車廠,叫做奔馳?”

劉據點頭。

霍海:“聽我一句勸,這個牌子命中註定適合做油車。”

劉據很無語:“姐夫你怎麼還算上命了。”

霍海聳肩。

霍海上來就勸,整個過程劉徹都看在眼裡。

霍海幾乎把電車的所有問題都告訴了劉據,一點沒藏私。

甚至,霍海看到的問題,比劉徹看到的還多出一倍不止。

這讓劉徹舒服了不少,雖然霍海有心幫老婆爭皇位,卻沒有放棄太子的意思。

要知道霍海當初可是歷任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府詹事!

曾經每隔幾天就要給太子上一課。

現在,霍海依舊不藏私。

讓劉徹頭疼的是,劉據居然認死理。

劉徹忍不住開口:“有時候,最好不一定是真好,也有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對於皇室乃至皇帝來說,絕大部分決策,要考慮不止一個因素,要首先就從全局上來考慮問題。”

“有時候,局勢所迫,甚至需要選一個完全錯誤的答案出來。”

劉據:“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劉徹看向劉據,很好奇,如果有一天,劉據知道力學三大定律,居然是他董師傅搞出來的之後,會怎麼想?

想到這裡,劉徹又想起,董仲舒去研究新的理論去了,似乎有點瘋魔狀態了。

本來氣色好着呢,比老來得子的司馬相如都好得多,結果最近看上去人有點迷糊了。

劉徹擺了擺頭:“聽說董偃回來了?”

霍海點頭:“董偃回來述職,在總攻之前就回到了長安,現在在長安擔任西安門校尉。”

這個西安不是後世的西安。

長安城的南門叫做安門,而南偏西那個門兒,就被偷懶取名爲西安門。

董偃回來後,就在那兒做校尉。

那個地方,是劉徹最少走的門。

霍海拍了拍大腿:“對了,董偃在長安開了一家野外用品店,售賣在草原上流行的各種工具,帳篷一類的東西。”

“他可能是想把這個做成奢侈品,還找了一些探險家給自己的產品代言,還贊助了一個要去南美探索的探索隊,對了,還有去南海的探索隊,不過南海的探索隊是小船出去的,估計很難有成果。”

劉徹叉腰:“你答應過他如果跟竇太主分開,就不爲難他是吧?”

霍海點頭:“說到做到。”

劉徹:“你是不是看竇太主最近身體不太好,怕她去北方把董偃帶走,所以故意讓董偃回來的?”

霍海愣了一下,擺頭:“沒這個意思,都是董偃自己選的。”

劉徹點頭:“董偃好歹是朕的朋友,你就瞎整吧。”

看着外面的天色,霍海打岔:“陛下,似乎差不多是時候了。”

劉徹點頭:“走,下樓。”

樓下,大量的觀衆實際上都已經等不及了。

他們都聽說過重頭戲是在天黑後。

但是此時真的天黑了,大家又不爽了。

這煤油燈都沒有,燈籠都不點一個。

本來還以爲有燈會呢,結果啥都沒有。

搞什麼啊!

還夜宴?摸黑吃飯?

不過,依舊有那眼尖的,藉着一點點的微光,看到了劉徹。

“陛下!”

“陛下來了,重頭戲要開始了!”

現場,突然嘈雜了起來。

但,大多數人轉過身來,都面向劉徹所在的高臺後,嘈雜聲越來越大了。

“到底是什麼重頭戲啊?”

“我滴個乖乖,今天看到的高科技產品太多了,什麼東西能在今天當主角兒啊?”

“誰說不是呢,今兒個長見識了。”

“搞啥子喲,咋個還不宣佈勒?”

劉徹和霍海此時站在高臺上。

劉徹:“你說有了大功率電燈後,燈塔能照耀多遠?”

霍海:“多大功率?”

劉徹啪嗒拉開了電燈開關。

這一瞬間,一道光在高臺上亮起。

現場的嘈雜,在一秒鐘內,消失的無影無蹤。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因爲黑,所以亮處更明顯了。

因爲天黑,所以大家看燈看的很清楚。

那是穩定的,沒有任何晃動的一縷光。

沒有點火的過程,不是油燈,光亮是朝下的,不是油燈那樣朝上的。

那是什麼東西?

爲什麼那個東西可以發光?

劉徹拉開了面向公衆的第一盞燈。

霍海也拉下了一個開關。

四處懸掛的彩燈一個個點亮。

最近一年比較流行的彩色玻璃,被拿來做成了電燈。

不過更多的電燈,是佈置在整個廣場的四處,包括人羣的上方。

所有人看到周圍突然亮堂了起來,突然擡頭看去,看向了那些迷人的光亮。

“這是……”

“什!麼!”

人羣中,有人看向了霍海。

霍海曾經寫過一句詩,形容孔夫子,霍海說自己最崇拜孔子,把孔子叫做聖人,給孔子寫了一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可惜,仲尼也沒辦法驅散長夜。

但,霍海可以。

這是從人類誕生以來,在無數個夜晚中,點亮的第一束真正的穩定的光。

天地黑了無數次,驅散黑夜第一次。

劉徹舉起電喇叭:“喂喂,聽得見嗎?”

音響:“茲~呀~茲!茲~!”

劉徹很無奈:“現在的電喇叭還不夠好,勉強能用,你們勉強聽一下。”

現場轟然沸騰。

“這是什麼?!”

“這是什麼光?這又是什麼聲?!”

“笨蛋,這是智慧的光芒,是科技的迴響!”

劉徹:“你們看到的叫做電燈,使用的是電能,簡單來說,蒸汽機就是在鍋爐下燃燒,在鍋爐上截取動力使用。而電能就是在幾條街幾十條街之外燃燒煤炭,截取動力在幾十條街之外的這裡使用。”

這麼簡單的描述,讓所有人都對電能馬上有了清晰的認知。

單手叉腰的劉徹:“大漢第一場博覽會,當然要有一個重量級的展品推出,纔夠分量。”

“歡迎來到……電氣時代!”

蒸汽時代纔來臨不到十年,已經讓每一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年前,幾乎每個普通人都不太吃得飽飯,雖然糧食產量夠,但實際上糧食要拿來幹很多事情。

而那個時候,普通人冬天禦寒,基本靠抖。

長安城買一捆柴火的價格,能要了半條老命。

十年過去,穿着厚棉服,就算已經入夜,站在這裡也沒幾個餓肚子的,這年頭誰還吃不飽飯啊?平時吃得多,餓個頓把頓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要人命了。

吃得飽穿得暖,能讀書,能賺錢,甚至能吃到幾千公里外送來的水果,以前那是皇帝都吃不上的東西。

能吃上東海送來的海鮮,吃上西域送來的葡萄,吃上北方草原的羊,喝上南方成都送來的茶。

這年頭誰還沒兩雙狗皮豬皮皮鞋?如果沒有,那這傢伙肯定是穿的小羊皮,太奢侈了。

這年頭,有的人啃骨頭把牙崩了,都是偷偷僭越換的大金牙。

就這麼一個恐怖的蒸汽時代,是十年前根本就想不到的好日子啊。

然而,今天,皇帝陛下親自宣佈,蒸汽時代又是過去式了,歡迎來到電氣時代!

所有人都被震撼着。

劉徹說完,就把喇叭丟給了霍海。

這玩意兒音響距離自己太近了,劉徹自己先聽不下去了。

這喇叭,比霍海這輩子聽過的最炸的麥,都要炸裂。

霍海也不想多說,拿起喇叭:“電,有很多妙用,今天只是個開始!”

“但一開始,就要讓大家知道好東西的壞處。這電力是好,但是這麼大一股能量,就不是肉體凡胎可以接受的。”

“電力需要絕緣的物品,比如橡膠來隔絕,電線上,就是橡膠以及橡膠混合物。”

“而如果不隔絕,那效果就是……”

臺上,一頭豬被牽了過來。

萬衆矚目之下,這頭豬這輩子,直了。

都冒青煙了!

“我曹!”

“這特麼,摸一下就沒了?!”

“我知道了,之前那個偷銅線的,就是被電死的吧!”

“嘶,誰要偷這個?反正我是不要!”

霍海:“別說是豬,就算是牛~”

一頭牛被電的吱哇亂跳。

“這頭牛真慘,那豬倒頭就睡,這牛頂得住,越頂得住越痛苦。”

“我聞到燒烤的味道了,原來烤牛肉是這個味兒啊。”

“都焦了!”

霍海繼續:“這做實驗的豬牛羊,就是告訴大家電的威力,不是專業人士,一定要在指導下用電,不要直接接觸裸露的電線!”

“好了,再來一頭羊,給高祖老人家籌齊,送過去,讓高祖老人家也知道咱們大漢子民用上電了。”

霍海插科打諢,讓害怕的民衆們笑了起來。

看霍海這樣的專業人士,並不是很怕電,大家就明白了,反正就是不懂,就有很大的危害,懂,就問題不大唄。

霍海也不多廢話:“從明天起,全長安開始逐步鋪設電力系統,修建火電廠,水電廠。”

“之前因爲電力的特殊性,由我親自下令,封鎖電力設施和這方面的科學知識外傳,明天,科學報將會公佈電磁專刊,讓大家瞭解這幾年的發展。”

“那麼……在看到報紙之前,有請電磁理論的發現人,法第,來給大家講一下!”

霍海說的時候,喇叭稍微好點了,沒那麼刺耳,所以多說了幾句。

但說多了,還是眼冒金星。

最終還是把喇叭丟給了法第。

當初的青年,如今已經是個中年了。

法第其實很想拉上董仲舒一起登臺。

可惜董仲舒不來。

法第拿着話筒:“首先,電磁理論並不是我一個人發現的,在這裡要感謝我長期以來的研究夥伴合作伙伴和朋友,牛董先生。”

“哦,先生這個詞,就是先於我生,還有能力在我之上的意思,是我請教大司農後,讓大司農量身定做的一個尊敬詞。”

“牛董先生因爲某些原因,不想曝光在公衆面前,所以,在研究院內部每次這樣的會議都由我獨享這份榮耀。”

“而今天……”

法第說了好多好多。

雖然刺耳,但第一次聽到這神奇的聲音放大器,觀衆也是強忍着聽完了。

越聽越覺得神奇。

甚至多年耳朵不通的毛病,都給震通了。

燈光璀璨,妙音神奇。

這是很多人對這夢幻的一晚的記憶。

其實在霍海看來,這一晚燈光黯淡無光,勉強能用,聲音更是不堪入耳。

但霍海比誰都知道,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從來到這個世界,到走到電力時代公佈的第一天,霍海用了十年。

只算來到長安之後,都已經九年了。

這第十個年頭,霍海就這樣坐鎮大司農府衙,眼看着長安的房子一所一所點亮。

長安的街道,一條一條點亮。

長安的城區,一片一片點亮。

不止長安。

燈光沿着鐵路,在呼嘯的火車頭上,驅散黑暗。

燈光沿着海岸,在呼嘯的海浪崖頭,照亮前路。

第84章 鉅子鋸子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36章 經濟理論第29章 卜式哥們兒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111章 股東大會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197章 (大章)啊?我反對!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5章 你缺鋅第81章 劉徹悟道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104章 浮法玻璃(萬更求訂閱)第58章 橫着宮豎着宮?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41章 白話運動第36章 經濟理論175.【12月抽獎活動】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26章 圖窮匕見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255章 (大章)腰王與泰山與火三輪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81章 劉徹悟道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第7章 霍海真猛男!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第241章 謀國還是爲國謀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48章 爲了尊嚴第53章 各有打算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74章 天造地設第48章 爲了尊嚴第50章 長安萬年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9章 萬人空巷!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76章 未來想象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27章 李廣難封第12章 學習?學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