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

bookmark

李貴妃雖然已經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但其實今年也就二十四歲罷了,放在高務實前世,幾乎還能被當做小姑娘。而高務實前世一直在機關單位工作,打交道的大多都是些四五十歲的老幹部,就越發覺得這位貴妃娘娘還很年輕了。

不過他也知道,別管人家看着是不是顯小,身份地位擺在這裡,多看是肯定不行的,雖然自己眼下只是個小孩子,但老盯着人家貴妃娘娘瞧,沒準也會惹人不喜,所以他也只是打量了一眼就把眼神挪開。

目光一轉,望向太子朱翊鈞,卻見朱翊鈞也正朝他看來,見高務實眼神一轉到他身上,朱翊鈞還衝他微微一笑。看得出,朱翊鈞對他的觀感應該不差。

高務實也衝朱翊鈞微微一笑,但心裡卻在嘀咕:我上次那番話可是別有他意,希望你沒有真跑去向你父皇獻策,要不然消息傳出去,我小高先生的名聲可就不保了,回去會不會被高拱罵倒是不好說,但估計至少能被其他文官們罵死。

這時隆慶帝又開口了,他笑着道:“今日請諸位小卿家來所爲何事,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朕就不多費口舌,先給你們介紹幾位國朝才學之士……呵呵,本來你們今後也都有機會稱呼他們一聲前輩,不過這次提前了一點,你們之中今日便會有一人,得以稱他們一聲老師了。”

高務實等人聽得都是微微一怔,然後如高務實、葛曦、李思誠等腦子反應快的,立刻就已經明白過來:皇帝把接下來太子出閣讀書預定的經筵日講官也叫來了。

其實朱翊鈞很小就接受了簡單的啓蒙教育,“自四歲已能讀書”。隆慶二年,年方六歲的朱翊鈞被立爲皇太子。他的性格在這個年紀也算得上沉穩,很受父皇隆慶帝的喜愛和重視。隆慶帝曾經在宮中馳馬玩樂,朱翊鈞見了,就勸諫說:“陛下天下主,獨騎而騁,寧無銜橛憂”,皇帝因而對他大加誇獎。

包括前不久陳皇后生病,退居別宮,朱翊鈞則每天早晨都隨生母李貴妃前往問候起居。“後聞履聲輒喜,爲強起。取經書問之,無不響答,貴妃亦喜。由是兩宮益和”。

隆慶三年正月,朱翊鈞已經七歲了,按照此時的習慣做法,應該出閣講學,接受正規而系統的儒家教育。爲此,禮部尚書高儀上書,提出皇太子出閣講學的建議。隆慶擔心兒子就學受累,就主張等到皇太子年滿十歲再出閣講學。

但等高拱起復回京不到半月時,也就是隆慶四年正月,張居正這個善燒冷竈的輔臣因爲少了趙貞吉的壓力,有空想點正事了,於是上疏道:“遠稽古禮,近考祖制,皆以八歲就學。蓋人生八歲,則知識漸長,情篤漸開,養之以正,則日就規矩;養之不正,則日就放逸,所關至重也。”

所以他認爲皇太子朱翊鈞“正聰明初發之時,理欲互勝之際,必及時出閣,遴選孝友敦厚之士,日進仁義道德之說,於以開發其知識,於以薰陶其德性。庶前後左右所與處者皆正人,出入起居所見聞者皆正事。作聖之機,以豫養而成;天下之本,以早教而端也。”

儘管張居正的主張合情合理,但隆慶帝愛子心切,仍然堅持要等到皇太子年滿十歲再出閣講學。而歷史上,這事就到此爲止了,因爲作爲隆慶最重視的信臣高拱沒有對此有太多表示。

但這次則與歷史有所不同,高拱在高務實的勸說或者說慫恿下,也把對太子的教育和影響放在了心上,而且出乎高務實預計的是,他要麼不插手,一旦插手其中,就比高務實想象中還要深入不少。

深入的體現,馬上高務實就發現了。

因爲隆慶帝向孟衝招了招手,孟衝便走到殿門口大聲宣旨:“宣——禮部右侍郎申時行領陳經邦、沈鯉、許國、顧養謙、張位、陳於陛覲見——”

孟衝話音剛落,便見一位身材瘦小的紅袍文官,帶着幾名綠袍文官進殿。

紅袍文官正是申時行,他領銜上前拜倒,口中道:“臣禮部右侍郎申時行,領太子經筵日講官陳經邦、沈鯉、許國、顧養謙、張位、陳於陛覲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隆慶一臉和氣,甚至特意起身,道:“今日不比往日,諸位愛卿不必多禮。”這時太子與李貴妃也都跟着他起了身,隆慶又轉頭朝朱翊鈞道:“太子,還不快些見過諸位老師?”

天地君親師,師雖在君下,但已經見了禮,作爲學生,朱翊鈞也不敢怠慢,連忙走下高陛,上前一一作揖見禮,口中足夠謙虛:“學生朱翊鈞,見過申先生。見過陳先生、沈先生、許先生、顧先生、張先生、陳先生。”

申時行等人也依例還禮,口稱不敢。

隆慶見見禮完畢,這纔將太子招了回去。他是個尊師道的皇帝,今天打算把戲演足,又大聲道:“來人,給諸位先生賜座。”

申時行等人吃了一驚,忙說臣等不敢。但隆慶哪裡肯答應,表示:“此非臣道,實師道也,諸位先生切不可辭。”他這一聲“先生”,明顯是站在“朱翊鈞的父親”這個立場來叫的,這並沒有問題,意思是今天咱們按照民間父子請西席先生的模式來辦。

申時行等人不敢再辭,只好千恩萬謝,稍稍把半邊屁股坐到內宦們連忙搬上來的錦凳上正襟危坐。

隆慶這才笑着朝朱翊鈞道:“剛纔也說了,這幾位就是你今後的先生們。太子,欽命知經筵事的是大學士高先生和成國公,一文一武,都是國朝柱石,這你都知道。不過他二位事忙,今日就先不請他們來了。申卿家是同知經筵事,今後你和他打交道的時間最多,一定要尊敬。另外六位,都是經筵日講官,也就是你的授業之師,切勿怠慢。”

朱翊鈞起身微微鞠躬:“兒子省得。”

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95章 破虜(上)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28章 恩憲?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35章 密奏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95章 成婚嘍!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41章 沒轍了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16章 推辭第129章 複雜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79章 瑤蠱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