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

“臣自編此冊,原是因自感讀書之時,典故頗多卻不知其出處,得家中長輩教誨,以爲自編著述,記憶尤深,故以一年時日編匯而成,名曰《龍文鞭影》。今初奉一篇,以請審閱。”

高務實的毛筆字還算不錯,而且他記得後世記載,說萬曆帝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其早年習字時先摹趙孟頫,後專章草。因此高務實今日也是投其所好,所用正是趙書筆風——畢竟朱翊鈞眼下年紀還小,不可能就已經開始學章草了。

高務實先於右手邊頂格寫下篇名“一東”,然後另起一行寫起正文:

粗成四字,以啓童蒙。經書暇日,子史須通。

重華大孝,武穆精忠。堯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禱雨,漢祖歌風。秀巡河北,策據江東。

太宗懷鷂,桓典乘驄。嘉賓賦雪,聖祖吟虹。

鄴仙秋水,宣聖春風。愷崇鬥富,渾濬爭功。

王倫使虜,魏絳和戎。恂留河內,何守關中。

曾除丁謂,皓折賈充。田驕貧賤,趙別雌雄。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巨伯高誼,許叔陰功。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鉢,仁杰藥籠。義倫清節,展獲和風。

佔風令尹,辯日兒童。敝履東郭,粗服張融。

盧杞除患,彭寵言功。放歌漁者,鼓枻詩翁。

韋文朱武,陽孝尊忠。倚閭賈母,投閣揚雄。

樑姬值虎,馮後當熊。羅敷陌上,通德宮中……

高務實所寫這篇,正是歷史上《龍文鞭影》第一篇“一東”。

他爲何要呈上這篇《龍文鞭影》的第一篇?

讓天下讀書的後人有更好的開蒙讀物?呃,那當然也是好事,但對於高務實這種人來說,把他的思想拔高到這個層次就有點過了。他最大的理想是救明,但救明的主因來自於民族感情,實際上並不見得是他的個人情操多麼偉大。這就好比前世抗日戰爭時期,仁人志士們爲了反抗侵略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那是不用說了,可就連很多流寇土匪也會逮着機會就陰日本侵略軍一把的道理類似。

高務實把《龍文鞭影》拿出來,主旨明顯不是爲了天下士人——他將來甚至是要逐步改革科舉制度的,對於讀書這塊哪有那麼重視?

他之所以拿出來這篇鉅作,爲的是自己的名聲。還是那句話,養望啊!

《龍文鞭影》的經典程度是不用多說的,記得他前世的時候,某年清華人文科學實驗班(經學)的招生,就要求考生能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和《龍文鞭影》。這說明什麼?說明《龍文鞭影》是絕對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鴻篇鉅製。

拿這樣一本開蒙讀物中的鉅作出來,既符合自己的年紀,又足以文驚天下,多好?關鍵是還不會涉嫌抄襲——這本書歷史上是明萬曆八年會試第一的蕭良有在任國子監祭酒後才寫的,而且後來還經過楊臣諍等人的改動,直到清朝時期還做出過校訂增刪才最後成書。

眼下高務實直接拿出完善版本,那還能不震驚文壇?

雖說只是個開蒙讀物,這要是高拱之類的學霸文宗拿出來當然也就那麼回事,但放在高務實這個年不足十歲的童子身上,那就萬萬輕忽不得了。

要知道,明朝可是經常出神童的。陳洽、邱濬、于謙、李東陽、商輅、楊慎……大明的神童簡直是一抓一大把,更神奇的是,拜大明朝廷用人習慣之福,居然很多都能混得很好。

所以,現在混個神童的名聲,那也是很重要的。在大明這個時代,有權當然最好不過,但光有權而沒有好名聲的話,你和孟掌印、馮廠督等人有什麼區別?他們說起來,哪個夠不上一個“有權”?

可反過來,你看看人家楊慎楊大才子,雖然倒了一輩子大黴,可他就算在西南邊陲說句話,天下士林不也得抖三抖?這就是“名”的好處、“望”的厲害啊。

高務實雖然早早就想辦法跟朱翊鈞拉近距離、搞好關係,但他又不是打算做個“倖臣”,自然也是要好名聲的。畢竟說到底,跟皇帝提前搞好關係只是他作爲一個後來人,深知明朝首輔名不正言不順,實際權力其實都在於皇帝是否認可和支持,所以想要今後有那麼大規模的改革,必須首先搞定皇帝,所以才孜孜不倦地去追求。

但與此同時,如果自己單靠皇帝的支持推動那麼大的改革,就算生前風光一世,將來被人事後清算那基本上也是九成九。因此,他還需要有足夠的名望——譬如王安石那樣,司馬光作爲王安石最大的政敵,司馬光的學生說王安石的壞話居然還被司馬光當面不留情面的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死後頂多被人說一句“雖是好心,辦事操切了些”,而不至於被打成奸佞,子孫後代都擡不起頭。同時,改革的成果也纔有更多的保留。

巳時一刻,高務實“交卷”。馮保親自上前取了高務實的文稿,拿去一邊裝訂糊名。巳時三刻,最後一個交卷的張簡修也上交了文稿。

午時一刻,高務實等人留在偏殿等候,聽到隔壁主殿中顯得有些喧譁。高務實就當沒聽到,繼續跟身邊的葛曦和馬慥閒聊。

三人甚至還頗有興趣的聊起了前幾天京師盛傳的“高公子借兵助剿,劉都督神威懾寇”的事。高務實聽了他們這個說法才知道,合着這事情都被“寫成段子”,拿出去被人當做故事講了,不禁有些好笑。

不過,這是好事,而且本身也是高務實刻意放出的風,只不過這件事的傳播速度和範圍能這樣了得,還是稍稍出乎他的意料。但想想也不奇怪,這年頭的人娛樂生活比後世之人差得遠了,對於這種事情,有興趣也正常——更何況大明曆來喜歡出神童,導致明人對於神童的接受程度很高,也很喜歡傳播這類消息。

高務實跟葛曦、馬慥、李思誠、呂興周、申用懋都互相交流了一陣,雙方都表示不管今日是誰被選中,自己等人將來都要多走動聯繫,高務實甚至張簡修和趙祖蔭都說了這話。

張簡修雖然文才可能不怎麼樣,但對高務實的態度倒還算客氣,甚至有些親近之意,高務實估計他父親在他面前所展露出來的態度,大概都是與高拱關係甚佳的模樣。

趙祖蔭的態度就差了不少,說頤指氣使倒不至於,但也有些眼高於頂的意味,別人說三五句,他能答上三五個字就算不錯。

高務實仗着當年做秘書鍛煉出來的演技,還能捏着鼻子跟他客套幾句,葛曦卻在一邊不斷皺眉,李思誠則說不了幾句話就閉口不談了,申用懋則乾脆板起臉來拉了拉高務實的衣袖,示意他別跟這個目空一切的人說了。

又過了一會兒,孟衝帶着馮保一起過來,孟衝一臉笑容,道:“奉旨,宣高務實覲見。”

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12章 東返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87章 “生意”第215章 大燈泡第112章 入城式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87章 “生意”第027章 倒潘第129章 關係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06章 弒嶽(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289章 封賞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42章 纖幫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95章 破虜(上)第162章 二段擊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073章 召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