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

既是宣高務實覲見,說明今日遴選太子伴讀之事大局已定。

高務實雖說面色平靜,但其實心裡還是很不爭氣地跳了幾跳。不過,也不怪他會這般激動,畢竟這件事算起來正是他爲了改變大明所做出的第一個正式動作,不敢說意義重大,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今總算是開了個好頭。

高務實稍稍整理了一下儀容,周邊的諸家子弟就神色各異了。剛纔與高務實頗爲聊得來的葛曦、馬慥、呂興周等人紛紛上前向他道喜,看起來並無太多別的意思;李思誠、申用懋二人雖然略有遺憾之色,也還是微笑着恭喜他。

張簡修看起來有些糾結,苦着臉向高務實先道了個喜,然後道:“高兄,你此番回去想是好交差了,小弟真是羨慕啊……唉!”

高務實笑道:“現在陛下只是宣召小弟覲見,還未見得就是選中,許是文中說錯了話,叫去挨訓也說不定。”

“那哪能啊。”張簡修長得倒是不錯,畢竟張居正的種,雖然苦着一張小臉,也不難看,他說着拱了拱手:“陛下宣召,高兄且先去吧。”

高務實回了一禮,正要走,卻見趙祖蔭猶豫了一下,似乎在糾結要不要過來道喜,最終一咬牙,轉過頭去,一聲不吭。

高務實倒也不惱,畢竟趙祖蔭這種人,他還真沒放在眼裡,此刻更犯不着跟他計較,平白失了氣度。反倒是葛曦見了趙祖蔭的神態,冷哼一聲,彷彿自言自語一般地道:“避面尹邢。”

這一聲說得不大不小,趙祖蔭正好能夠聽見,當時就怒了,大聲道:“葛家小兒,欺我不讀《史記》耶?”

原來葛曦所謂“避面尹邢”,乃是出自《史記·外戚世家》,說的是漢武帝同時寵幸尹夫人與邢夫人,詔二人不得相見。尹夫人向武帝請求見邢夫人。相見後,尹夫人“乃低頭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後來這個成語便被用來比喻因嫉妒而避不見面。

葛曦見他羞惱,卻也不懼,只是轉過頭去懶得理會。趙祖蔭大怒,勃然作色,看那模樣只怕馬上就要衝上來打人。

孟衝見不是事,擺出司禮監掌印的派頭,厲聲道:“此乃文華殿,國朝樞機重地,何得造次!”

趙祖蔭被他這一聲給震住,強壓了怒氣,也轉過臉去不看葛曦。

高務實伸手拍了拍葛曦的肩膀,笑道:“葛兄不必動怒。”又對在場諸人行了個四方禮,道:“孟子曾言‘有爲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小弟願與諸君共勉。”【無風注:諸君,是中國詞!】

衆人齊齊拱手回禮。趙祖蔭剛被葛曦嘲諷了一次,這時雖然面色難看,仍只得板着臉隨意拱手回了一禮。

高務實不再耽擱,轉身朝孟沖走去,到他面前微笑道:“有勞孟掌印。”

孟衝面對高務實客氣得很,一點“內相”架子都沒有,臉上褶子都笑出來了:“小高先生客氣了,來,這邊請。”

高務實自然也要客氣一句:“孟掌印請。”

待轉到正殿,剛一進門,就聽見裡頭朱翊鈞笑道:“高務實,你來得正好,諸位先生都說你剛纔寫的這本書,若是通篇寫完都是這個水平,將來必是直入翰林的底子呢!”

他話音剛落,卻響起李貴妃的聲音,責怪地道:“你父皇還沒說話,不要得意忘形。”

高務實擡頭一瞥,就見朱翊鈞臉上的笑容僵住,乾咳一聲,收斂了笑容老老實實坐下來。李貴妃這才把頭轉回來,再次正襟危坐。

隆慶卻笑着擺擺手,道:“太子欣喜自己的伴讀學識出衆,這也是人之常情,貴妃不必苛責了。”

高務實不敢怠慢,上前行禮,照例把萬歲、千歲什麼的都說了一遍。

隆慶虛擡了一下手道:“高小愛卿平身。”然後還沒等高務實起身站穩,自己就又笑了:“算了,朕還是叫愛卿吧,加個小字,總有些覺得不妥。反正高先生那邊朕一直只稱先生而不名,倒也不礙着。”

高務實打蛇隨棍上,順勢便又鞠了一躬:“臣謝陛下隆恩。”算是把這話給坐實了。

隆慶也不介意,微笑着問道:“你方纔文中說,這書叫《龍文鞭影》,但因時間之故,只寫了第一篇出來?”

高務實答道:“是,陛下。”

隆慶笑着點了點頭,道:“方纔諸位先生以及朕、太子和貴妃看完了你們的文章,都覺得你做這太子伴讀最爲合適。不過你來之前,太子正向諸位先生請教,何謂‘龍文鞭影’?你看現在是你來解釋,還是請諸位先生解釋一下?”

高務實自然要謙虛一番,於是道:“諸位先生都是博學前輩,小子安敢居前。”

別說,隆慶帝自己學問雖然有限,但卻很尊師重道,聞言點了點頭,笑道:“有道理,那就請申愛卿解釋一番吧。”

申時行見皇帝點名,連忙起身,道:“若臣未曾記錯的話,所謂龍文者,名出《漢書·西域傳》。‘薄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此四種良馬之名也。其中龍文者,無須鞭策,見鞭影即馳,日行千里。前賢又有‘驥子龍文’之說,亦是以驥子、龍文兩種千里馬來比喻神童。是以,臣以爲此書名爲《龍文鞭影》,乃是寄望以此書鞭策俊才,使天下蒙童讀此書者,均可成爲馳騁天下之千里馬也。”

隆慶聞言大喜:“好名字!好寓意!”說着,轉頭朝高務實看來,見高務實臉色平靜,不卑不亢,頓時越看越喜,道:“果然家學淵源,書寫得好不說,名字都取得這麼好……”

李貴妃剛纔聽了申時行的解釋,也是心中歡喜——皇帝貴妃也是爲人父母者,哪個不盼孩子成才成器?又見高務實長得俊俏,不像他三伯那樣,雖然才學淵博,卻有些粗豪之相,不禁也是面露笑容,心裡頗爲認可。

隆慶心裡高興,有心要捧一捧高務實,便問申時行道:“申愛卿,你是從翰林院出來的,朕來問你,翰林院有沒有什麼官,適合高卿家現在就任?”

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273章 倒臺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205章 政策第147章 不與聞第284章 設計第112章 入城式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41章 沒轍了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75章 追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45章 《取用疏》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208章 剿殺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01章 定調子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90章 降服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