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

bookmark

朵顏三衛的消失,使得整個薊遼的局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原本的大明軍事戰略定位中,遼東地區的職責是在北直隸地區遭到蒙古軍事進攻的時候,起到牽制作用的,也就是明人所說的“拱衛京師”。

然而,伴隨着朵顏三衛的覆滅,以及察哈爾部的到來,整個直隸和遼東地區的軍事壓力驟然提升,因此原本的遼東軍事部署,不得不向受到軍事威脅最大的遼西地區收縮,而原本在建州地區的大量衛所,也不得不就此放棄,其實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後來建州女真的崛起——難道李成樑真是因爲努爾哈赤是他乾兒子才讓其做大的?

開什麼玩笑,這種國家戰略級的大事,怎麼可能是他區區一個遼東總兵就能決定!

萬曆皇帝在位時,不管你李成樑立過多少功勞,擁有多大的勢力,要一擼到底還是乾脆抄家滅族,不過是一句話的問題。所以……試問李成樑哪來的膽子,在朝廷不認可的情況下放任建州女真做大?

而察哈爾部另一支部衆科爾沁部也開始向東和當時的女真人接觸。這一支蒙古人對於當時文化落後的女真人來說,立刻成爲了他們學習的對象,因此從嘉靖後期開始,當時包括海西、建州女真,在整個社會結構,文化方面都出現了飛速的提升,也因此最終在這個原本荒蠻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個新的野蠻王朝。

可能有看官老爺要問了:大明爲何要爲了壓制蒙古一部而放任女真崛起呢?

這裡頭當然有原因,但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個原因說起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一是因爲大明覺得建州女真比較老實,實力也差,就算加強一點,也還是會規規矩矩按照大明的指揮棒轉動,讓他咬蒙古人,他就不敢踹朝鮮佬。

二呢,就是因爲蒙古左翼一直擁有蒙古帝國的汗位——那就相當於大元皇帝。

這就很難辦了,因爲“大元”和“大明”乃是生死大敵,蒙古大汗在大明朝廷看來,屬於只能剛到底的那種,誰敢提跟他和平共處,誰就是漢奸。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跟蒙古左翼大汗鬧翻了的右翼俺答汗後來撈到了封貢這樁好事。

其實真正說起來,俺答這些年入寇給大明造成的損失,實際上比蒙古左翼可大得多了。但因爲大明認爲俺答封貢可以繼續削弱蒙古大汗的勢力和威名,所以最終這件事被確定了下來,而蒙古左翼卻一直到大明輸掉了薩爾滸之戰,遼東局面大爲惡化之後,才被大明從全方位打擊改爲拉攏——結果林丹汗還真的立刻就被拉攏了,可見蒙古人盼封貢,真的猶如久旱之盼甘霖。

然而這些情況,眼下的大明只有高務實一個人清楚。其他人,即便是高拱、張居正這般的“救時良相”,也看不了那麼遠,或者說,也跳不出“誰是元主,誰就是死敵”這個思維窠臼。

因此他們的戰略思路仍然趨向於“穩右翼,打左翼”。

果然,高拱此時開口道:“俺答歷來張狂,數十年來入寇無算,實乃一禍。然則,眼下我宣大防務日趨堅固,王、方二公皆久歷邊鎮,功勳甚著;馬、趙二帥亦身經百戰,威揚朔漠……我意,我宣大可取守勢,有備無患。而我薊遼新軍初成,正可一戰,一來小試其鋒,二來震懾北虜,令其不敢南顧。不知太嶽以爲如何?”

張居正毫不意外地點了點頭,道:“我意也是如此。”他微微一頓,又道:“但我軍畢竟以步軍爲主,而馬軍有限,若是主動出關遠擊,則彼等馬鞭一揚,我軍白走一遭也。因此,我以爲此戰戰局時機之掌握,還是該由邊帥自行掌握,我等於中樞之內,只行大局之決策,不做戰事之遙控……中玄公以爲然否?”

高拱哈哈一笑,伸出手指虛點了點,道:“你呀你,是不是生怕老夫逼着你那愛將去直搗黃龍,拿下察罕浩特?”

張居正略顯尷尬地一笑:“說笑了,說笑了,中玄公何等韜略,豈會如此紙上談兵?”

“就算要直搗黃龍拿下察罕浩特,也是王治道、李成樑他們的事。”高拱擺手道:“何況眼下我大明雖然略改此前頹勢,卻也還沒有犁庭掃穴、封狼居胥的實力,此番宣大固守、薊遼出擊的圖劃,也只是爲了震懾北虜……這一點你要和戚、王二人說清楚。”

張居正頷首應道:“朝廷府庫,歷年積欠甚多,如今雖略微好轉,卻也還未能收支相抵,如此,邊關小打一場,既初展新軍鋒芒,又震懾北虜不可輕犯,誠爲妙策;然則若是戰事連綿,則府庫必不能支,屆時即便戰而勝之,卻使國力空耗,反倒爲禍不小……這些道理居正明白,中玄公可以放心,我不會讓他們亂打一氣的。”

高拱放下心來,忽然又有些好奇似的問道:“你覺得戚帥會如何打?”

“我亦不知。”張居正微微皺眉,略有些遲疑地道:“說實話,我懷疑戚南塘恐怕不會主動出兵深入草原。”

“哦?”高拱問道:“何以見得?”

張居正苦笑道:“譚子理、劉子和與戚元敬三人好不容易把那許多空心敵臺建好,現在敵臺尚未實戰,不知究竟效用如何,他們豈肯放着新修的工事不用,貿貿然出兵深入草原浪戰?是以,我料他們會整備兵馬,隨時等土蠻入寇,然後迅速回擊,爭取一挫土蠻威風。”

張居正所謂的土蠻,就是蒙古左翼察哈爾部,也是如今的蒙古大汗本部。

高拱聽了這分析,不禁有些蹙眉,喃喃道:“這麼說來,薊鎮這邊想要檢驗空心敵臺的效用,那恐怕是很難形成大勝了……遼東呢,他們能不能形成一次有力的反擊?”

張居正不敢把話說死,只好沉吟着道:“按理說是應該有機會的,但首先也還是要土蠻先行進犯,而後我軍纔好展開反擊……”

高拱嘆了口氣,道:“總歸是實力不濟,尤其在於馬軍不足,如今我禦寇或可有餘,擊敵卻嫌不足。”

張居正面上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心裡卻有些冷笑:馬芳麾下馬軍倒是挺足的,你若捨得拿到我薊遼來,我倒是不介意戚繼光打出門去。

而高拱心裡則在想:戚繼光擅長步戰,讓他新練騎軍未免費事,要不然……朝廷每年再擠出些錢來,在遼東新練一支騎兵?

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83章 避蟲湯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110章 高夫人第213章 交心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95章 破虜(中)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99章 借刀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295章 成婚嘍!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29章 關係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