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

既然有機會一舉剷除北逃漠南的白蓮餘孽,這件大事就算最終敲定下來了,在場諸位重臣沒有哪一個跳出來說“白蓮餘孽不足爲懼”之類的蠢話——這點政治覺悟都沒有的話,不如趁早主動請辭。

散會之後,高務實悄悄挨近高拱,先是爲自己未經請示而“自作主張”向三伯道歉,高拱略微沉默了一下,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與尋常孩童不同,但是這種大事,今後一定要先知會我一聲,不要再搞這種突然襲擊。”他朝周圍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你要知道,我們伯侄二人,眼下可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呢。”

高務實連連應諾,表示自己明白錯了,然後話風一轉,道:“三伯,今日內閣欲呈給太子殿下的疏文可曾選定?若是沒有的話,能不能把王鑑川公的奏疏調來一用?”

高拱頓時面色嚴肅起來,盯着高務實問道:“你待如何?又有什麼鬼主意了?”

高務實幹咳一聲,假裝支支吾吾地模樣,道:“這個……侄兒想……想說動太子殿下爲我請一道旨意,讓我往敗胡堡那邊走一趟。”

高拱大吃了一驚,瞪着他問道:“你要去敗胡堡?做什麼?去見把漢那吉?”

“不只是去見把漢那吉……”高務實解釋道:“三伯,我料這次把漢那吉請降事件一定還有後續,有可能讓我們大明獲得一個穩定北疆的好機會。”

高拱猛然正視起來,想了想,道:“你跟我去內閣,到我值房一談。”

“啊?是,三伯。”

由不得高務實不吃驚,畢竟這還是他們兩個都在皇宮內“上班”的人,第一次在高拱的內閣值房見面——高拱平時還是比較注意影響的,並不會像當年嚴嵩與嚴世藩那樣公私不分。

好在今天出了高務實搶話事件,別人見高拱一臉面無表情地把高務實帶去內閣值房,只當他是要去教訓侄兒了,所以偷笑者有之、暗爽者有之,就是沒人聯想到是高務實又出了其他的幺蛾子,更沒有人覺得高拱這是公私不分——畢竟某些人心裡的想法是:給我把那小子狠狠的罵!

待伯侄二人到了內閣值房,高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高務實沒得到批准,只好站着。

高拱喝了口茶,才問道:“你方纔說,把漢那吉請降這件事,有可能給我大明一個穩定北疆的好機會……是何道理?”

高務實早有準備,不答反問道:“三伯,侄兒想先問一句:您怎麼看俺答這些年頻繁襲擾大明一事?我是說,您覺得俺答爲什麼要這麼做?他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換做其他一些讀書讀傻了的官員聽到這話,回答恐怕無非是這麼幾條:

俺答狼子野心,想要侵略中原,恢復大元;俺答利慾薰心,羨慕中國富庶,以掠奪爲樂;俺答侵略成性,不打仗渾身不舒服……

但高拱的回答就不同了,他輕哼一聲,道:“你莫不是以爲三伯是個書呆子,這其中的道理還不如你看得明白?”

他斜睨了高務實一眼,淡淡地道:“俺答之南侵,說到底,無非是困於生計。”他冷笑一聲:“否則,爲何他每次興兵,幾乎都是發生在我大明拒絕其通貢之後?”

高拱的身子往太師椅的靠背上輕輕一靠,悠然道:“北虜遣使求貢,不過貪求賞齎與互市之利耳,而邊臣倉卒不知所策,廟堂當事之臣憚於主計,直卻其請,斬使絕之。以致黠虜怨憤,自此擁衆大舉入犯,或在山西,或在薊鎮,或直抵京畿,三十餘年迄無寧日。遂使邊境之民肝腦塗地,父子夫妻不能相保,膏腴之地棄而不耕,屯田荒蕪,鹽法阻壞不止,邊方之臣重苦莫支,而帑儲竭於供億,士馬疲於調遣,中原亦且敞矣。此則往歲失計之明驗也。”

這番話說得有點重,因爲這等於是說“朝廷以往的政策嚴重失誤”,而且失誤的主要原因在於“憚於主計”,也就是說高拱認爲錯在嘉靖!【無風注:這番話是歷史上高拱的原話,並非作者杜撰。】

話雖然很重,但高務實知道,這番話絕對稱得上一針見血。

因爲俺答興起後,這位草原雄主除了有“雄黠喜兵”的一面外,還有與其他蒙古貴族不同的一面,那就是他清醒地認識到要保持自已的強大,就必須有充足的物質保證,就需要與明廷維持通貢互市關係。

因此,他多次主動地嚮明廷提出通貢的要求。嘉靖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多次求貢,均被明廷拒絕。

特別是嘉靖二十六年,俺答在明廷已兩次殺了他的使者的情況下,仍嚮明廷“清甌脫耕具及犁耬種子,因歸耕”,還諭令部下,“若等過塞上,敢犯塞上秋毫者,聽若等奪其穹廬及馬牛羊”。同時,他也一再聲言,如不允貢就率騎南犯。

顯然,用這種威脅的辦法向以“天朝”自居的明廷求貢,是難以達到目的的。於是每當求貢被拒絕,俺答就大舉入犯,每次都使長城沿線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損失。

所以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俺答求貢不允就大舉內犯,應該說主要責任還是在明廷方面。明廷頑固地拒絕通貢,甚至動輒斬殺俺答派出求貢的使者,偏偏又無力制止俺答的攻掠,這纔是造成雙方長期衝突的主要原因。

既然高拱是早已看出問題所在的,那高務實就放心多了,當下便笑了起來,說道:“三伯,侄兒以爲,按照俺答歷來的習慣,以及這幾年漠南的情況,俺答這一次一定又會提出求貢!”

高拱心中一動,但並不着急回答,反而問道:“漠南這幾年的情況?什麼情況?”

“遭災啊!”高務實有些詫異,心說這些情況很明顯啊,曹淦在給我的彙報裡都提了好幾次了,說要不是漠南近幾年來連年遭災,他也不可能從漠南搞到那麼多馬。

但他見高拱似乎真不知情,只好把情況解釋了一番。

高拱這才知道爲何俺答今年一年來居然連續兩次南侵,原來根子在這裡?

“啪!”他一拍桌子,怒道:“錦衣衛和東廠到底是幹什麼吃的,這麼重要的情報一點都沒有彙報上來,盡彙報些沒用的東西!什麼俺答又調動了多少兵力去哪裡打獵,又娶了一房妾侍之類,我知道這些有什麼用,派人暗殺他嗎!”

怒氣發完之後,他才靜下心來思考高務實方纔的話,沉吟片刻,才道:“你的意思是說,你想就近主導……或者說引導這次與俺答的通貢之事?”

第129章 關係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95章 破虜(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154章 將至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84章 變色龍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97章 高孟男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268章 揭謎(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213章 交心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206章 弒嶽(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88章 安南人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83章 避蟲湯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