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

高拱提到邊軍要加強軍備,這一條當然是高務實十分關注的,畢竟他的規劃中有一些軍工產業,而且主要集中在火器類,只是眼下礙於眼下的一些情況,尚不能隨便開工,更不能胡亂推出。

這裡頭至少面臨三個主要的問題:

一是大明的軍工生產製度,無論京營還是邊軍,其軍工生產,尤其是盔甲、火器這一類,都是朝廷的產業,也就是所謂官營。

大明的官營產業大體分如下幾類:工部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內務府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戶部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都司衛所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地方官府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

而這其中,軍工類產業有不少都是雙重或多重領導,也有一些屬於交叉領導,比如工部有負責軍工生產的,內務府也有負責軍工生產的,都司衛所更有負責軍工生產的,甚至某些地方官府自己也能開辦軍工生產。而兵部方面又可以對這些軍工生產下達指令,譬如提出質量或者數量要求等等。

但不管怎麼說,軍工類產業極少有個人開辦的,火器類更是被朝廷把控得最爲嚴實。【無風注:本書前文有提到過大明不禁止民間擁有弓弩、刀劍等冷兵器,但嚴禁制造和擁有旗幟、盔甲、火器等類。】

高務實對於旗幟、盔甲這一類產品沒什麼興趣,哪怕冷兵器時代的盔甲製造其實算得上一門“高技術產業”,他也毫無興趣。

在他看來,冷兵器這一塊的業務,不需要他給大明幫什麼忙,頂破天就是改進一下冶鐵鍊鋼的方法,在合適的位置建幾個鋼鐵廠,給大明提供一些更好的鋼鐵就足夠了。

他要涉足並且要深入影響的,除了火器沒有其他。

但是話說回來,光是給官營產業提供一些新式技術,在高務實看來,一是效果未必足夠,因爲大明的生產體系本身有問題,無法保質保量完成所需;二是高務實覺得不划算——高務實這廝從來就不是什麼聖人,讓他毫不謀私、一心爲公那是天荒夜談。他覺得軍工生產這一塊的油水與其讓那些腐化得一塌糊塗的廢物部門拿去損公肥私,還不如自己來賺這個利潤,最起碼他賺錢的同時還能做到保質保量,實在是公私兩便。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原因在於,他有另外的計劃需要手頭有軍工生產能力支撐,否則將來自己就算真能代替歷史上的張居正改革並取得成功,自己和追隨者的下場也很難預料……擅於謀國,拙於謀身這種光輝燦爛的人生,高務實可不打算擁有。

不過此時還輪不到高務實展開遐思,高拱已經繼續說了下去:“待異日我大明真正兵強馬壯時,或羈縻,或興師,則進退自如,這纔是長遠之計。因此,即便通貢成功,我等也絕不能就此止步不前,滿足於眼前,喪失憂患意識,不思進取。”

高拱道:“我會要求邊臣大破常格,着實整頓,並請陛下特派有才望之臣或敢於直言的科道官前往邊防視察督促,要見錢糧比上年積下若干,險隘比上年增修若干,兵馬比上年添補若干,器械比上年整造若干,其他屯田鹽法以及諸事俱比上年拓廣若干等等,不能讓他們如往昔一般,空口白話就從中樞拿錢——要錢可以,你得拿出實效來!”

高務實聽了,心裡就很欣慰,暗想高拱不愧是實學宗師,他剛纔提到的請皇帝特遣官員視察的內容,也正是邊官務必“實心修舉”的事情,要求很具體,很直觀,可量化,因而也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如果按照他說的這樣辦理,那麼邊臣的作爲與不作爲,成績好壞也就便於考覈了,督促責成也有據可依。

最後,高拱又道:“另外,還得重新制定邊臣獎懲制度,整頓有成效者,要與殺敵同功;整頓無成效或者任內邊境防備惡化,則要以‘失機’論處。”

高務實聽完之後,發現自己幾乎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只好先表示贊同,然後把話題轉回自己關心的方面,道:“既然三伯您也打算請陛下派人多去邊疆巡視,以便中樞更加了解邊境防務的真實情況,這一次何不就從侄兒開始?”

“你?”高拱搖了搖頭:“你去不行。”

高務實難得地有些着急,追問道:“我怎麼就不行了?”

“我倒不是說你去救幹不了這些事。”高拱笑了笑:“可是,你以什麼身份去呢?以什麼名義去呢?”

他不等高務實回答,就自己繼續說了下去:“你在官面上的身份,不過是太子伴讀,但太子只是儲君,本身就沒有干預政務的權力,你是他的伴讀,你不好好在宮裡陪他讀書,反而跑去邊鎮晃悠,你猜猜那些言官們會說什麼?”

“而因爲同樣的原因,所以你也找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名義來,讓你光明正大的去邊鎮插手此事。”高拱說到這裡,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家這早慧得不像話的侄兒,緩緩地道:“所以你多半隻能以私人身份前往邊鎮,而且你可能覺得你的私人身份更適合處理這次事情,是嗎?”

高務實心頭一凜,但他不敢在這種時候支支吾吾、和三伯打馬虎眼,只能老老實實道:“三伯所料甚是……”

高拱輕哼一聲,瞪着眼橫了他一下,道:“你的私人身份是好用——你是我高拱的侄兒,是張鳳磐的外甥,到了宣、大,王崇古、吳兌等人看在我和你大舅的面子上,總會關照着你一些,你的一些話,他們也可能會當做我和你大舅的意思來解讀……這樣一來,你就好從中發力,把事情往你想看見的方面引導了,是麼?”

高務實張了張嘴,沒敢直接應下來。高拱則再次冷哼一聲,問道:“我還是那句話,你以爲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此一來,那些科道官們會怎麼說?你又想過沒有,趙貞吉這個管着都察院的閣老會怎麼說?”

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238章 暗流第268章 揭謎(下)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98章 曙光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268章 揭謎(上)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31章 急,不急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213章 交心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10章 高夫人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