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

“那戚元敬麾下又爲何使用鳥銃?他麾下的人就不怕自殺、自殘了?”

面對高拱這一問,高務實哈哈一笑。

高拱皺起眉頭,呵斥一句:“笑什麼笑,我的話很好笑?”面色已經有些不悅了。

這時高務實才收斂了一些笑容,但臉上仍舊帶着一抹怪異的笑容,問道:“三伯,如今是您老掌銓,您老想想看,戚南塘被彈劾的疏文裡面,被提到最多的是哪點?或者說,哪幾點?”

“嗯?”高拱眼珠慢慢轉了轉,思索着道:“若我所記不錯,他被彈劾最多的,莫過於貪墨、費帑兩項。”

高務實聳聳肩,道:“這兩項可有實錘……哦,我是說可曾查有實據?”

“查有實據麼……”高拱繼續皺着眉頭,道:“貪墨倒是以風聞居多,但因戚元敬家資不豐,迄今尚無實據;但費帑一項,根本不用什麼實據了:他所管代之軍,無論是前些年在南軍時,還是這幾年在北軍時,所費軍餉都遠超定額,所以這一條他跑不掉。”

“您看,戚南塘麾下爲何不怕使用火器,答案這不是就出來了麼?”高務實挑了挑眉:“他捨得花錢而已。”

這下高拱明白高務實的意思了,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兵部的造械用銀定額太低,所以造不出合格的火器,而一旦肯花錢,就可以造得出來?”他說着又自己搖頭否定了,道:“不對,兵部的造械價格,成本、用工等方面都有據可查,是計算得很詳細的,內閣有收到過兵部的覆文,那上面的數字應該無誤。”

高務實苦笑道:“三伯,您不能把造械、檢查、倉管、分發等經辦官員全都看成您自己呀……我就這麼說吧,兵部算這個賬的時候,有算過這其中層層級級的經辦官員可能都要從中分出一部分麼?這樣的話,最後落到各部、各衙、各衛那些工廠之時,那造械費用還剩多少?剩下的部分能有原本額定數目的幾成?”

高拱不是不知道這其中肯定有貪墨,但他確實沒有料到貪墨的程度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咬牙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戚元敬所謂的費帑,其實只是補足了造械的正常所需?可每次張太嶽出面保他,說的原因都是‘戚某行伍出身,不熟經濟,所部略有鋪張浪費,然其部實心用命,其人指揮得宜,姑可用之’,又是何道理?張太嶽是戚元敬的後臺靠山,連他也不清楚?”

高務實知道高拱的這個思路跟他在原先歷史上一樣,太把張居正當做正人君子看了,只好苦笑道:“戚南塘安敢瞞他?只是太嶽相公這個人……怎麼說呢,我以爲他就算知道內情,也不可能說出來,因爲那要得罪整個軍械利益鏈條上的幾乎所有官員。”

他說到這裡,忽然心中一動,補充了一句:“除非他已經做了首輔,否則他是不會這樣得罪人的。”

高務實這番話,隱含內容有些多,高拱沉默了好一陣,才嘆了口氣,道:“我今雖非首輔,卻不敢不得罪人……只是我擔心,就算得罪了人,這件事也不好辦。”

高務實知道高拱這句話說的就不是戚繼光一家軍械製造的問題了,是指整個大明軍工體系的問題,那當然不好辦。畢竟不是每個將領都能像戚繼光那樣,要錢有本事,打仗更有本事。

萬一其他一些將領,要了更多的錢去,軍械製造仍然一塌糊塗,打仗仍然一塌糊塗,朝廷多花的錢豈不是就打了水漂?

“所以這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我大明的軍械製造和分配製度本身出了問題。”高務實終於把話題導向了他想要導向的方向,正色道:“三伯你想,戚南塘本身沒有貪墨,卻總被人污衊貪墨,爲什麼?他在這軍械監督和製造一塊,得罪了多少人才會這樣?這還是在他沒有清理那些人層層貪墨的基礎上,要是他不從朝廷多拿錢,而是硬生生從這各級經辦官員手裡把他們貪墨的部分拿回去用在軍械製造上,我怕他連家裡的祖墳都得讓人家給刨了!”

高拱當然能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因此高務實直接點明之後,他的臉色已經陰沉得幾乎能滴下水來。

高務實卻仍然不肯罷休,趁熱打鐵道:“所以,侄兒現在有一個觀點,就是朝廷可以做一個試驗,挑選幾個有興趣、也有財力經營私人軍械製造的人或者家族,准許他們生產軍械,而他們生產的軍械,如果被證明在同等價格之下,質量比朝廷官營的軍械廠所出要高,那麼朝廷就直接採購他們所出!”

高拱吃了一驚:“私人工坊製造軍械?你是指火器?”

當然是指火器,因爲大明不禁民間刀劍弓弩嘛。

所以高務實很是肯定地點了點頭,沒有一絲一毫開玩笑的意思。

高拱倒抽一口冷氣,搖頭道:“你這個想法太危險了,火器乃是國之重器,交由私人生產,簡直是太阿倒持,一個不好就要出大事,不妥,不妥!”

高務實豈肯罷休,說道:“三伯,太阿倒持之說,我以爲您過慮了。”

“我怎麼就過慮了?”高拱嚴肅地道:“這火器可不比刀槍劍戟,我雖然不曾掌兵,卻也知道這種東西在手,只要稍加訓練就能作戰!萬一你說的這私人火器廠取得製造權力之後,偷偷私囤起來,不用多久他就能武裝一支大軍出來!到時候出了事,你負責還是我負責?我們誰負責得起?”

高務實苦笑道:“三伯,要是按照這個理論,那私人造長槍的,也能武裝一支長槍兵,私人造弓弩的,也能武裝一支弓弩兵,可是大明凡二百年,哪有這樣的事了?說到底,這裡頭只要兼管到位,就不會有什麼亂子。”

他說到這裡,稍稍一頓,又補充道:“更何況,這火器的價值又豈是尋常刀劍可比?他悄悄私囤?他又多少本錢能悄悄私囤出一支足以武裝大軍的火器出來?”

“這個……”高拱一時有些語塞,他當然也知道火器的價格遠不是刀槍劍戟可比,但“火器乃是國之重器”畢竟是他們這些人的固有觀念,要立刻扭轉有些困難,因此還是不肯輕易表態。

高務實看在眼裡,又加了一碼:“再說,他光囤火器也沒用啊,沒有火藥,這火器不就是根燒火棍?可是,他造火器咱們可能不好估算,但他買進了多少火藥,這東西錦衣衛和東廠要是還查不出來,這倆衙門乾脆撤銷算了,還留着吃什麼閒飯!”

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235章 臨別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84章 變色龍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54章 糾結第273章 倒臺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85章 議定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00章 胡鬧!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04章 京營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225章 三策(中)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