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

bookmark

其實,這些問題高務實是想過的,只是他不能告訴高拱說“我相信三伯你能搞定他們”——這不等於是直接甩鍋給三伯麼?

哦,你小子只圖自己爽快,完事之後我這個做三伯就活該給你擦屁股?

高拱的確採納過高務實不少建議,但不代表他會無條件的支持這小子亂來——他沒采納的建議,以及採納之後卻表示要“緩行”的建議不也同樣很多麼?

說到底,高拱是個很有主見的政治家,高務實給他的建議,只能在符合他原有思路的基礎上再進行優化時,纔會得到他的採納。而眼下的情況,很明顯是高拱認爲高務實沒有必要親自跑一趟邊境事情也能辦妥,反而,高務實如果真的去了,倒有可能會在京中惹出不少閒言碎語。

陳以勤纔剛剛請辭不過半個月,政壇之上多認爲他是因爲不堪在高張聯盟和李趙聯盟中間受夾板氣才主動致仕的,這件事高拱雖然不負主要責任,但在輿論上也多少受到了一些波及,所以他不希望這時候又因爲高務實跳得太歡導致他又被言官們集火——他覺得如果事情發展到那種程度的話,趙貞吉也一定會從中使力。

這就好比兩位高手過招,多半都不會隨意動手,因爲越是急於動手就越容易暴露自己的弱點,所以高拱現在想要暫時鎮之以靜,看接下來趙貞吉會怎麼出招。

而且還有一件事,高拱沒有對高務實言明:孟衝前幾日派人跟高拱聯繫,說禮部尚書殷士儋悄悄聯繫了內廷的人,希望入閣。

這一點絲毫不出高拱的預料——殷士儋也是在裕王府做過講師的,雖然他是後期加入,沒有“打滿全場”,但張居正也是這樣半途而入,人家現在入閣都幾年了!

現在,裕王府當年的講師裡頭,就他殷士儋一人沒有入閣了,他心裡當然也癢癢得很,有這種舉動很正常。

不過高拱之所以不把這件事拿出來跟高務實說,倒也不是故意要瞞他,主要是高拱知道殷士儋這個人脾氣很糟糕,做人也過於強硬直白,在官場上的人緣比他高鬍子還差了一截,此人想要入閣……只怕很有可能過不了廷推這一關。

此時的高拱當然沒有料到,歷史上殷士儋入閣就不是走的正常廷推路線——他是走了內廷路線,取皇帝中旨入閣的。

前文有述,中旨入閣雖然的確可行,但這樣的話,這個“閣老”身份在世人看來就相當於是摻了水,成色比較差,一般人但凡有一點機會通過廷推,是斷然不肯這樣入閣的。高拱也是這樣想,所以才失算了。

但不管怎麼說,現在殷士儋有入閣的可能,高拱就要考慮到他的加入會不會影響內閣目前的大致平衡,這也是他不希望高務實近期跳得太歡,導致自己被言官集火因而要求鎮之以靜的原因之一。

那麼現在矛盾就來了:高務實需要不斷的展現自己的能力,以強化自己在皇帝一家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來避免來日“風必摧之”的結果;高拱則認爲眼下朝堂裡潛流洶涌,高張聯盟和李趙聯盟可能馬上就要圖窮匕見,而且還有殷士儋這樣一個不確定因素,因此不支持高務實眼下有太過於吸引人注意的舉動。

胳膊當然擰不過大腿,於公於私高務實都沒有實力跟高拱唱反調,但他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因此他思索了一下,決定換一個方式——或者說換一個角度來說服高拱。

說服高拱這樣一個擅於謀國、拙於謀身的政治家,說難當然很難,因爲他很難被忽悠,但說容易也容易,因爲他爲人處事的出發點太過於明確——早在高務實隨他進京的時候,高拱就曾經很嚴肅地跟他說過:做官是爲了做事,做大官是爲了做大事。

高拱這話,不僅僅是對晚輩的教導,也是自身的行爲準則。所以高務實知道,要想說服高拱,必須、也只能在“做事”上面做文章。

“三伯,前些天兵部有道摺子,說是查得一些衛所的軍械製造濫竽充數、以次充好,合格率甚至不及三成,各地邊軍對此也是怨聲載道,宣大方面也對此積怒甚多……”

高務實說到這裡,見高拱已經明顯注意了起來,馬上趁熱打鐵繼續道:“我曾聽曹淦彙報,說他在和馬蘭溪馬公的交談中聽到,宣府、大同邊軍的裝備十分糟糕,尤其是火器,質量極差,動輒炸膛,未能斃敵、反倒傷己。”

高拱皺着眉頭,道:“此事我也有所耳聞,這也是爲何我方纔說要切實整頓軍務的原因之一。”他的言下之意是:這事我知道,但我有我的計劃,你別想用這個理由說動我。

但高務實卻不着急,繼續道:“此前侄兒十分好奇,爲何戚南塘麾下的南軍喜歡裝備鳥銃,而宣大也好、薊遼也罷,這些北軍卻更喜歡三眼銃……後來經過詳細調查對比,侄兒總算找到了原因。”

高拱眉頭一挑:“什麼原因?”

高務實笑了一笑,聳聳肩,道:“三眼銃遠可發射鐵彈,近可以用於肉搏,因此士兵臨戰之時,可以假裝來不及裝彈,不當火器使用,而直接拿來近身肉搏,如此便可以避免炸膛帶來的自殺、自殘行爲。”

高拱聽得呆住,過了一會兒,面色轉青,強壓着怒氣,沉聲問道:“這是普遍現象?”

“是。”高務實十分肯定地道:“曹淦他們,和宣、大邊軍打交道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了,他說兩地邊軍很多士卒,臨戰之時根本懶得攜帶火藥和彈丸,操着一杆三眼銃只當鐵鐗來用,原因就是這些東西拿來當火器使,實在太讓人放心不下,倒不如就當鐵鐗,好歹是跟鐵棍,總還能砸人。”

“嘭!”地一聲響起,高拱用力拍了一下桌子,一臉震怒道:“混賬!這種東西是怎麼通過那麼多道檢查,最終發放到士卒手裡的?經辦各級要員難道全都受賄了嗎!其罪當誅!”

當誅不當誅高務實管不住,他沉默着不說話。

高拱咬牙切齒好一陣,才強行壓下火氣,繼續問道:“那戚元敬麾下又爲何使用鳥銃?他麾下的人就不怕自殺、自殘了?”

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277章 逆轉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277章 逆轉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85章 議定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12章 入城式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95章 破虜(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28章 好消息第251章 取勃固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90章 去遼陽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