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

“外臣把漢那吉見過上國欽差,請大明皇帝聖安。”

“聖躬安。臺吉請起。”

“謝陛下,願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番禮儀完畢,高務實擺手示意撤去禮儀程設,然後上前扶起把漢那吉,笑着道:“我與臺吉神交已久,今日得見臺吉尊容,果然器宇軒昂,人中龍鳳,如許年紀,便做出這般大事!以吾觀之,蒙古英雄雖多,再無臺吉這般有大智慧之人矣。”

“不敢當,不敢當。”把漢那吉忙道:“外臣僻居遠疆,粗鄙不文,哪裡敢當欽差如此盛讚?倒是欽差年輕有爲,垂髫之年便已是學士之尊,外臣心中之敬仰實在是無以言表。”

高務實一聽便知道這廝把“假侍讀學士”理解錯誤了,不過這事沒什麼好解釋的,就讓他誤會更好。

於是高務實擺出一副當世大儒的派頭,笑容可掬地道:“久聞臺吉乃是蒙古少有的心慕王化之人,此番臺吉南來,我朝上下俱感欣慰。”

把漢那吉嘆了口氣,道:“不怕欽差笑話,其實我雖一直希望大汗能與大明和好,但若非家中生變至此,也很難下定決心來投。”

高務實心裡搖搖頭,暗想:這小子說話還真是不怎麼經過腦子,你都已經來了,難道不應該說自己是一心想要南來,只是此前實在苦無藉口?

不過想歸想,畢竟把漢那吉越是無城府就越是好忽悠,倒也不是壞事,當下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微微笑着道:“臺吉果然是實誠君子……”然後話鋒一轉,忽然道:“不過,臺吉你方纔說,你一直希望你祖父與我朝交好?”

“是啊!”把漢那吉毫不猶豫地道:“此前我就經常和大汗說,跟大明打仗有什麼用呢?大明億兆子民,富有四海,雄兵足有百萬。別說蒙古如今兩翼分割,早已不復當年盛世,便是能重歸一統,也定然不是大明的對手。既如此,何不遣使納貢,雙方互通有無?大明需要蒙古的馬匹、皮貨等物,蒙古更需要大明的糧食、布帛乃至鐵鍋等物。可惜,大汗雖然心動,卻說大明不肯與我交易,即便交易,也限制太多,總是一時想和,一時想打。族中又有一些蠢貨,總是貪圖出兵劫掠的那點財貨,以爲與其做生意,還不如直接來取,實在是鼠目寸光!唉,我也是沒有辦法。”

高務實略感詫異,暗道:這廝雖然腦子直得不怎麼會轉彎,沒想到大道理方面反而看得明白,就不知道這是他自己早有的想法,還是受誰影響而來的?

當下微笑着點頭道:“臺吉此言甚有見識,其實所謂明蒙百年仇怨,不過都是些陳年舊事,怎及得今日之重?若蒙古都是臺吉這般,雙方恐怕早已罷兵言和,萬里邊疆之上,百業興盛,子民安樂,哪會有眼下多事?”

把漢那吉點了點頭,又嘆了嘆氣。

高務實問道:“臺吉方纔說,貴汗一時想打,一時想和?恕我直言,若是繼續這般下去,再過些年,貴汗即便想和,只怕也難了。”

把漢那吉怔了一怔,詫異道:“爲何?”

高務實道:“貴部近年災害連連,土默川各地受損嚴重,原本此前即便想要從私市買些馬匹,即便漢人商隊出了高價,也很難買到,但近年……臺吉也知道,光是我家商隊,曹掌櫃從你們手裡買走多少?這還只是一部分原因,貴部近年頻繁遭災,可察哈爾諸部卻是興旺繁盛,又得了朵顏三衛,其勢已有復起之意……試問圖們汗可容得下近在咫尺的令祖俺答汗繼續不把他放在眼裡?”

把漢那吉臉色變了變,卻仍然道:“我部即便遭了些災,卻也不懼圖們。”

高務實笑了笑,淡淡地道:“可是圖們這些年在薊遼可沒有令祖俺答汗那麼肆無忌憚呀……我朝內部,已經有不少聲音,以爲不如嚴格控制物資流入土默川,使你等所用日蹙,繼而被察哈爾趕超,待察哈爾忍無可忍與你部動手,我大明再大軍出塞,一舉抵定大局……如此,土默川該如何處置?”

把漢那吉額頭見汗,道:“這……我部雖這幾年遭災嚴重,可總不能一直遭災吧?”

高務實哈哈一笑,神秘地道:“臺吉恐怕要失望了,我朝京師裡有一批大喇嘛已經做法推算過,貴部接下來幾年,仍然會災禍不斷。”

把漢那吉大吃一驚:“大喇嘛們怎麼說?”

“無他,殺孽過甚罷了。”高務實雙手合十:“我記得貴部也是黃教信徒,難道貴部喇嘛沒有提醒過這一點麼?”

把漢那吉這下子連背上都開始冷汗直流了,結結巴巴道:“有……是有的,而且我……我說要少打仗,多……做生意,也是大喇嘛們經常和我說的……不過薩滿們卻說不妨事。”

高務實心裡嘿嘿直笑:就知道是這麼回事。

不過高務實更清楚,“長生天”遲早要被佛祖幹趴下,只是……佛祖動作不夠快,所以他決定幫佛祖一把,加速搞定薩滿教。

薩滿教是北方通古斯語部落的原生宗教。薩滿原指各個部落的巫師,他們沒有共同的經典,也沒有統一的組織,教義全憑巫師的天人溝通。

“長生天”,蒙古語裡叫“孟和騰格里”,是蒙古薩滿體系的核心,他具有主宰世間萬物的能力。在蒙古族的不斷髮展中,“長生天”觀念被不斷豐富和完善,但卻沒有形成一個宗教所必須的經書。

相傳蒙古薩滿教有一本叫《呼和蘇德爾》的經書,但是有個名叫郝伯格泰的巫師破壞了經書上的戒律,結果經書被彌勒佛給收回去了。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納悶,彌勒佛是佛教人物,怎麼可能出現在薩滿教之中呢?這就要牽扯到佛教與薩滿教之間的鬥爭了。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後,薩滿教因此也走向鼎盛,甚至可以左右朝政。“成吉思汗”就是當時蒙古薩滿教領袖闊闊出·帖卜·騰格里賜予鐵木真的。

權力就像鴉片一樣,闊闊出享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仍不滿足,漸漸有了控制蒙古皇室的念頭。他經常假借長生天的名義,挑撥成吉思汗兄弟感情,最後終於被成吉思汗察覺,藉口“天不愛他”將其處死。

從此以後,薩滿教在失去了超然的地位,同時隨着帝國版圖的不斷擴大,成吉思汗敏銳地意識到他需要更高級的宗教爲統治服務,所以蒙古帝國允許不同宗教平等發展,以吸取先進文化。

鐵木真的包容心態爲蒙古族接觸各種宗教提供了可能。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隨之解體。他的子孫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了不同的宗教。西亞和中亞的汗國紛紛改信綠(河蟹)教。

忽必烈在六盤山與年輕的藏族高僧八思巴會晤後,藏傳佛教,即喇嘛教便以“御教”的身份,流傳於蒙古貴族之間。然而元朝滅亡後,明朝斷絕了藏蒙的聯繫,喇嘛教漸漸淡出草原。

怎麼能淡出呢?高侍讀強烈需要喇嘛教再入蒙古!

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40章 瞭解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264章 出宮第004章 京營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73章 召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154章 將至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95章 破虜(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94章 請你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