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

bookmark

麻貴和高珗的驚詫,不在於馬芳出兵打了勝仗,而在於時間不對。

按之前的計劃,馬芳出兵的時間應該比他們這邊還要晚幾個時辰:麻貴他們是凌晨偷營,而馬芳那邊應該是下午纔出擊。

之所以選擇下午,是因爲在下午發動一波攻勢之後,馬芳可以迅速撤回,那時候大抵已經到了晚上,辛愛即便成功抵擋了明軍的攻勢,也無法進行有效反擊了——畢竟大家其實都不擅長夜戰。

這是一個穩妥的計劃,實際上從這個計劃就可以看出,王崇古、方逢時和馬芳並沒有好高騖遠或者貪大求全,他們的目標很謹慎也很明確,就是在儘量保證己方不出現較大傷亡的前提下,給於辛愛所部一定的打擊——戰果什麼的,並不需要很大,只要總體來說足夠宣稱己方獲勝即可。

這個目標,是站在當前的大局上來確定的:大明無須在此刻取得什麼大勝,只要能夠穩穩守住邊關,同時還能適當反擊,俺答就只能被迫改變初衷,在把漢那吉事件上,從軍事威脅或者縱兵入侵改爲談判協商。

當然,按照正常來說,大明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前些年還一直被人家壓着打呢,難道睡了一覺醒來,就換成自己壓着人家打了?你當時程咬金學會三板斧——仙人夢中授業呢?

可是現在,這支敗兵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約莫三百來騎,比斥候隊顯然多了不少,又不足一個千騎規模,那隻能是吃了敗仗、跑散了人馬的部隊了。

鎮羌堡以東,只有辛愛所部,可見馬芳是提前出擊,並且打贏了。

麻貴忽然大喝一聲:“全部上馬,準備迎敵!”說罷當先翻身上馬,持刀在手——這會兒來不及給三眼銃裝藥裝彈,再說剛纔高珗那三眼銃的表現,也讓麻貴對這批東西沒啥信心了,反對對面不過是一撥敗兵,直接操刀子上就好。

對面那支敗兵此時也發現不對,忽然變了向,開始往北轉彎。他們其實比麻貴和高珗還更早發現前方有人,只是此刻天色纔剛剛發亮,遠遠望去只看見有大概一千騎兵。

在他們看來,明軍此刻應該都在關內,關外除了昨天下午馬太師的隊伍之外,應該不會有明軍騎兵了,畢竟明軍的騎兵本來就少,馬太師昨天襲擊左翼大軍的時候前前後後出現了一萬多騎兵,明軍怎麼可能還在鎮羌堡和德勝堡這一線之外再派出這麼多騎兵來?

更何況,這裡是大汗中軍所在,明軍派一千騎兵在關外,豈不是叫花子端鉢進茅廁——找死?

這批敗兵着實沒有料到,明軍尋常時候肯定是不敢派區區千餘騎兵在俺答中軍面前晃悠的,但如果是集中精銳悄悄出關偷襲一波再趕緊撤回,這個膽量還真有。畢竟此刻明軍對蒙古雖然大體處於守勢,卻還沒有到洪承疇鬆錦之敗後面對野豬皮那樣根本不敢與之野戰的地步。

所以,誤會就這樣產生了——他們以爲這支騎兵是俺答分出的兵,這才飛奔過來告急,直到近了才發現居然是明軍騎兵。

這批人剛吃了敗仗,軍容不整、戰意全無不說,不少人還身上帶傷,再加上兵力也處於劣勢,自然不敢順勢衝殺,只好臨時改變方向繼續逃竄。他們甚至還有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懷疑俺答的中軍這邊是不是也吃了敗仗,否則明軍騎兵怎麼敢來“圍堵”自己了。

不過麻貴這邊剛纔也是好不容易纔從俺答中軍撤出來,戰鬥意志其實也不怎麼高昂,眼見得前面這支隊伍臨時轉向逃竄,他們隨着追了一陣,胡亂放了兩波箭之後也就停止了追擊,轉回鎮羌堡入關覆命去了。

卻說俺答此時剛剛去看望了一下受傷的恰臺吉,出了恰臺吉的氈帳,面沉如水的老汗王一言不發回到汗帳,正在考慮要不要對德勝堡發動一波攻勢,以免明軍膽子越來越大。誰料他纔剛剛坐下,把那瑪瑙鼻菸壺拿出來,正要打開吸上兩口,便聽見帳外一個聲音慌慌張張地喊道:“大汗,大汗不好了,黃臺吉被馬太師大軍偷襲,損失慘重,左翼大軍全打散了!”

黃臺吉就是辛愛,蒙古語裡的“臺吉”有個說法,說是來源於漢語“太子”一詞,但其實等同於皇子、王子,好比《說岳》裡總是稱兀朮爲金國四太子,就是這樣一個前提,否則的話,按照漢人的制度,天無二日、民無二君,儲君也是君,太子當然有且只有一個,哪有什麼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

但蒙古語裡衆“王子”的差別卻沒那麼大,或者說分得沒有那麼明顯,只是在嫡長子的臺吉稱號前加上一個“黃”字,黃是帝王之色,加在前頭便有了特殊含義。【注:也可能是音譯的原因,黃通“皇”。】

有看官可能要說了,你這是瞎說,否則爲何野豬皮的第八子、後來的所謂天聰汗其名字就叫“皇太極”?

皇太極這個名字顯得大氣、恢宏,有帝王氣象,但衆所周知,它其實就是黃臺吉的另一個翻譯。

而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名字,就是一個稱號,與辛愛的這個“黃臺吉”毫無二致,而皇太極則應該是另有名字的。

關於皇太極本人的名字,史學界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另一說是叫黑還勃烈。

阿巴海(Abakhai)之說,源於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其可能是將皇太極的年號Abkai sure誤解爲名字了,實在不怎麼靠譜,就不多說。

黑還勃烈一名則比較接近歷史原貌,因爲“黑還”就是“黃”字漢語音的切讀,而“勃烈”則是蒙語中“蒼狼”的意思。

根據女真學、滿學、蒙古學專家金啓琮先生箋示,努爾哈赤的滿文原義爲“野豬皮”,舒爾哈齊爲“小野豬皮”,雅爾哈齊爲“豹皮”,而多爾袞爲“獾”,所以皇太極本名爲“蒼狼”是最爲合理的。

扯遠了,此刻俺答聽到外頭這一聲喊叫,大吃一驚,站起來喝道:“什麼人?進來說話!”

第221章 抵京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44章 內因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45章 《取用疏》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30章 立威(中)第145章 《取用疏》第129章 關係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94章 無間道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97章 高孟男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40章 瞭解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88章 安南人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213章 交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88章 安南人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131章 急,不急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