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

bookmark

整整一天,俺答的中軍毫無動靜,既沒有怒而興師猛攻德勝堡,也沒有因爲左翼大敗而順勢撤圍,倒彷彿一個顢頇醉漢般反應遲鈍。

但德勝堡中之人,上到半拉子欽差高務實和大同鎮守黃孟宇,下到以馬巍爲首的大同諸將,沒有一人敢放鬆警惕。畢竟在他們看來,俺答的反應實在極不正常,這種打又不打,退又不退的表現,完全不符合這數十年來俺答所展現出的風格。

俺答應該是一個果決而又固執、精明而又大氣的領袖。

由於鎮守太監在此,馬芳的戰報也已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德勝堡,戰報裡說馬芳此役“是日忽雨,遂決議出兵,虜等弓弦既軟,又遭突襲,故大潰。芳等分進合擊,追敵百里乃回,得虜首五百二十七級,戰馬百二十匹,傷敵及繳獲無算。實數十年來出漠第一功也。”

前文曾有述,明軍對戰蒙古,擊退乃至擊敗敵軍並不算少見,但斬首卻十分困難。此役馬芳一戰斬首五百多級,說是“數十年來出漠第一功”也許略有誇張,但的確也是極其少見的大勝。

按理說,俺答先是中軍被襲,意外傷了得力干將恰臺吉,接着又接到長子辛愛所部大潰的消息,其心情應該要麼驚怒,要麼驚懼。

若驚怒,則應該出兵報復;若驚懼,則應該順勢退兵。

可是,偏偏俺答全無反應。

這下子,反而輪到德勝堡中的明軍驚疑不定了,大家幾乎都認爲俺答是在策劃一場大陰謀,唯有因爲自家家丁受損嚴重而一整天悶悶不樂的半拉子小欽差高務實對此持反對意見。

高侍讀言之鑿鑿地表示:俺答雖不退兵,卻一定會請和,且不僅請和,還會請求朝廷冊封。

高侍讀的理由倒也不算很複雜:俺答原先擔憂孫子會被明廷斬殺而出兵威脅,但現在朝廷冊封把漢那吉的消息已經傳出關外,俺答出兵的理由已經不成立。

同時,由於明軍一方面守備得宜,一方面出擊獲勝,俺答應該清楚這次出兵討不了什麼好處,而他自家原本就遭災嚴重,今年前兩次出兵劫掠也都被馬芳、戚繼光等打了回去,再算上這一次,已經是一年出兵三次而又徒勞無功,這實際上已經嚴重超出了蒙古自身的承受能力,他再繼續打下去,大明方面根本無所謂,他自己卻要生生把自己拖垮。

但道理說到這一步,大家認爲還不夠,因爲僅僅如此的話,了不起俺答退兵也就是了,畢竟大明其實也沒有能力奔襲數百里去打他土默川本部,何至於請和請封?

本來高侍讀是沒有什麼興趣給這羣邊關戰將們上政治課的,但考慮到他在這邊的分析一定會上達天聽甚至通過朝廷邸報而公告天下,因此出於“養望”考慮,高侍讀還是勉爲其難地給他們簡略分析了一番。

按照高侍讀的說法,俺答請求與大明和好通貢不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了,這麼多年來他其實一直在朝這個目標努力。原先是大明方面一直不答應,也不肯跟蒙古進行什麼談判,所以俺答總想着靠武力威脅和掠奪邊地來逼迫大明同意,以達成通貢的目的,順便維持蒙民生計。

然而近幾年,尤其是今上繼位以來,大明邊防愈加鞏固,使俺答多次南下不僅徒勞無功,反而損失不小,同時俺答的土默川本部卻連年遭災。此消彼長之下,俺答的實力相對於大明來說,反而下降了。實力既然下降,以武力入侵爲威脅的法子當然就更不靈光——今日之敗就是明證。

俺答作爲右翼蒙古大汗,必須爲自己的子民謀一條生路,既然來硬的不行,那就只好來軟的,只能把目光轉回請和求封上來。正巧此時他那孫子一時糊塗,玩了一出請降,結果意外發生了:他不僅沒被殺,反而被冊封了!

俺答驚詫之餘,此時的心中也肯定會想:我孫子老老實實請降就能被冊封,我要是老老實實請降,明廷會不會也同意呢?此前那些年明廷總是拒絕,或許只是因爲嘉靖皇帝的緣故,現在的隆慶皇帝聽說和他爹的爲政大相徑庭——我要不就再試一試?

高侍讀的見解,大家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只是腦子裡總還是有些慣性作祟,不太敢相信俺答這老匹夫真能這麼老老實實。

高侍讀倒也不介意他們這種將信將疑的態度,而是說完這番話之後便去視察自己的騎丁去了——他一方面是心疼損失,一方面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問一問這次的作戰情況,纔好分析對策和安排接下來的補充和訓練。

在前世,他上一代的幹部受太祖影響較深,而他這一代的紅朝幹部則受太宗的影響較深,所以他對於“交學費”這件事看得比較開,不過看得開歸看得開,交了學費之後必須要學到真本事,這也是他的底線。

這次高家騎丁隨麻貴出關偷襲俺答大營,麻貴的麻家達兵纔是主力中堅,這是之前就商議好了的事,而根據高珗的彙報,麻貴也的確沒有把高家騎丁放在最容易遭受損失的前鋒位置上,可即便如此,高家騎丁的傷亡居然還達到了麻家達兵的兩倍,這就難免讓高務實有些鬱悶了。

此前高家騎丁在漠南的確也打敗過一些剪徑蟊賊,甚至還一舉蕩平過一個見錢眼開的小部落,當時高務實還挺高興,覺得自己的投資見效挺快。可是今天這一戰打完他才發現,高家騎丁跟真正的精銳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雖然說高家騎丁此前也沒怎麼接觸過三眼銃,甚至沒有配備過罩甲,但其實高家騎丁是有配備上好柘木弓和皮甲的,就算臨時換裝有一些不習慣,但應該也不會嚴重影響戰鬥力,打出這樣的損失,只能說還是水平不到位。

可是問題在於,對於騎兵,高務實的確不是很懂,搜腸刮肚也只能想起一些似乎並不適合東方的騎兵戰術,譬如在某些小說中被高度神話的牆式衝鋒——那個戰術並不說不好,但它是有前置條件的,高務實認爲很多條件現在都不具備,比如最基礎的一點:馬匹就不對。高務實現在不可能弄來一批歐洲的高頭大馬來玩這個戰法。

任何戰術的產生,都必然跟其具備的條件和需要達成的目標相關聯,所以高務實思來想去,至少目前還是隻能在配備矮小但耐力十足的蒙古馬這個基礎上來想辦法。

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18章 鎮暹羅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55章 缺朝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100章 胡鬧!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28章 好消息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10章 高夫人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30章 故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211章 目標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87章 回京嘍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05章 升官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62章 二段擊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