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

如陳太后方纔一般,李太后聽了這話,也是悚然動容,起身就往外走。

到了殿門口一看,只見皇帝跪在頭前,皇后跪在他身邊略靠後一點,兩個女兒並排跪在後排。

朱翊鈞平時沒什麼鍛鍊,這大殿外的石板又硬,跪到此刻,他的臉色已經早就蒼白一片了,膝蓋疼得他臉頰上汗水直淌。

兩個女兒已經不光是臉色蒼白,而且搖搖欲倒,兩張原本宜喜宜嗔的小臉早就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不說,嘴脣也都有些泛烏。

也就皇后的臉色還稍微好點,不過李太后聽了陳太后剛纔轉述的話,對她格外關切,道:“皇后,你先起來。”

王皇后俯首道:“謝母后恩典,但皇上尚且跪着,臣妾豈能起身?請母后容兒媳與夫君同罪而罰。”

李太后知道她把“兒媳”、“夫君”這兩個詞擺出來的意思,這是在說綱常,只好嘆道:“既然皇后這麼說了,就都起來吧。”

“謝母后恩典。”這下四個人倒是異口同聲。

但李太后臉色卻依然冷淡,掃視了朱翊鈞和朱堯娥、朱堯媖一眼,然後目光轉向皇后時才柔和了一些,道:“喜兒,哀家知道你來的意思了,但此事並非只是家務,你不要多問,這就回坤寧宮吧……安心呆着。”

王皇后有些擔憂自己一走,母后是不是又要繼續罰皇帝跪下思過,有些猶豫,也沒聽出李太后這話的深意,遲疑着打算再開口。

李太后伸手一攔:“喜兒,哀家不想再說一次。”

王皇后至孝,也不敢再說了,只好深深看了皇帝一眼,道:“皇上,臣妾告退。”

朱翊鈞點了點頭:“立秋了,夜裡涼,你早些回宮休息吧。”

皇后又轉頭對李太后行了一禮,道:“兒媳告退。”

李太后臉色又柔和了三分,點點頭:“不用進殿了,仁聖太后那裡哀家幫你轉達。”

等皇后走後,李太后的臉色果然又嚴厲起來,再次掃視了一子二女一眼,冷冷地道:“看在皇后的面上,且免了你們的跪。”

三兄妹不敢頂撞,默默俯首。

李太后又看了朱翊鈞一眼,問道:“可知錯了?”

朱翊鈞心中覺得自己只是爲了妹妹好,又沒做什麼壞事,哪就錯了?再說,這都跪了大半個時辰了,母后還不解氣?

不服肯定是不服的,只是他心裡也明白,當面頂撞母后那是肯定不行的,只好甕聲甕氣地道:“兒臣知錯。”

李太后一聽就知道他心裡不服,然而朱翊鈞畢竟是她的親生兒子,他此刻臉色蒼白,李太后也不忍再責罰,只是又怕自己露出軟弱的一面,讓兒子以後失了畏懼,行事越是無法無天,只好硬起心腸道:“既是知錯,你且進來,待我與你嫡母同郭先生商議該做如何懲罰,然後再做計較。”

朱翊鈞依然是甕聲甕氣地回答:“兒臣遵命。”

李太后不與他計較,又對朱堯娥與朱堯媖兩位公主道:“你們的事,明日再和你們計較,且下去吧。”

兩位公主強忍着膝蓋的疼痛和兩腿的麻木,朝母后斂裾一禮,雙雙告退而去。

李太后於是轉身回大殿,朱翊鈞悶不吭聲地跟着進來。

進得大殿,郭樸再一次站起身來,見過太后和皇上。

朱翊鈞雖然一肚子憋屈,但對郭樸還是尊重的,只不過他此刻是“戴罪之身”,也不好多說什麼,便只是點頭道:“元輔不必多禮。”

李太后則客氣地道:“元輔請坐。”

李太后自己坐下,卻沒說給皇帝準備坐處,朱翊鈞只好老老實實杵在大殿中間,與尋常人家被父母教訓的孩子待遇上沒什麼兩樣。

陳太后見場面有些尷尬,正打算先開口,用溫和的語言給接下來的談話定一個基調,卻不料李太后忽然沉痛地朝郭樸問道:“元輔,你是三朝輔弼,於國家大事之上的見解遠勝於我們婦道人家,您來說說,如今皇帝失德,還適合君臨天下麼?”

這話委實石破天驚!

不惟郭樸大吃一驚,朱翊鈞和陳太后一時都聽得懵了。

但這種時候還是郭樸反應得快,但他並沒有失態,也沒有嚇得磕頭,而是站起身來,恭敬地自己摘下官帽,雙手捧着,躬身道:“太后此說,是責老臣輔教無功,輔弼無能,老臣寧不愧煞?老臣有負先帝重託,無顏忝居相位,請乞骸骨,致仕歸鄉。”

朱翊鈞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驚得亡魂大冒,知道這時候不是講面子的時候,“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磕頭道:“母后息怒,兒臣知錯了,兒臣真的知錯了!”

又轉向陳太后,磕頭道:“母后救救兒臣!”

陳太后想着皇帝這些年,雖然年幼,但每天不管颳風下雨都會規規矩矩來慈慶宮請安,對自己的恭敬也不比對親生母親差,這孩子總還是孝順的,頓時心中不忍,安慰道:“鈞兒莫怕,你年紀還小,有時候難免會欠些思量,偶爾做錯一點事也沒什麼大不了,今後好好改正就是了。”

李太后卻不理朱翊鈞,只是對郭樸安撫道:“元輔言重了,哀家不是在怪你,你快把帽子先戴上。”

誰知道郭樸這次鐵了心,也是語氣沉痛,道:“太后明鑑,老臣以爲皇上此次雖是有錯,卻不算失德,《中庸》有言: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皇上知高務實交遊廣闊,於是將遴選駙馬之事交於其手,此爲智;皇上念及兄妹之情,爲公主終身之幸福而奔走,此爲仁也;皇上明知此事有違祖制,依舊行此善意之舉,此爲勇也。如此三達德兼備,老臣不知太后何以言皇上失德?倘若此舉失德,定是臣教導無方,唯有求退一道而已,望太后三思。”

朱翊鈞心中大定,一時對郭樸的“仗義執言”感激涕零。

陳太后聽了,也是暗暗點頭,心道:這郭先生倒也是個有擔當的。

惟獨李太后敏感的發現了一個重要疑點,皺眉道:“元輔說他此舉是因爲兄妹之情,爲公主的終身之幸福奔走,此話從何說起,元輔又如何知道的?”

郭樸平靜地道:“高務實乃老臣弟子,老臣知他這半年來一直在大興縣內尋找品貌端正的年輕生員。後來據說選中一人,年方十七,名喚侯拱辰。這些日子,他經常將此人帶在身邊,一邊爲其講解學業,一邊教其禮儀典制。今日出事之後,老臣便猜到,他這定是奉了皇上之命,爲公主遴選駙馬。”

他說着,轉頭朝朱翊鈞問道:“請問皇上,可是如此?”

朱翊鈞知道郭樸這是在幫他,自然連忙點頭:“元輔見事得準,便是如此。”

李太后皺着眉頭,想了想,又問道:“堯娥和堯媖什麼時候與那侯拱辰見面的?”

朱翊鈞連忙道:“是此前兒臣攜高務實拜謁山陵歸來之後,在南沙河皇莊安排他們相見的。”說着頓了一頓,又補充道:“不過只是堯娥見了侯拱辰,侯拱辰並沒有看見堯娥。”

李太后稍稍消了些氣,但又發現不對,問道:“那堯媖又是怎麼回事?”

朱翊鈞心中叫苦,暗道:我也不知道堯媖是怎麼回事啊!

他此時不敢再多說謊,只好老實交代,說堯媖知道侯拱辰是爲姐姐堯娥挑選的駙馬,至於爲什麼她也會悄悄寫情詩,他就不清楚了。

李太后回憶了一會兒近來兩個女兒的狀態,臉色一變,忽然決然道:“元輔,有件事恐怕要委屈你了。”

郭樸一怔,完全不明其意,只能按照常規的應對方式道:“太后言重了,老臣年近古稀,倒也不在乎什麼委屈了,太后若有事,但請直言示下。”

李太后點了點頭,卻先對朱翊鈞道:“皇帝,既然元輔說你並非失德,之前的事哀家就不計較了,但是你違背祖製出宮,這一過錯,你可承認?”

朱翊鈞不敢再辯,只能道:“兒臣知錯。”

李太后又道:“那好,你明日便下一道罪己詔,言明自己擅自出宮,有違祖制,下詔罪己,但不要提堯娥和堯媖。同時,高務實當時雖無官職,但他是你伴讀出身,深明典制,卻明知你有違祖制而不加規勸,有負先帝所託,罪加一等。罰他貶官三級,儘快調出京師,在你兩位妹妹未曾大婚之前,不得回京任職。”

朱翊鈞本來聽說要下罪己詔,心裡就很不樂意,再一聽還要把高務實貶官三級、調出京師,更不樂意了,急道:“母后,兒臣可以下罪己詔,但此事與高務實毫無干系,他只是奉了兒臣之命……”

“哀家難道不知道嗎!”李太后大怒,訓斥道:“還是說你希望他留在京師做你妹夫!”

朱翊鈞頓時愕然,半晌才忽然驚恐萬分地道:“什麼?堯媖那詩是對務實寫的?!”

李太后冷哼一聲,極其不滿地道:“現在你知道自己幹了件什麼好事了?”

朱翊鈞啞口無言,喃喃地道:“怎麼會這樣……”

陳太后心中嘆息一聲,暗暗忖道:高務實被這一番耽擱,也不知道對將來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她想了想,對郭樸道:“元輔,此事對你這位弟子或許確有不公,不過這卻也是最好的處理辦法了……你好好安排一下,雖然降他三級,也莫要太虧待了,將來皇上定然還是要用他的。”

郭樸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苦笑道:“老臣明白,謝太后恩典。”

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98章 曙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225章 三策(上)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05章 升官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197章 高孟男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68章 幕後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56章 棘手第209章 加銜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229章 指點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05章 升官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32章 遇刺!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44章 工匠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