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

bookmark

高務實的擔心目前看來,似乎的確有些多餘,因爲岑紹勳做出“虛名實隱”的主意之後,僅僅過去一天,便搬去了汾州(跟山西無關,是泗城州的下轄州,在今凌雲縣下甲鄉,位於凌雲縣東南二十里處),在汾州的一處別院隱居。他在此處的澄碧河邊設一釣磯,安閒休養。

岑紹勳既走,許氏自然也隨他而去,岑凌送別兄長之後,便開始整肅內部。

高務實沒去管他的內政,依然如之前在思明府一般,正兒八經地做起巡察的工作來,改判了幾個小案,以示自己此來並非說着玩,與黃瑪之亂更是毫無關係。

至於土司們信不信,反正他自己信了。

泗城州此番內亂,當日鬧得很兇,城中也一片狼藉,不過最後一清點,反倒是民間的財產損失比較重,狼兵的人員損失反而不大。

各家土司加起來傷亡三百多人,黃瑪一方戰死了兩百多近三百,餘者潰散得到處都是,岑凌請求高務實將土司兵馬暫時交於他指揮,同時自己也將泗城州各處兵力調集,一齊用於圍剿追捕。

高務實思索過後,將鎮安、田州等四家岑氏土司的兵馬交給岑凌,許他一月之期,並要求他負責這些狼兵的在他指揮期間的獎賞和撫卹,岑凌也都答應了下來。

而高務實自己也要籌錢——其實應該說是調撥賞錢,因爲曹恪許的賞格,他必須兌現。除了高家家丁的戰果和岑凌麾下的戰果暫時不用給錢之外,其餘土司狼兵手頭有兩百多個首級,這都是要錢兌功的。

另外,高務實不喜歡白白讓人幹活,又大手一揮,全部狼兵只要參過戰並且沒有違反軍紀,通通賞銀一兩。

這個消息是當衆宣佈的,一經宣佈就爲高務實贏得了巨大的聲望,不管哪家的狼兵,提起高務實都要翹起大拇指讚一句:“高按臺這個人豪氣厚道,幫他打仗真是痛快!”

而對於衆土司,高務實也一樣不含糊,許了他們每人一套禹瓷(鈞瓷),或是茶具杯盞、或是花瓶珍玩,具體就看他們出力(出兵)的多少了。

這個賞賜可是不輕,畢竟“黃金有價鈞無價”,這羣有人力而無財力的土司,可沒幾個買得起鈞瓷的,這下子小小出兵幫個忙,居然能換回一套傳家寶,簡直興奮得睡不着覺,要不是高巡按許給他們的鈞瓷還得從產地運過來的話,他們只怕連夜拿了賞賜就要回去收藏妥當。

高務實也很滿意,自己當初只是卻不過便宜老媽的期待,所以才投錢砸進恢復北瓷的產業中。想不到鈞瓷的名號是真的響亮,連這種山旮旯裡的土司都知道那玩意兒了不得,一聽要賞鈞瓷,一個個眼睛都綠了,跟一羣餓狼似的,生怕高務實說話不算數,整天有事沒事就湊到他面前晃悠。

高務實因此想起一件事來,按理說廣西在後世好像也產瓷土,爲啥現在沒有值得一提的燒瓷業?我是不是應該問一下老媽,能不能支援一批懂燒瓷的人才來廣西辦個瓷廠?倒也不必在這裡燒鈞瓷——實際上離開原產地燒出來鈞瓷好像都差點什麼,可能是原料中的某些微量元素不同。

但是在廣西燒一些中低檔次的瓷器還是應該可行的啊,到時候欽州港建成之後,廣西的瓷器也可以拿出去出口創匯呢。反正那些西方人也不是很懂行,中檔瓷器賣給他們妥妥的也是高價。

高務實的心思由此開始轉回到脫貧致富上來,在泗城州同樣呆了十天之後,把賞錢發下去,又和衆土司約定好,一個月之後去南寧領賞並開會,然後便打道回府。

哦,也不算打道回府,他沒回桂林,而是順着右江東去,回到了南寧府。

他要在南寧舉行一場大會,商討“廣西大開發”。

朝廷批准廉州府(包括欽州)劃歸廣西的消息已經傳來了,現在廣東、廣西兩省正在搞交接。其實廣東那邊大部分人對於廉州劃去廣西並沒有什麼感覺,只有與之相關的一些官員爲此不高興,批覆劉堯誨就上疏反對過,申時行申閣老含含糊糊地幫他說了幾句,但被郭樸直接駁了回去,皇帝也沒再議。

郭樸打定主意明年致仕退休了,所以今年的態度變得比以前更加硬氣,申時行對此心裡明白,自然不想跟郭元輔對着幹,有什麼事都不妨等明年自己位進次輔之後再說。

廉州那塊兒,其實在後世有三個港:北海港、欽州港和防城港。

在後世而言,三個港口都很不錯,但在此時,最方便的肯定是欽州。因爲欽州通河道,乃是一處河口港,交通比其他兩地更方便。

後世有鐵路、有高速公路,這年頭可沒有,走山路哪裡有走水路方便?君不見高務實來了南方之後,但凡通水驛的地方他都坐船而不騎馬麼。千年以降,中國都是北馬南船,這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

到了南寧察院之後,好消息開始接踵而至,他打算在廣西進行建設的各項產業,現在“先頭部隊”都陸續到來了。

來得最快的是高珗率領的家丁護衛團,高珗覺得既然要準備在廣西這種不熟悉的地方作戰,先期熟悉環境和氣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寧可人等裝備,不能裝備等人,先把隊伍拉到廣西適應適應再說。

不過他們現在還在欽州,沒有一路直抵南寧——高珗覺得去南寧的時候最好還是全副武裝,要不然一羣人空手空腳跑過去,可別路上被人打劫了,那可就太難看了。

雖然高務實認爲四千家丁就算空着兩手也不大可能被打劫,但讓他們先在欽州適應適應也沒問題,海邊的氣候適應起來總比山區方便——起碼海邊不會有瘴癘之類的玩意兒。

除此之外,廣州港方面,也在高孟男的指揮下開始給高務實運送物資,第一批八萬石糧食已經運抵了欽州港(現在只是個小破港,停靠能力有限),不過新建立的內河運輸船隊還沒能來得及把它們全部運走,而是隻向南寧方面運來了三萬石左右,剩下的還得慢慢運。

這批內河船隊說是“新建”的,其實不如說是臨時僱用的,雖然京華的牌子先亮了出來,但船隊裡頭沒有京華一個人,船隻也都是他們自己的。

京華自己在兩廣的內河船運隊伍,到現在都還停留在紙面計劃上,船廠不開辦起來,根本沒法自行擴大,至於買船……一是船這東西一般是預訂的,臨時要買成品的話,就比較缺貨了;二是爲了開發廣西木材市場,高務實規劃中的船廠規模很大,但考慮到其中有不少新手,他覺得先讓他們先造一些內河運船練練手是個不錯的思路。

另外就是一些戰略儲備物資,現在也有一部分已經到達欽州港,但他們也面臨和糧食同樣的麻煩,就是欽州港還太小,急需擴建,不然到時候放都沒地方放。

----------

感謝書友“書友20170125200306930”的月票支持,謝謝!同時求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008章 在宮中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35章 密奏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43章 致謝?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30章 立威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42章 纖幫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135章 密奏第135章 密奏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41章 沒轍了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