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

bookmark

安南“太上皇”高務實的日子過得一點也不輕鬆愜意,由於他廣西巡按御史的任期已經只剩不足五個月,其在安南的時間就更緊張了。

他自己估計,頂多還能在安南再呆兩個月,最後一點時間怎麼說都要回廣西——他這個巡按的本職工作還是得做啊,可沒法不管不顧。

雖然現在廣西方面本着“巡按本來就是到處跑的”原則,把部分察院人員都緊急派往升龍來了,一些需要巡按御史批覆、裁定的公文也都二話不說直接往升龍送,但畢竟安南“獨立”了這麼多年,以前永樂時期打造的驛道體系早就沒影了,這些公文現在多是走欽州入海,再經紅河送到高務實手中的,比較麻煩,也不太安全。

麻煩好理解,但爲何不太安全呢?

記性好的讀者大概還記得,之前高璟的艦隊出動南征的時候,高璟和胡老闆、李老闆在新鄭號上曾經有過一段對話,就提到過下龍灣附近的海盜問題。

隨着莫氏政權的實權被京華集團取代,安邦宣撫司現在成了黃芷汀實際控制的地盤,而潡河以南則是海陽宣撫司,更是高務實用京華直接掌控的地盤。

這樣一來,老巢位於潡河河口偏北部下龍灣中的海盜們就坐不住了。

原先他們跟莫朝地方官員是有“默契”的:由於下龍灣這一大塊地方,水文和地理情況非常複雜,海島多如牛毛,莫氏水軍又要一直保持對鄭氏的壓力,所以沒有工夫去跟這些海盜死磕,任由他們在這裡建立了海盜樂園。

可是京華卻不同,因爲高務實的重視,京華對海盜一貫的態度就是極其明確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們要投誠可以,我會嚴加整肅和改編,基本上還是能給你們一條活路;但你要想繼續在我京華的航道上稱王稱霸,那就得先問問我京華的大炮鉅艦同不同意!

安南的海盜們,論實力肯定不如大明的海盜們那般牛逼,膽子肥到敢去打縱橫四海的西班牙,但是在下龍灣附近,他們還是有一定底氣的——這個地方的地理優勢太明顯了,大艦巨炮鑽進來,不僅調動不便,而且很容易被繞暈。

要知道,這地方在後世可是被稱爲“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在這大概只有1500平方公里的海域,竟然有3000多個岩石島嶼和土島,不是在這裡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海盜,基本上進來了就出不去。

而這裡的海盜,只要從下龍灣稍稍往東出擊,就能掐斷從欽州到海防或者紅河河口的航道,甚至從廣州來的航道都可以堵死。

這就太噁心了,高務實覺得如鯁在喉,已經下令給高璟,讓他想辦法解決這個麻煩。

不過高務實也知道,想辦法歸想辦法,京華作爲一個盈利性質的商業集團,其艦隊作戰可不能搞什麼“不惜一切代價”,那是作死的前兆。

因此,高璟要是沒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估計寧可不出動,也不會瞎出動,否則萬一損失太大,他這個位置可保不住。

下龍灣的海盜如鯁在喉,讓高務實很不開心,但他卻很快接到了另一處的捷報,相對比下龍灣這邊的糾結,那一處卻是“拔刺”一樣的痛快。

泉州私港方面的京華與海商聯合艦隊,一舉大敗閩海附近十餘家海盜的聯盟!

私港主管高思棠明確報捷稱,此戰泉州聯合艦隊一共擊毀、俘獲海盜船一百三十二艘,俘獲海盜四千二百六十七人,婦女一千四百九十三人,老幼一千三百七十五人,擊殺海盜無算!

其自身方面,合計損失了三十九艘海船,包括京華的制式武裝運輸艦五艘。

高思棠委婉的表示,建議酌情補貼閩省海商的損失,畢竟他們是跟着京華真刀真槍和海盜見仗纔會損失慘重的。

酌情補貼當然是可以考慮的,甚至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爲這是一個“江湖地位”的問題,要是跟着你京華出去找海盜開戰,打完之後你京華卻不聞不問,這種事只要發生一次,估計一下子就得人心渙散?

人心散了,隊伍可就不好帶了。將來再有類似的事情,京華還想拉着人家一同出去砍人,人家傻了纔會同意!就算礙於京華的威勢不敢不去,臨戰之時也必然拖拖拉拉、能躲則躲,搞不好還來個臨陣脫逃,那影響就壞了。

不過具體到補貼的事情,高務實現在也不敢大筆撒錢了,因爲現在需要花錢的點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他不能不考慮一下“現金流”的問題,所以最後他給出了“其損失船隻折價一半的現銀補貼”,外加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這些優惠政策包括“建造新船免息借款”、“京華造船廠優先開建”、“廣西優質木料以成本價優先選用”、“泉州港三年免徵港口稅”等。

當然,免徵港口稅是跟損失船隻掛鉤的,譬如說某老闆隨京華艦隊出征三條船,損失了一條,那就是擁有一條船三年免徵港口稅的特權,並不是該老闆的全部船隻都免徵了。

不過於此同時,這個免徵是在新船建造完成並投入使用之後纔開始計算的,

至於還有一些優惠,如京華集團各類貨物的優先購買權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而言之,雖然高務實只補貼了一半的船隻損失費用,但這些七七八八的優惠加起來,對於海商們的實際價值反倒更高,而高務實也可以避免一次性砸進去太多現金,可以算是雙贏。

而這次戰鬥更讓高務實滿意的,還不僅僅是幾乎一舉蕩平了從來沒有安靖過的閩海附近,而是高思棠在海盜老巢搞到了番薯和玉米。

光是這個功勞,就抵得過一切的損失!

接到捷報的高務實當時看見這句之後,霍然起身,拍着桌子大聲讚道:“好,好,好!高思棠當賞,當重賞!”

然後寫下親筆回函,先是大大表揚了高思棠和泉州艦隊以及泉州海商們一番,然後再一次強調這兩樣作物的種子必須妥善保管並立刻擇地試種。

高務實還不厭其煩地交待高思棠,諸如試種方式,一定要分多種,千萬不要用同一種方式來種,既要避免一下子全給種死了,也要根據不同的種植手段看看哪種方式最爲合適,等等。

最後,雖然高思棠自己沒好意思說,但高務實很是“上路”,在信中給高思棠改名爲“高琦”,並且表示會在京華內部通報。

除此之外,高務實還下令讓高思棠——嗯,現在該叫高琦了——立刻安排船隻,送一批來安南。

這些東西在大明的推廣快不快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在安南的推廣肯定快,因爲安南是他高務實說了算!

如果要說這一次高務實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大概就是三大高產農作物還差了馬鈴薯這一項。這的確是挺遺憾的,因爲高務實的農業知識雖然相較於其他方面差了不少,但有一點他記得很清楚:沙俄是曾經大力推廣馬鈴薯種植的,甚至某一段時期還有個很常見的懲罰——發配西伯利亞種土豆。

可見馬鈴薯一定是耐寒的高產作物,而大明的小冰河期危害最嚴重的就是北方,現在很需要這玩意啊!

----------

好幾章忘了說了……繼續求下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135章 密奏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55章 缺朝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08章 在宮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56章 棘手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28章 好消息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98章 曙光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29章 關係第022章 天壽山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28章 好消息第217章 臺灣島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85章 議定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55章 缺朝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100章 忽悠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98章 回柳州!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08章 隱情(下)第090章 降服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