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

bookmark

在高務實的親自坐鎮之下,隨着政治上的綱領一步步落實到位,安南的“掃逆”行動逐漸進入尾聲,有兩類人成爲這次被清洗的主要對象。

第一類人不必解釋,就是後黎朝的各種“逆賊”,從黎氏“皇族”到鄭逆,外加各種各樣的附逆,除了“主動投誠”的阮潢一家沒有遭到清算之外,南朝的大家族幾乎有七成以上逃不了,全都淪落爲清洗的對象。

偶有幾家見機得快,主動交出絕大多數家產,被高務實以“小事立斷”之權下令“特赦”,算是勉強保住了性命,至於身家……還是不要想那些了。

但是,南方好清洗,北方相對來說就麻煩了不少,畢竟人家莫氏名義上是站在大明一邊的,乃是“數代忠貞之臣”。

這個情況下,就要注意吃相了,畢竟高務實又不打算自己跑來當這個安南王,所以表明上的關係還得維持。

高務實費盡心思,也只好從“整肅官風”下手,先是來了一波掃貪,接着又搞了一波除惡,最後發現需要的田地還是不夠,竟然又弄出個“肅庸”來。

基本上,除了沒有明搶,就只差在臉上寫字說“老子要田”了。

不過他這一套“龍門三疊浪”也還真沒有白費,不光是讓莫朝官員的行政效率提高了一大截,而且剩下的幾乎大多是膽小怕事、不敢跟他這位安南太上皇作對頂牛的懦弱之輩了。

很顯然,高務實的掃貪、除惡乃至於肅庸,都不可能是名義上這麼大義凜然,肯定要藉機搞掉一批相對桀驁不馴之徒。

除掉了這批頑固分子,雖然肯定還會存在一些潛伏很深的陰謀家,但高務實不擔心,因爲大勢已成之後,陰謀家就沒有什麼可以操作的空間了,到時候說不定一潛伏就是一輩子——都潛伏一輩子了,那還說什麼,給你追個美諡都沒關係。

僞君子要是能僞上一輩子,那就不是僞君子,而是真君子了,畢竟定義一個人關鍵還是要看實際行動,心裡嚷嚷得再兇,手上啥也沒幹,那要是還給人家定罪的話,豈不是成了“莫須有”了嗎?

不過,這次行動也不是完全天下太平,比如高務實把大軍雲集在升龍搞整編的時候,鄭鬆那個失蹤了的弟弟鄭杜就不知道怎麼從清化冒了出來,宣揚鄭鬆乃是“大越人的英雄”,並且糾集了兩千多人造反。

實際上鄭杜“失蹤”時帶走的人只有四五百左右,這裡頭剩下的都是被高務實清洗之後心中不甘的一些舊權臣搞出來的。這批人的家產已經被沒收了,但可能還有部分漏網的財富沒有清理到位,被他們利用起來招攬了一批人,在清化舉兵造反。

高務實當時是準備命令升龍警備軍南下平叛的,誰知道被“借調駐防”南方的阮倦聞風而動,親率一萬大軍連夜北上清化,把個立足未穩的鄭杜殺得大敗,連其本人都死在了亂軍之中,一顆人頭被找出來的時候都差點認不出來了——這廝當時見機不妙,準備化妝潛逃,卻被一支阮倦的兵馬給截住,又因爲換了士兵的衣服,死後好幾天都沒被發現。

阮倦的表現很上路,雖然連高務實都不好判斷他是真心還是假意,但人家這麼做了,而且做得如此乾淨利落,不賞賜一番肯定不行。

高務實猶豫了一番,以安南都統司的名義給他加官一級,順帶送了他兩百杆隆慶二式火槍——理論上來說,莫玉麟部和阮倦部的火器比例都是被嚴格控制的,這個賞賜真的算是破例了。

不過京華的武器,全都是京華專門配備生產的彈藥,而高務實掌握安南之後,硝石硫磺什麼的都被列爲戰略物資,民間不得大量持有,有限的爆竹煙花生產商也被嚴格管控,所以阮倦這兩百杆火槍要想不做燒火棍,還是得看他的臉色。

再說,兩百杆火槍也頂不了什麼大事,最多也就裝備一下親衛家丁,高務實要是連這都不放心,那乾脆留在安南別走了。

南方有鄭杜造反,北方莫氏也出了點小麻煩,舊宣光守將武文密之子武公紀作亂,對抗奉高務實之命在當地“除惡”的岑氏狼兵。

不過這位武公紀老兄志大而才疏,對自己的實力完全沒有清晰的認識,雖然仗着其父昔日在宣光鎮守數十年的威望,很快拉起了實數八千多、號稱三萬的大軍,結果卻被認爲自己面子被削的岑凌帶着五千泗城州嫡系狼兵一舉擊破。

岑凌當時十分生氣——明明他岑氏在廣西時還能略壓黃氏一頭呢,誰知道到了安南,黃氏地盤上還沒有人造反呢,竟然有人敢現在他的地盤上鬧事。

這要是不立刻擺平,他這京西鎮守使的面子往哪擺?

別看岑凌看起來比高務實還俊雅幾分,但他可不是高務實這樣的文官,打起仗來也不會跟高務實一樣隨時考慮見好就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浪費實力,儘量用那些“威逼利誘”之類的政治手段解決問題。

岑凌的解決手段異常果決,甚至可以說是冷厲之極——八千叛軍一個俘虜都沒要,通通被砍頭。其中這裡頭本來陣斬只有兩千多,投降的倒有三千多,被他二話不說當場就下令砍了。

本來還跑掉了三千多,誰知道岑凌這一次是真的發了狠,仗着狼兵的體力優勢窮追不捨,一直追到宣光最北邊都靠近雲南邊境地區了,愣是把剩下的叛軍給殺了個乾乾淨淨、雞犬不留。

消息傳回升龍,高務實都愕然了半晌,心說:岑凌這傢伙發起狠來,怎麼跟劉綎那個變態殺人狂似的?這也是幾千勞力啊,你特麼抓起來挖礦不好麼?就宣光這地方就有礦啊,真特麼浪費!

但是,岑凌這一番做派卻把莫氏小朝廷給嚇尿了,本來莫氏朝廷比較怕黃芷汀——畢竟他們在諒山大戰中是被黃芷汀給暴打了一頓的——現在倒好,原來那個沒撈到機會揍自己的岑鎮守更他孃的狠,他這是不動手則以,一動手就要殺絕啊!

這種閻王老子,誰他孃的惹得起啊!

於是“岑閻王”的大名不脛而走,一時之間,岑凌在安南莫名其妙的就有了“止兒啼”的功效,連高務實都有些羨慕了。

可惜他也就能心裡羨慕羨慕,這種“美名”,他麾下任何一名將領都可以享受,惟獨他自己萬萬不能有。

做黃福還是做馬琪,這是個用腳指頭都能做出正確選擇的送分題。

將領殘暴冷厲,還有頂頭的大老闆可以指望,但要是他這個大老闆都頂着一個殘暴冷厲的壞名聲,安南人就沒有指望了,但凡一有點什麼事,就只好造反。

所以高務實收到戰報之後,當着莫氏一堆臣子的面,拍着桌子數落岑凌的不是,然後下令:“嚴加申飭、切責該員,命其儘快回師!”

然後一轉背,又命人悄悄給岑凌傳訊:幹得漂亮,回來有賞!

----------

繼續求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90章 降服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99章 傳教士?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87章 回京嘍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225章 三策(下)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205章 政策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84章 變色龍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31章 急,不急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56章 棘手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12章 錦衣雙……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