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

bookmark

“嚴世藩之所能,歸根結底只有一條:善於揣摩世廟心思。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這項能力之上,嚴嵩後來幾年頭腦遲鈍,早已無法應付世廟之多變,卻還能獨得聖眷,靠的就是嚴世藩的這一本事。

可惜啊,嚴世藩丁憂回鄉,嚴嵩的敗亡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偏偏嚴世藩屁股底下極不乾淨,在嚴嵩倒臺之後,也就唯有覆滅一途了。”

李成材嘆息一聲,繼續道:“但高家和嚴家卻大不相同。嚴家父子掌權之時,天下之人除了嚴黨之外,皆欲將此二賊殺之而後快。

何以如此?因爲世人皆知嚴黨乃是奸黨,與之朋比者,必爲奸佞;與之爲敵者,必爲忠良!是以嚴家聲名狼藉,一旦牆倒,便是衆人推之。

而高家便比嚴家聰明多了,明明高新鄭昔日也是靠着穆廟寵信而上位,然則他並不像嚴嵩一般,只顧爲自己攬權斂財,甚至爲父聽說他爲官數十載,在新鄭老家未曾添地一尺,是以即便他在朝之時,動不動就擅改祖制,反對他的人卻也始終抓不住什麼實際的把柄,只能說他是大明的拗相公,那可動搖不了他。

所以,這裡便是高務實遠比嚴世藩危險的第一條:嚴嵩敗亡無葬,高拱極諡文正。任誰要想動一動高務實,都要先明白一點,那就是按照我大明的習慣,他家裡有一位文正公,高務實幾乎就有了免死鐵券,犯了再大的罪,鬧到皇上那兒,皇上也必須給‘文正’二字一個面子,只能輕判了事,以免寒了天下文臣士大夫之心。”

李如桂之前一直沒吭聲,聽到這裡倒是眼前大亮:“這個文正這麼厲害?咱家有嗎?”

他老子李成材眼前一黑,臉色更黑,訓斥道:“不學無術!”

誰知道李如桂居然還不知道問題在哪,眼巴巴朝李成樑望過去。

李成樑也被這侄兒氣得笑了,罵道:“看什麼看?你大爺我就算打下全蒙古,也就是個‘忠武’,文正那是文臣極諡!”

中國的諡號體系是有發展變化的,到了以“文正”爲文官第一美諡的時期,武將的第一美諡也已經出來了,就是“忠武”。

第一個獲賜忠武之諡號的人已經很難考證,但忠武這一諡號之所以被擡得極高,實際上是因爲諸葛亮的諡號便是它,當諸葛亮被後人無限拔高,這個諡號遂稱爲武將生前夢寐以求,死後哀榮至極的標誌。

後來如王猛、尉遲恭、郭子儀等,便都是拿“忠武”諡號的人。而到了宋代,有四位功臣獲得這個美諡。其中有兩位是大名鼎鼎的南宋中興四將,但都是追諡。

一位是韓世忠,他生擒方臘,計困兀朮,抗擊西夏和金國,聲望顯赫。但是這個諡號還是死後二十多年後,由宋孝宗追諡。

另一位是民族大英雄岳飛,岳飛的顯赫事蹟不必再說,他被“莫須有”的罪名加害後,到了宋孝宗時期給他平反,追封的諡號爲“武穆”,這也是後人們最多聽到的,但其實這個諡號僅排在武將諡號的第三位,還不夠顯赫,於是在宋理宗時期,又再次追諡爲“忠武”,總算給予了他最應得的諡號。

有明一朝也有六名“忠武”,分別是常遇春、張玉、薛祿、郭登、周遇吉、張慶臻,常遇春無須介紹,張玉乃是靖難第一功臣,薛祿前文有述(本書第一卷中),是靖難第三功臣,剩餘三位與本書無關,就先不提了。

但這裡似乎有個意外,徐達居然沒上榜?

徐達的諡號是武寧,其實也是武將的頂級美諡,但這裡有個情況要說明。

文武美諡之外,還有一種叫通諡,“忠武”其實原本就是通諡,只是後人越來越喜歡將忠武看做武將第一美諡,才反而壓過了本該與“文”字開頭美諡相對應的“武”字開頭美諡,所以並非徐達不行,或者朱元璋故意壓他,而是當時的出發點不同,不能單純類比。

從徐達死後朱元璋對他的評價來看,他是把徐達列位於武將第一的:“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羣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李如桂此刻一聽自家不僅沒有“文正”,甚至連希望都沒了,不禁萬分沮喪,失望之情,溢於言表,氣得李成樑恨不能再上去抽他一巴掌纔好,最後還是看在自己弟弟的面子上強行忍住了。

李成材也怕兒子愣頭愣腦再惹大哥生氣,連忙接過話頭,把話題又轉了回去:“除了餘蔭護佑之外,他二人還有一個差異:嚴世藩本人與世廟並無感情,與穆廟就更不必提了。而高務實昔年便頗得穆廟嘉賞,與今上更是十載同窗……爲父不敢猜測他們之間的交情究竟好到何種程度,但說他是簡在帝心第一人,恐怕並無不妥。”

李如桂愕然道:“要是這麼受寵,怎麼只是個兵憲?”

見兒子一點官場常識都沒有,李成材也不禁嘆息一聲,道:“他倒是狀元出身,也在翰林院做過一段時間了,非要說能不能入閣?其實也是能的。可他不過是萬曆八年的金榜,這才萬曆十年,就讓他入閣?廷推之時表示同意的九卿,出門之後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說是一意媚上嗎?”

李如桂這時候總算有了點常識,道:“可是皇上可以特旨啊?”

“哈哈,這就是高務實勝過嚴世藩的地方了。”李成材道:“嚴世藩做起事來根本不要臉面,高務實卻是把這臉面看得極重——臉面的重要性,爲父剛纔已經說過了,你不會轉背就忘了吧?”

哦,那倒不會,這個道理李如桂剛纔還是聽懂了的,所謂臉面的重要性無非就是說,嚴家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高家文正護體百邪不侵。

李如桂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遲疑道:“高務實的臉面看起來是不錯了,可咱們鐵嶺李氏的臉面也不差啊?開國靖難以來,大爺(京津、東北把大爺一詞當大伯用)難道不是邊功第一?”

咦,你倒會舉一反三了?還有救嘛!

但李成樑的臉色偏偏更臭了,悶悶地道:“你大爺我是武臣!何況他高務實不僅是文臣,還‘安南定北’呢!”

李成材則嘆息一聲:“眼下還有個更要緊的問題,皇上突然把高務實派來遼東,用意不明,爲父與你大爺二人商議許久,甚是擔心他來遼東的目的很不單純,有可能是爲了查明我李家何以能養如此多的家丁,這其中有些事……不好讓外人知曉。”

李如桂大吃一驚,慌忙道:“那怎麼辦?他後臺這麼硬扎,硬來怕是不行,能不能花錢消災?”

李成樑在一邊氣急而笑:“花錢消災?誰比高務實有錢!只怕戶部的錢都不如他多!”

李如桂頓時驚呆了:“這……這麼有錢?”

李成材嘆息道:“現在你知道你大爺爲何覺得棘手了?你現在對高務實失了禮數,只怕會被他當做一個藉口來針對咱們李家,所以大爺才讓……”

他剛說到這裡,忽然外頭傳來一陣喧譁。

李成樑心情正差,聽得大怒,吼道:“吵什麼吵,圖們來了嗎?”

誰知道外頭安靜了一下之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客客氣氣地道:“回稟寧遠伯,遼南高兵憲發牌到此,鎖拿復州衛指揮使李如桂至蓋州兵憲衙門問斷。”

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54章 將至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62章 二段擊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278章 敵疲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