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宣威軍

秦檜等人起身恭送趙構離開後,參知政事餘堯弼問道:“秦相,李越該如何征討我們還得好好商議。”

秦檜道:“天色不早了,出宮再說。”說完當先轉身向殿外走去。

另外五人隨後離開。

一出垂拱殿,秦禧便道:“爹,你怎麼知道皇上這次是想對李越用兵?”

秦檜只顧慢慢走着,沒有回話。

參知政事餘堯弼問道:“是啊,秦相,皇上以前可從來不會主動提起對外用兵,怎麼這次一定要派兵對付李越?”

秦檜停下腳步,兩個參知政事和秦禧上前,只聽他道:“你們不是把皇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嗎,這李越選在這個時間挑事,無論如何都得打,還只能勝不能敗。放在以往,李越犯邊也就犯邊了,對大宋也遭不成多大損失,可現在十幾個國家的使節都在臨安,不打李越,大宋臉上無光啊。這次回易帶回來不少金銀財寶,西洋貨物也換回來很多錢財,府庫豐盈不少,對外用兵就有底氣了。”

參知政事汪勃又問道:“秦相以爲這次征討李越該打到什麼程度合適?”

秦檜想了想道:“皇上不是說了,抓回逃跑的王子,李越人也要趕出欽州。”說完擡腳再走。

太陽快落山了,再不出宮,等宮門關閉,少不得一番麻煩。

參知政事汪勃道:“把李越人趕走容易,也許不用趕,還沒等大軍趕到,他們就會跑的一個不剩。可抓回李越王子就沒那麼容易了,不攻到李越都城下,怕是不會乖乖交人吧。”

秦檜道:“這就要看樞密院如何調兵遣將,如何作戰了,兩個月內拿不回逃跑的李越王子,讓大宋在諸國使節面前丟了顏面,自會有人承擔責任。”

籤書樞密院事巫伋道:“只要秦相能調集足夠的糧草,徵調足夠的民夫,兩個月內拿下小小李越又有何不可。”

秦檜道:“拿下李越?那要花費多少錢糧。還是按皇上的意思辦,拿回李越王子就行了。拿他一個人,朝廷調撥給你們兩百萬貫糧草,應該足夠了。”

巫伋道:“秦相莫不是在說笑,征討李越除了要用當地軍隊,朝廷至少還得另派一萬殿前司精銳南下。徵調廣南土兵所需花費暫且不說,這一萬殿前司精銳南下的吃喝用度和各種軍資,至少得三萬廂兵運送,算下來至少有四萬人吃喝,打起仗來,獎勵、撫卹、物資損耗哪一樣不花錢。剿滅一千餘人的海盜,就花費二百五十多萬貫,征討李越比剿滅一千海島還容易嗎?這是關乎朝廷顏面的大事,秦相還是要慎重。”

汪勃道:“諸位大人今天也都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具體如何明日再議吧。”

衆人不再說話,加快腳步,向和寧門而去,再多爭論一會兒,等城門關閉,出不了皇城,就得在城裡睡硬板牀了。

六人堪堪趕到和寧門,羽林軍統領笑道:“秦相、諸位大人幸苦,你們若是再晚到一步,今晚又得留宿皇城了。”

秦檜回道:“近來大事頻發,做臣下的不爲皇上分憂,那不是空食俸祿的蛀蟲嗎?”

羽林軍統領笑道:“秦相說的是。諸位大人趕緊出城吧。”

秦檜當先出城,五人隨後跟上。

他們前腳剛出城門,身後就聽羽林軍統領高聲下令:“關閉城門。”

出了和寧門就有一隊禁軍趕到,將秦檜護衛在中間,向不遠處等候的官轎走去。

到了官轎附近,秦檜道:“諸位大人今天也累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申時我們再好好議一議。”

“秦相慢走。”衆人擡手送行。

等秦檜、秦禧上了官轎走遠,其他四人各自上轎回家。

兩天後,勤政殿。

趙構坐於書案前細看奏章,秦檜、巫伋並排坐在對面。

看完之後,趙構問道:“征討李越頗爲艱險,只派遣一萬精兵夠嗎?”

秦檜道:“這一萬人是殿前司精銳,以一當十應該不成問題,況且廣南也有三個軍州,在廣南征調三萬精兵不難,李越彈丸小國,有這四萬人,應當可以拿來逃跑的王子。”

巫伋道:“軍資有限,難以徵調足夠的海船,要把這一萬精銳安全運到欽州,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一多,行軍時間就要延長,一萬人一個月內勉強能到欽州,兩萬人就得兩個月了。”

趙構又看了看奏章,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忽道:“之前護衛回易的宣威軍不是可以派上用場?”

巫伋道:“宣威軍扈從回易可以,要說打仗恐怕不行,當年這支軍隊是爲回易船隊匆忙組建,還沒訓練幾個月就出海,海上又不能訓練,兩年下來,一點戰鬥力都沒剩下,去了也是耗費軍資。”

趙構道:“我看不然,這支宣威軍曾經在李越跟他們的軍隊作戰,記得當時還拿下一州之地,歸附朝廷,他們熟悉李越,如果跟殿前司精銳同去,多少也是助力。”

秦檜接道:“不錯,那塊土地原本是李越河靜府,被他們拿下之後,改成了靜州,還向朝廷交過一次賦稅。這支軍隊還是有戰鬥力的,並沒有大人說的那麼不堪。”

巫伋道:“宣威軍南下也不是不行,但據我所知,他們當初因回易而臨時組建,一切花銷也都是回易處承擔,如今回易結束,朝廷並沒有承擔他們的日常開支,也沒有發放餉錢,一直是自生自滅,原本有四千餘人,幾個月過去了,現在還有多少人很難說。如果要調遣他們南下征討李越,先得給與他們常備軍身份,由朝廷發放糧餉。”

趙構道:“宣威軍不撤銷,回易以後還要繼續,給他們常備軍身份,發放糧餉。先征討李越,結束之後調回原地駐守,等待朝廷命令,不必進行輪換駐防。”

巫伋道:“是,那就將宣威軍加入征討李越軍隊的序列,如此一來征討李越的把握更大一些。”

趙構道:“秦愛卿,你還有什麼補充?”

秦檜道:“沒有,只希望此次征討不要拖的太久,國庫不充裕,用錢的地方很多,經不起一年半載的消耗。”

趙構道:“巫伋,此次征討兩個月內要有結果,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你們樞密院商討一下,最好派人去欽州監軍,此戰務必要勝。”

巫伋道:“是,樞密院上下定當竭盡全力。”

趙構道:“好了,征討李越之事就這麼定下,儘快發兵。都去準備吧。”說完拿起其他奏章。

秦檜、巫伋起身告退:“臣,告退。”

等二人離開,趙構呼道:“黃琦。”

殿後應了一聲,片刻之後,一近侍出來,還沒趙構書案前,便問道:“官家,何事?”

趙構道:“你說宣威軍可用,戴驄的奏章裡說的也不清楚,到底如何,你跟我細細過來。”

黃琦道:“官家,宣威軍在李越是事情我不太清楚,只聽說他們一千人大敗李越兩千精銳,其中俘虜的一千人也編入宣威軍了,但大部分都留守在占城國。在三佛齊國一戰,我是知道的,當初回易船隊被兩家勢力強大的家族阻擋在海峽入口達兩個月之久,索要重稅,眼看就要錯過穿越大海的最佳時機,不得已之下,宣威軍先焚燒其中一個家族在港口的數百艘船,而後對外宣稱那個家族作亂,將他們激怒之後,宣威軍設下埋伏,將那個家族三萬精銳引進一個山谷死地,兩個時辰不到,那三萬人就全軍覆沒,而宣威軍損傷不到兩百人,大獲全勝,三佛齊國不被宣威軍所震懾,船隊才順利通過海峽。從西洋返回三佛齊國的時候,又在海峽被數百艘海盜船所阻,宣威軍再次擊敗海盜,打通海路。除此之外,宣威軍的軍紀也十分嚴明,一百多艘海船在海上航行時隊伍長達兩三百里,全由宣威軍操控,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在航行,基本不存在有船掉隊和失散。在海上,我跟他們接觸的不多。”

趙構道:“如此看來,宣威軍還是有一戰之力,並沒有辱沒宣威之名。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事蹟嗎?”

黃琦想了想道:“其他值得一說的,也就是在塞爾柱國,那時候我帶着使團去巴格達覲見他們國王,剛好趕上塞爾柱國王誕辰,就在哪兒多停留了幾天,參加了不少貴族宴會,我們離開巴格達之前也舉辦了一個宴會,答謝他們的款待,在宴會上展示了大宋軍陣,有塞爾柱貴族不服,就派他們的勇士挑釁,當時宣威軍監軍楊叢義接下第一場比試,輕鬆打敗塞爾柱勇士,後來他們繼續派勇士挑釁,我們派出了一名隨團道人,又將對方擊敗,連敗兩場之後,他們纔沒有繼續挑釁。”

趙構道:“楊叢義,是武學初建那年那個平民出身的武學生吧。”

黃琦道:“對,就是他。跟隨戴大人去李越出使的就是他,當時帶了一千宣威軍隨行,到了占城國,就變成了兩千人,還在占城國爲大宋弄來一塊方圓超過五十里的土地,駐留了一千宣威軍,回來時,船隊在那兒停留了半個月,房屋建了不少,良田也開墾了數百畝,留守的軍隊也在每天操練。在三佛齊國時,也是楊叢義主張用武力打通海路,本來不少人都反對,沒想到後來真的打通了。”

趙構道:“這麼看來,他在武學還學了些東西。他是第一批武學生,有消息多收集一些。”

黃琦道:“官家放心,我會看着他。”

第365章 瞭如指掌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55章 衆怒第432章 召集令第655章 取臨沂第57章 前門寺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94章 各有心思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19章 都是餬口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565章 推廣香水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286章 進駐縣城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274章 我全都要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786章 出路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465章 姚昶追擊第21章 閒人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549章 一家親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305章 地道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579章 戰和逃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637章 故人相見第48章 議政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171章 增船百艘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340章 擢升第123章 送別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582章 密令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621章 經歷(二)第93章 一個不留第666章 兵敗城下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671章 潰逃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611章 駁斥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30章 心裡有數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459章 從軍歌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29章 初見知軍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490章 諸軍命運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17章 無罪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