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調防安遠

楊叢義剛喝一口茶,還沒來得及細品下嚥,就聽知州毛奇道:“不知楊將軍此來欽州帶了多少兵馬,現在何處?”

放下茶杯回道:“宣威軍全員四千餘人,已經全部到達五十里外的港口。朝廷給我們的調令只讓調防欽州,但不知具體在何處,所以來見知州大人。”

“只有四千人嗎?”知州毛奇大失所望。

“這已經是宣威軍全部人馬了,原住地一人未留。接到調令,我等便從明州沿海路南下,前兩天便到欽州境內,只是不知道州衙駐地,耽擱了一些時間。如今軍隊都在港口,具體駐紮何處,還請知州大人告知。宣威軍匆忙南下,所帶口糧不多,再有五天就糧盡,我們的糧餉問題,也請大人一併解決。”既然知州大人覺得來人的少,那他應該是早有準備纔是,因此楊叢義便將糧餉問題提出來。

“楊將軍可能有些誤會了,不是駐紮,是抵抗侵擾。還有,關於糧餉問題,本週府庫空虛,實在拿不出多少錢糧來,最多隻能提供十天糧食。”知州毛奇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抵抗侵擾?聽到這個消息楊叢義心裡大驚,難怪街市無人,難道是什麼山寨出山作亂?宣威軍可沒有做好南下打仗的準備。

於是問道:“不知大人所說的侵擾有多大規模,州衙的兵丁不能應對?”

知州毛奇臉上神情一變,過了片刻才道:“看來朝廷什麼都沒有告訴你們,那我就直接跟你們說了吧。”

“知州大人請講。”楊叢義也是神情一變,看來問題並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

“一個多月前,李越突然出兵佔領仙安鎮,不久之後又先後佔領河長、潭河,近逼東興鎮,佔據安遠縣大部。在這之後又在北邊發現一支李越人,他們先後攻佔平遼、洞中鎮、阪八,後來又佔據那桐,進逼扶隆鎮,直奔安遠縣城。兩天前探知,欽州境內的李越人一支已經佔領扶隆鎮,另一支已經到達東興鎮三十里外,正在四處蒐集船隻渡河。要是朝廷再不派大軍來支援,用不了十天,他們就會拿下安遠縣,進逼欽州城。幸好楊將軍提前趕到,再晚來十天,欽州就沒了。”知州毛奇嘆息不已。

“李越人攻打欽州?李越王子不是還在臨安嗎?他們怎麼敢侵犯欽州?”楊叢義一聽說是李越人在作亂,便覺得不可信,除非李越王是不想他的兒子活下,否則絕不會在這時候挑事。至於知州大人所說,李越攻佔了哪裡,他沒有太多印象,估計都是些偏遠小村鎮,欽州城都是這般模樣,那些不知名的小鎮估計也沒幾個人。

“就是因爲李越王子,聽說那王子從廣州逃回了李越,而後李越人爲了報復才進攻欽州。”

“原來如此。”這就難怪了,李越王子自從被抓回船隊之後,一直關押在主船上,想必是吃盡了苦頭,只要逃回去,必然要報復。

不等楊叢義發問,知州毛奇接着說道:“但據我所知,李越人這次不光進攻欽州,半個月前又派大軍佔領了整個鬱林州,攻佔橫州兩縣,威脅邕州。邕州乃廣南南部核心州府,邕州總管府所在地,位置十分重要,百年前皇佑年間,廣源州壯族首領儂智高爲反抗李越壓迫,多次奏請內附大宋,朝廷以此地邊荒、偏遠難守爲由,拒絕了他,不想他懷恨在心,舉旗造反,率領數十萬山民,一路從廣源州向東打到橫州,最後佔據邕州,朝廷震驚之下,從北方調遣二十萬大軍纔將儂智高部撲滅,這次動亂對廣南造成很大傷害,所以朝廷在邕州設置總管府,派兵兩萬常年駐守,又將整個廣南的守護區域向北向東收縮,徹底放棄了光源州等數州偏遠之地。這次李越突然派兵,半個月內攻佔整個鬱林州,對邕州總管府造成極大震動,總管府統領的八州三十三縣,除了被李越佔據的鬱林州,被威脅的欽州,其他六州兵力全部集中在橫州與李越大軍對峙,因此欽州沒有支援,只能靠數千廂軍和土兵抵擋李越人,幸好將軍來了,雖不能趕走敵人,多抵擋一個月兩個月應當沒有問題吧。”

楊叢義聽知州如此一說,講明現狀和緣由,頓覺肩頭沉沉,這哪裡是調防,明明是打仗,朝廷居然給他們一紙調防命令,這不是坑宣威軍嗎?但既然來了,也別無選擇。

“知州大人,既然宣威軍奉命調防欽州,全軍此刻起,全軍由大人調遣。”說完,楊叢義將樞密院發來的調令呈交給知州毛奇。

毛奇接過調令,仔細驗看之後,連道三聲好,然後將調令奉還,正聲道:“既然楊將軍如此說,老夫就不客氣了。如今欽州有兩路李越亂軍,共計四千餘人,直逼安遠縣城,安遠縣距離欽州城不到百里,安遠不保,欽州也會陷落。邕州都督府眼下跟李越大軍對峙,稍有不慎,恐怕也要自身難保,所以欽州是指望不上他們了。因此老夫希望楊將軍能率領援軍進駐安遠縣,抵擋李越亂軍。”

“宣威軍接令。”楊叢義起身,乾淨利落接下駐防任務。李越鬧這麼大,這也許是一個機會。

“好,那就請貴軍即刻趕往安遠縣城。若能堅守一月,老夫一定爲將軍請功。”知州毛奇起身。

“知州大人放心,宣威軍必能守住安遠縣城。”隨後楊叢義想到一事,又道:“大人,我們的糧草如何解決,口糧只夠五天。”

知州毛奇道:“楊將軍放心,糧草問題老夫爲你們籌集,會直接送到安遠,保證軍糧供應。”

“還有一事,不知大人這裡是否有欽州,或者廣南地圖,我們從北方來,南方很不熟悉,沒有地圖,行軍打仗,多有不便。”楊叢義手裡有地圖,可那是後世地圖,道路河流都有很大不同,用來行軍打仗肯定會四處碰壁,還是州府地圖信息較爲真實。

“楊將軍稍候,老夫這裡正好有兩幅地圖。”說着便起身離去。

片刻之後帶着兩個防水皮桶回到客廳,將皮桶交給楊叢義:“這是欽州和廣南地區的地圖,楊將軍小心保存,用完之後,記得還給老夫。”

“多謝知州大人。下官告辭。”楊叢義拿着地圖,行禮之後迅速離開。

一出州衙,便帶人直奔船隊所在的港口。

“趙將軍,這就是欽州和廣南的實情,既然奉命調防到了欽州,就得聽從知州大人調遣安排,即刻趕往安遠縣吧。”楊叢義回到港口,將一切全都告訴趙安,說服他即刻趕赴安遠縣。

“楊監軍,朝廷給宣威軍的軍令可是調防,不是來打仗的。李越人殺到安遠縣了,就把我們調到安遠縣?我們大老遠過來,可不是來送命的。”趙安一聽實情就炸了,這不是坑人嗎?什麼準備都沒有就要跟李越人打仗,一仗打下來,宣威軍還能剩多少人?這可是屬於他的宣威軍!

“趙將軍,你這麼想就錯了,調防調防,調不是目的,防纔是,防什麼?防叛亂,防暴亂,防異族侵擾。如今李越人都打到安遠縣了,你看看在哪兒,如果不去協助防守,用不了多久,欽州城都會被攻陷,沒了欽州城,宣威軍吃喝就全無着落了。我們奉命調防欽州,若欽州淪陷,到時候朝廷問罪,誰都脫不了關係。”說着將欽州地圖打開,指了指安遠縣的位置。

趙安一看,那安遠縣距離欽州百里不到,頓時猶豫起來,要是坐看欽州有失,宣威軍罪責難逃,早知如此,就不急着趕過來了,晚來十天,估計欽州已失,若是這樣,宣威軍即便退走廣州,朝廷也無話可說,現如今卻是進退兩難,不去安遠縣跟李越人硬拼,違抗軍令就得治罪,跟李越人硬拼,宣威軍毫無準備,估計會損失慘重。

“趙將軍,李越人侵擾廣南,這可是一個建立功勳的大好機會,宣威軍待在明州,五年十年都不會有這種機會,該好好把握纔是,說不定經此一戰,將軍就能升任統制。”楊叢義見趙安開始猶豫,便拋出誘餌。雖然他作爲監軍,也可命令趙安執行軍令,但若是不心甘情願,駐守安遠的任務怕是很難完成。

“好,既然知州有令,宣威軍即刻開拔,奔赴安遠縣城。”趙安仔細一想也是,不打仗,沒有功勳,在軍中就沒法升職,光靠積累年限是沒用的,不立戰功就只能原地踏步。

“來人,傳令全軍在西岸登陸!”趙安一聲令下,傳令兵即刻去向各營傳達軍令。

一個時辰之後,全軍收拾好一切,渡過海口,登陸西岸。

隨後留下半營人馬看守船隊和暫時不能帶走的物資,其餘將士攜帶弓弩羽箭、長槍佩刀等必要的作戰物資和三天口糧,在嚮導漁民的帶領下,直奔四五十里外的安遠縣城。

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779章 將帥來歷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59章 夜半蛇影第637章 故人相見第479章 杞人憂天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732章 三選一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641章 撤離揚州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643章 戰和不一第676章 聚將議事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454章 換錢之亂第300章 得勝而逃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389章 簽定契約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532章 副使落海第282章 宣威軍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223章 出城退敵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89章 請纓出戰第290章 佈陣伏擊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765章 趕人第434章 怨第56章 定計第557章 開羅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787章 投降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據實以告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46章 回城覆命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501章 回家第486章 傷心處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17章 無罪身輕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681章 交底第582章 密令第88章 意料之外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371章 知州問案第301章 解惑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573章 要鐵不要錢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577章 臨安如舊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23章 兇犯越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