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城覆命

直到要下山的時候,張彪才忽然想起先前還抓過一個土匪,一直丟在樹林裡,大羣土匪回山以後就沒顧得上,於是便讓人去把他帶過來。

不多時,捕快只拿着斷了的繩索回來說,樹林裡沒人,應該是昨天晚上跑了。

張彪起身就要去追,卻被楊叢義攔住,說一個小嘍囉而已,跑了就跑了,早些回去纔是正事。

山這麼大,就算去追也不見得能追回來,張彪只好作罷,卻把匪首看得更緊。

隨後衆人帶着匪首一路下山,沿原路返回虎頭巖。在虎頭巖修整一天,準備好充足的食物後,隊伍才又向東順着來時留下的記號找路出山。

這一走又是十來天,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他們回到了出發地,鳳凰村。村民們早已安睡,當夜他們便在村內露宿。

第二天,早起的村民發現這一羣衣衫襤褸、蓬頭散發正在熟睡中的捕快時以爲遇到野人,叫起全村人趕來驅趕。

好不容易回到有人的地方,衆人都睡的太熟,直到大羣村民圍過來,他們才被吵醒。楊叢義唯恐再出鬧什麼誤會,趕緊站出來表明身份,並把他們的經歷簡單說與村民們聽。

村民們聽後驚訝不已,先前得知他們殺了一羣狼後,都覺得十分不易,沒想到他們不僅能在虎頭巖西邊活下來,還能剿滅一夥土匪,這真是奇蹟。先前對這羣官差的誤會早已消除,如今又聽說他們爲村民除一大害,衆捕快一下字就成了鳳凰村最受歡迎的官差。

在山裡一個多月沒喝過熱水的人,忽然就有了熱水喝,村民們把他們當成了客人款待,雖然請他們吃的是野菜樹葉,衆人也深受感動。

臨走前,楊叢義讓大家把從土匪身上清出來的銀子銅錢和值錢物件留給村民,讓他們去換些錢糧,度過眼前難關。

村民們千恩萬謝,直把衆人送出村外十多裡,才駐足目送他們遠去。

捕快們感慨萬千,他們以前辦案子可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待遇,不躲他們就是好的,還謝他們,送他們,簡直想都不敢想。

楊叢義告訴他們,這叫與人爲善,與己爲善,對別人好,便是對自己好,當然別人也會對你好,甚至更好。

捕快幾乎都沒念過書,這句話他們聽的似懂非懂,經過一番解釋他們纔算明白。

衆人押着匪首一路慢慢悠悠,並不急着趕路,回到懷寧時已經是傍晚。

當天他們便去衙門見了李大人和何縣尉。

公堂上,李知軍看着眼前如北方逃亂來的流民一般的楊叢義等人,臉上滿是欣慰,只聽他說道,“陳知縣真是用人有方,不愧是他的左膀右臂,能從天柱山全身而退,難能可貴啊。”

楊叢義道,“李大人,屬下無能,進山一個多月並沒發現逃犯的蹤跡。”

李知軍道,“無妨,天柱山匪衆勢大,同去追捕逃犯的各縣人手損失十之八九,你們能活着回來已屬不易,怪不得你們。聽聞你們抓到了土匪?說來聽聽。”

楊叢義道,“是。本縣張彪張捕頭髮現土匪蹤跡後,不顧安危跟去了土匪巢穴,後來我等設伏,斬殺土匪三十餘人,抓獲匪首朱二麻子。”

李知軍哦了一聲,然後高聲道,“匪首何在?帶上來。”

衙役押着匪首在公堂外等候,聽到傳喚立馬就把匪首推上公堂,逼他跪下。

李知軍看着匪首道,“堂下所跪何人?如實招來。”

經過十幾天磨難,匪首早已銳氣盡消,耷拉着腦袋回道,“小人姓朱,大家都叫我朱二麻子,安豐下蔡縣人,前兩年纔在狼頭山蜘蛛洞落草。大人饒命,小的可沒幹傷天害理的事啊。”

李知軍道,“能不能饒你命,要看你是否識趣。本官且問你,狼頭山蜘蛛洞有多少匪寇,你還有多少同夥,都在哪裡?”

匪首答道,“蜘蛛洞原本有四十多人,早先有幾個離山了,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兒。其餘的都在蜘蛛洞死了,小的已經沒有同夥。”

楊叢義道,“大人,屬下有話說。”

李知軍道,“講。”

楊叢義道,“據屬下從土匪口中得知,他們去見過土匪頭領。”

李知軍聽後怒道,“大膽匪徒,再不如實招來,本官便讓你嚐嚐皮肉之苦的滋味。”

匪首嚇得伏在地上,回道,“大人息怒,小的這就招。小的每年都會以蜘蛛洞洞主的身份前去天柱山裡拜見頭領,那頭領也只是附近那一片勢力大一些的土匪頭子,據說天柱山裡共有八峰十二谷三十六洞,還有大頭領,小的只聽說過,還沒見過。蜘蛛洞太小了,排不上號,勢單力薄,小的還沒資格去見大頭領。”

李知軍問道,“本官再問你,這天柱山共有多少人馬?都在何處?”

匪首道,“小的不知道,蜘蛛洞不大,又在山外,其他人在哪,小的真的不知道。”

李知軍道,“你們大頭領叫什麼,在哪兒,你總該知道。”

匪首道,“聽說他姓韓,具體姓名從沒聽人說起過,常年住在天柱峰,一般不下山。”

李知軍道,“天柱峰除了你們大頭領,還有哪些人?”

匪首道,“還有一個軍師,五個頭領。軍師姓沈,四十多歲,是讀書人,聽說以前中過科舉。五大頭領是黑白紅黃綠,黑頭領黑鐵牛,白頭領白鐵槍,紅頭領炎陽索,黃頭領赤銅錘,綠頭領青峰劍,五個頭領武藝高強,一般各帶隊伍住在周圍的其他山上。山上守衛嚴密,就是每年去拜山的洞主谷主峰主都不能隨意走動。小的沒去過,這些都是道聽途說的,知道的也只有這些。”

李知軍道,“好,只要你老實跟官府配合,戴罪立功,本官自然會酌情減輕你的刑罰。”接着紛紛道,“帶下去,押入大牢。”

匪首聞言大喜,叩頭連連謝道,“謝大人開恩,謝大人開恩。”

衙役將匪首帶出公堂之後,李知軍向楊叢義等人道,“一百多官差一同進山,逃犯沒抓到連性命都丟了大半,你們不僅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個匪寇頭目,這是大功一件。本官要親自修書一封,讓陳知縣好生嘉獎。”

楊叢義道,“大人不必費神,抓捕賊寇也是屬下們理所當爲的職責。”

李知軍忽然向何縣尉道,“何縣尉,你看看,這些纔是人才,你就沒有什麼想法?”

何縣尉回道,“本縣好手幾乎全都折在山裡,正需要補充人手,但人才難得,恐怕陳知縣不會割捨。”

李知軍哈哈笑道,“無妨,待本官修書之時自會向陳知縣一探口風。”之後看着楊叢義等人問道,“不知你們有誰願意留在懷寧,隨何縣尉做事?”

楊叢義只想在太湖縣過安穩的小日子,無心離開,便沒有開口回話。

等了片刻,見無人回話,李知軍道,“難道沒人願意嗎?”

此時張彪忽然上前一步,抱拳道,“屬下張彪,做過八年捕快,願意來懷寧做事。”

李知軍連道幾聲好,然後道,“本官會向陳知縣說明,即刻把你調來懷寧,陳知縣明曉事理應當不會拒絕。”

張彪道謝道,“謝大人。”

李知軍又道,“這些時日辛苦諸位,協助追捕逃犯之事就此作罷,你們可在懷寧休息幾日,再返回太湖縣不遲。何縣尉,交給你了。”說完便起身回去後堂。

隨後衆人依何縣尉安排,在懷寧好吃好喝休息了兩天,這才動身返回太湖縣。

第25章 療傷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58章 青石崖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616章 破局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736章 進軍忻州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254章 老婆免費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549章 一家親第123章 送別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52章 點金點銀第602章 挑戰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549章 一家親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386章 打包出讓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569章 驚人的消息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71章 忠義盟第114章 龍虎上將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70章 都不乾淨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690章 潰兵回營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36章 殺戮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49章 囑託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641章 撤離揚州第96章 傳訊自救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3章 小舅子分糧第522章 駐軍昌國第29章 初見知軍第119章 搖擺不定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578章 金使挑釁第13章 據實以告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11章 漏洞百出第97章 交換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293章 水攻之計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67章 來龍去脈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674章 四面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