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無賊

大唐再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讓大唐百姓的榮譽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當然,這樣的提升,其實很大一部分也要歸功於一個大唐時代週刊。

因爲有了這個大唐時代週刊,百姓們才知道,大唐帝王、大唐朝廷、大唐將士們、大唐的官員們,他們這些人爲了大唐的強盛,爲了百姓的安居樂業做出了多少貢獻。

雖然也有那些欺壓百姓的官員,然而每一年到了年底的巡撫,都會伸張正義。

用大唐時代週刊的話說,一鍋粥裡面最後出現一個壞米,廣袤的大唐疆土之上,也總會出現一些忘記了初心的官員。

當然啦,這個初心並不是爲了大唐百姓服務。

在這樣一個時代,還真的不可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和理想,而是國師四言,爲天地立心、爲萬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官員也都是讀書人,讀書人自然要以國師四言爲人生的追求,這就叫做初心。

一場徵東之戰,一場徵西之戰。

大唐都取得了勝利,歲月靜好,有人在負重前行。

當江楓帶着幾萬大軍回道長安的時候,萬民迎接,一個一個都對這一支大軍充滿了敬意。

這是真的,出了漢中進了關中,就明顯感覺到了。

有百姓守在路邊,專門等着徵西大軍凱旋歸來,他們送上了自己種的紅薯,送上了雞蛋,送上了土豆,送上了自己能夠送出來的物品。

爲的就是表達感謝,表達自己的敬意,也是表達對抵禦吐蕃的大唐將士們的關心。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以前,百姓們見到大軍的時候,只會躲得遠遠的。

誰會像是現在這樣,湊上去,要送出自己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好食物。

“將軍,你們就收下吧!”

“是啊,他們中有的都受了那麼重的傷,要好好養一養,這是俺們村今年收的雞蛋,給他們補一下。”

“他們都是好樣的,俺等俺家那娃子長大了,也讓他去軍營,當一個戰士。”

“對啊,我們都等了好幾天了,聽說你們要從這裡走,專門等着要把這些送給你們,都是一些村民的心意啊。”

蘇定方心中想要說些什麼,可是卻又說不出來,那種從來沒有過多感觸,讓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了。

因爲他從軍到現在,以前只是爲了活着,所以跟着草頭王,後來是爲了能夠成爲大將軍,能夠光耀門楣,能夠名垂青史,能夠施展自己的畢生才華。

而今日,他好像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個需要守護的東西,卻又不明白,到底是什麼。

軍司馬在旁邊,努力勸說。

“鄉親們,不是我們不想收,而是大軍有着規定,不搶、不偷、不盜,不得驚擾百姓,不能接受你們的一粒米,不然就是違反軍令。

我們有吃的,真的,你們也不容易,這些就留着吧。

雞蛋可以給娃子補一下身子,養的壯碩些,到時候進了軍營,說不得還能成爲大將軍。

真的,我們不能接受你們的物品,這是軍令,至於你們的心意,我們就領了吧。”

一路上,在漢中的時候,還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出了漢中,慢慢地就遇到了一些村民,竟然拿着食物要送給他們。

最開始,他們還非常驚訝,不敢相信,還以爲這食物裡面有毒啥的。

真的不敢相信,這些貧困的百姓,竟然會拿出家中的餘糧來送給他們。

僅僅是一個雞蛋,然而代表的心意卻非常重。

第一次只是懷疑,到了第二次、第三次……,這才知道他們這一支大軍,遇到了什麼情況。

那一刻,無數人感動。

那些收了傷的士兵,也都是淚眼汪汪,總覺得自己這一次也值了。

“國師,這就是你所說的,要讓百姓知道大唐之軍隊是什麼,做什麼,意義何在,要軍民一家親的大同嗎?”

李績在後方對江楓問道。

這一路的情況,說實話,他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每一次駐紮在城外營地,就會有一些百姓帶着糧食什麼的送到軍營前,都想要表達自己的心意。

這種情況,以前從來沒有過,真的。

江楓點點頭,心中多少有一些欣慰,看來大唐時代週刊起到了很大作用。

想要一個王朝長治久安,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讓百姓,讓一個人都要從內心身處認同這個王朝。

就像是大宋和大明。

當金兵搜山撿海的時候,大宋還能建立起來南宋,當大宋的脊樑倒下之後,南宋還能堅持那麼長時間。

其原因就是認同,這個認同感雖然不是那麼強烈,而且也不是百姓,只是士大夫,那也是一種認同。

而大唐呢?

自安史之亂以後,就只有李氏對大唐還念念不忘了。

凱旋的大軍走的不是很快,因爲還有不少傷兵需要調理,等到回到長安城,已經是大雪紛飛了。

而他們沿途所遇到的情況,早已經被各地的大唐時代週刊的學士們,用他們手中的筆,寫出了一片一片感人肺腑的文賦來。

讚美的詩歌、文賦數不勝數。

這樣的情況,連李二陛下都有一些羨慕了。

“這纔是朕的百姓,這纔是朕的將士們吶!”李二陛下心有羨慕,卻並沒有對江楓這位國師產生什麼功高蓋主的疑心。

因爲軍民一家親本來就是江楓提起來,並且也經過了李二陛下的同意。

關鍵是,他見到如此情況,心中感動更多,至於羨慕,那也是人之常情。

“陛下,安西戰報來了!”

內侍急匆匆走進來,給李二陛下遞上了一個摺子。

上面寫了安西之戰的情況,大唐又有了不少苦力,而西域之國這一次損傷非常大。

至於逃跑的祿東贊,在党項之地,被党項的王給抓住了。

www .тт kan .¢Ο

如此一來,吐蕃也算是元氣大傷,相信不久,就會遞上來投降書。

“好!傳旨尚書省,這一次的論功行賞,要拿出一個章程來。”李二陛下吩咐道。

“喏。”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這是李二陛下執政之道的一種手段,如此才能不辜負那些立下漢馬功勞之人。

雪下的不是很大。

江楓帶着幾萬大軍停在了長安城外,見到了翹首以盼的幾萬百姓。

這其中,也有那些戰死的大唐將士們的親人。

“唉。”

江楓嘆了一口氣,他最不想見到的就是他們的目光,卻又不得不面對。

帶着二十萬大唐將士們西征,回來的只有這麼一點兒人。

多少心中有愧。

李二陛下上前,直接拉着江楓,先是昭告萬民,來一個盛大迎接凱旋大軍的儀式。

最後則是一同乘坐車輦,回到了皇城。

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一百零五章 我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六章 求救信號,絕世寶刀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五十二章 大軍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場第五百四十六章 趙官家巡視天下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兩百四十八章 悠閒和冷落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八十八章 演戲?加我一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這大明吧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五十二章 大軍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貪官終得報應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六十七章 當秀女有了婚約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盛世,如你所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七十二章 有路就有自行車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兩百四十三章 藏寶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事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二十九章 盧象升、被國師舉薦的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武后的小心思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四百零一章 裴行儉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我的未來在哪裡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