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

大海相對於陸地來說,更加兇險。

然而,越是兇險之地,其物資也就越是豐富。

現在的大海之上,還是一片無主之地,以大唐現在的實力,的確可以橫行海上。

關鍵是,江楓的本以是想要讓大唐人都能夠打開視野,睜眼看世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唐的百姓已經從以前的戰亂之中走出來,更是被朝廷用以苦力和大力發展而促使他們不得不勤勞,去想辦法掙錢。

那種在工地上過着徭役的生活,已經不需要他們了。

而想要掙錢,想要能夠生存下去,除了種地之外,也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經商。

當然,對於那些少年來說,他們還有一條路,那就是讀書。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這是江楓在大唐時代週刊上面發佈的一個文賦,用來鼓勵那些學子的。

這樣的少年纔不負少年之年華。

位於江都之東,那裡有一片田地,本來是水草茂盛之地,如今卻站滿了人。

非常大的一座軍營不過幾天就拔地而起,從各地從來的苦力,開始清除海邊雜草。

想要建立船廠,建立海商。

就必須擁有一座巨大的海邊重城,還需要一個非常大的碼頭。

而這裡,正好適合。

李二陛下采取了江楓的建議,沒有讓朝廷出太多錢財,僅僅是上一次萬國來朝的時候,那些番邦帶來的苦力。

至於木材,嶺南深林之中多的是。

而北方安西之地,已經開始種植樹木,用來防風固沙,同時也將會成爲大唐以後的木材產地。

負責這一次建造工事的人,就是程咬金、唐儉,還有蘇州大都督屈突通。

三人都站在軍寨的高臺上,看着遠處汪洋。

“從這裡看,好像的確是圓的,難怪乎,國師當初說,我等登高望海,便一眼而明。”

程咬金多少有一些辛辛,當初他也不敢相信,腳下之地乃是圓地。

屈突通感嘆道:“國師之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然曠古爍金。老夫當初聽聞,也是不敢相信,後來有機會詢問了一些出海的人,他們也說,遠遠望去,大海好像是圓的。

如若真的要是從這裡出發,一直向東,會不會到達西邊之陸地,再一直向東,回到這裡。”

唐儉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自然不願意討論這個問題。

只是心中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看着遠方,好像大海的確是圓的。

“如若沒有國師,大唐之都城那裡會有現在之面貌,前不久經過江都,發現江都的行宮比之以前更加輝煌無比。

勞什子的,也不知道這要用多少苦力,這種想法,也算是絕無僅有了。”

都是聰明人,三個人知道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會是什麼。

那些番邦每一年都會送來不少苦力到大唐,而大唐會有用不完的苦力,也就能夠建造各種工事。

如今好幾個都城都向外擴張了。

還有不少州郡,直接在空地之上,建立了一座新的都城,讓那些從深山之中出來的百姓,而已有地方居住。

而大唐這幾年的人口也是加速上升,所以需要更多的地方來讓人居住。

而在大唐,每一年都會有苦力死去,他們有一些是累死,還有一些是忍受不了,想要反叛。

但是都被鎮壓了。

對於這些苦力,大唐還是會給他們每天三頓的食物,然後還有休息時間。

也算是比較優待了。

畢竟,以他們的罪行,早就不在人間了。

如此一來,大唐的實力將會越來越強,而番邦因爲慢慢地缺少人,缺少苦力,自然會減弱。

這一點,他們從當初的突厥就可以看出來。

突厥的可汗可能也清楚這一點,後來也就沒有再送苦力來大唐,擔心大唐攻打,直接舉族搬遷到了更北的地方放牧去了。

“國師之謀,在萬世,我等豈可比的。”屈突通是真的佩服。

程咬金自然也是佩服國師的人。

唐儉則是比較複雜,因爲以江楓現在的所作所爲,對於他們這些學士來說,其實是對立的。

因爲到時候人人都可以讀書,那讀書人的身份自然就不一樣了。

讀書人可能會從事商賈,還有可能成爲一個羊肉麪館的老闆,還有可能是一個苦力。

可能到以後,倒夜香的人也會認識幾個字。

那讀書人的意義又何在?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啊!

讀書人應該是士大夫,應該是學士,應該是學子,應該是大唐的掌權者!

可是,江楓實在是太強大了。

他沒有兵權,也沒有實權,卻有着無上的威望和名譽。

而且,他所作的事情,全部都是爲了大唐,爲了這個江山社稷,爲了大唐萬民。

大唐幾乎所有百姓都在支持他,還有大部分讀書人,也都是國師的支持者。

國師四言,深入人心!

就像是這一次的開海,李二陛下沒有用朝廷的一分錢,只是出了苦力。

如此一來,那些個大臣也就沒有藉口了。

所以這蘇州外的荒地,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變成了一座海邊重城。

而不久之後,大唐百官們會發現,開海之後,真香。

江楓正在張羅着,給自己的兩個兒子過週歲,這在這個時候,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而他還是大唐國師,自然更加重要,連李二陛下都親自來了。

畢竟,長樂公主也懷孕了。

勤勞的小蜜蜂,總算是有了收穫。

兩個一週歲的江燁和江昭,已經可以在地上趴了。

大一些的江燁,可能是因爲先出生,再加上出生的時候就比較壯士,所以到了一歲,那是活潑又好動。

看起來有一些虎頭虎腦的感覺。

至於江昭,可能是因爲後出生,所以有一些文弱,最喜歡的就是呆在母親的懷中,靜靜地看着哥哥在那裡爬啊爬。

爬到小木馬上面,搖搖晃晃。

“噗通。”

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江昭覺得應該很痛,哥哥應該會哭,可是卻看到哥哥翻個身,又繼續爬啊爬。

突然,一雙大手扼制了哥哥的命運,讓他動彈不得。

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六百八十章 范文程,亂臣賊子的末路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爲天人李治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導有方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四十一章 畝產千斤的土豆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賣大米不講武德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兩百四十章 平等第六百六十三章 秘書監,只對帝王負責的機構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親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七十九章 國師的魄力無人能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靠天不如靠自己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六百章 錢謙益、送上門的奸臣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國師、我以仙藥換錢財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人物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霸的第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鳳來儀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第四十章 小棉襖啊小棉襖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工藝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四百七十五章 刺殺進行時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四百五十章 母后,我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