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

貞觀十四年春。

祭拜了天地諸神之後,大唐魏王李泰帶着五萬大唐水軍前往天竺。

此時,經過了幾年的修建。

一座巨大的碼頭還有大唐國師的石像,豎立在東海之濱。

聽說,完工之後,巨大的石像手中出現了耀眼的光芒,天地之間佛音嫋嫋。

所有的天竺人還有身毒人,都跪在了地上,五體投地。

至此,這石像也就成爲了天竺和身毒兩國信徒的聖地,活着的仙人,總是比虛無的佛祖更要讓人信服。

而天竺和身毒兩國百姓的表現,也隨着商隊傳到了大唐。

在大唐的百姓,也希望能夠建造一個更大的石像,以此來彰顯大唐國師的榮耀與至尊身份。

有人甚至已經是聯名上書,並且已經建造了一些小的石像,還有一些奉祠牌位。

只不過,這種事情很快就被鎮壓下來了。

江楓和李二陛下自然知道,有一些人是有意爲之。

百姓們自然可能是希望建造石像,以此來彰顯大唐的天朝上國身份,也是對於大唐國師、仙人弟子江楓的尊重,更是爲了心安。

天竺和身毒如此信奉大唐國師,還建造瞭如此大的石像。

要是他們不積極表現一下,到時候大唐國師去了天竺和身毒,那該怎麼辦?

有人必然有着這樣的心思。

然後被一些懷有異心的人稍加利用,可能就變了味道。

江楓自然不會讓這種事情在大唐境內產生,特別是這個時候。

李二陛下已經力不從心了。

而李承乾也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

他一個大唐國師,要是成爲了比帝王還要更獲民心,還要有聲望的人,豈不是功高蓋主、喧賓奪主了。

李泰看着巨大的石像,的確有幾分國師的神韻在其中。

桲欏葉看着大唐那三艘巨大的戰艦,還有那後面也非常大的戰船,心中對於天朝上國的實力更加欽佩了。

不僅僅是他,身毒的很多官員,也都想着要怎麼跪舔,才能讓大唐給他們一些好處。

上一次運送來的糧食,可是讓他們養活了不少百姓。

身毒的那些官員們,也都換上了更好看的絲綢,還僱傭了更多的傭人。

生活比以前,那當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知道這一次大唐的大軍將會前來,幫助他們平息馬六甲的海盜。

以後大唐的海軍將會前往更遠的西方,將會尋找更加肥沃的土地,尋找更加廣闊的陸地。

身毒的王桲欏葉更加羨慕了。

“遠道而來的大王,我們最近又挖了一些寶石,我願意獻上這些寶石。”

桲欏葉知道天朝上國的商賈最喜歡這些玉石,除此之外還有黃金和白銀。

所以這一次爲了迎接天朝上國的天使,他準備了更多的玉石,也準備了更多那些大唐商賈喜歡的貨物。

李泰點點頭,直接讓人拉着這些貨物去了最後面的商船。

每一次出海必然要有所得,特別是這一次的出征,最起碼要能夠對得起這如此巨大的消耗。

“這一次,本王前來的目的,是爲了打敗身在馬六甲的那些海盜。”

李泰說着身毒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目的。

身毒的王桲欏葉立即表示,自己願意出兵一萬,表示支持。

李泰欣然接受。

這一萬大軍也是被裴行儉另行設立軍營,訓練了很長時間。

差不多已經熟悉了大唐的作戰方式,就算是不熟悉,到了海上,那也是第一個衝出去,爲大唐的大軍探路用的。

“裴將軍。”

見到裴行儉的時候,李泰連忙施禮。

裴行儉沒有想到李泰會如此,便立馬深深地還禮道:“末將裴行儉,拜見殿下。”

李泰上前扶起裴行儉,說道:“裴將軍乃是我大唐一等一的上將,泰早些年就在國師身邊,聽說過裴將軍的英雄事蹟,心中也是敬佩不已啊。”

裴行儉心下會意,對方這是明顯表示,自己和大唐國師走的比較近。

提醒他不僅僅是皇子,還是大唐國師的半個弟子。

他這位被大唐國師推舉,然後進入軍中獲得了軍功,之後更是成爲武舉的榜眼,那也有着國師的提攜之恩。

所以這裡面的意思也就有好幾層,但是裴行儉就是一個武夫,所以不需要懂太多。

他現在的任務就是鎮守在天竺,幫助天竺和身毒兩國鎮壓一些謀逆和叛亂。

說白了,就是軍事力量的支持。

也是一種變相的侵佔。

天竺的王也上前,表達了對天朝上國的尊重,拿出了不少貨物。

並且也給出了一萬人的大軍,這些人也受過裴行儉的訓練。

如此一來,李泰也就有了七萬大軍。

直接駐紮在天竺的南邊都城,並且開始率先攻打陸地上的一些無主之地。

這些都是被海盜強行佔領的地方,在這裡建立了一些路上都城,用來歇腳。

他們不可能一直漂浮在海上,也不可能一輩子不靠岸。

畢竟,他們搶來的貨物,還需要和那些陸地上的大食還有天竺做交易。

從彭世洛府出發,一共三萬大軍,一萬身毒和天竺的勇士,兩萬大唐玄甲軍。

直接南下,到了身在海灣的一座巨大的都城曼谷。

這裡乃是馬六甲海盜佔據的都城,更是九大海盜王共同聚集之地。

他們會在這裡交易貨物,而這座城內,會有大食、天竺、身毒等國的一些商賈,和海盜進行交易。

這交易的貨物中,不僅僅是簡單的那些商品,也有可能是消息。

面對大唐的三萬大軍兵臨城下,九大海盜王表現出來極大的憤怒。

他們是橫行海上的海盜王,是這南方最強大的霸主。

就算是大食和天竺也都未曾打敗他們,更是默許了他們的存在。

而這遠道的東方之國,竟然想要意圖征服他們。

作爲海盜,他們也得到了大唐對東瀛出手的消息,和東瀛的海賊也交過手的海盜們,知道大唐應該是強大的。

但是這裡距離大唐那麼遠,他們並不覺得,大唐會有這個毅力。

只需要耗下去,他們就有翻身的機會。

當然現在首先要保住的是他們在陸地上最大的一座都城,一座他們花費了幾代人建立起來的繁華都城。

第七十二章 有路就有自行車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鳳來儀第兩百五十七章 工業的發展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實是編劇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兩百四十章 平等第六百八十章 范文程,亂臣賊子的末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狄相公此言差矣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主動請纓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九十六章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第二十四章 離開荒島、搬走神物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四百八十九章 姚崇的崛起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四百零二章 突厥兵敗碎葉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無賊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陽鋪水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八十二章 最高明的計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擋我的路,我殺誰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四百零一章 裴行儉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爲天人李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六十七章 當秀女有了婚約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狄仁傑的遠見第兩百二十四章 是誰?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六百零五章 曹化淳、萬歲爺的守家之犬第五百九十章 崇禎啊,你御駕親征吧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