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

“啪——”大燕天子趙哲把邊關急報,狠狠的拍在了身前的龍案上,幾乎咬牙切齒的說道:“金羅國簡直欺人太甚,竟然敢公然殺我大燕使者,莫非真當我大燕的百萬雄兵是個擺設!”

此時在龍案前站着四個人,分別是太子趙昌、中書令張嘉洛、中書左丞施耐傑、中書右丞姜文駿,後面三人是大燕帝國中書省的三位丞相。

中書省的三位丞相都官居一品,主要負責協助大燕天子審批奏章、決定國策,地位還在六部尚書之上,大燕帝國的六部爲兵部、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和工部,六部尚書爲從一品。

金羅國是大燕帝國東部的一個鄰國,曾經也算是大燕帝國的一個屬國,在八十多年前,金羅國的衆多武臣,對金羅國朝廷重文輕武、文武差待的不滿達到了極致,從而引發了一場改朝換代的叛亂。

在這場席捲全國的叛亂當中,金羅國原有的皇室被推翻,一個叫夏侯訓的武臣,成爲了最後的勝利者。

自從夏侯訓登基稱帝之後,金羅國很快就走向了對外擴張的道路,開始攻打周邊的小國,並且還斷了向大燕帝國的朝貢。

大燕帝國當然不願意看到東面出現一個強敵,何況金羅國攻打的那些小國,名義上都是大燕帝國的屬國。

於是在洪光十二年,也就是八十三年前,大燕帝國調集三十萬大軍出兵討伐金羅國。

這場討伐金羅國的戰爭,前期大燕軍隊連續攻克了金羅國十餘座城池,兵鋒所指幾乎攻無不克,然而大燕軍隊卻中了金羅國誘敵深入之計,被金羅國的軍隊切斷了糧道,最終三十萬大軍只有不到五萬人逃回了大燕境內。

不甘心的大燕帝國,在三年後,也就是洪光十五年,又調集了四十萬大軍,開始二伐金羅。

這次討伐金羅國,大燕軍隊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一開始就選擇了穩紮穩打,一點點向着金羅國的都城金羅城推進。

而金羅國這次卻用重金向東面幾個半耕半牧的蠻族借兵三十萬,加上金羅國糾集起來的四十五萬軍隊,在都城金羅城以西,一戰擊潰了大燕軍隊的主力,並且一路追擊攻入了大燕帝國的萊州府。

還好大燕帝國各路援軍趕到的及時,很快把金羅國的軍隊攆出了萊州府,不過二伐金羅也使大燕帝國損失慘重,進入金羅國的四十萬大軍,最後只剩下了十餘萬人撤回了萊州府。

金羅國的軍隊和蠻族的軍隊攻入萊州府後,又讓大燕帝國損失了差不多七、八萬軍隊和數十萬百姓。

二次討伐金羅國的失敗,使得大燕帝國短期內無法再出兵進行第三次討伐,也使得金羅國變的更加肆無忌憚,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吞併了周邊七個小國,國土面積擴張到了幾近大燕帝國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差不多達到了大燕帝國的六分之一。

洪光二十四年,在金羅國身上連吃了二次大虧的大燕帝國,又一次彙集了超過六十萬大軍,開始了三伐金羅。

這次討伐金羅國的戰爭,足足進行了一年半,期間大燕帝國又先後增兵四十餘萬,動用的總兵力突破了百萬。

然而三伐金羅最後又因爲蠻族的出兵而功虧一簣,不過大燕帝國和金羅國都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異常慘重,大燕帝國的百萬大軍折損近半,金羅國更是損失了數百萬人,其中軍隊就超過了七十萬。

三伐金羅之後,金羅國主動與大燕帝國簽訂了兩國之間的和平盟約,承諾不會再進犯大燕帝國以及大燕帝國的任何一個屬國。

大燕帝國經過三次對金羅國的討伐,也傷了元氣,看到金羅國有些服軟,也就順坡下驢同意了這份和平盟約。

金羅國此後的幾十年間,倒是真的沒有再出兵進犯大燕帝國的邊疆,也沒有再試圖吞併周邊剩餘幾個大燕帝國的屬國。

不過金羅國卻利用這幾十年的時間,征服了金羅國東面廣袤叢林和山區當中,許多個半耕半牧的蠻族。

算上地廣人稀的叢林和山區,金羅國現在的國土面積甚至比大燕帝國還要大,人口也達到了大燕帝國的三分之一,實力照比幾十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的金羅國皇帝夏侯真,從六年前繼位以來,就不斷擴充軍隊,使得金羅國的常備軍數量超過了百萬,這還不算隨時可以從衆多蠻族部落當中,徵調的上百萬蠻族士兵。

就在烏戎族剛剛開始進犯齊州府之時,金羅國突然出兵東蔥國,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金羅國的軍隊就佔領了東蔥國全境,而東蔥國名義上是大燕帝國的屬國,每隔幾年都會向大燕帝國朝貢。

金羅國吞併東蔥國,等於是撕毀了與大燕帝國之間的和平盟約,大燕帝國立即派遣了使者去金羅城,找金羅國的皇帝夏侯真討要一個說法。

讓大燕帝國的君臣們沒有想到的是,金羅國不但斬殺了大燕帝國派去的使者,還不斷向兩國邊境增兵,一副要與大燕帝國開打的架勢。

中書令張嘉洛皺着眉頭說道:“陛下,金羅國自從收服了衆多蠻族以後,近幾年來針對我們大燕的動作越來越頻繁,之前更是出兵吞併了東蔥國,徹底撕毀了兩國間的和平盟約,現在又殺我大燕使者,向兩國邊境不斷增兵,看來我們大燕避免不了要與金羅國再次展開一場大戰了。”

大燕天子趙哲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金羅國莫非真以爲收服了一些蠻族,就能與我們大燕叫板了!這次朕一定要狠狠教訓一下金羅國!”

中書左丞施耐傑隨即說道:“陛下,現在最要緊的,是儘快向與金羅國相鄰的萊州府、淮州府和昆州府的邊境增兵,以防金羅軍隊的進犯,另外臣建議儘快向全國各府郡徵調禁軍和府兵,準備第四次討伐金羅國!”

中書左丞施耐傑的這番話,頓時天子趙哲、太子趙昌和其他兩位丞相不由一愣。

就算天子趙哲準備要狠狠教訓一下金羅國,也只是指在兩國邊境展開一場局面戰爭,而討伐金羅國可就等於是全面向金羅國開戰。

按照如今金羅國的實力,想要討伐金羅國,對大燕帝國來說,幾乎相當於是舉國之戰。

第二百六十八章 幸福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七章 地道破城第二百七十章 天使討伐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十三章 兄弟之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門第五十四章 醜漢第二十三章 震驚第六十二章 秦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組建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一百零八章 逼迫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七十二章 開業第一百八十章 準備借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前第三十三章 磐石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兵包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七十四章 新禁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助第六十五章 宗主求醫第二百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二十章 天子下詔第三十六章 秦瓊和尉遲恭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五十七章 身份第五十九章 憋屈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昭救主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商業佈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十八狼將第二百零五章 藥用光了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五十五章 鉅商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發飆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牒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潛伏的刺客第一百六十章 發飆第六十三章 天星閣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傲的天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一百九十五章 動員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瘋狂擴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三十二章 鴻運纏身第七十一章 人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六十五章 宗主求醫第一百九十章 燕雲十八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去爵位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傲的天使第十八章 討賊先鋒第二百四十五章 築京觀第十章 步兵重甲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將逞威第三十二章 鴻運纏身第四十六章 棄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昭救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鬥將第五十八章 忽悠第九十九章 攻城器械第八章 匪患第八十三章 再添兩虎將第二十三章 震驚第十一章 相告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弱勝強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十七章 林家兄弟第四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八十九章 捕快第六十七章 四彪將第八十二章 再入草原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守的軍堡第二百一十七章 討要糧食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一百八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六章 棄城第八十三章 再添兩虎將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雪災第二百四十九章 換了一個地圖第一百三十六章 鬥將第一百七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自作自受第三十九章 避讓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消除隱患第六十八章 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