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新禁軍

bookmark

聽到中書左丞施耐傑建議四伐金羅,中書右丞姜文駿趕忙對天子趙哲說道:“陛下,臣認爲萬萬不可四伐金羅,只需調集軍隊在萊州府、淮州府和昆州府的邊境,一旦金羅軍隊入侵,狠狠回擊即可。”

頓了一下中書右丞姜文駿接着說道:“雖然我們大燕的禁軍四十九衛加上各地在冊的府兵,總兵力可以達到二百二十萬,但是按照最新得到的情報,金羅國依靠徵調的大量蠻族士兵,使其常備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百萬以上,另外金羅國還可以隨時再從數百個蠻族部落當中,抽調至少一百萬的蠻族士兵,如此算來,金羅國在軍事實力上,已經不弱於我們大燕,一旦兩國全面開戰,勝負將很難預料。”

天子趙哲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嘆氣說道:“確實不得不承認,金羅國在收服了衆多蠻族之後,實力可謂是大增,要想四伐金羅談何容易。”

這時中書左丞施耐傑不緊不慢的說道:“陛下,正是因爲金羅國日益強大,我們大燕纔不能坐視金羅國的國力繼續膨脹下去,何況陛下也可以趁此良機,組建新的禁軍,用來討伐金羅國。”

聽到中書左丞施耐傑提到組建新的禁軍,天子趙哲眼前不由一亮,“左丞認爲組建新禁軍的時機成熟了?”

中書左丞施耐傑緩緩的一點頭:“陛下,如今各地府兵大多戰鬥力羸弱,如果想要四伐金羅,組建新禁軍是必須的,何況我們大燕還要留有足夠多的兵力,來防備北方草原上的那些胡虜。”

“中書令和右丞認爲呢?”

中書令張嘉洛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臣倒是覺着,不管是真的四伐金羅,還是假的四伐金羅,確是陛下組建新禁軍的好機會,想必那些將門這時候應該也不會太過反對。”

中書右丞姜文駿跟着說道:“陛下,臣贊成趁此機會組建新禁軍,不過臣還是認爲,四伐金羅應當慎重。”

“既然三位丞相都認爲時機成熟,那明天早朝,朕就提出組建新禁軍的計劃!”

三位中書省的丞相離開之後,天子趙哲對太子趙昌說道:“永德,這次組建新禁軍,看來還得委屈你,如果你那四個弟弟沒有兵權的話,也許組建新禁軍的計劃又會被各大將門所阻止。”

永德是太子趙昌的表字,其實說什麼天子趙哲不喜太子趙昌,完全是天子趙哲和五位皇子自導自演的一齣戲,目的就是爲了利用五位皇子爭奪儲位的這個契機,來分化瓦解各大將門之間的關係,最終目的則是讓皇室能重新掌控一些兵權。

目前看來大燕皇室演的一齣戲還不錯,五位皇子分別得到了五大將門的支持,就算沒有金羅國弄出的這些事端,天子趙哲也已經把組建新禁軍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到時候五位皇子將至少各統領一支新的禁軍。

太子趙昌沉吟了一下說道:“父皇,我和晉王、秦王、宋王、越王,雖然分別得到了崔家、羅家、唐家、周家和曹家的支持,可一旦組建新禁軍,就算主帥之位由我們五兄弟擔任,這五家將門勢必也會在新禁軍中大肆安插子弟,兒臣擔心我們五兄弟最終會難以控制兵權。”

天子趙哲嘆氣說道:“不管怎麼樣,組建了新禁軍,我們皇室至少還有掌控兵權的機會,現在禁軍的那四十九衛,幾乎完全被十三將門所把持,朕甚至連安排一個從六品的都尉也辦不到,至於你們五兄弟能否掌控兵權,就得看你們五兄弟的手段了,這也是考察你們五兄弟能力的時候。”

天子趙哲說完還若有深意的看了太子趙昌一眼。

太子趙昌趕忙說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竭盡所能,爲我們皇室掌控一支虎賁!”

太子趙昌剛剛走出天子趙哲辦公的宮殿,臉色就立即陰沉了下來,當初說是一場戲,天子還承諾自己太子之位不會有任何的動搖。

然而隨着晉王、秦王、宋王和越王各獲得了一家頂級將門的支持,太子趙昌發現越來越有假戲真做的苗頭。

剛纔天子那番話的意思,幾乎都快明着說,哪位皇子能掌控的兵權多,哪位皇子的能力就最出衆,而天子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當然是選能力最出衆的皇子了。

太子趙昌緩緩吐了一口濁氣,心中暗暗發狠道:無論如何,自己也一定要保住太子之位!

建平十五年十月十日的早朝,中書令張嘉洛先是把金羅國斬殺大燕使者和向兩國邊境增兵的事情告之衆臣,然後建議立即從京城道向萊州府、淮州府和昆州府的邊境,派出左右驍衛、左右翊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一共八支內衛禁軍,再徵調萊州府、淮州府和昆州府境內的十五萬府兵,以防範金羅國的入侵。

對於中書令張嘉洛的這個提議,很快就通過了朝議。

接下來天子趙哲直接提出了四伐金羅的主張,並且爲此準備組建一批新的禁軍,以彌補大燕軍隊機動兵力不足的弱點。

當天子趙哲提出四伐金羅和組建新禁軍之後,立即在衆臣當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特別是組建新禁軍的事情。

要知道目前禁軍四十九衛的格局,已經形成有四百多年的時間,組建一批新的禁軍,很可能會衝擊到禁軍已然形成多年的格局。

不過金羅國對大燕帝國的巨大威脅也確實存在,大燕帝國組建更多的精銳部隊也是必須的。

這場早朝最終一直進行到了深夜,大燕帝國的君臣之間,纔算達成了一致。

大燕帝國的兵部將抽調各地府兵當中的精銳,再新招募一批身強力壯、驍勇善戰的良家子,組建十支新的內衛禁軍。

十支新的內衛禁軍,將以仁、義、禮、智、信命名,分別爲左右仁衛、左右義衛、左右禮衛、左右智衛和左右信衛。

以前大燕禁軍的四十九衛各下轄三個旅,總兵力都能達到兩萬人左右,而十支新的內衛禁軍,都將下轄五個旅,總兵力在三萬三千人到三萬四千人之間,營以及營以下的編制不變。

太子趙昌將兼任左右仁衛的主帥,晉王趙裕將兼任左右義衛的主帥、秦王趙簡將兼任左右禮衛的主帥、宋王趙智將兼任左右智衛的主帥,越王趙璟將兼任左右信衛的主帥,而五位皇子能各統領兩個內衛禁軍,也是天子趙哲與十三將門妥協的結果。

要知道十三將門在朝堂上都有自己的代言人,而且代言人還不止一、二個那麼簡單,就連六部尚書都有四人來自將門。

所以雖然五位皇子各兼任了兩個內衛禁軍的主帥,但是爲了能順利組建這十支新禁軍,天子趙哲只能與十三將門進行妥協,使得十支新禁軍各個旅的旅率和副旅率之職,乃至二十個副帥的位置,全部被十三將門所瓜分。

就是營率、副營率、隊率、副隊率這些官職,最終大部分也會掌控在十三將門的手裡。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一百二十九章 苛刻條件第三十八章 牆盾第一百零四章 認輸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沙漠相遇第二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駙馬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守的軍堡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牒第一百五十九章 東羌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挑戰書第三十四章 存滿第一百七十章 最大的贏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要塞陷落第一百一十三章 呂布和黃忠第二百零三章 脫離第十一章 相告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連叫陣第二百三十九章 常備軍和預備役第四十九章 出戰第七十六章 驍騎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二百五十五章 齊聚一堂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零六章 連贏兩場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動員令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一百章 試金石第九十章 狠毒的計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倒下的戰神第一百八十六章 府兵鎮第二百二十章 天子下詔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助第一百六十五章 駙馬第九十五章 上邪(第四更,求票票)第十一章 相告第五十四章 醜漢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八十九章 捕快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撕毀盟約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客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黑天使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二十二章 解釋第一百三十章 河邊阻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動員令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退和消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獸人軍隊第三十七章 武力排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鎮南出兵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雪災第九十七章 名動京城(第六更,求票票)第五十八章 忽悠第八十九章 捕快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一百三十章 河邊阻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賦技能第一百零七章 生擒雙雄第五十六章 賀家鐵騎第一百三十一章 搬空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傲的天使第九十章 狠毒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參戰第三十七章 武力排名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訌第二十三章 震驚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僕兵第九十五章 上邪(第四更,求票票)第一百零六章 連贏兩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章 神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武狀元第五十三章 顏良和文丑第一百四十七章 商業佈局第五十八章 忽悠第七十四章 新禁軍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雪災第五十七章 身份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九十七章 名動京城(第六更,求票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九章 要求第二百三十五章 輕鬆登陸第六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襄州五衛第七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客第四十六章 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