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

bookmark

“在外人看來,兩個人除了在燕山府共過事之外,之間並無任何聯繫。但其實那個人,是你外公從平民出身的將領中一力提拔的。兩人之間表面上的水火不容,那只是做給別人看的,實際上私下裡面對你外公是惟命是從。”

“只不過兩個人的關係外人,包括當時的世宗皇帝都不清楚。加之世宗皇帝開始沉迷於酒色,開始不理朝政。你外公便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軍權,通過採取種種手段,用八年時間將自己的心腹,先後安插到京城禁衛八軍以及京城四大營。”

“到身體被酒色掏空的世宗皇帝駕崩的時候,你外公已經暗中控制了京城六成駐軍。當年的太子,也就是烈宗皇帝繼位之時。身爲顧命大臣的你外公,又利用其他三位顧命大臣爭權奪勢,先後除掉了這三個人,將朝中大權牢牢控制在了手中。”

“等到烈宗皇帝察覺到不妙的時候,才發現滿朝文武基本在你外公掌控之下。並不甘心成爲傀儡的烈宗皇帝,倒也試圖想辦法奪回權利。甚至想到過加封你外公爲淮陽郡王,來迷惑你外公。”

“只可惜這位烈宗皇帝只有中人之資,最多也就與世宗皇帝一樣志大才疏,甚至在手腕上還不如世宗皇帝。玩玩自以爲是的小聰明還可以,但要說與你外公斗心機,他真的是差的太多了。”

“他的計劃沒用多久,就被你外公發現了。你外公找了一個藉口廢其爲襄王,改立你父皇也就是當時的壽王爲帝。至於你外公之所以相中你父皇,原因其實很簡單。你皇祖母是罪臣之女,當初被罰沒入宮爲奴。偶然之間被世宗皇帝看中,臨幸後纔有了你父皇。”

“你皇祖母雖然產下你父皇,但境遇並未因此改變,到死也不過是一個嬪而已。你父皇因爲你皇祖母的身份,在宮中也飽受冷眼,就連有點品級的宮女和太監,都可以訓斥他一頓。在朝中,更沒有可以支持他的外家。可以說,宮中朝中都無半點根基。”

“選擇一個傀儡皇帝,世宗諸子之中沒有比你父皇更加適合的了,這也是你外公看中你父皇的最根本原因。朝內外沒有根基的新皇帝,纔會更便於他掌控朝政。否則以你父皇的出身,除非世宗只剩下他一個兒子,否則皇位是根本輪不到他的。”

“在你父皇繼位之後,儘管在朝中和宮中並無任何根基,但你外公卻依舊不放心。爲了更好的監視和控制他,便效仿曹操控制漢獻帝,將你父皇原來的王妃廢爲庶人。連同其所生的四個皇子圈禁起來,並把我送進了宮立爲皇后。”

說到這裡,母親轉過頭看了黃瓊一眼後,長長的嘆息了一聲:“你父皇不是漢獻帝,我自然也不想做曹節。況且,你父皇對你外公送我入宮的用意心知肚明。對我防備還來不及,那裡又敢與正常夫妻一樣?”

“所以自入宮以後,我和你父皇一直都相敬如冰,根本就沒有圓過房。他防着我,我又何嘗不是在躲着他?只是沒想到還是被你外公發現,纔在你外公採取了一些手段之下,最終有了你。”

“我清楚,你的到來沒有一個人會歡迎。對你父皇來說,你的出生也就意味着他的皇位和性命,甚至是他們整個黃氏幾千口子性命都到頭了。他對你的到來,只有恐懼而沒有任何爲人父的喜悅。”

“而你外公,對你也不過是利用而已。等到他徹底的掌控住局勢,你的結果也不會比你父皇好到那裡去。即便你是他的親外孫,我是他最疼愛的女兒又能如何?一旦他根基穩固登基爲帝,你這個前朝皇室嫡出血脈,自然是要在第一時間剷除的。”

“當年周靜帝又何嘗不是隋文帝的外孫,不一樣死的不明不白?那些爲上位者,又有幾個會考慮過親情血脈?我曾經想過不留下你,但我卻始終逃不出作爲母親的怪圈,最終還是沒有能夠下去手。”

聽到母親的這些話,黃瓊才大致明白母親爲何被廢,又被圈禁在了冷宮之中。只是他有些不明白的是,以母親的能力就算外公逼她入宮,她不想進宮的話,也一樣沒人能夠攔住她,怎麼會就服從外公的安排進宮?

而且聽母親話裡面意思,自己那位外公幾乎已經到了權傾天下的地步。也就是距離帝位已經是一步之遙,怎麼最終還是讓自己的那位便宜老子給翻了盤?按照母親所說,他已經控制了朝政和軍權。

就算他老人家駕鶴西行了,可自己總歸應該還有舅舅吧。外公也不算是後繼無人,怎麼沒有像當初西晉司馬父子那樣將權勢傳下去?怎麼還能讓自己的那個便宜老子,最終將權利給奪了回去?

對於黃瓊的這些疑問,母親卻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坐在黃瓊對面,用一種奇怪的眼神靜靜打量着他。直到黃瓊被打量的有些發毛,母親才輕輕的又嘆息一聲:“你到底是他的兒子,骨子裡面還是遺傳了他們黃家人擅長揣摩人心,勾心鬥角的傳統。”

“當年雲遊在外的我,被你外公派人找回去的時候,我曾經爲你外公診過脈。知道你外公雖然不喜歡飲酒,但卻過於貪戀牀榻之事。常年的縱情聲色,身體已經是被他那幾十個美姬,給搞的外強中乾了。”

“外表看起來雖說還行,但那是靠着補藥硬撐過來的。而他所服的那些補藥,基本上都是虎狼之藥。也許一時見效,可對身體卻是百害而無一利。你外公當時即便是停了那些虎狼之藥,細心調理也最多能維持三到五年壽命。”

“可你外公偏偏又是那種固執的人,我這個做女兒的勸說他根本就聽不進去。你外公當年廣納妻妾,兒子倒是不少。但那些舅父之中,原本有幾個性格隨了你外公,也都是精明強幹的主,只可惜天不假人。”

“你大舅父在邊軍時戰死在了檀州,你二舅父跟隨你外公征伐青海時,被吐蕃亂箭射死在樂都。你五舅,也在你外公在外征戰時期,因爲肺病病逝在了家中。你三舅父、六舅父兩個人,是你衆多舅父中唯二習文的。”

“只是你三舅父,在外出遊學期間不知所蹤,幾十年到現在還下落不明。六舅父書生氣過重,也許當一個監察御史可以,但接掌你外公的權力卻沒有那個能力。至於你剩下的那些舅舅,不過是一羣酒囊飯袋而已。”

“除了仗着你外公的勢力欺男霸女,或是走馬放鷹之外,沒有一個能傳承你外公衣鉢的。你外公一旦出事,根本無一人能出來接掌大局。而你外公在朝堂上,對文官又只是一味的強壓。不聽他話的不是削職爲民,就是流放到西北邊軍效力。”

“甚至被他動輒殺掉的,也並不在少數。至於那些武官,後期你外公剛愎自用,除了幾個親信幕僚之外,根本聽不進外人的話。很多人表面上看還是以你外公爲尊,但實際上已經是離心離德了。”

“你外公建立起來的那個勢力,看起來龐大無比,實際上就是一個泥足巨人而已。你外公在的時候尚能壓制得住,你外公一旦不在了,再加上家族中人無人能出來接掌大局,土崩瓦解也就是時間問題。”

“你外公除了壓制文官,當年在廢掉烈宗皇帝時,爲了防止各地藩王造反。更爲了收買民心,一次就以驕縱不法、干涉有司的名義,殺掉了十餘位親王和郡王。又多次以同一名義,相繼賜死二十餘位親王、郡王和郡公。”

“大齊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到你父皇這裡,已經傳承太宗、高宗、宣宗、端宗、憲宗、理宗、世宗,不算上在位不到一年時間,便被廢的烈宗皇帝,已經傳承八位皇帝。百餘年的傳承下來,天下宗室已經是枝繁葉茂。”

“不過雖說枝繁葉茂,但按照開國初年制定的降爵制度,到烈宗皇帝被廢的時候,滿朝親王和郡王也不過二十餘人,而且多爲端宗、理宗皇帝和世宗皇帝的子孫。你外公一次就將理宗皇帝和世宗皇帝的子孫,幾乎是殺了一個乾淨。”

“除了你父皇和世宗第十一子雍王當年還年幼,端宗皇帝六子後人扶風郡王有殘疾之外,宗室大小親王和郡王,已經被你外公殺戮一空,就連郡公也只剩下不足半數。文官、宗室,你外公得罪了一個遍。一旦他建立起來的勢力土崩瓦解,對於家族來說滅族都是輕的。”

“爲了家族,無奈之下我也只能進宮。你外公自以爲你父皇無依無靠,宮中、朝中都沒有自己的勢力,立他爲帝可以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只是可惜,你外公這次真的是看錯了人。你父皇不管有什麼缺點,但有一個常人難以比及的優點,那就是能忍。”

“繼位之後,對你外公的飛揚跋扈,他一直都在忍耐。就連皇后被廢,四子被圈禁他都忍了下來。可這只是你父皇的表面現象。他明面上對你外公俯首帖耳,私下卻是利用文官對你外公的不滿,悄無聲息的做了不少的手腳。”

“你父皇很聰明,他沒有刻意去拉攏那些六部九卿。他知道那些人身居高位,去拉攏他們不僅容易暴露,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牆頭草。官做到一定級別了,早就將自己的身家性命看的比什麼都重要了。”

“他將拉攏的目標,轉向了你外公不重視的翰林院、都察院,以及六部中的中下層官員。這些年輕官員,還是有一定血性的,也比較容易被拉攏。這些人雖說沒有什麼實權,但消息靈通上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