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

黃瓊的這位皇帝老子是什麼人?當年能從權臣眼皮子底下,不着痕跡的一點點收回權利。並在時局變化之後,在最短的時日之內穩住了皇位,並牢牢坐穩皇位十餘年,當年靠的可不單單是黃瓊的母親。自身若不是極爲有心機、手腕之人,又豈會乾綱獨斷這麼多年?

在從最初這個消息帶來的錯愕之中,清醒過來的皇帝馬上便品味出了,一絲不一樣味道。站起身來在溫德殿內,來回踱了整整一炷香時間的步後。纔將在殿外等候的高無庸喚了進來:“去請郭太醫,跑一趟蜀王別院,看看蜀王究竟是怎麼死的。”

“告訴郭太醫,有了結果後馬上進宮告之朕。今兒的早朝先停了,朕現在什麼都不做,就在這裡等他的消息。至於景王家眷那裡,你也吩咐下去就先安置在英王府。至於今後怎麼安置,待此事查明後再說。”

說到這裡,皇帝沉吟了一下後又道:“給郭太醫傳完朕的口諭後,你也不必急着回來。在親自跑一趟英王府。將蜀王的死訊告訴他。另外在告訴他,這段時日裡面將景王家眷給朕照顧好了。若是景王家眷在他的府中出了什麼問題,讓他仔細他的皮。”

聽完皇帝的吩咐,高無庸那裡還敢耽擱。派人去通知正在等候上朝的羣臣,今兒早朝取消後。自己又急忙出宮,奔向了郭太醫的府邸。傳完皇帝的口諭後,又帶着皇帝親自選派的侍衛,將剛剛臨時安置下來的景王家眷,直接送到了英王府。

而在高無庸帶着景王家眷,趕到英王府的時候。黃瓊正在婷婷二女的服侍之下沐浴,準備洗去一身疲倦後,抓緊時間休息一會。這一路上,因爲擔心蜀王不死心的給自己來一個最後一搏。黃瓊一路上除了短暫的休息馬匹之外,連大氣都沒有喘上一口。

好在皇帝在調走驍騎營主力的時候,給他留下作爲親軍的驍騎營將士都是騎兵。這個時代,便是快馬加鞭一天也不過百餘里。這還是所乘馬是良馬,同時沿途又有馬匹替換的情況之下才行。若是馬匹不行,便是累死兩天也趕不了二百多里路。

而爲了保證返回時,不因爲馬力出現問題。在爲了保密,沿途不可能到驛站休息,沿途驛站也沒有那麼多馬匹,可供替換的情況之下。黃瓊在臨行之前,將鄭州城內適合騎兵作戰的馬匹,全部都收繳一空。

好在虎牢關外遣散叛軍主力的時候,將其中的馬匹都帶回了鄭州。至於自己的那位二哥,雖說府中的馬匹數量沒有那麼多,可也足足有三百多匹,而且都是上好的党項馬。其中甚至還有二十多匹青海驄,以及契丹馬之中最好的,在北遼只供皇室使用的鐵蹄馬。

黃瓊費了很大的苦心,總算保證身邊三分之二的人有雙馬,可以在沿途保證替換。以保持馬力,不被一路疾行而累垮。而且大齊軍中,尤其是驍騎營這種精銳,雖然無法像北遼騎兵那樣,能保證一人三馬。但所使用的馬匹,基本上都是一等的党項馬。

在保證一人雙馬的情況之下,足以保持每天一百多裡的行進速度。而隊伍裡面的幾輛隨行馬車,爲了保證能跟上行進速度,也都是一車配三馬。而且駕車的馬,都不是普通駕馭用的駑馬。同時每輛車也都攜帶了三匹馬備用,以便在需要時更換的馬匹。

也正是因爲做了相對充足的準備,黃瓊才能在蜀王安插在鄭州,以及沿途的那些眼線反應過來之前。在兩日之內,星夜兼程趕回了京城。別說蜀王在那位老者的勸說之下,已經放棄了拼死一搏,就算沒有放棄,以黃瓊這個速度,也不太可能給他安排的殺手留下反應時間。

在還不知道,已經準備出逃西域的蜀王,已經放棄了最後一擊。爲了能夠將一幫老弱婦孺,安全的帶回京城,黃瓊也算是煞費苦心。要知道他身邊,可不單單都是何瑤幾女那樣的會騎馬,而且因爲長期習武而身子骨強健的女人。

還有即不會騎馬,也不會練武的林含煙、花朵,以及景王的側妃與子女,這樣一羣較弱無力只能乘馬車的人。而在將劉虎,還有此次統軍出征身邊最後幾個侍衛,都留在鄭州保護蘇進與簡雍之後,黃瓊更是感覺到身邊人手的匱乏。

段錦與何瑤武功雖說都不算低,但二人即無做侍衛的經驗,人手也是有限的。身邊的親軍數量雖說,但未必能夠防得住那些無孔不入的殺手。而此時身邊要攜帶的老弱,數量又遠遠多於去密州那次。所以,怎麼才能安全的將人帶回,黃瓊可謂是做足了功夫。

原本黃瓊想先帶走林含煙,還有景王那幾個孩子。至於景王的那些側妃,因爲即便返回京城。因爲所知的東西不多,對蜀王實際威脅不大,蜀王未必會對她們下手。在加上身子骨一個比一個嬌貴,未必能夠承受住一路上不眠不休的顛簸,哪怕只有二百多裡。

帶上孩子是沒有辦法,因爲從蜀王對端王一家的做法來看,斬草除根是自己這位五哥的一向做派。爲了保護這幾個孩子,與自己同行幾乎成了唯一選擇。但這幾個沒有什麼威脅的女人,還有景王府的其他人,卻不是沒有另外的辦法。

所以黃瓊原本是準備,將她們都留在後邊。連同要一同運回京兆的財物一起,與因爲馬匹實在湊不夠,同時也作爲一個幌子,分散蜀王可能派來刺客目光的五百騎兵。按照正常的行進速度,徐徐返回京城的。

這樣即不用因爲她們影響到大隊的行進速度,也可以更好的照顧和保護她們。但黃瓊卻沒有想到,作爲景王府眼下當家主母的林含煙,卻是堅決的不同意。林含煙的意思是要走一起走,要留一同留。在她還是景王府當家主母的情況之下,絕對不能拋棄任何一個人。

而知道太多東西,一直都是蜀王派來那些刺客,第一暗殺目標的林含煙,是不可能留下來的。林含煙若是留在後面,那麼黃瓊所有的安排都沒有了任何的意義。面對林含煙的固執與堅持,讓黃瓊最終也只能無奈的同意。

於是原本只計劃了三輛馬車的隊伍裡面,一下子增加到了六輛的馬車。這還是景王的那些沒有生育過的侍妾,還有身邊有名無名的女人都被遣散。所有留下的側妃、侍妾,本人連同所生二女,身邊除了留下一個貼身丫鬟之外,其餘人也一併都被遣散的前提之下。

否則,就算林含煙在反對,黃瓊也沒有辦法答應她,因爲那樣太拖累行進速度了。做這個時代的馬車,不是後世的轎車。乘坐馬車速度遠沒有騎馬快,馬車數量太多,只能是拖累行進速度。別說按照黃瓊計劃的兩到三日之內趕回京城,就是沒有個七八天都趕不回去。

不過即便是黃瓊最終選擇了妥協,但也不顧那些側妃的反對,外加哭哭啼啼。將這些女人提前準備好的,三十多輛大車的行李,外加剩餘的婢女,一併都丟給了後續人員。幸好,林含煙在這件事情上,還是給了黃瓊支持。否則,黃瓊非發瘋不可。

只是讓黃瓊有些失望的是,面對嫡母堅持,並且需要的支持的時候,景王的那個王長子,除了一句任憑九叔做主便是之外,其餘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整個商議期間,一直都閉口不言,一句話都沒有說,甚至可以說是在冷漠的旁觀。

面對因爲要與母親分別,而哭鬧的弟弟妹妹,也沒有任何的安撫之舉。甚至就連親生母親因爲擔心被拋下,而連哭帶鬧外帶撒潑,也沒有任何的表示。在臨別前準備的時候,他關心更多的是自己的行李,還有他身邊養着的那幾條獵犬。

這個王長子的表現,讓黃瓊皺着的眉頭一直都沒有放下。這樣一個無擔當的人,將來還能夠負起一個長子該有的責任嗎?能承擔起一個家族,大家長的責任嗎?只是在這件事情上,黃瓊卻不好多言。既然他不想說、也不想做,那就由他去罷了。

更出乎黃瓊意料的,不單單是林含煙對自己分開行動的反對。還有原本被自己留下來,陪着劉虎在鄭州的劉夫人,居然也要與自己一同返回京城,這讓黃瓊很是有些詫異。只是看着有些憔悴的劉夫人,到底是別人家的事情,黃瓊也不好多問,只能由她去了。

爲了保證所有人的安全,在出發之前黃瓊專門下令,沿途不進任何的州縣和驛站休整、停留。所有的人這一路,只許吃在鄭州提前準備好的乾糧。就連飲水,也在出發前備足了三日的份。一路上除了吃飯、飲馬之外,不做任何的停留,更不許與任何人接觸。

也正是出發之前,做了周密的準備。黃瓊纔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該帶回京城的人,都安全的帶回了回來。可即便是這樣,一行人連續連兩天一夜不眠不休趕路,急匆匆的便趕回京城後也是疲憊不堪。別說那些老弱婦孺,便是驍騎營的那些精兵,也困的在馬上東倒西歪。

一行人進城之後,除了黃瓊帶着林含煙奉召連夜進宮,景王其餘家眷被皇帝派來的人,直接帶着安置到了南鎮撫司一處別院中外。何瑤諸女在跟着劉夫人返回英王府後,連行李都沒有來得及收拾。

在同樣拖着疲憊身體的劉夫人,臨時安排了住處後。基本上都因爲疲憊不堪倒頭便睡,就連洗去一路風塵都顧不上。尤其是出發後,身子便有些不舒服,這一路幾乎是強撐着纔過來的何瑤,甚至連衣服都來不及脫下,便沉沉的依偎在牀邊睡去。

至於那位被安排了一輛囚車,與黃瓊一同返京的陳知州。連同司馬宏一家人老弱婦孺,還有景王家眷那足足裝滿了三十大車的行李,或是因爲實在經受不起顛簸,或是因爲實在跟不上隊伍。被黃瓊留在了後面,在留下的一千騎兵護送之下,落在了後面慢慢的走。

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三十章 滑頭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