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

“老蔣是一個不吃虧的主,等恩萊那邊再去磨磨嘴皮子吧!畢竟有了個正式編制,我們也能去老蔣那裡敲詐一些軍費過來,也能讓她安心去抗日,別老針對我們。”

說到這事,老毛心裡也有氣,但是現在得顧全大局,他作爲中共的領導人就得耐得住這個心,去跟老蔣談。

“主席,我覺得我們直接可以單幹,跟他老蔣混幹什麼?我們現在的實力可比晉綏軍這種軍閥強多了,再加上西安的東北軍他們三個軍,也有四十來萬人,而且只要有可能我們可以武裝更多的部隊。

總比現在看老蔣的臉色強!”

一旁的朱老總有點氣不過,便發着牢騷道。

看着朱得這麼氣憤,老毛連忙勸道,“朱老總,你消消氣!事情還沒到你說的那一步,先等恩萊他們的結果吧!”

“老總,你還真別擔心,我們手裡還握着一些底牌,他老蔣不得不答應我們的條件!”李衛國笑着說道。

“噢,什麼底牌,我怎麼不知道?”朱得也很好奇。

“我這是剛剛收到的情報,老蔣正打算派代表團(比歷史上早幾個月)去蘇聯尋求援助,這個時候大戰在即。那些援助不可能從海上運過來,所以只能通過陸路,這就得從我們的根據地過,我們完全可以在這上面卡卡老蔣,他要不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就不讓過路!

反正這些武器都是支援抗日的,給我們用不也一樣嗎!”

“衛國,你這招真絕!若真是這麼威脅老蔣,他還真的不敢不答應。”朱得聽後便笑着說道,覺得李衛國這主意真解氣。

“主席、老總,我覺得我們不用太過在意國民黨給的編制,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名頭。我們軍隊不加上南方的游擊隊都有30萬人,這麼多的部隊,幾個集團軍都綽綽有餘,所以也可以跟周主任那邊說說,不一定非得是個甲種師,差不多就行了!

我們若真要十個師的編制,老將也不見得會給我們那麼多軍餉,何必因爲因爲讓老蔣刁難我們呢!”

歷史上紅軍三萬多人就成了八路軍,現在30萬人,那得編多少個路軍或者集團軍,所以紅軍這邊不用太過糾結這個編制問題。現在局勢也越來越緊張,日軍大舉南下的趨勢也很明顯了,所以太過糾結這個。

“衛國說得有理,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名頭,有了正式的編制我們也算是聯合抗日,在道義上肯定會受到其他民主志士的支持。再說了,沒有了老蔣的編制,我們紅軍就不擴張了是嗎?”老毛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贊同道。

“既然你們二人都同意了,我就沒什麼可以反對的,就這樣跟恩萊說吧,就說我們可以少要點編制!”朱得也點頭說道。

“行,我們三人既然同意了意見,那就這麼定了。衛國,就麻煩你待會以中央的名義,給恩萊發一封電報,說說我們幾人商量的結果!”

老毛最終拍板道。

“好的!”

。。。。。

就在中共這邊剛剛達成統一的當天晚上,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了。負責京津地區的29軍在軍長宋哲元的帶領下,開始於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中國的全面抗戰也自此開始!

南京,由於盧溝橋事變的爆發,國共雙方又開啓了新一輪的談判,而這次談判,老蔣明顯急了。

“周先生,現在日寇已經大舉入侵,我們兩黨也不用非得在編制上較勁吧!但是委員長說了,十個師肯定不行,看貴軍是否願意讓一步!”

談判一開始,負責談判的顧祝同也不再囉嗦了,直接開門見山道。

“可以,我但必須給我們五個甲種師的編制,還有給我們五個師軍裝,着你們能答應吧!”

中共這邊,由於老毛等人知會了周恩萊等人,所以他們也不在糾結於編制問題,也開始妥協了。

“五個師沒問題,軍裝我們會按照每個師15000套給你們準備,不夠你們自己想辦法。但是軍餉,你也知道現在國府也無力承擔,這邊吧,我們把陝西的財政大權給你們,能收上來多少,就看你們的了!”

好吧,李衛國本來還打算敲詐點軍費過來,沒想到老將這麼損,把陝西的財政收入給他們當作軍費,這不是讓他們跟孫蔚如他們搶食嗎?

老蔣,果然不肯吃虧!

“這個我們能答應,但是新四軍軍長必須啓用葉挺,副軍長向英,軍裝和軍費全部由你們提供!”

“除了葉挺出任軍長一職,我沒權力答應,其他的我可以做主答應!”顧祝同畢竟權力還沒有到可以任命一個軍長,所以這個他得去稟告老蔣。

“葉挺的事,你們必須答應。我們已經做了很大的讓步,若是你們還不拿出我們的誠意,我們寧願單幹,沒有你們我們一樣可以打日寇。”

此時的周恩萊十分的強硬,這讓顧祝同也是很驚訝,不知道發生什麼了,讓紅軍這麼有底氣,甚至可以甩開他們。

“周先生,你稍等,我馬上去彙報委員長!”

迫於無奈的顧祝同,只能先離去一會兒,來到一個辦公室,撥通了總統府的電話!

嘟。。。嘟。。。。

“我是顧祝同,給我接總統府!”

在轉接之後,話筒那邊很快傳來了老蔣的聲音。

“墨山(顧祝同的字),有什麼事,這麼着急給我打電話!”

聽是自家委員長的聲音,顧祝同連忙說道,“委員長,中共這邊。答應西北紅軍只要五個師,但是新四軍的軍長他們要求必須由葉挺擔任,否則他們便退出談判,自己單幹!”

“什麼?你讓我想想!。。。。。答應他們,但是要求他們必須在9月前完成改編,開入山西對日作戰!”聽見中共這麼強硬,老蔣也有點詫異,在思考了一會兒,便答應了中共的要求。

在老蔣這邊鬆口之後,談判的事就好解決了。於是國共關於紅軍改編等相關的協議也達成了,在簽訂協議的當天,陳誠、顧祝同作爲國民黨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雙方簽署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協議》。

協議內容有

1、承認中共的合法地位;

2、中共武裝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

3、中共蘇維埃政府改名爲中華民國西北特區政府;

4、中共方面停止沒收地主土地等行爲,實行民主制;

。。。。。。。

就在協議簽訂第二天,周恩萊督促國民政府中央通訊社,發佈了《中國gcd爲公佈國共合作宣言》,這也標誌着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始!

很快,中共中央也開始在討論如何分配八路軍五個師的編制,分別是115、118、119、120、129五個師,畢竟西北紅軍現在有十個軍,這五個師可不好分。

此時,西北紅軍所有軍長以及軍團長都來到了蘭州開會,討論的就是有關八路軍五個師的編制如何分配。

“主席,這五個師怎麼分啊?我們西北紅軍可是有至少三十個師,老蔣也太小氣了,就給了五個師,這怎麼分?”會議一開始,脾氣最火爆的彭得淮,便起來抗議道。

“我覺得彭軍團長說的有道理,我們這麼多部隊,五個師怎麼分?”紅二軍團的賀隆也站起來支持到。

他們的話代表了他們的真實想法,他們都知道這五個師的編制非常重要,所以都想自己的部隊多獲得點編制。

“都給我閉嘴!你們想什麼,我們不知道?爲了一個編制,你們不打仗了?這裡是會議室,不是菜市場!

至於五個師的編制怎麼分,我和朱老總、李副總都商量好了,所以你們也都別爭了!”

見會議室亂作一團,老毛便出言制止道,他這一說,下面的人便馬上閉嘴,都聽着老毛的講話,在聽到五個師的編制已經被確定了,下面的人也擔憂起來。

“接下來宣佈三人軍事指揮小組關於八路軍改編的決定,由於我們紅軍部隊編制最高是軍團,不方便以後作戰的指揮。

經過三人小組商量決定,取消軍團、軍兩級編制,所有軍壓縮爲師,原有的師壓縮爲旅。

關於八路軍各級領導任命如下:

總指揮朱得,副總指揮李衛國,徐向淺出任參謀長,任畢時出任政治部主任,參謀處處長陳更,政治部副主任陳雲,副參謀長葉劍音。

其中115師由第四軍改編而成,師長聶榮真(原軍長陳更出任參謀處處長,卸任第四軍軍長,由聶榮真接任),副師長王樹生,參謀長劉志單,政委唐澍。

118師由紅一軍改編,師長彭得淮,副師長何長功,政委甘思其,參謀長彭少輝。

119師由紅五軍改編,師長李振華,副師長王爾琢,政委曾中生,參謀長徐海冬。

120師由紅二軍改編,師長賀隆,副師長王振,參謀長李答,政委周逸羣。

129師由紅三軍改編,師長劉伯成,副師長董振堂,政委鄧曉平,參謀長張雲億。除了五個國民政府給的有編制的師之外,我們將成立五個獨立師。

獨立一師由紅六軍改編,師長彭雪楓,副師長武庭,參謀長周昆,政委羅榮環。

獨立二師由紅七軍改編,師長關嚮應,副師長盧德銘,參謀長蔡申熙,政委宋人窮。

獨立三師由第八軍改編,師長吉鴻昌,副師長肖近光,政委李子純,參謀長郭天明。

獨立四師由第九軍改編,師長林標,副師長李澤輝,參謀長王維舟,政委燕鴻甲。

獨立五師由第十軍改編,師長黃公略,副師長李東,參謀長蔡樹番,政委傅忠。”

除此之外,中央警衛師由中央直接領導,獨立於八路軍序列;五個騎兵旅各職位不動,由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

同時中共還決定成立西北特區警備師令部,由左權出任司令,程雲出任政委,負責整個特區防務!

“什麼?我們都給變成師長了?以前還是軍團長,現在一下子就是師長了,這落差真大!”

聽到李衛國的唸的內容,下面的人都非常的驚訝,很多人一時無法接受,落差感太差了。這個時候比歷史上要好不少,歷史上紅軍一共才三萬多人,什麼方面軍領導、什麼軍團長、軍長啊,特別的多,很多軍團長或者軍長都變成了旅長之類的,那才叫落差很大。

看着這些高級幹部的士氣有點低沉,老毛開始發話了,“安靜,安靜!我知道你們覺得自己的職位降低了,但現在是國難當頭,你們也得識大局。回去之後,好好做做下面的思想工作,別再出征前出什麼幺蛾子。”

“是!”

見老毛都發話了,下面的人也不敢有什麼反對意見,別人都能幹,爲什麼他們自己不能幹。

在八路軍的各級任命出來以後,新四軍的任命三人小組也商量出來了。

其中葉挺出任軍長,向英出任政委兼副軍長,參謀長周士第。下設六個支隊,第一支隊司令陳義,副司令付秋濤;第二支隊司令粟玉,副司令張鼎丞;第三支隊司令劉明,副司令譚政凌;第四支隊司令高敬亭;第五支隊司令許繼慎;第六支隊司令羅兵輝,副司令黃克城。

於是在李衛國的干預之下,增強版的新四軍就出現了。而且爲了不讓歷史重演,新成立的新四軍,葉挺的嫡系也佔據着一定的權力,不會出現歷史上被向英排擠的情況!

由於新四軍在長江下游地區,而且在國民黨這幾年的圍剿下日子也不好過,數省紅軍加起來不到3萬。爲了平衡南方八省的游擊隊,中央於是乎就派出了以粟玉、周士第等爲首的約一萬南方籍紅軍,帶着大量的武器,開始前往南昌,在那裡整編新四軍。

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74章 崛起(五)第235章 天津(十)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2章 北伐開始第368章 交易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9章 在襄陽(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91章 東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14章 歸程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1章 班底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32章 boss出現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69章 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