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回程

張公公果然從袖中又摸出一封信來,畢恭畢敬雙手呈上,說道:“國公,這是聖上的中,要您親自拆閱的”。

楊凌點點頭,接過了密信,問清張公公所住驛署,着人準備了幾項禮物和兩錠赤金,送了張公公出去,然後他纔回到書房。

馬憐兒帶着一股清香輕輕偎在他身旁,楊凌展開皇上的密信,只見正德皇帝寫道:“愛卿啊,這兩年戰事不斷,有愛卿之助,朕是接連報捷,戰無不勝,奈何,府庫現在也全打空了,焦芳、楊廷和、樑儲等一衆臣子費盡心機,如今方能勉強度日,國無存銀,朕甚不安啊。

另,朕去歲便欲與一仙完婚,奈何先是太皇太后殯天,隨即又起白衣之亂,好事一拖再拖,國事紛雜,朕也無心大辦,朕想等你回京,便依民間之禮簡單操辦罷了。漕運方通,不過江南解交的稅銀已經海路運至天津,此銀大半依賴開海通商,剿倭開海之利,如今方覺滋味啊。

江南大捷,白衣餘孽雖不可不除,卻非首要之務,盼卿早日回京,國事、經濟,朕甚依賴,而塞外局勢之詭譎,更需與卿詳談,切切!”

楊凌看完了信,長長嘆了口氣,仰在椅背上閉上了雙眼。憐兒乖巧地替他輕輕捶打着肩榜,柔聲道:“怎麼了,皇上的密信上沒說什麼嘛,而且對你依賴日重,夫君怎麼不開心了?”

楊凌搖了搖頭,輕輕攬住她的腰。讓她香馥馥、軟綿綿的身子坐在自己懷裡,貼在她肩上輕輕搖晃着道:“憐兒,你不懂,皇上性情純稚隨和。與我私下如兄弟手足,他寫給我的私函向來輕鬆隨意,這一次他雖故作輕鬆,其實語氣多有沉重,看來朝中政局真的是十分艱難。

唉,但凡改革之初,舊制方去,新制不分健全,而舊有反抗勢力尚且存在的時候,本來就該兢兢業業、如履薄冰。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也是最大的,渡過這段時期,才能見到新政的優越和成果,可是我促成的改制,卻一直伴隨着不斷的戰爭,朝爭、內爭、外爭,戰事不斷,原有的一點點積蓄都給耗光了,我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急進了,反而會弄巧成拙。”

“傻夫君”,憐兒的翦翦雙眸帶着溫柔和憐惜。她輕輕擁住楊凌,在他額頭輕吻了一下,柔聲道:“事情到了今天,你只能咬着牙挺下去,不管用什麼辦法、付出多大的犧牲,也要熬過這最難的一段時間,否則不但前功盡棄,甚而還會倒退。

你呀,就是太把當今皇帝當成你寵溺、呵護的小兄弟了。看到他也爲國事擔憂,就疑心是不是局勢過於嚴重了,以致這整天無憂無慮的頑童也不開心了。輔佐他,讓他成爲一代明君,讓他關心國事不正是你的期盼麼?他能有這樣的表現,何嘗不是皇上也長大,他懂事了?”

楊凌溫柔地親了親她,輕聲道:“好憐兒,知心解語,你真是我的紅顏知己”。

憐兒輕笑一聲,說道:“夫君,常言說破而後立。繭化成蝶欲展翅的時候,正是翅膀最脆弱的時候。你要讓大明有所改變,脫胎換骨,這個時候,也正是它的翅膀最軟弱的時候,你這個始作俑者要是都懷疑自己,喪失勇氣,那麼怎麼指望別人堅定地支持你,追隨你呢?

夫君呀,你別忘了,咱們的小皇帝,也正是繭欲化蝶的時候,也正是他惶惑疑慮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最信任的你,應該怎麼做?是替他鼓勁兒,讓他變成一隻知難而進、搏擊風浪地雄鷹,還是一隻膽怯畏高的麻雀?”

楊凌默然不語,眼中卻帶起一種饒有興致的意味,他輕輕捏捏憐兒的鼻尖,笑道:“鬼靈精,原來不只是‘唱’的**,說的也這麼讓人動心”。

馬憐兒不依地搖了搖屁股,嬌哼一聲道:“有沒有正經呀,三句話就不離那種事,男人呀,真差勁”。

“嘿嘿,男人本“色”嘛,要不然美女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呢?”

憐兒乜斜了他一眼,坐在他大腿上的翹臀又搖了搖,謔笑道:“怎麼了,腿麻了吧?”

“嗯!”雖說佳人輕盈、俏臀柔美,可坐久了這豔福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了,楊凌連忙點頭。

馬憐兒“呵呵”笑了兩聲,雙手環着他的脖子不放,只把嬌軀一扭,說道:“那我換這邊兒”。

兩個人仍然連體嬰兒似地粘在一體,憐兒輕輕柔柔地道:“夫君,你的皇帝兄弟來信要你回京呢,你打算,什麼時候離開?

“明天!”楊凌當機立斷。

據說有個作家爲了儘量讓語言簡練,他創作的時候都是站着碼字的,因爲累,想快點結束,他就沒精神頭兒灌水說廢話。楊凌覺得如果官員們開會研究政務的時候,每人旁邊坐一個美女,那麼無論她是象憐兒這樣把全部體重壓在男人的大腿上,還是象憐兒這樣,膝蓋老是觸到不該接觸的地方,便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扯皮推諉的官僚作風必定一掃而空。

“小伍的婚事是參加不了啦,你回頭備份厚禮叫人送過去說明緣由。南直隸交給錢寧、許泰、江彬、小伍、彭鯊魚,還有你大哥,我也放心了。明日一早,咱們就啓程回京”。

決策下完了,楊凌一把抄起憐兒的雙腿,把這媚眼如絲,蛇一般纏繞在身上的絕妙尤物抱起來,幹實事去了。

楊凌回京了,而且是堂而皇之把老婆孩子帶走的。現在朝中沒有強有力的政敵,而且他有爵位,在朝中卻沒有常職。也不怕那些老夫子彈劾,威國公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還真沒人敢當那開水。

這一來最高興的就是馬昂了,自己的嫡親妹子苦守近三年,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他當哥哥的自然替妹妹高興。再說這妹夫是何許人也?自打楊凌公然住進馬府,自己走在街上,就是南京六部的老爺們見了,都得停下轎子打聲招呼,若有公幹往皇親國戚們府上去,也不用在二門以外候着了,起碼堂上坐坐,有杯熱茶,稱呼也從小馬變成馬大人了。

可是那時畢竟楊凌還未公開宣佈憐兒地身份,名不正言不順的他還有點臊的慌。這一回楊凌毫不避嫌的把妹子接走,誰還不知道他的背景?莫看這次聖旨下來,他只升了個參將,可是妹妹進了國公府,他跟煙花火箭似的,身份蹭地一下變成了威國公的大舅子,那份威風。

由於楊凌攜家眷返京,這出城相送的人就得把夫人也攜來了,錢寧的夫人相貌一般,不過因爲她的父親是原錦衣衛中資格很老的一位官員,錢寧攀升如此之快,未嘗不是借了老岳父的光,所以她在家中的地位,倒不是那些如花似玉的妾室們可以動搖的。

江彬常年守邊,這纔剛剛遷升內地不久,老早以前想女人了,也就攢點錢逛逛下等的窯子,還沒娶老婆,他就把王滿堂帶了來。

錢寧那日把王滿堂送回去,就在府中密佈了弓弩手和火銃手。江彬不來則已,他要敢提刀闖進門來,立即就藉口宰了他。王滿堂再不知廉恥,也沒臉把這些事對他人提起的,何況江彬已死,她豈敢指摘自己,大可收買她,編排些理由把責任推給江彬。

江彬若不來,打落牙齒和血吞,忍下這口氣,那這當衆丟人的一箭之仇也就報了,家僕和那些親信侍衛們慢慢把這消息傳出去,也就替自己挽回了面子,江彬這鄉巴佬就是回了北方,都得被金陵城的人笑話半年。

這種事,對男人來說,實是臉面攸關,沒有哪個漢子會不嫌臊的扯着女人上公堂,就算是鬧到威國公那兒,自己的妾自己的財產,願意怎麼用就怎麼用,還沒出錢家的門兒,國公頂多不太高興,也不能把自己怎麼着,可江彬自己的臉就丟大了,他以後都沒臉帶兵。

錢寧反覆琢磨,料定江彬的反應也就是要麼登門血拼,要麼忍氣吞聲,而不致象個娘們似的招呼鄉里鄉親的來評理,因此才狠狠地陰了他一把。江彬提刀出門時,消息就送到了他那裡,錢寧都等着江彬上門要他性命了,想不到江彬走到半道兒傻愣愣的站了半晌,居然又轉身走回去了。

江彬聽到探子送來消息還十分奇怪,那日在夫子廟已經說出自己身份了,這莽夫還敢與我叫板,今日受此大辱他怎麼忍下來了?

錢寧初時還有點不安,秘密派遣了錦衣衛跟蹤江彬,見他常喝悶酒也喝了,有次特意着人扮成小二過去,還看見院角丟着價值不菲的胭脂水粉,錢寧聽了回報冷笑兩聲,還道江彬變成了一個只敢拿女人出氣的軟骨頭。

直到錦衣衛諜報系統在此前三天就送來了通過內閣公開下發的聖旨,知道江彬被委任南京中衛指揮使,錢寧才恍然大悟,忍不住猖狂大笑:原來他再驕橫,到時候拍屁股走人,回到天子腳下我也奈何他不得,敢情是已經知道要到我的眼皮子底下做官,這纔有了顧忌。

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現在的官兒也不小了,升了副將了,爲了前程、爲了臉面他不能不有所顧忌,人說無欲則剛,有所求了,做什麼事那就得先去分析利害了。爲了一個小妾,他當然不捨得大好前程。

今日來送楊凌,他見江彬鐵青着臉看也不看自己,那王滿堂與前時花枝招展、風騷無比的模樣也大不相同,淺淡梳妝、清水掛麪,乖巧的象個小媳婦兒,料來沒少受那一肚子窩囊氣的江彬毒打,才被整治成這副模樣,錢寧不禁心中暗笑,得意洋洋。

楊凌還不知道這兩位之間地潛流暗鬥,瞧着這幾員虎將站在前來送行的一衆南京官員之中,威武剽悍、鶴立雞羣,心中還甚是喜悅。

離開南京若要平穩,那得走水路,不過這運河並非直直的一條開鑿出的河道,而是將不同的河道串連起來,以船通行,無論載貨載人,利用水力風力而行,成本遠勝於車拉馬駝,而且動載的多。

不過由於河道縱橫,船隻行走忽而拐左、忽而向右,速度比陸路還要慢些,而且楊凌的人馬要回京更是大船小船前後呼應,怎麼也得數十艘。所以楊凌選擇走陸路回京,自南直隸直接插入山東,達於京師。

這一路上,最開心的就是楊盼兒了,忽而見山、忽而見水,風景秀麗,鳥語花鳴,喜得小丫頭一醒過來就跪在車墊上,扒在窗口翹着小屁股向外瞧,看見什麼罕物兒都要向孃親問問。

這個女兒長這麼大,楊凌這個當爹的只在她剛剛誕生時見過一面,就此山水相隔,直到如今才能相見,楊凌對她既愧又疼,所以這一路上實比憐兒還要疼她,楊凌時常把她抱在膝上,指着山山水水、嶙峋怪石,講些她喜歡聽的神怪故事,什麼《西遊記》、《哪吒鬧海》、《封神演義》,聽得盼兒如癡如醉,現在和爹爹親的就連憐兒見了都有些嫉妒了。

這一日經過山東梁山縣,楊凌剛剛講完林沖上山,王倫刁難,讓他遞投名狀的故事,盼兒聽的津津有味,憐兒卻嬌嗔道:“瞧你,盼兒是個女孩子家,什麼砍頭呀、打劫的,打打殺殺的故事也講給她聽,你這當爹的呀”。

楊凌握着女兒的小手,正色道:“當然要講,我楊某人的女兒可不做象牙塔裡的嬌小姐,人生百態、世間萬象,多知道點好,讓她知道,這世上不全是象她一樣錦衣玉食、生活優渥的人上人。楊家的孩子,不管男女一視同仁,不但能文、還要能武”。

馬憐兒哼了一聲沒再理他,楊凌拿起茶喝了一口,又對女兒講起宋江的故事:“李逵一聽,‘啊呀’一聲,當下丟下兩把斧頭,納頭便拜。”

“怎麼他們都是納頭便拜啊”。

“呃……因爲他是宋公明啊,經常給人送點飯費、給點盤纏,接濟窮哥們,對他來說雖是小恩小惠,可對那些血性漢子來說卻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寶貝兒,你可記住了,一是一二是二,咱可永遠也不能拿涌泉換滴水啊,女孩子一涌泉就只剩下以身相許了’。

盼兒聽得霧煞煞的,只是很認真的點頭,馬憐兒笑得喘不上氣來,捂着小肚子狠狠捶了他一拳。

楊凌笑嘻嘻地繼續說道:“那黑旋風李逵大叫:‘原來是公明哥哥當面,小弟李逵這廂有禮了’。嗬,這斧頭嗵地一聲落地,差點兒沒砸着腳面’。”

楊盼兒‘格格格’的笑,笑得前仰後合,楊凌看着也心中歡喜,正添油加醋繼續胡說八道,陡聽車外有人高呼:“車馬停下,車馬停下,國公爺,威國公,且請停下!”

三千儀仗聞聲回頭,侍衛們警戒地護住楊凌的車轎,只見一行快馬絕塵,自側路上飛奔而來,那一行人約有二十多個,奔到儀仗側方停下,匆匆下馬略一張望,便朝着楊字大旗的車轎下跑過來。

楊凌已走出車子,立在車轅上向喊聲處張望,盼兒也調皮地爬出來,抓着他的大手站在他腿邊踮着腳尖兒往外瞧。楊凌瞧見那隊人馬頭前一人竟是苗逵,連忙擺手道:“快快,放他們過來,是苗公公”。

劉大棒槌立即大吼一聲:“閃開,是苗公公,請他們進來”。

盼兒害怕地靠近楊凌,看着一臉大鬍子的劉大棒槌,小聲道:“爹爹,大鬍子,李逵”。

楊凌笑着摸摸她的小腦袋,只見苗逵一臉大汗搶到車前,楊凌剛要跳下車去相見,苗逵納頭便拜,慘聲道:“國公爺!”

楊凌一驚,急忙跳下車去,又怕女兒摔下車,便把她也抱下去放在地上,這才上前攙扶苗逵,口中一連聲道:“這是從何說起,怎麼行此大禮?苗公公快快……”。

楊盼兒也跚跚走來,奶聲奶氣地道:“你的斧頭呢?”

“呃?”苗逵擡起頭來,莫名其妙地看着這小人兒,這誰呀這是?

楊凌乾笑兩聲,說道:“這是……這是我的女兒”,說着攙起苗逵,又把女兒抱過來,疑惑地看看灰頭土臉的苗逵和二十多名侍衛,奇怪地道:“苗公公,你怎麼來了,可是有何要事麼?”

“我的國公爺啊……”。

“不是公明哥哥嗎?”

楊凌急忙捂住女兒的嘴:“你別理她,出了什麼事?”

苗逵急地直跺腳,原地磨石了一圈兒。才哭喪着臉道:“國公爺,紅娘子的人馬聲東擊西,佯攻陝西,誘我大軍雲集西線,她卻忽然回馬攻我空虛,自安陽安然渡河北上,向河北、山西交界處的莽莽叢山奔去了”。

楊凌面上一呆,心裡卻忽然一鬆:“我猜的不錯,她果然無心再反。果然……棄太原而北返,投向太行山脈去了。紅娘子,那莽莽叢林、數不盡的青山,就是你這野性難馴的女子最終的歸宿麼?唉,去吧,留在那裡,永遠也不要出來了……”。

苗逵見他發怔,不由急道:“國公,你知道我老苗,爲皇上辦差那是盡心竭力,誰料想在大同打韃子還立下幾樁功勞,可是抹過身來剿匪,是連出昏招啊。中條山的事兒就不說了,咱家負責長江北岸,確實是大意了,哪曉得趙瘋子那麼狡猾,竟在山中留下一支伏兵接應。

爲了將功補過,此次剿滅餘匪,咱家可真是旦夕小心,用兵謹慎啊,自接到國公令諭,說她可能進襲陝西……”。

“咳咳,不錯,本國公從得到的情報分析,他們的確是意欲攻陝,從他們先攻陝西也證明了這一點,見事不可爲即取道北上,不過是權變之計。臨敵應變,本是戰場主將之責,本國公又不是活神仙,哪裡能事事預料?再說,我不是告訴過你,亦要提防他們北返麼?”

苗逵一聽楊凌一推二五六,啥責任都沒了,頓時哭的心都有了,他連聲道:“是是是,國公爺是囑咐過,都怪我老苗先記了一過,因而立功心切,擔心紅娘子全是騎兵,若要突圍步卒不宜追趕,爲求全殲,所以把主力全部調往西線……。

我……事到如今,恐皇上聞知必不再容我,天下之間能救我的唯有國公,咱家一路打聽國公行程路線,飛馬趕來,只求國公能慨然救我呀”。

“噯,咱們是什麼關係,說這話可就見外了”,楊凌拍拍苗逵肩膀,然後一轉身,把盼兒送回車上,拍拍她地小屁股,哄她道:“乖,進去陪孃親玩,爹爹和‘李逵’叔叔說點事情”。

“好!”楊盼兒聽着有趣,“咭咭”笑着鑽進車轎中去了。

楊凌心虛地回頭看看愁眉苦臉的苗逵,心裡有點虛。如果不是自己在信中強調重點關注西線,不斷暗示他這是得自趙瘋子軍中的秘密消息,而苗逵又過度相信自己這個百勝將軍的判斷和內廠的神通廣大,怎麼會讓紅娘子區區五千人馬輕易過河,遁入太行山去?

說起來,自己是爲了一點不足爲外人道地心思,利用了苗逵,楊凌心下有點慚然:他信中前邊講了這麼多能夠全殲白衣餘孽可能,以苗逵急於立下大功,挽回過失的急切心理,後邊輕描淡寫地那些什麼注意北邊防線、預留機動、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縱覽全局、勿留破綻的套話。他又怎麼可能聽得進去?

可是有這些話在,白紙黑字的證據在那兒,苗逵想攀自己下水,那就絕無可能。否則別看平時兩人是同進同退的,現在苗逵接連失利,聖心必然大怒,紅娘子只要一過河,苗逵保證毫不猶豫,立即進京摘清責任,把所有的罪責全都推到他楊凌的身上。

在楊凌的龐大勢力圈子裡,誰是依附、誰是合作,誰是心腹、誰是同盟,誰能生死與共,誰是有利則合無利則去。他還是心中有數的。

楊凌陪着苗逵到了路旁一棵樹下,二人在探出泥土青草的一塊橢圓形石塊上坐下,楊凌仔細瞭解了紅娘子一路人馬聲東擊西,逃入太行的經過,然後託着下巴沉思良久,這才一本正經地道:“苗公公,白衣匪不同於普通的山賊,他們是造朝廷的反的。如今逃回河北,遁入羣山之中,誰敢保證他們不會東山再起繼續作亂?所以,這匪,還是要剿的”。

苗逵一聽嘴脣直哆嗦,他何嘗不知道造反的亂匪一定要掃,必須斬盡殺絕。可他管着西廠和御馬監呢,皇上缺錢的事他比誰都清楚。進太行山剿匪?說說容易,可是難道能插上翅膀飛進去呀?

那連綿不斷的原始森林、縱橫交錯的溝壑山巒,扔進去十萬大軍連個響兒都聽不着,就算糧餉充足,不花上三年兩年的功夫也休想剿清了。何況現在朝廷哪經得起那麼折騰?

要不是他在長江北岸消極備戰,對集中船隻看管,以長江爲天塹阻止白衣軍逃逸的軍事安排沒當回事,讓潛伏下來準備接應的白衣匪輕易得手,他也不會急於扳回一局,明明兵力已經取得絕對優勢,但是爲了一舉全殲,打個漂亮的大勝仗,把軍隊抽調的後方一空,如今可怎麼辦?

楊凌見他悽悽惶惶的,便笑了笑道:“公公是一路追着我來的?”

“啊?喔,不是,咱家領兵追回河北,聽說國公正取道反京,偏那紅娘子又遁入深山不出,一時也奈何她不得,這才飛馬趕來,向國公討個對策。不瞞國公,咱家心中着急呀,我地大隊人馬都被我扔在後邊了,就怕追不上你”。

楊凌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此事……已經稟明聖上了?”

苗逵聽了擺出一副苦瓜臉,使勁兒搖了搖頭。他哪敢吶,漫說稟報皇上,就說楊凌吧,明明是楊凌提出重點關注西線的,信物現在還在他手裡呢,他都不敢撕破臉皮撇清責任,什麼叫重點?重點不是叫你孤注一擲,而且紅娘子也確實去了,那就推論沒錯。

至於她臨時改了主意,那是你調兵遣將給了她可乘之機,當時你在總督河南道兵馬,關人家大江東邊的威國公什麼事?

楊凌呵呵一笑,說道:“還沒稟明皇上?嗯,那就好!苗公公,其實你也知道,白衣軍到了今天這一步,已經不能算是白衣軍了,紅娘子領軍,而且只有區區五千人馬,返回已經不利於她們發展的北方,根本就是胸無大志,重做山賊去了,所以只要解決了迫在眉睫的縱敵逃逸之罪,她們安份地呆在山裡邊,不出來鬧事,漸漸的事情也就淡下來了。

你看,他們過江的約五千多人,加上事先潛伏在山中的約一千人,這裡就有一些重要首領的家眷。紅娘子的崔家老寨,其實早就變成了駐紮在深山裡的一個自給自足的山寨,男女老幼非常多,這些人在他們起兵時並不見蹤影,這麼多家眷必然是留在太行山脈中藏身。紅娘子去尋他們,帶了一個大拖累,還能鬧得起事來嗎?”

苗逵連連點頭,又迫不及待地問道:“可是,眼前咱家指揮不利,使紅娘子輕易逃遁,皇上追究起來,咱家該如何是好?”

楊凌詫異地道:“縱敵逃逸?此話從何說起?響馬盜賊心不死,意欲潛入關中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公公料敵機先,集結重兵挫敗他們的陰謀,迫使賊衆被迫放棄大計,逃入山中困厄難出。這怎麼是指揮不利呢?”

“啊?”苗逵張口結舌,臉皮子跟抽筋似的抽抽了半天,才吭哧憋肚地道:“這……這……啊!是……這樣嗎??”

楊凌擡頭望着婆挲的樹影和葉間斑斕的陽光,悠悠地道:“在一個遙遠的朝代,曾有幾位士子大肆抨擊朝廷弊政,地方大員因這些人名氣甚大,不知該如何處理,便上奏天子。皇帝震怒,他下了一道口諭,只有八個字:‘情有可原,罪無可恕’,苗公公,如果你是那位接旨的地方大員,你會怎麼做?”

苗逵莫名其妙。不知他爲何忽地提起一件毫不相干的佚事,但仍謹慎答道:“從這語氣,上意分明是要嚴懲,如果咱們是地方鎮守,自然要將這些不識相的士子砍頭,頂多大方一點,容他家眷收斂,不懸屍示衆罷了”。

楊凌笑笑,伸手摺斷一朵淡黃色的野雛菊,湊到鼻端嗅着,說道:“那傳口諭的人心有不忍,傳達上諭時就動了點手腳,結果救了那幾個士子性命”。

苗逵驚詫地道:“傳達上諭,故意稍作修飾緩和,以曲上意,其實乃是內臣常事,但這道上諭僅有區區八個字,如何能動得了手腳?”

楊凌漫聲道:“簡單,那傳諭的人說:‘罪無可恕,情有可原’。一字未改,只是把前後兩句斷語顛了個個兒,苗公公,若是你聽了這樣的上諭,你是殺人,還是放人?”

苗逵啊啊半晌,似有所悟。

楊凌又一笑道:“還有一位將軍,因連吃敗仗,敗績難以遮掩,又恐皇帝責怒,因此他上奏戰報時,不得不具實上奏,但是提到敗績時,他不說屢戰屢敗,而說屢敗屢戰,皇帝見此奏章,感其英勇,便沒有降罪,苗公公明白了麼?”

“那……紅娘子餘部?”

“打呀,白衣餘孽毫無還手之力,被迫逃入深山,曾經不可一世、縱橫天下的白衣匪,淪落爲衣食無着的山賊。不過……朝廷財賦緊張,不可再動重兵,以我之見,只調遣太行山麓各關隘要驛的駐軍就在嚴防,權當練兵演武了,又不多費糧餉”。

苗逵反手“啪”地一掌擊在自己腦門上,臉上剛剛綻出笑意,忽又緊張道:“不會有人彈劾麼?”

楊凌一攤手道:“未必有人不識相吧,再說,我是主帥,你是監軍,當初戰略意圖如何,如今是否達到目的,除了你我,還有誰說的清?”

苗逵這一聽簡直就是孫猴子脫了金箍套,喜得就差抓耳撓腮了,他沒口子地道謝、點頭,鞠躬,感恩戴德地又和楊凌暢談良久,這纔想及自己拋下大軍輕騎追來,離的隊伍也太久了,這才執手相望、淚眼凝噎,依依不捨地告辭離去。

楊凌笑吟吟地看着他高興而去,心道:“李逵……呃,苗逵兄弟,你就放心吧,我雖用了你一回,可我決不會幹出宋江下毒的醃瓚事來,有什麼事,我儘量替你兜着就是了”。

苗逵打馬而行,心情輕快,比之來時大不相同:“還得是威國公啊,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哎呀,國公那封信……”。

苗逵想到這裡,連忙從懷裡掏出那封信來撕地粉碎,丟到馬蹄下的清清溪水中:“若依國公之計,這信可不能留,否則我就是非勝實敗了,這重責還得我擔着”。

望着碎紙屑順水飄去,苗公公長長出了口氣,感慨地自語道:“還得是讀書人吶,回了大營我就把劉主事的《西廂記》借來,光認字不行,還得多讀書呀。”

PS:各位兄弟,十一月過了多半了,至上個月的年票差距沒有縮小,而且還在擴大,即便有時單書領先幾票,由於競爭對手是多本VIP書有票,總和仍高於我,手中尚有票的就請多支持下吧,如果下個月起跑線就遠遠落在後邊,要競爭就非常難了。不過我要票僅限於您手中有了票,強烈反對亂訂書,盡了力就好,其他的沒必要。

由於馬上臨近年終結算,審計組已進駐我行,前期審計工作開始,大量報表和年終內部科目調整開始,工作忙的不可開交,精力疲憊,常常一上午都沒空上網看看,所以對今後一段時間能否保證每日中午更新不敢做保證,有時太忙的話可能會拖到晚上,但是隻要我不提前發通知,那就一定有更新的。

另外有些事,因爲大多數看書的朋友不喜歡看書評,書中就不妨礙大家看書了,喜歡逛書評區的朋友請去看下我的置頂帖吧。

附:<置頂帖>

書評區不斷有書友建議我四千字一章分開更,晚上更,說我現在這樣子更新要月票吃虧,相信不少書友有這想法,我認真地想過了,在這統一答覆一下。

以前我也是一天一章,也是在中午時候更新,可是八、九、十月都遠遠超在前邊,可見技巧固然是一個因素,能起的作用並不大,不能落後了,就總從別人那兒找原因,我想還是自已這一段的情節缺乏**吧。

況且,所謂晚上讀者多,人家佔了便宜的說法,也是不成立的,這些讀者看不看我的書?如果不看,那麼我什麼時候更新都沒關係,如果也在看呢,我哪怕是早上更新,他晚上上線,對他來說,和剛剛更新沒有區別,這個方面小5可沒佔啥便宜,晚上更新,多章節更新是人家的習慣,請大家不要在書評區抱怨人家,我想還是跳舞最近的情節比較出彩。

至於要求我一天兩更或者再多些,我也想,可是縮短章節非我所願,比如今天這章,八千字分兩章不是不可行,可是我總覺得一章下來看的少索然無味。如果在量上加大呢,我辦不到,從1月份上架到現在,就沒有休過,本來一般規律是越往後越慢,而我卻是越寫越快,精力已經快榨乾了。

最近寫的少了,實在是寫不出那麼多,我晚上常常碼一段就跑到陽臺上抽着煙,輕輕拍着痛的發脹的頭頂,讓頭腦輕鬆下來,一直以來,我都是在熬,熬~~,不要抱怨我最近更的少了,那是我用比以前寫出一倍字數時的體力和腦力拼出來的。

以前都是熬到一點兩點才睡,每天只有不到五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種狀況至少持續了三個月了,這幾天我都是11點就睡,以前這時間睡,早上起來很精神,現在卻和一兩點睡時一樣,醒來時睏倦、疲乏,睡醒了不先摸到眼藥水點上,我都不敢睜眼,眼窩裡澀的生疼,眼球24小時總是充滿了血絲。燈油,快熬幹了。

書友幫我統計了一下年票情況,年票是從1月到12月計算一個作者名下VIP作品的月票總和,目前,我比跳舞少700票上下,如果本月我超出月票700,那麼在下個月的年票最終競爭上,才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事實上目前一直無法領先,本月名次都難保證。自已精力不濟,數量、質量都有下滑的緣故,奈何?

可是也沒必要怨天尤人,這是我第一本成名的書,我的辛苦努力已經得到許多回報了,八月超出4000票,九月超出3000票,十月超出近6000票,這是多大的距離?沒有這個恐怖的三級跳遠,我現在連站上來說競爭年票的資格都沒有。那時可不是差700票了,而是差上一萬四五千票了不是?我付出了,我也得到了,現在可能數量和質量無法達到那麼高的要求,所以低落了也是正常,如果這時急了、惱了,憤憤不平了,那還真的不知道自已是誰了。

還是那句話,看書是緣份,訂閱是本份,投票是情份。月票,無非是書友對一個書的肯定,對作者辛苦的一份回報和慰籍。而對作者來說,爭取月票也應該是附屬於創作的,不應該把它當成唯一的方向甚至主方向,如果我現在不顧體能和腦力的衰竭,失卻寫書的本心去捨本逐末,那就是自毀前程了。

繼續碼字,繼續認真創作,我寧可稍稍放慢速度,多思考一下情節和語言的運用,同時早一點睡覺,讓我快報廢的身軀支撐下去,撐到年底。三級跳遠我蹦過來了,摸爬滾打我還得往前衝,但是,我會注意輕重。

爭月票、爭年票,統統都重要,但是我最想要的,是不寫出一個潦潦草草的結局。

所以,行動上努力,心態上要平和,希望我的心態調整也能影響到書友們,希望書評區多一些書友們插科打諢、互相玩笑的內容。58

第67章 不務正業第64章 十大惡人第396章 靜夜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66章 插一槓子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34章 風雨欲來第137章 佛堂白骨第304章 修羅刀下證菩提第218章 求醫第418章 誘惑何止是女人?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17章 青蛙理論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184章 初六起程第28章 代理驛丞第432章 玉碎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6章 走出山坳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460章 英雄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297章 淨土不靜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332章 婚書在此第409章 綺夢驚魂第449章 重新洗牌第295章 山東指揮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43章 錦衣百戶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99章 王三策反第468章 樂極生悲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32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432章 玉碎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77章 三姝進門第121章 洞房洞房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162章 改耕風波0114章 大奸似忠第467 這個大騙子第354章 借勢呼風0101章 上諭勘陵第136章 打草驚蛇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204章 叩關請見第117章 後宮拿賊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335章 皇庵護法第145章 逼上梁山第36章 奪路而逃第289章 三戰定君臣(下)第274章 偷得浮生半日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404章 節流獻計第299章 戰前喜報第275章 聖喬治旗第235章 灌腸大使第1章 九世善人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84章 四月廿八第311章 三探獄第250章 商戰未開刀兵已至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344章 好大一口鍋第74章 天子呼來第32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44章 明月難圓第220章 歡喜冤家第318章 回家第332章 婚書在此第459 混戰第200章 草原之後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321章 沒個消停第63章 八虎遊街第439章 不亦樂乎第321章 沒個消停第52章 懵懂進京第141章 壚邊人似月第230章 伏招0100章 刀下留人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237章 意外之喜第33章 馬昂從軍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