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便宜行事

這個節,李林甫肯定是沒有心情過的。

他當時豪言壯語,說什麼一個月之內,隴右之戰必見分曉,大唐耗也能耗列吐蕃。

如今看來,拼消耗,大唐肯定是佔據上風的,但是區別在於,大唐要跟你耗錢,吐蕃要跟你耗命。

藩鎮將士各個都是寶貝,經不起過高的損耗,眼下的兵員本來就難以招募,

如果此戰損耗過巨,那麼未來幾年西北啥也不用幹了,花錢募兵吧。

正月十四的子夜,偃月堂的緊急議事,甚至都有人提出與吐蕃談判,以外交的方式,將對方逼出石堡城。

李林甫當場就給了他一個耳光。

先不說大唐容不得和談二字,當下形勢不在我,你就是蘇秦張儀再生,談判桌上也是被動一方。

「蓋嘉運還是不敢冒這個險,他與皇甫的合作,問題很大啊,」裴要卿在偃月堂內,說道:

「眼下的情形,想要力挽狂瀾,只有將軍權交付於一人手上,方可節制二鎮,統一戰線,朝廷奪權,奪誰的都會出亂子,只能另派一人鎮撫。」

他這個想法,在場很多人都是贊同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隴右的根本問題出在兵力太寡,又被吐蕃牽扯,

分散無法集中,要不是有赤水軍和振武軍兩支生力軍,隴右的問題會更大。

李林甫自然清楚裴耀卿說的是誰,而他也傾向於舉薦李瑁再次出任西北,眼下擔心的,只是上元節過後,他將真相呈奏聖人之時,聖人會爆發多大的怒火。

「戰場損耗,目前我軍佔優,雖敵衆我寡,然隴右之形勢,並沒有惡劣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陳希烈道:

「郭子儀如果能拖的足夠久,等到皇甫拿回石堡城,情形也便明朗了。」

嚴挺之嘴角一勾,鄙夷之色一閃即逝:

「現在的問題就是皇甫遲遲拿不回石堡城,赤水軍不得不休整,臨洮軍幾次強攻無果,折了銳氣,靠郭子儀能拖多久?」

眼下隴右的問題就在於,大唐是非常希望吐蕃深入境內,在平原地帶展開決戰,那樣的話,唐軍皆精銳,優勢非常大。

但是吐蕃壓根就沒打算進來,他們拿下石堡城之後便是一味加固防線,一點沒有北進的意思,這就迫使皇甫不得不盡快奪回石堡城。

否則等吐番緩過勁來,他沒有關隘天險用來攔阻敵軍的長驅直入,隴右幾乎成了敞開的大門。

到那個時候再進來,大唐反而不敢決戰了。

「跟隋王打個招呼,讓他做好心理準備,上元之後,他立即西行,」李林甫朝兒子李道。

李一愣,異道:

「聖人還沒有任命,屆時會選擇誰,阿爺並不知曉,難道您就篤定一定是隋王嗎?」

李林甫皺眉道:「那你給我推薦一個人。」

李還真就在腦子裡認真思考起來,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一個合適的,汗顏道:

「似乎還真就是隋王最合適。」

裴耀卿笑了笑,看向李林甫,繼續道:

「上元一過,京師成衛會放鬆下來,讓蓋擎從左領軍抽調三千人,一起去吧嚴挺之搖頭道:

「蓋卿去了隴右,你讓李光弼如何自處?他不能去。」

裴耀卿笑道:「難道讓隋王孤零零一個人去?西北正值大戰,有時候不是拿着族節制浩,人家就會聽你的,將在外君命還有所不受,隋王身邊必須有人幫他與藩鎮聯絡,眼下的問題在河西身上,除了蓋擎去,還有誰合適呢?」

嚴挺之恍然道:「有道理,是我的想的不夠周全。」

現在就是要讓河西主力下場,那麼蓋擎這個當兒子的去勸他爹,肯定更好使。

李林甫也比較贊成,點頭道:

「過了上元節,你們跟我一起入宮,聖人的雷霆之怒,我們還是要接着的,

軍國大事都是我們在張羅,這次的責任自然在我,屆時我會主動請罪。」

他故意拉上其他人,其實就是讓這些人到時候幫他說好話。

他主動領罪,等於是大包大攬了,讓其他人可以輕鬆一些,那麼你們就必須在聖人訓斥我的時候,幫我說話,共同分擔壓力。

李隆基不可能不顧及那麼多大臣的面子,也清楚過錯不在李林甫身上,所以並不會真的治罪。

李林甫確實已經盡力了,軍資全靠他在張羅。

「這一戰不能拖了,如若失利,隴右將會成爲一個填不了的大窟窿,會拖垮財政的,」蕭靈嘆息道:

「也真是難爲右相了。」

裴耀卿深有同感,李林甫確實難啊,換成自己,不會比人家乾的更好了:

「裴某願與右相共同擔罪。」

李林甫笑了笑,示意兒子拿出一封奏疏,然後交到裴耀卿手上。

這是一封舉薦的奏文,舉薦裴耀卿接替牛仙客留下來的兵部尚書。

「日久見人心,煥之與我,真兄弟也,」李林甫授須笑道:

「分擔就不必了,你現在的職責,也替我分擔不了,但是將來,說不得需要煥之與我共擔當了。」

裴耀卿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楊釗送來的?」李隆基面無表情的看向楊玉瑤,道:

「你看過沒有?」

楊玉瑤愣道:「公文有印戳,原封未動,臣妾自然沒有看過,也不敢看。」

李隆基點了點頭:「好,太真在試裝,你去陪她吧。」

楊玉瑤只覺聖人在看完楊釗的奏報後,神情有點不對勁,多少有點膽戰心驚了,聞言緩緩告退。

等人走後,李隆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有人希望朕過個好節,但有些人,腦子就是轉不過彎兒來,力士也看看吧。」

高力士心知楊釗的奏報上面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聖人說的轉不過彎兒來,

說的就是楊釗,當然了,這絕不是埋怨。

只見他憂心的拿過公文,仔仔細細的品讀了兩遍後,嘆息道:

「是我們大意了,沒想到吐蕃這一次傾全國之力進犯,折損如此之巨,仍是不肯退走,如今的局面並不算差,皇甫維持的其實還算不錯。」

高力士是個公道人,隴右道眼下論傷亡情況,大唐這邊的數據簡直不要太好看,傷亡加起來,攏共折損不到兩萬,而吐蕃那邊,攻安人軍的慕容部十餘萬人已經全部完蛋。

至此,高力士都看明白了,慕容阿波謁就是一個炮灰,以本部的全軍覆沒換取了在石堡城和積石城佔據先機。

全軍覆沒這個詞,很多人對它有誤解,不是全部掛了,十一萬賊兵,陣亡超過三萬,傷者必然翻倍,那麼逃兵就會更多,全軍覆沒多是指這支部隊徹底被打崩,番號都打沒了,建制不存在了。

這就是爲什麼李光弼的赤水軍會選擇與慕容殘部決戰,因爲這支部隊已經喪失鬥志,沒有了戰鬥力,在戰場太礙事。

吐蕃真正的主力,是安思順打的石堡城。

安思順打不下來,換李光弼上去,也照樣打不下來。

李隆基沒有生氣,節日當前,心情好着呢,他的生氣,不過是做給人看的,

在高力士面前自然不必如此。

「問題很明顯了,河西出工不出力,這個楊釗還是得力的,能將河西的形勢看的這麼透徹,是個值得一用的人,」李隆基沉聲道:

「赤水軍去了兩萬人,騎兵到現在動都沒動,在那裡浪費糧食,蓋嘉運惦記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不敢隨意妄動,這形勢能好的了?」

高力士點頭道:「聖人慧眼,兩人素有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盤算,朝廷怪罪蓋嘉運,也不合適啊。」

李光弼帶着的兩方赤水軍,其中騎兵一動沒動,爲啥,騎兵不能攻城啊,也走不了崎嶇山道,只有適合拉開陣型的大平原才能發揮作用。

如果吐番往裡攻,這支一萬人的騎兵精銳,能將他們打出屎來,但人家不進來,你也是空有一身本事無處施展。

在這種情況下,按理說應該調走,因爲隴右也有騎兵,用不着這麼多騎兵扎堆在這裡。

但是蓋嘉運不調,原因就在怕朝廷埋怨他撤兵,給人落下攻計他的口實。

所以當下大唐最最精銳的一支騎兵,在隴右當吉祥物。

「朝陽已升,上元節至,」李隆基望向殿外,淡淡道:

「讓十八郎過個節吧,明日即刻趕赴鄯州,給朕盯着那兩個蠢貨。」

高力士心知李瑁是合適的人選,聞言點頭道:

「老奴這便讓中書省擬旨。」

「不用,」李隆基擡手道:

「用不着那麼麻煩,讓他悄悄的去,他提什麼要求都答應,事情要辦好,朕準他便宜行事。」

高力士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老奴親自去一趟。」

之所以不經中書省,只奉聖諭上任,是因爲李隆基不想聲張,否則李瑁光明正大的奔赴隴右,但凡長腦袋的都能猜到,隴右出問題了。

李林甫他們做的是對的,改元新年,容不得任何不好的消息傳入長安。

那麼又需要儘快解決問題,李隆基不得已,只能選擇李瑁。

他對西北的問題看的比誰都清楚,他一手製造的蓋嘉運和皇甫之間的矛盾,

自然不希望兩人修好,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派去一個能夠壓制二人的大元帥。

做爲皇帝,這麼大的事情上,仍是要放任蓋嘉運與皇甫的不和,聽起來真荒唐,實際上,他必須這麼做。

河西與隴右真要穿一條褲子了,他能睡得着?

沒有什麼比皇權更重要,外部矛盾永遠比不上內部矛盾,更讓他看重。

高力士是以代聖人探視皇孫的理由來的隋王宅,自然也要走個流程。

隔壁偏房,奶孃將李佶抱來,交給了高力士,後者非常熟練的抱着孩子在屋內逗弄着。

他哄孩子的方式非常專業,畢竟十王宅裡的皇子,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被高力士抱過。

人家算是將奴婢這個職業做到封頂了,但凡是伺候人的本領,都異常的熟練,技藝非凡。

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李瑁完全從人家臉上看不到一絲虛情假意,就好像高力土是真的非常疼愛李信。

這與其他來探視的人有着很大的區別,那些人怎麼看都像是走過場。

「十八郎有福啊,皇孫天庭開闊,脣如塗朱,將來定是個秀氣的小郎君,」

高力士逗弄一陣後,將孩子交給了奶孃,隨後接過李瑁遞來的茶水抿了一口,道:

「今日儘快準備一下,明日離京,去一趟鄯州吧,持節充隴右道行軍大總管,節制河西丶隴右二鎮,王忠嗣爲副總管,就是掛個名,你去了之後,安撫好蓋嘉運,讓他不要有後顧之憂,全力解石堡城之危。」

李瑁一臉震驚道:「隴右出事了?」

高力士嘆息一聲,將事情經過敘述一遍後,道:

「老奴也知道,戰事到了這個地步,誰也怨不着,但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

今年無論如何,西北不能有任何敗績,聖人準你便宜行事,該殺雞做猴的時候,

不要手軟。」

李瑁皺眉道:「可是我不通軍事,怎敢當此要職?責任太重,我恐怕擔當不起啊。」

高力士笑道:「又不是讓你去帶兵,你的任務是協調雙方,主帥是你,出了事,過錯也在你,蓋嘉運便沒了後顧之憂,你其實就是去擔當去了,但你要擔好這副擔子,打仗的事情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各方關係維持好,纔是你要做的事情。」

「唉.....:」李瑁嘆息道:「爲什麼是我呢?」

「爲什麼不能是你呢?」高力士笑道:

「你是聖人親子,這種時候你不去,還有誰能去?你跟他們倆都有打交道的經驗,接觸起來更爲容易一些,你屬意誰充幕府,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帶走便是,護衛軍就從左衛挑選,老奴可不是跟你商量,這是聖人決定的事情。」

他口中這個幕府,可不是什麼隋王幕府,而是行軍大總管府,幕府成員是臨時性的,因爲行軍大總管就是臨時的。

等於是李瑁可以隨意招募,不用經過中書門下。

「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些?我只有一天時間準備啊?」李瑁爲難道。

高力士正色道:「軍情不等人,要不是因爲今天是上元節,聖人會讓你今天就走,還留你過個節,已經是額外遷就你了。」

說罷,高力士道:「旌節制誥老奴都帶來了,你現在就準備吧。」

見到對方起身,李瑁連忙跟着站起,道:

「我送送阿翁。」

「不用了,」高力士擺了擺手:

「十八郎時間金貴,不要浪費在老奴身上,一路珍重。」

投票第327章 護短第187章 讓皇帝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07章 買房子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77章 李亨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53章 撤軍第167章 賞罰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228章 讖書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48章 太原尹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36章 刺激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62章 醉酒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78章 別問了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344章 庭杖第330章 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