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

政治鬥爭最有意思的一個地方在於,很多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和本質,但是嘴上是不會說出來的。

這就是爲什麼底下的人總是被上面的人忽悠,因爲人家是在睜着眼睛說假話,但是你信了。

火就是李瑁放的,但是吳懷實會戳破嗎?不會的,因爲戳破對他沒有好處。

十王宅內,親王們都帶着家眷跑出來了,大門也都打開,只要火勢稍微向這裡蔓延,他們就會立即命令府上下人,將值錢的東西都搬走。

唯獨少陽院,沒有任何動靜,但是永王李磷跑出來了,臉上的表情很古怪,

也非常的謹慎警惕。

李瑁壓根就沒進興寧坊,而是一直守在十王宅的南坊門,見到他的那幫兄弟之後,也只是警了一眼,沒有搭話。

「怎麼又走水了?」慶王李琮朝着李瑁道:

「長安這是怎麼了,三天兩頭走水,你們金吾衛是幹什麼吃的?」

李瑁沒有搭理他,你管我幹什麼吃的,又沒有吃你的。

濟王環則是直接怒斥道:

「你是左衛,怎麼總是管金吾衛的事情?韋昭訓是你的傀儡嗎?」

李瑁還是沒有搭理。

「兄長問話,毫無敬意,下馬回話,」儀王李喊道。

李瑁呵了一聲,朝着一旁唻了一口。

儀王嘴角一抽,直接衝過來就要將李瑁拉下馬,結果聽到一聲鞭響,趕忙嚇的抽回手臂,指着李瑁怒罵道:

「好呀,敢動粗了。」

說罷,他直接返回去,從侍衛腰上抽出一柄橫刀,朝着李瑁走了過來。

而李瑁依然背對他,壓根就沒將他放在眼裡。

以前吧,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會有人攔着他,但是今天很奇怪,沒有一個人攔的,盛王李琦看到有人拿刀衝着他哥,竟然也沒有絲毫動作。

原因無它,李不敢砍。

www_ ttκǎ n_ ℃ O

果然,氣勢洶洶的持刀過來,只是在馬下喊了一句:

「你下來不下來?」

提刀的動作倒是很標準,就是可惜一柄橫刀在他手裡,也算是寶劍蒙塵了。

吳懷實只是警了一眼,便轉移開目光,看向遠處坊內冒起的黑煙,看樣子火勢已經被控制住了,那麼李瑁還有什麼理由繼續賴在這裡呢?

「你下來不下來?」李又喊了一句。

李瑁這才轉頭看了他一眼,慢悠悠的下了馬,然後正對李,指着自己脖子道:

「往這砍。」

李嘴角一抽,冷笑道:

「我可不像你,眼裡沒有兄弟,我知道你敢對我下手,但是我不會。」

說罷,李收刀轉身就走。

「孬種!」李瑁火上澆油道。

李異轉身,瞪大眼睛道:「你剛纔說什麼?」

「我說,你是個孬種!」李瑁一字一字道。

得,看樣子人家有的是辦法賴在這裡,吳懷實無奈搖頭。

衆目之下,被自己的弟弟這麼羞辱,李臉上算是徹底掛不住了,但是他肯定有分寸,扔掉手裡的橫刀就朝李瑁撲了過來,兩人瞬間扭打在一起。

這種時候,其他人就會幫忙了,因爲事情鬧大了。

李是四王黨,他的那幾個兄弟也衝過來幫忙圍毆李瑁,李琦自然也加入了戰團。

而他們之間的這次羣毆,下手竟然非常有分寸。

這就不對勁了,因爲以前他們打起來,可不是這麼打的。

這叫做默契仗,李瑁想要拖延時間,而李琮也想幫着李瑁拖延時間,因爲他們兄弟幾個知道,韋堅就在少陽院,畢竟這個消息,就是李琮派人傳遞給曹日升的。

所以李琮猜到,李瑁今天出現在這裡,就是來揪出韋堅的,只是沒想到李瑁罵人這麼難聽,這個狗東西這張嘴是真臭。

坊門口已經亂成一團,打一陣,罵一陣,彼此糾纏,唾沫橫飛,皇子吵起架來,也是很下作的,各種髒話層出不窮。

而吳懷實,發現永王李磷消失之後,也悄悄的策馬往西坊門方向移動。

十王宅只有兩個坊門,就是西和南,

李覺得南邊鬧出這麼大動靜,正是韋堅趁亂離開的好時機。

於是他趕忙返回少陽院彙報這一消息。

沒錯,他就是太子派出來打探消息的。

李泌的主意,是太子丶王忠嗣丶韋堅三人一起勤見聖人,澄清事實,但是三人全部反對。

實在是不能說啊,因爲他們之間探討的事情,跟偉光正一點都不沾邊,說出來怕罪過更大。

政治鬥爭本來就是見光死,咬死不承認,都比主動坦白風險更小。

所以太子還是打算,想辦法將韋堅送出去,而當下能將韋堅送出去的,只有王忠嗣,因爲沒人敢攔。

而李林甫那邊,除了調動左右領軍衛,將十王宅周邊區域圍了一個水泄不通之外,還讓自己的兒子帶上蕭靈,親自去韋堅府上找人。

理由很簡單嘛,我要跟你談國事,但是你今天竟然沒來。

只要見不到韋堅,或者韋府以各種理由塘塞敷衍,那麼韋堅在少陽院的事情就是板上釘釘了,只有確定這一點,李林甫纔敢動手。

「阿爺,見不到人,府上說是韋堅一大早出城了,但是城防根本沒有韋堅出城的記錄,」

李返回家道:

「動手吧,十八郎在十王宅那邊撐不了多久的,一旦被人逼迫撤離,韋堅可就要逃出昇天了。」

李林甫沉吟片刻後,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傳令各方,但凡從十王宅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要給我嚴查,不論他是誰。」

「兒子這就去辦,」李岫興奮的離開了。

臨近響午,王忠嗣帶着他的隊伍離開少陽院,朝着西坊門方向移動。

他知道,那邊一定有人在等着他,而韋堅,此刻就躲在他的車廂內,以一條簾子遮擋在後面,只要王忠嗣攔着,不讓任何人登上他的馬車,韋堅一旦離開十王宅,進入長樂坊便會立即安全。

只要他不在十王宅,在哪都是安全的。

而此刻的西坊門,除了吳懷實,還有蓋擎丶薛兼訓丶韋昭訓三個大佬坐鎮,

身後更是羽林軍,金吾衛,領軍衛。

可以說,除非聖旨,否則今天王忠嗣是出不去了。

「何苦由來呢?」吳懷實嘆息一聲,朝着車廂喊話道「請大將軍下車一敘。」

王忠嗣緩緩掀開車廂簾子,站在馬車上,望着坊外的龐大陣容,他發現,很多人的眼神都落在了他的侍衛身上,很顯然,他們是在尋找韋堅。

「火不是已經滅了嗎,你們在這裡做什麼?怎麼?要拿下我?」王忠嗣冷哼道。

薛兼訓拱手道:

「我等奉右相令,嚴查出入者,希望大將軍通融,多有得罪,還望海涵。」

「這裡有你說話的份?」王忠嗣沉聲道:

「李林甫以什麼樣的理由,敢封禁入苑坊,他是要造反嗎?」

薛兼訓一愣:「大將軍,話可不能亂說。」

造反這倆字,是非常具有震鑷性的,因爲會影響到雙方魔下的士兵。

王忠嗣故意這麼說,就是要讓坊外的軍隊投鼠忌器,讓他們分不清,到底哪方是正義的。

「我在問你話,李林甫是以什麼理由,封禁入苑坊?」王忠嗣死死的盯着薛兼訓道。

薛兼訓聳了聳肩,老子不跟你鬥,說我造反,羽林軍總不會造反吧?於是他主動策馬後退一步,看向吳懷實道:

「還是吳將軍拿主意吧。」

「我在問你,」王忠嗣道。

這時候,蓋擎主動道:

「我們只是奉命,至於爲何如此,待會大將軍去問右相好了。」

王忠嗣雙目一眯,看向吳懷實:

「連我也查?」

給過你機會,你不珍惜啊,如今鬧這麼大,我想保你都不行了,吳懷實嘆息一聲,緩緩吐出一個字:

「查!」

「呵呵!」王忠嗣冷笑一聲,朝着周圍喊話道:

「兒郎們都且退下,本將這便入宮面聖,敢攔阻者,刀劍無情。」

吳懷實是闢仗使兼右羽林大將軍,而王忠嗣是左羽林大將軍,大家都是禁軍,所以坊外的羽林軍對王忠嗣,是非常敬重的。

吳懷實頓時皺眉,你敢動我軍心?

只見他雙目一眯,沉聲道:「禁軍設卡,擅闖者形容造反,大將軍可要想清楚了。」

「是不是造反,你說了不算,等到見到聖人,自有分說,」說罷,王忠嗣直接下令道:

「闖出去,誰敢攔阻,殺無赦。」

「攔着!」吳懷實暴喝一聲,身後的羽林軍瞬間迎上去,一排排盾刀手直接將坊門堵死,後面的弓弩手拉弓上弦,氣氛瞬間緊張。

噹噹噹的劈砍聲響起,雙方已經僵持起來。

都是自己人,兩邊都不敢下狠手。

王忠嗣見狀,心知今天肯定出不去了,唯有另想他法。

無奈之下,他只能喝令停手,也沒有放什麼狼話,就這麼原路退了回去。

也就是他退走不久之後,曹日升匆匆跑了過來,附耳小聲道:

「聖人旨意,全部撤走。」

吳懷實微一皺眉,瞬間反應過來,朝着蓋擎等人道:

「回去告訴右相,這裡羽林軍接手了,你們都回去吧,周邊所有人馬,一個不留。」

薛兼訓皺眉道:「可是我們是奉了右相的令,回去沒法交差啊。」

「不用跟他交差,」吳懷實淡淡的說了一句。

薛兼訓瞬間恍然大悟,明白了,是聖旨讓我們撤。

片刻之間,坊門外撤的乾乾淨淨。

等到這些人都離開之後,吳懷實才朝曹日升吩咐道:

「誰敢再來這裡,就讓他們滾,該放行放行吧。」

「明白,」曹日升點了點頭。

本來熱鬧的十王宅,剎那間安靜下來,人走的一個不剩。

李瑁也走了,因爲曹日升轉述高力士的話,讓他別鬧了。

事實上,一切都結束了,李瑁追求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李隆基則是不要結果只要過程。

有這麼一個過程,李隆基便已經在自已那本掌握生殺大權的生死簿上,將韋堅給劃掉了,因爲王忠嗣竟然爲了韋堅,冒險闖卡。

當天傍晚,少陽院派出去的人回來通報,外面一切正常之後,王忠嗣這才帶着韋堅離開。

而此時此刻,李林甫就在興慶宮,花萼相輝樓。

「韋堅這項工程的虧空,到底有多少?」李隆基沉聲問道。

李林甫恭敬搭道:「據臣粗略估算,直到目前爲止,應爲三百四十萬貫左右》

他說的肯定是良錢,李隆基這裡關於財政的事情,都是以良錢計算,那麼這筆錢,就是非常大的一個數字了。

「有沒有誰可以接手?」李隆基沉默半響後,還是拋出了這句話,這句話等於是韋堅的棺材板了。

李林甫心裡已經是大喜過望,到了這種時候,無論犧牲多大,都得先將韋堅給埋了,所以他毫不猶豫道:

「回聖人,韋抱貞父子,水利大匠,可以接手。」

縱觀整個唐朝,有兩個真正意義上的水利專家,一個叫做姜師度,二十年前就死了,算是裴耀卿的師傅,一個叫韋丹,眼下還沒有出生。

而李林甫口中的韋抱貞韋政父子,就是韋丹的爺爺和爹,就在將作監任職,

確實是水利專家,出身京兆韋氏大宗鄖公房,韋抱貞的妻子,還是顏真卿的姐姐。

而這個韋抱貞,眼下就是韋堅的左膀右臂,兼任弘農太守,在三門峽掌管東西倉。

高力士詳細的爲李隆基介紹完韋抱貞這個人之後,基哥也覺得這個人確實是接替韋堅的不二人選,於是道:

「罷點韋堅,找個地方讓他給朕滾,運河的事情,就讓韋抱貞接手,你給朕盯緊點,別出岔子。」

李林甫內息狂喜,面上卻是依舊平靜,揖手道:

「臣領旨。」

接着,君臣之間又探討了一些關鍵問題之後,李林甫帶着勝利的果實離開。

韋堅的罪名很好定,濫用人力,民憤四起,貪污國帑,中飽私囊,李林甫會給他找一個涼快地,讓他滾蛋,而且有辦法讓他再也回不來。

至於韋堅落下的虧空,李林甫會以朝廷的名義抄了韋堅的家,用韋堅的家產設法彌補,再由戶部全力支持韋抱貞完成最後的營造工程,那麼事情便塵埃落定了。

雖然要出大血,但是隻要能幹掉韋堅,李林甫願意出這個血。

而抄家要有個度,畢竟這一次不是殺頭,而是貶謫,那麼就要按照貪官的標準來抄,也就是給家眷留下可以過日子的錢財,名下合法田畝不能動,其它的,

可勁的抄。

楊釗這一次,帶着左驍衛的兵馬,將韋堅的府邸給圍了。

而負責宣旨的,是中書侍郎蕭華,旨意宣讀過後,左驍衛直接進門抄家。

韋堅一家老小,坐在大廳內抱團痛哭,而韋堅則是面無表情,眼神呆滯的望着屋樑。

基哥給李林甫的權利非常寬鬆,貶謫到哪,李林甫說了算,共犯都有誰,還是李林甫說了算。

而李林甫肯定是要將韋堅一棒子打死的,所以韋堅的心腹全部出現在犯人名單上面,裡面就有那個第五琦,包括韋堅的兄弟們。

政治鬥爭嘛,從來都不會只對付一個人,而是一個黨派,成王敗寇,輸了的,代價非常大。

三個弟弟,韋蘭丶韋冰丶韋芝,全部流放嶺南,而韋堅自己,則是被貶爲縉雲郡太守。

縉雲郡在哪呢?浙江麗水市,對於一個以關中爲政治中心的王朝來說,貶到這個地方,基本上和流放也沒什麼區別了。

朝廷給了韋堅十五天的離京時間,並不是爲了讓他跟家人好好道別,而是要將韋堅的財產最大限度的搜刮出來。

太子徹底崩潰了,韋妃更是不顧一切想要求見聖人爲自己的哥哥求情,但是基哥沒有任何迴應。

於是她找上族內,請求族內大佬出面,搭救韋堅。

她有些想當然了,一個大家族,是不會爲了一個人,而冒犯皇帝的。

一個韋堅下去,不是還上來一個韋抱貞嗎?

塵埃落定,救都沒辦法救了,一切發生的太快了。

八月十三,王忠嗣跪在勤政樓,已經整整一天了,水米未進。

自從韋堅出事之後,他的第一反應也是求情,但是求情,是進不了興慶宮,

不管是誰。

後來在無數人的好言規勸之下,他才逐漸接受了韋堅已經救不了的這一事實,而他覺得,韋堅出事,他有一半責任,所以再次請求入宮自罪,這一次,他進來了。

高力士端着一碗稠粥過來,遞上前道:

「吃了這碗米粥吧。」

王忠嗣茫然的搖了搖頭。

「聖人心疼你,讓你吃乾淨了,」高力士柔聲道。

王忠嗣一愣,趕忙雙手接過,狼吞虎嚥的吃了一個乾乾淨淨。

高力士接過空碗放在一邊,乾脆就這麼在一旁盤腿坐下,緩緩道:

「韋堅是咎由自取,數百萬的虧空,搞的是天怒人怨,下面狀告他的奏摺就沒有停過,聖人一直在維護他,但是現在,沒法護着了,這麼跟你說吧,五天,

大理寺五天內,查出了他吞沒國帑共一百四十萬貫,禁軍已經離京分赴各地,去將他藏在外面的錢都帶回來,這樣的蛀蟲,是我的大唐的悲哀,聖人也因用人不淑,自責很久了。」

王忠嗣膛目結舌。

不是吧,他能貪這麼多?是你們的欲加之罪吧?

高力士似乎讀懂了王忠嗣眼神中的疑惑,無奈道:

「沒有人給他用刑,他自己都認了。」

韋堅這一下還是聰明的,他知道這次是徹底完了,如果選擇硬保家產,只會後果更嚴重,所以主動坦白,將自己爺爺和爹的積蓄,都給交出來了。

官場就是這樣,你貪的時候不管你,但我問你要的時候,你得如數給我,給不了?呵呵了。

王忠嗣對韋堅的印象徹底被扭轉,口中低罵了一聲。

高力士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了解王忠嗣的爲人,知道王忠嗣眼睛裡是揉不得沙子的,容不下韋堅這樣的貪腐行爲。

別看王忠嗣也是家產豐厚,那都是聖人賞賜的,宅子是賞的,家裡的吃穿用度,更是隔三差五宮裡就會給送過去。

軍功,一直都是獲得賞賜的重要來源,王忠嗣半輩子一直在不停的立功,所以賞賜就沒有斷過。

「你也不用請罪了,聖人從來就沒有怪過你,」高力士積蓄道:

「但是你呢,不要亂摻和一些事情,他們兄弟倆鬧彆扭,你插手,那不是火上澆油嗎?若非背後那麼多人慫恿,只是他們兄弟的話,他們能鬧成什麼樣?」

王忠嗣一愣,沉吟片刻後,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啊,如果沒有所謂的什麼太子黨和隋王黨,那麼太子和李瑁有矛盾,打一架都能解決了。

禍亂根源,就在那些背後的人身上。

「李林甫也在亂攪和啊,」王忠嗣道。

高力士笑了笑:「自然會有人盯着他,他是他,你是你,咱們今天說的是,

你不要再去攪和了,至於李林甫,自會有人約束。」

王忠嗣嘆息一聲:「我又何嘗願意如此,但是回京之後,耳中所聞,盡是十八郎欺辱太子的事情,憤然之下,才做錯了事。」

高力士笑道:「你大概都是聽韋堅之流說的吧?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你應該聽聽其他人的看法,回來之後,拜訪過徐公他們嗎?」

徐國公蕭嵩這些,都是王忠嗣的老上司,那是肯定要拜訪的。

王忠嗣渾身一震,瞬間恍然大悟,老一輩的一個個都選擇置身事外,選擇不摻和,還勸他也不要摻和,他沒聽,如今看來,這裡面大有文章啊。

「都見過了,忠嗣明白了,也清醒了,」王忠嗣表情彷彿大徹大悟一般,被高力士成功帶到溝裡了。

高力士一臉欣慰道:「清醒了就好,好了,回去吧,聖人這幾日正因韋堅的事情而自責苦惱,並非不願見你,你要是忍心打攪,我倒是可以給你傳這個話。」

「不必了不必了,忠嗣就就不打攪聖人了,」王忠嗣趕忙揖手道:

「請高將軍轉告聖人,忠嗣知錯了。

高力士笑了笑:「聖人都說了,你無錯,起來吧。」

說罷,高力士將王忠嗣扶起來,然後兩人說着悄悄話往外走。

而隔壁的李隆基,自然將一切都聽的清清楚楚,他是必須將王忠嗣與太子分割開來的,而他對剛纔的結果也很滿意。

自己這個義子他還是瞭解的,這次不過是被韋堅蠱惑了而已,問題不大。

於是他欣慰的笑了笑,從側門離開,返回花萼樓去。

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85章 月俸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28章 讖書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359章 獻誠第96章 莊嚴一家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78章 別問了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87章 讓皇帝第125章 隴右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47章 豪蕩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86章 右賢左戚第387章 隔閡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94章 五武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10章 打穿了第119章 小畜生第149章 狗舌頭第256章 膽子小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366章 白月光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49章 烏龜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85章 月俸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44章 庭杖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19章 小畜生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60章 體面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68章 領地意識